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单译经·第0441部

菩萨璎珞经二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姚秦沙门竺佛念译   


菩萨璎珞经卷第一(一名现在报经)

普称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界普胜讲堂。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十千。菩萨万五千人。一切大圣靡不云集。诸德具足不舍总持。其志弘普无所不包。辩才通达除去疑网。游于神通解说深义。以权方便适化随宜。慈及下劣得至彼岸。宣畅如来三昧正受。诸佛嗟叹天人所敬。所愿自在而无挂碍。普游殊胜奇特之域。神足变化众相具足。降伏众魔晓了法慧。分别诸法深知本际。观察众生昔所根原。演畅道品空无相愿。于世八事而无染着。加以大慈救济众生。护身口意无有邪见。志崇精进心若金刚。虽执勤劳于无数劫。心恒勇猛无有厌惓。在诸大众现师子威。降伏异学令不有退。以圣别号而印可之。诸佛游处悉皆履行。皆是正觉之所修行。严净道场巍巍无量。若行若坐入无底慧。心恒悦豫亦无怯弱。所讲演法平等无二。以成未成视如同类。功称名勋常得自在。修深法要训以道教。若在大众威相光光。神智妙达不可称计。弹指之顷。游于无量诸佛国土。供养十方诸正觉等。其名曰欢曜菩萨。山雷菩萨。慧密菩萨。普明菩萨。济彼菩萨。总持菩萨。金刚菩萨。石磨王菩萨。雷震菩萨。雨渧菩萨。善算菩萨。智积菩萨。法上菩萨。息意菩萨。除幻菩萨。善称菩萨。虚空藏菩萨。威力菩萨。焰光菩萨。识机菩萨。尽慧菩萨。无边际菩萨。坚固志菩萨。月光菩萨。法炽菩萨。无见菩萨。无等菩萨。日盛明菩萨。如是十方诸佛世界众菩萨等。普来云集诣忍世界。欲听如来说法璎珞大智根门。趣菩萨藏。不可思议权现无量。及贤劫中弥勒濡首。十六大圣颰陀和等。八大神士。帝释四天王与忉利天人。俱焰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自在天。魔子导师。梵天王。梵净天王。善梵天王。梵具足天王。大神妙天。净居天。离垢光天。上至一善住天。燕居无善神。及诸树神。山神。金翅鸟神。及余一切诸大尊神。一一尊复尊。及诸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人及非人。各与眷属来诣佛所。稽首毕而立侍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各自修敬。前为佛作礼。各坐一面。

  尔时世尊。与若干百千之众。营从围绕。佛升严净高广师子之座。与诸大众说法璎珞。佛在众中如须弥山。晃若金[卄/積]。威神光明超世无双。道德威仪巍巍无量。放大光明靡所不照。复以神变感动十方。应时空中寻有百千宝珓珞盖。众珍杂厕遍覆其上。无价宝珠照虚空珠。悬处空中光从珠出。色像无比。于其空中。而兴微云雨诸香华。时空中华积至于膝。复出大音遍满世界。时有菩萨名曰普照。承佛圣旨。即从座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今所神感未曾见闻。此何瑞应。乃至于斯。唯愿大圣。敷演其义。使诸会者永无狐疑。佛告普照。还复汝座。吾当与汝一一分别法璎珞义。修立根门超越妄想。近一切智诸通慧地。尔时世尊复以神足。观诸菩萨所入定意。其法名曰道树璎珞。净诸大士庄严道场。觉道正法而无所畏。游诸圣慧而得自在。所入道门不失辩才。复以神通璎珞其座。演畅分别不退转地。解一法界空无所有。观察众生利钝之性。坚固其心决一切法。除去尘劳随顺法要。所言信用无所染着。应对无疑来往发遣。说无碍智永离缚着。积功累德不怀希望。所说诸法真如审谛。不计有为当有成办。相则无相为兴相为。晓了深妙十二缘起。寻究根源而不可限。是时普照菩萨复从座起。前白佛言。愿欲所问。唯然听者。乃自宣陈。佛言善哉。在所欲问。若有疑者便自演畅。如来当为具发遣之。是时普照见听喜踊。寻时问曰。何谓菩萨法璎珞身。何谓菩萨除其妄见。何谓菩萨起出世法。何谓菩萨游至世界。何谓菩萨亲近如来。何谓菩萨不处母胎。何谓菩萨生辄神识不有错乱。何谓菩萨而怀笃信。云何菩萨不自为己。何谓菩萨救众缘苦。何谓菩萨法施财施。何谓菩萨分别空义。何谓菩萨除其阴盖。何谓菩萨广炽法戒。何谓菩萨闻法无厌。何谓菩萨游戏止观。何谓菩萨奉修禁戒。何谓菩萨誓离世法。何谓菩萨不处家业。何谓菩萨无著。何谓菩萨一坐一起。何谓菩萨口密心非。其所问义旨要如是。佛言普照。善哉善哉。乃问如来如此之义。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戢在心怀无令舍之在凡夫行。普照对曰。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大圣之法。是时世尊告普照曰。行菩萨道当念十德璎珞其体。身口意法无说人短。于诸同学不兴轻慢。心平若空亦无增减。弃诸恶趣不加害人。视彼众生如己无异。志得由身所知无尽。复以四谛教授众生。持心寂然令寤使成。复以众智璎珞妙门。训化二乘得至所趣勤大乘学观达诸法。修如来行功勋之德。教导以渐不行暴逸。自省己过不识彼短。踰出众难。常爱乐法。寂定无乱。蠲除诸疑望见之事。