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如烟往事惧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其他资料
世界名企这样培养人才
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根本途径
亲密的敌人
你的心理超负荷吗?
第四种感情站在爱情与友情之间
令人信赖与尊敬的上司
强者更要扶助弱者
简单自我放松法-a波状态
我激励二十法
教您打破自卑
和同事维持“刺猬式”的交往
为对方留一条退路
怎样自己来治疗悲观
世界名企这样培养人才
"潜意识"是什么?

接受现实的残缺

 [打印本页]

接受现实的残缺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台作节目,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有位老年听众打来热线电话,诉说自入夏以来,周围总有些邻居在夜里很晚还在玩闹喧哗,害得本来就易失眠的她总睡不好觉。因为我的节目着重在心理上的调节,所以在简单地讲了些非心理学的"交涉手段"后,我重点讲了些怎样运用心理上的调节述来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扰。 上面这位老年听众刚放下电话,又有一位知识界的老年妇女打来电话,她明确表示不能同意我刚才的看法。她接着一连串地谴责了社会上种种看不惯的现象,什么邻居缺乏公德啦,小青年没有礼貌不让座之类的事情。主持人提醒她我们这个节目谈的是心理问题,可这位老年妇女马上回了句:"心理问题是和社会问题密不可分的。" 我很同意这位老年知识妇女的看法,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都与当事人不能明晰地"洞察世事"有关。这些人总爱从主观上认定现实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可现实却偏偏不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完美",于是现实中出现的各种不如意让他们耿耿于怀,气郁结心。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总在那里希望和要求,要求社会应该怎样怎样,希望别人应该如何如何。可他们偏偏忽视了要求自己,没有要求自己认清现实社会的时代规定性并做好积极的适应。他们中有的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总爱感叹"生不逢时",其实他们更应了解这一事实,即在任何地代任何地点都会有人感叹"生不逢时"。 生活一定要是花好月圆的才能使自己称心如意,这种观念对人生是十分犯忌的事,因为这一观念必定会削弱坚强、智慧、奋发等许多宝贵品质的培养。人生从总体上来说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所以生活的人们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既怀着希望,又敢于接受残缺,重要的是永远不被生活的挫折所打垮! 同时,当我们放弃以"社会应该是这样"的视角去看待社会,而换之以一种客观冷静的目光时,我们就会在一种平稳的心态下生出许多适应并改造社会的智慧来。比如就拿遭受邻居干扰这件事来说吧,我们也许能想出许多影响的方式来,比如找一个他们最听得进去意见的时候说,或攻破他们中的某个"薄弱环节",或找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出面等等,于是就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了现实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后者又反过来恐固了良好的心态。这时也许我们仍弄不清楚"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这种双重改变的趋势是我们大家都欢迎的。



www.zcym.net (C) 2001-2002  献给一切追求成功的朋友们  版本 2.0 编辑:SEA  滚动到本页顶端 

成功,激励,潜能,宗教,心理,心灵,思想,思维,工作,处事,家庭,生活,感情,爱情,动力,激励机制,激励理论,企业激励机制,激励理论的应用,员工激励,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心灵家园,心灵鸡汤,企业管理,潜能开发,大脑潜能,激发心灵潜能,潜能成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