第四篇其 他 人 名
第十三章 笔 名
3.笔名的出现
笔名的出现,在中国距今并不很远。
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长篇小说《金瓶梅词话》,署名兰陵笑笑生。这个“兰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号或别名,应该说是
作者的笔名。清末(19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孽海花》,最初刊行时,署“爱自由者乞丐, 东亚病夫编述”,后来才改为“曾朴著”。其中“爱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笔名,“东亚病夫
”则是曾朴的笔名。此外,《老残游记》题为“洪都百炼生”,也当为刘鹗的笔名。
“五四”新文学运动,造就了一批现代作家和诗人。这些作家和诗人,在发表文学作品时, 大多用笔名。如: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其他笔名还有郭鼎堂、石沱、麦克昂、高汝鸿等。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他笔名还有几十个,如:玄珠、郎损、方壁、止敬、蒲牢、 微名、石萌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市甘。其他笔名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冰心,原名谢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