有犹豫者使得时寤。不舍道心所造德本。又教化人使不毁戒。常以大哀为人说经。所游世界不离诸佛。宣示禁戒逮一切智。复以照曜璎珞。庄严诸佛宝净道场。光明璎珞靡不周遍。悉照三千大千世界。蔽此日月使无光明。正使神妙释梵四王。所有威光悉不复现。如来至真难测之光。独明独显无有及者。是谓普照修菩萨道。十德璎珞而自缠裹。常念诸佛供养如来。嗟叹圣教。劝化众生使入道门。复告众生发大弘誓。其所趣向闻佛名号。将养萌类愿生彼国。志弘大普不怀怯弱。深入圣慧不耻下问。常乐微妙。所言柔和而无自大。好喜隐居除诸贪嫉。见有行者代其欢喜。以功德力。璎珞道树。报力心力及乳脯力。诸圣所居解脱之力。常以此法育养众生。慈悲喜护不舍众生。护诸缘着拔去根本。观了三世无去来今。善恶报应都无所生。法法自灭法法自生。法不见灭法不见生。心无想念无我人寿。亦无往来无所归趣。复以空法璎珞诸根。吾昔成佛。皆由清净空无之想。自致正觉。修行善本不造诸缘。兴起善法无放逸行。去离世事不处俗法。所可演说流布十方。亲侍礼拜诸佛世尊。所施清净舍贪无欲。心意鲜洁而无垢秽。慧无边际眼视通达。三碍六尘永已消尽。是谓菩萨法之璎珞。菩萨复当发弘誓心。庄严璎珞智度无极。随其本器而与授法。如所闻慧便能建立。应如斯行则不退转。执意坚牢追从善友。所行言教终不虚妄。念常恭恪不违经业。心习深智受而不失。常专一心念不错乱了病深浅后乃投药。意乐忍辱行步审谛。所施财物亦无适莫。其意清密而无烦愦。学习根本心不流驰。人欲闻法寻常指示令知要道。设见困厄不自济者。便能惠施自致珍宝。加以善本众妙之行。劝人持戒。所闻智慧成菩萨道。假使学人处在梵志。复能建立。觉了所生不离忍辱。弃捐家业而修精进。观达无常因缘之本。于诸憎爱不兴二想。所为平等。令众生类得无所从生法忍。常能凭其无极大哀。渐训劝导弘誓之法。施于一切使得闻知。志性寂然知无吾我。一心禅思兴其智慧。使不断绝。其所施设不离四恩。救济危厄使至无为。护身口过不犯三事。建立至真无上之法。意断意止真如法性。修而不失。是谓普照皆是菩萨璎珞所建。复次普照。菩萨复当思惟校计料度无极。行施修戒和颜忍辱。精进寂静不失意止。复以圣明一心定意。深察四谛甘露之道。直至无为无复虚伪。是谓智慧之所璎珞。常当一意纯淑其心。一切所有施而不吝。开化功勋解空脱门。若在行业训导垂诫。广接众生随顺度之。而有殊胜仁和之德。晓了时宜若干品类。宣其慈心不着苦乐。悲哀一切不避剧难。寤彼众生应正法教。施心满世护使成就。璎珞光明靡不照曜。普愍一切使济彼岸。正使有人在隐蔽处。消除其闇永使无余。无畏之力愍育一切逸。除其老病无放行。导师所至靡不从教。所含如海闻施他人。开化尘劳令无妄想。所居之处如华无著。了一切法寂寞清净。其所演教分别因缘。所造德本习而致之。愍世哀苦故训生类。虚空非实亦非真有。解知世法如泡如幻。众生不寤习而不舍。虽处居家能离生难。道眼清净亦如莲华。神德巍巍不可称计。正使世界众生之类。咸共嗟叹莫知其原。是时世尊重告普照。夫坐道行解无去来。若见去来则有想着。分别罪福亦无起灭。斯皆自然空无所有。相住无主而无本末。亦无愿求而可获者。能自校计如此之法。是谓菩萨趣于圣道。复当分别三世之法。解知无二无我无人。及诸境界虚无所有。若见有来。则是报应缘起之法。无起无灭乃应道教。计声有音。音无形像。分别文字斯皆无实。一切明达靡不通畅。菩萨璎珞。真实无虚亦无挂碍。除去阴盖悉无所有。若建所施在在所欲。设不有建斯应施度。心怀谨慎弃众不可。持此心者乃应戒律。达了诸法自然无住亦无本际。勤修思惟建立处所。精进禅思摄身口意。慧明自曜去众秽行。乃应智慧。普照复知神通所及得其报应。以其天眼便得彻视。皆由修奉施行禁戒。恒顺正见无所毁犯。修法璎珞致天耳听。念行劝助因发道意。或复成就识念神通。忆过去世皆悉自然。为生类故积功累德。每自克责不及彼证。怀来神通变化无极。舍诸识着思惟禅定。平等无二。斯解因缘报应之果。以慧神通消灭众垢。因其三昧究畅圣法而不二入尽诸有漏。不失道意使人修德。加慕世俗。布施之德。虽有施恩不望其报。令无数人喜乐务法。能知一切靡不通畅。能使奉行菩萨之法。皆由精进不兴懈怠。慈愍护彼一切成就。用众生故不惜身命。不贪己身珍宝之货。所生之处因奉道义。前人所求亦无疑难。闻慧信施不有犹豫所行言教悉共信用。如来至真无所挂碍。所行寂静亦无放逸。坚固忍辱而乐闲居。复化众生自责不及。禅思脱门正受不乱。恒游神通以自娱乐。复以无极光明之勋适时随宜。分别一切章句义理。消灭诸患无所藏匿。恒常一心开道圣慧。示无数人报应之果。众德具足。以勇猛力不为所侵。解了三世都无所有。去来今事无有增损。然后乃应智度无极。以能布施自发道意。欲使众生一切普安。自散诸结不患己身。若人杖捶悉以能忍。亦化他人令行忍辱。具众德本加以专心。修诸佛教劝诸生类。出家学道自观恶露万物不净。辄厌恶趣功勋究竟。所行善业其心悦豫。智慧深达而不怀恨。笃信禁戒自致善德。复以和心惭愧不惑。常御神志不执粗犷。思惟地狱汤火痛苦。叹天受福无极之乐。寂然无忧无复贪欲。有所惠施自去三想。心不猗内不受外尘。修行道法众望休息。分别智慧自悟其心。空无想愿建立脱门。除去颠倒无所伤害。是谓普照菩萨璎珞心无所著。其意平等空无不遍。不怀妄想。布施以备。调意安庠。为人说法不离空义。慈哀一切行不漏失。观其众生所受法识。知其志性而开化之。在所游处导为一切。遵修圣明而现道义。无极大哀开度余人。亦以善权方便之力。入诸外道异学之中。随彼法则顺从祠祀。观其志趣使得度脱。令诸梵志兴福无量。