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十八]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回目录

  [注十八]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处的"以"说明原因和来由。

《大般若经》上有"佛果以无所得故而得也"。


"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应为Mahabodhisattva。
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

"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

"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大智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指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

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

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

这是区别于二乘菩萨的。

"依般若波罗蜜多"的"依",作"依靠"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是所依之法,
其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
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

"颠倒",不平顺,不安定;
"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
"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涅槃",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相对而言。
先释涅槃,涅槃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
通常译为"灭度"、"寂灭"、"解脱",也译为'圆寂'。

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

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也。

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

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所译'灭'即为正翻。

僧肇之《涅槃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

云涅槃音,正也。......

秦言无为,亦名度。

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

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流四度。

"涅槃又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

有余涅槃生死惑业已尽,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

相对之无余涅槃,谓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余也。

《大智度论》说:"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两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

爱等诸烦断,是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就大乘而论,变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有余涅槃;变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无余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灭度,大,谓其法身清净圆满,普遍显现于一切方所。

由其无处不存,所以为"大法身"。

"灭"是解脱,摆脱世间一切事物的妨碍,心中没有欲念,

故谓之"灭""度",也即是"般若",为六度之一,即照破众生长夜痴暗的智慧光明。

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

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的境?

勉强地说,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

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两空,

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

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

得解脱,得通达,证常乐我净,得究竟涅槃。

回目录
形神一统,物我两忘EIP01@HOTMAIL.COM
版权所有 (c)2003-2005 烟台数据恢复中心服务烟台综合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