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历了爱情创伤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创伤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坚强地在生活中站起来。-路遥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的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海德格尔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伟大的杠杆。-别林斯基


其他资料
十种老板不可追随
怎样自己来治疗悲观
保持自我,不要盲从。
心灵的奥秘
面对平庸的上司怎么办?
建立社交圈交换经验、心得,以求自我进步
诊断和分析时间
对付挫折压力的自我调节法
心情不快时的对策
走出灰暗的心境
管理时间
五种重要的管理能力
情绪风暴中的脑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心理治疗的原则

生命本能,死亡本能

 [打印本页]

"生命本能"是什么?



  按照弗洛伊德晚年发展的一套理论,每个人只有两种
  基本的本能。他把其中之一叫做生命本能,而给另一个命名为死亡本能。这两种冲动的目标和欲望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弗洛伊德又给生命本能取名为厄洛斯--希腊爱神之名,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五比特。它直接被包含在“原欲“里。它是每个人身上的创造力量和肯定力量。它也包含所有的自足和自卫的欲望。
  生命本能一如其名是个人力量的来源,它坚强地袒护生命和代表生命的每件事物。
  哉们时常读到一些不平凡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竟然能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坚持抵抗,而获得最后的胜利。有些人半疯狂地在沙漠里流浪了几个星期而遇救;有些人躺在木排里又渴又饿,却能在太平洋上飘流一个多月不死;有些人受到惨酷的刑罚后仍然活着,这些都是生命本能发挥力量的戏剧化的例子。它也常表现在我们的快乐,野心、亲人感,爱、乐观主义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上,只不过这一些时候的表现比较不明显罢了。

"死亡本能"是什么?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这个自毁的冲动(还是按着弗洛伊德看法)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莎士比亚盼《哈姆雷特》剧本里有段台词是以“生存或不生存(死亡)……“开头的。这里他提出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死亡对人类具有吸引力。他也提出了为什么结果也许又不那么吸引人的一些理由。哈姆雷特王子对“不想寻死“所提出的理由,是那紧护着生命并且保卫着它的生命本能。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例如:像前头得到的那自毁的愿望,是如此地无法抗拒而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否则,这个人顶多只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
  狂,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警的人罢了。他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
  在同样的压力下,其他的人可能就既溺于酒或药物,也可能变得时常容易发生意外。甚至于一个人的不能坚守工作,可能正是表现这种压力的巧妙形式呢!如果要提提较广泛而似乎无关的表现方式,咬指甲的习惯就是一个。
  一般人都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说在一个人有绝症缠身时;但若是要说服人们相信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地吸引人(即使不是这样明显)可就不易了。不过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了。
  例如:
  莎士比亚。
  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
  它是伤害者
  也被欲求着
  《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

  约翰.济慈:
  我在黑暗中谛听多少次,
  几乎爱上了安逸的死亡;
  在诗思里,轻唤他的好名,
  求他把我一息带往天上,
  如今死去似乎最为富丽
  在午夜里溢然魂离人间…
  《夜的颂歌》

  有些人活得够久了,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拿。这种人知道我们欠了亚当先生一笔多么大的人情债。他这-位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恩人,把“死“带到世界
  上来了。
  《笨人威尔逊的日记》

  今日,多数的精神分析家鲜有涉及这个名词的。但是他们都偏于接受这个以“人有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为标题的理论之下的大部分含意。



www.zcym.net (C) 2001-2002  献给一切追求成功的朋友们  版本 2.0 编辑:SEA  滚动到本页顶端 

成功,激励,潜能,宗教,心理,心灵,思想,思维,工作,处事,家庭,生活,感情,爱情,动力,激励机制,激励理论,企业激励机制,激励理论的应用,员工激励,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心灵家园,心灵鸡汤,企业管理,潜能开发,大脑潜能,激发心灵潜能,潜能成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