或在恶部盗贼之中。将导牵致而显其行。缘此化度无数众生。于往古世功德已备。见皆喜悦莫不恭恪。为雨甘露道法之味。除去众生嗔恨之结。若复前人。以若干恼而来犯之。不以厌患。而为颁示寂然之法。知其所兴非真非实。如是普照。菩萨所修心意璎珞。而游其中常乐于此。不见所乐乐无所乐。以真法性而娱乐之。明知众生根本所趣。救济使度无众尘劳。危害之患永使无余。执御其心平等如空。分别四大所兴起灭。欲化众生而训诲之。所说真正无有憎爱。降弃一切邪见之心。坚心璎珞坚固之幢。若干法品。而与共战。犹如勇猛大军之将。降伏外敌使入法律。若入习俗施设法教。施便受报持戒生天。所造之德皆有报应。以此济之令至无为。夫为菩萨自顺璎珞。心初未曾随恶友语。然后乃全大士之行。意怀清白终无吾我。持心如山行无缺漏。智遍一切犹月初照。若在大众无能及者。是谓普照菩萨璎珞周满一切。觉了虚寂空无所有。所生之处恒见光明。所闻辄解至成佛道。常念颁宣根门之要。自建立业无所侵害。睹见本性自然起灭。过世八法无所挂碍。身口心意未曾有欺。复以权慧救济众生。穷厄之士令其饱足。持心如地不犯三过。日进其道不行放逸。逮不退转牢固之心。不起法忍而现在前。十力不畏觉道正观。捐弃吾我及人寿命。分别思惟有无之法。感动变化无量佛国。斯由神通而得自在。菩萨所宣言辞璎珞。超越诸见无复希望。心向正道亦无颠倒。辩才无碍而无留滞。周旋往返不生想着。蠲除一切诸缚结使。憍慢自大永灭无余。其声音响如师子吼。亦如雷震无不闻声。永立究竟乃至灭度。发于无极璎珞之云。演法雷吼法鼓电光。雨解脱味宣七觉意。念法清净不离三宝。心如明月亦无沾污。通达往来不除正业。具足众相殊胜之法。是谓普照菩萨璎珞而无穷尽。上中下善中间通利。怀来昭曜不失禁戒。过去当来诸恒沙圣。靡不嗟叹斯菩萨德。如是普照。贤圣道品妙法之藏。珍宝之门而不可尽。

识定品第二

  尔时座上有宝王菩萨。即从坐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菩萨所习意识璎珞。多所开寤靡不蒙度。如今十方恒沙如来。及去来今诸灭度者。云何修学璎珞戒品。使至彼岸。令众生类普闻香熏。尔时世尊告宝王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敷演其义。菩萨习行戒品璎珞。功德香熏自璎珞身。宝王对曰。愿乐欲闻。世尊告曰。奉遵道法。乃修戒定解脱之慧。劝众生类笃信于戒。愿其志性各充所愿。晓了随宜不失本誓。兼除一切愚惑之心。严净道场具众品宜。不以粗犷使经其心。志常慕及一生补处。总持正法深远之藏。意恒游戏百千三昧。感动变化无以为喻。一切万物悉皆无常。难得之宝不可恃怙。行权方便而无所住。众生心惑不解正道。心着吾我不明无常。菩萨誓心为分别说。了一切空虚而不真。虽崇大道不舍二乘。所游之刹莫不蒙庆。转加精进倍行道业。于诸经法去其妄想。菩萨法要不离十地。以次上位不越其叙。加以智慧消众尘劳。不及道者自致道门。恒念克责意自念言。施为是谁受者何人。如观财宝皆无有主。设有毁辱当自制意。后若受报端正殊妙。所游之处见莫不欢。若见贫匮裸形体者。躬自入海致如意珠。语以正法令知返复。以甘露法消竭众难。念不驰泆。是故宝王。菩萨道果之所璎珞。意得自在。复以勇猛大力之教。建立训导莫不随顺。若行若坐不离十念。心在三尊未曾忽忘。了知地狱苦痛之恼。至心寂静去尘劳垢。众恶不犯无能回转。应于正理奉修禁法。德光普照皆蒙润泽。自计所有无所贪吝。施佛众僧不兴想着。或以权慧与王交接。辄能使王捐弃高位。若有人来求索头目眼耳鼻口。即能惠施不逆人意。尔时座上一切弟子诸菩萨等。闻此功勋璎珞之德。踊跃欢喜不能自胜。思惟深邃善心生焉。各自兴敬佥共供养。散众名华若干珍宝。一时同声称叹其德。我等宿福而遇善利乃闻殊妙璎珞之训。若当众生闻斯法教。劝发菩萨识定之要。诸福功勋不可称量。安住所演谛而不虚。设有菩萨遭遇此识定璎珞者。观了诸法解无处所。识定璎珞。神心澹然。不复贪食乐念为食。所可劝助兴致福业。吾于昔佛上五百华。建志弘誓自致成佛。道果不朽兴隆正法。复以禁戒消除众垢。救彼众苦如救头然。令众厄难必得济度。自念往昔入海求宝。遭摩竭鱼及水形山。吾为导主入识定璎珞。寻有善神将示好道。快乐安隐还至本邦。斯由愿誓精进不退。入禅正受无若干想。诸佛世尊之所游堂。劝使众生生于梵天及无想天。皆是识定璎珞所致。若在人间十方国土。随俗染化讲度世道。复以十善诸道果证。利益众生令达空慧。宣示一切不违圣教解知本空都无所造。所殖德本不自为己。皆使获于道法之果。设法倾没能为重任。若遭苦恼永无忧戚。亦无妄想识着心者。将养身口使不漏失。以权方便深入生死。为说八解正受之味。建立世俗慕崇佛道。或演一教或若干品。趣引令入在圣贤律。渐渐牵示而灭度之。能令正法住若干劫。有余众生令至无余。寂然泥洹。无生老死受形之患。不依四大地水火风。诸在邪见愚惑之部。示以正见一道之法。若在闲处修十二法勤苦之行。燕坐树下而无所猗。思惟禅法唯空为务。一心静定而无谬错。菩萨识定璎珞之宝。亦不念色有相无相。相自虚寂种好亦尔。分别内外了之为一。三世空寂无去来今。以识定心。复观五阴性诸衰持入。为从何来复从何灭。一一分别知为巧伪。非有生灭不兴希望。亦复不见有是有非。不因心意得发道教。识兴则兴识灭则灭。不见相像亦无我想。亦复不着住立处所。内外六尘亦复如是。计挍耳目尚无所有。何况当有见闻之事。此则不然。宝王当知。菩萨璎珞心识定法。不起不灭亦无终始。缘起则起缘灭则灭。起不见起灭不见灭。内自思惟增减之意。无苦乐想。所以然者离吾我念。虽复在欲众恼之中。心无染着以远三界欲色无色。意如金刚不可沮坏。知本宿命究竟根元。而断诸结不以为难。不见有极不见无极。是谓菩萨识定璎珞。随世训诲恭奉尊长。不望其报。于百千劫勤修精进。具足成就道慧之法。宣诸菩萨平等持忍。讽诵通利启受不忘。如来法身五分之性。一一颁畅言迹不饰。语常含笑心无所著。不起断灭二见之想。若在大众亦无适莫。于空无法亦无想念。内实充满外现咨受。亦不生意。我行过量彼有短乏。离诸利养无所希望。常自思惟知身无主。从头至足达了本无。修行六度解无处所。挍计诸法悉是假号。知无形质。一切诸法不可睹见。分别音响亦无所闻。如是宝王。菩萨大士。修法璎珞识定法者。见善不喜闻恶不戚。然后乃应精进璎珞。入百千定恬然无想。天雷地震龙电霹雳。山崩水漂师子鸣吼。心意寂定永无错乱。或时菩萨入定正受。乃经一劫及百千劫。形体软美不复仰食。斯由定意。禅悦为食八解为浆。或时菩萨复以神足而入三昧。其三昧名号曰普照。见于东方江河沙刹诸佛国土。礼事供养不失威仪。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各江河沙诸佛国土。悉能供养诸佛世尊。演畅思惟识定璎珞。如是宝王。菩萨入定所感如是。且舍十方江河沙刹。一一诸刹满其中尘。复举一尘着诸佛刹。斯尘犹尽佛土难量。菩萨三昧皆悉睹见一切众会。亦闻彼佛演说璎珞神识定意。了诸法本虚寂无主。从初起学乃至道场。思惟发意璎珞道树。悉过诸缚淫怒痴病。其心坚固不可移转。正使天魔将众亿垓。欲来毁坏识定意者。终不为彼之所屈还。不为邪。而见错误。意弘如海靡不容受。众德璎珞悉为成办。恒讲无常苦空非身。常非有常岂有身耶。诸计常者则离定远。堕于生死不能自济。菩萨所修唯务于道。其心恬然永无众想。不离诸佛所造德业。意如太山不可移转。独步世界而无所畏。以四智辩包纳诸法。指示众生知道慧要。内实质直而无谀谄。所以然者。用本净故。既无众垢诸冥消索。慧光普照莫不蒙泽。心大弘广而无边岸。沐浴意秽令使鲜明。随世所好悉能成办。诣佛树下自修法义。于一切法不有狐疑。于诸愍智具足成就。顺诸所闻救济鲜知。璎珞定意拔济乱者。及诸所习常得寂定。修行贤圣八道之品。立一切人使见正谛。是谓宝王菩萨识定璎珞之要。若有闻持在于怀者。未曾远离诸佛世尊。得不退转于无上正真之道。佛说是识定璎珞时。于座上有无量亿百千天龙鬼神人与非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异方菩萨六十二千人。得不起法忍。复有八千清信士女。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五千比丘漏尽意解。九万天子离诸贪欲。

庄严道树品第三

  尔时世尊告诸贤者。吾昔无数阿僧祇劫。积功累行修清净法。坐卧经行不舍四等。一时一行一念之顷修于十法。云何为十。一者从兜术天降神下生。尽见十方无数佛刹。见诸菩萨一生补处。皆诣道树修净璎珞。当举右足欲诣道场慈愍众生。三千大千刹土皆悉震动。菩萨自念。吾昔誓愿今日已办。当坏魔界庄严佛土。是谓菩萨摩诃萨大慈璎珞进趣道场心不退转。二者尽见三千大千世界菩萨大士心识所念。又入定意三昧不乱。或见菩萨于空成道。或见闲静树下之处。或入水光空界三昧。庄严道树不离大悲。是谓菩萨摩诃萨大悲璎珞进趣道场心不退转。三者菩萨摩诃萨。普见三千大千世界。进趣道场不舍喜心。吾今成佛必然不疑。以我法本普润一切。悉与众生同黄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央数众前后围绕。坏魔罗网成己国土。是谓菩萨摩诃萨修喜璎珞心不退转。四者菩萨摩诃萨。欲趣道场诣佛树下。尽见十方阿僧祇刹。一生补处菩萨大士。尽修护心庄严道树。令无数众生同己护心。不舍一切璎珞定意。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护心正受心不退转。五者菩萨摩诃萨。复见十方无数刹土。一生补处菩萨大士。皆转法轮不退转行。法无言说亦无形貌。一相无相空界无形。空犹无空况有法界。是谓菩萨摩诃萨璎珞空无无形之法。六者菩萨摩诃萨。普观十方恒沙刹土。通慧众生诸根淳淑。意向三乘不舍法忍。慈悲喜护行六重法。四无碍慧一向道忍。自知受决。亦复见他授其决者。或授罗汉辟支佛决。菩萨自念。吾从无数阿僧祇劫。舍身受身皆是幻化非真实法。今得受决。进趣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游空往来无所挂碍。一时一处得总持定。诸佛所叹苦习尽道。此苦非苦苦由何生。解苦无苦乃应明慧。习由爱兴。爱本无形。亦不可见。生本无生。况法有灭众生愚惑。从起更乐习是得是。解习无习乃应明慧。诸法无生为磨灭法。尽者无生亦无有尽。诸法无尽。众生愚惑谓尽非尽。于中兴想莫贸诸法。尽者实尽。是谓明慧。道无相貌。非眼境界之所能见。八直平正坦然无碍。是谓明慧。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树心不退转七者菩萨摩诃萨。尽观三千大千刹土。众生根源高下大小。或与如来心识同趣。本行共合智无增减。大慈大悲璎珞其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善权方便。十六妙行百千总持。其心广大不为褊狭。虽见罗汉辟支佛行。心无染着不从彼受。是谓菩萨摩诃萨庄严道树心不退转。八者菩萨摩诃萨。修行八百总持法门德行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众行具满庄严道树。复有普忍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普润一切雨甘露法。复有无相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尽入空行不退转地。复有音响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八等行具不闻异音。复有身行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身行清净不造众恶。复有口行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不作四过无他恶行。复有意行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意不驰想寂然灭尽。复有无念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入灭尽定观了无形。复有究竟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从此岸得至彼岸。复有无著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于生死法不起染着。复有无碍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通达往来不滞生死。复有应声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随行进趣不讥彼受。复有神足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变化自由礼事诸佛。复有清净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净于智慧无国土想。复有空行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解知诸法虚伪不真。复有幻化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观了众生权诈合数。不可摸像。复有无形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众生根原不可究尽。复有道种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修三十七道品不断。复有意止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观内外身念念不断。复有意断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观察诸法无若干想。复有神足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住寿无数阿僧祇劫。复有诸根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道慧甚深牢固无碍。复有神力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安处诸法不可沮坏。复有觉意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以觉意华不为尘垢之所污染。复有道品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入定无碍心不错乱。复有空慧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安处众生永离欲怒。复有无相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使众生类怀来道故。复有无愿法门。菩萨得此法门者。教化众生除去愿求。是谓菩萨摩诃萨八百总持。略说其要。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心如金刚不可沮坏。九者菩萨摩诃萨。观此三千大千世界。一足二足三足四足至无数足。有爱欲心无爱欲心。有嗔恚心无嗔恚心。有愚痴心无愚痴心。有苦乐心无苦乐心。一时一起一念之顷皆能分别。为说苦空无我人想。是谓菩萨摩诃萨行无想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十者菩萨摩诃萨。复观三千大千世界。当来过去现在之心诸根寂静。行应无上正真之道。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初举右足行第一步。于其中间修行十法。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云何为十。一者菩萨摩诃萨。当举右足蹈地之时。自称名号。三界至尊。过佛恒沙皆行七步。当来诸佛亦皆当然。吾今现在出现于世。三界独尊亦无等侣。诸佛标式不可漏脱。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当举右足蹈地之时。便作是念。吾今已逮不退转地。亦使众生同我所趣。不舍弘誓广大之心。是谓菩萨摩诃萨庄严佛树进至道场。复次菩萨。初举右足蹈地之时。复作是念。过去诸佛。先行是法。当观一生补处菩萨。绍吾处者名号是谁。即自右旋顾谓弥勒。卿后如我成佛不久。百千天人闻皆欣然。异向同音称善无量。快哉世雄。佛种不断。当于尔时。十一那术诸天人民见授弥勒印封。皆发无上正真之道。是谓菩萨摩诃萨庄严佛树进至道场。复次菩萨。初举右足蹈地之时。便作是念。吾今已逮众智自在。神慧无碍辩才通达。斯等众生久抱狐疑。没溺尘垢不求度脱。吾今当以智慧之火焚烧心中狐疑之丛。是谓菩萨摩诃萨庄严佛树进趣道场。复次菩萨。初举右足蹈地之时。便复念言。吾今已得无为解脱。当复接度有为解脱。过去恒沙诸佛世尊。皆悉同我无为解脱。当来诸佛亦获此法。快哉福报不有断灭。妄想已尽无所贪求。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摩诃萨。初举右足蹈地之时。复生此心。众生永处邪见颠倒。不睹三向空无之慧。我今当演护心清净。无觉无观法性虚寂。知惭知愧众行之本。苦空非身无人无寿。当以此心普覆一切。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初举右足欲趣浴池。琉璃水精七宝园观。凫雁鸳鸯异类奇鸟。诸天导从不可称量。我今露形乃非其宜。设当入城村落人众。谓为裸形不知惭耻。宜求袈裟以障于体。时有天子名曰福盖。即知菩萨心中所念。寻奉八万四千金缕织成袈裟。菩萨自念。过去诸佛法服云何。进趣行来斯用何法。虚空神天叉手白言。过去诸佛皆着织成金缕袈裟。亦如今日诸天所献。菩萨即受八万四千织成金缕袈裟。以道神力。而合为一袈裟着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尽皆外现。斯由曩昔施无想报行度无施。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举右足时。便生此心。众生若干性行不同。吾今当以智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即放顶相光明。普照十方诸佛刹土。众生之类见光明者。悉来云集诣忍世界。奉事如来香华供养。威神所感。使令天地六返震动。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当举足时。心自生念。生分已尽更不受胎。三界独尊无有畴匹。当号为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十方刹土诸佛世尊。各各于其国土。告四部众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紧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今日忍界释迦文佛。出现于世。众相具足如星中月。福度众生天人蒙祐。有欲兴敬供养彼佛。宜知是时。尔时十方诸佛世界神通菩萨。辩才具足得总持门。千七百七十七亿那术众。皆来云集诣此忍界。兴致供养华至于膝。复有八十万垓天魔波旬。皆诣忍界。兴致供养给事菩萨。复有百千亿垓神力龙王。各各七首。献奉香汤浴洗菩萨。斯由曩昔口演甘露无厌足法。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菩萨内自生念。众生著有迷惑来久。设闻空无虚寂之法。意怀恐惧衣毛为竖。佛法深奥不可思议。渐当以次说道根原。分别众生根原所由。玄鉴三世生法灭法。除去想着无贪吝心。从无数劫积行已来。所以不得道者皆由恩爱。吾今当除恩爱刺本。拔济众生安处无为。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是族姓子。菩萨大士降神出生堕地举右足。于其中间思惟十法。庄严道树亦不退转。复次族姓子。菩萨初生时。堕地行七步欲趣金机。次举左足内自思惟。诸佛世尊。句义无量道法淳粹。应度无极无起灭法。行无生灭不可思议。非是罗汉辟支所及。道当一意多念非道。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知足多求非道。道当正见邪见非道。是时菩萨复作是念。过去诸佛所行正法。为何谓耶。复作是念。过去恒沙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以神足力现身威德。十根本义不可思议。云何为十。于是族姓子。菩萨达士先举左足。遍满三千虚空境界。不娆众生无觉知者。其有众生睹足相轮。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斯由曩昔礼敬之报。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尔时菩萨左足蹈地。心自生念。古昔诸佛说法。云何分别句身义味。云何过去诸佛世尊。进止行来威仪法则。以一句义演出无量诸佛法藏。从劫至劫乃至百劫。不能究尽一句之义。如来秘要不可思议。非是小节所能测度。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尔时放一毛孔光明。遍照无量诸佛刹土。于光明中。演说六度平等大法空无想愿不起法忍。亦使众生毕志坚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是谓菩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菩萨尔时内自思惟。吾今当以三昧正受。普游虚空诸佛法界。尔时菩萨即入无形想定意。遍游虚空诸佛法界。左右翼从。天世人民莫觉知者。谓为菩萨进趣金机。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即化一形。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复还如故。众生之类无觉知者。是谓菩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菩萨尔时慧明之光。遍照三千大千刹土。一一光中皆出音声。今日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于阎浮利地。当转法轮度未度者。福利众生名称远布。是谓菩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菩萨尔时一念之顷。令十方界诸佛世尊各各舒手扶接菩萨。一切众会皆悉见之。是谓菩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诸佛法藏深奥难测。吾当以次布现三乘缘觉声闻菩萨之道。闻法觉寤终不中滞。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过去三世诸佛世尊。吾今欲成无为大道。皆当证明令我成道。诸佛称善皆在前立。汝从阿僧祇劫。苦行无数。布施持戒六度具足。国财妻子无所吝惜。今当成佛广度众生。我等扶接上至成佛不使中住。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菩萨分别过去现在未来。空无想愿。亦是诸佛所应行法。从初发意乃至成佛。要当修习三向诸道。四等大慈。八无碍道。璎珞其身。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次举右足当蹈地时。当具足此神足十慧不可思议。云何为十。有神足慧名曰无著。菩萨得此慧者。尽游诸佛深要法藏。是谓菩萨摩诃萨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有神慧名曰无形。菩萨得此神慧者。入无厌定意。咨受十方诸佛言教。复有无二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劝进众生成无上等正觉。不取声闻辟支佛道。复有虚空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尽观世界空无我人。复有无相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演畅诸法解一相无相。亦无生灭着断之法。复有空观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见诸佛土成者败者。如观掌珠。复有弃寿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观寿缘报舍形受形。复有无言说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说法无法想。亦无若干念。复有无近远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不见诸法窠窟远近。复有无生灭神慧。菩萨得此神慧者。分别十二因缘根本。生者灭者悉无所有。是谓菩萨摩诃萨十神足慧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初生举左足时。复当具足十业无量究竟。云何为十。于是族姓子。诸佛如来之所修行。如来降形出世教化。分别三世十二牵连。三界五道尘垢缚着。沐浴诸结永无尘曀。是谓菩萨修第一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如来出世化诸众生。安处三乘随其所愿。或有众生。意趣罗汉不向佛门。或有众生。习缘觉行不趣佛道。或有众生。修无上道。不向声闻缘觉辟支。或有众生。退于佛道志慕小乘。

  尔时菩萨诱进前人。逮成无上正真之道。或有众生。在凡夫地不求方便。上及三乘。菩萨劝进成三乘道。是谓菩萨第二之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出世布现言教。以权方便适化众生。荷负重担为人重任。或与众生现作父母兄弟朋友。或现国师尊长道士。或现大富长者神力鬼王。周给贫困惠施七宝。开说道教成三乘果。是谓菩萨修习三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出世转无上法轮。不失四辩。观察人心授十善行。分别演畅苦习尽道。或生迷惑没溺三界。行权拔济永离生死。是谓菩罗修第四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世尊出现于世。恒以大悲如被众生。如母爱子心不舍离。譬如龙王伊罗钵多罗。住于须弥金福山边七宝宫殿。与诸龙女共相娱乐。若欲往至忉利天宫兴致供养。化身七万由延三十二头。一一头者边有七牙。一一牙上有宝浴池。一一池中生七百莲华。一一莲华七百玉女。共相娱乐作倡伎乐。弹琴鼓瑟音声不绝。复雨七宝乃至于膝。菩萨大士亦复如是。以四等心加被众生。雨七觉意无穷法财。随其志趣皆成道果。是谓菩萨修第五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世尊以权方便随时适化。可行知行可坐知坐。可言知言可默知默。遍入众生心识所念。随病疗救不使增减。普令永处无为之岸。是谓菩萨修第六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复次族姓子。如来出世。化导众生不自为身。为一人故经百千劫。代彼受苦不怀厌惓。安处佛慧成无上道。是谓菩萨修第七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诸佛兴出不坏法界。法性自尔亦非自尔。如尔真际亦不有坏非不有坏。修而不惧亦不恐畏。是谓菩萨修第八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出世。当复具足一相无相。弹指之顷于过去未来现在法中。出生三世诸佛世尊。实而不异亦不变易。是谓菩萨修第九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如来出世慈愍众生。以一日之数令三世为一劫。其中众生无觉知者。是谓菩萨初生堕地举左足修行十业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初生堕地七步。于其中间复当思惟十法。降伏外道坏魔罗网。诸天侍卫。进趣道场庄严佛树。乃至灭度终不舍离。云何为十。于是族姓子。先当降魔。身被慈仁之铠。手执慧剑善权前导。头戴无畏华鬘。摧却憍慢之众。永除贡高。是谓族姓子。先当修此第一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复当思惟玄妙广义。断漏取证。摄彼外道而为上首。加以神足神力无量。设彼现一我当现二。趣使邪部安处正见。是谓族姓子菩萨当念修此第二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菩萨大士化度众生。受法欢喜。必至坚固不趣余道。是谓菩萨修行第三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诸佛世尊恒所行法。日夜四时观察众生。弹指之顷周遍十方恒沙刹土。周而复始不着三界。是谓菩萨修行第四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行无碍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度众生不见有度。是谓菩萨修习第五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菩萨大士以神足力。遍游十方恒沙刹土。遍观众生心识所念。或以一身化百千身。还合为一无觉知者。是谓菩萨修行第六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菩萨思惟四无碍慧。亦非罗汉辟支所修。亦非天龙鬼神八部之众所能及逮。是谓菩萨修行第七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如来神力不可思议。十方无量诸佛刹土入一尘孔。周旋往来无有挂碍。还复如故无觉知者。是谓菩萨修行第八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如来至真等正觉。得四辩才无生灭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是谓菩萨修行第九难得之法。复次族姓子。诸佛世尊。行无尽法法门覆盖众生。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是谓菩萨修行第十难得之法。进趣道场庄严佛树。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

龙王浴太子品第四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于时前升金机。颜色安详颜貌容豫。诸天在上散华烧香。作天伎乐娱乐菩萨。世人在下左右侍卫。异口同音声震天地。八十亿垓干沓和子。捶钟磬歌娱乐菩萨。时有摩那斯龙王。文驎龙王。伊罗钵龙王。阿耨达龙王等八十四亿。皆来云集。时诸龙王便以此偈。而赞颂曰。

  今日离世垢  降生阎浮利
  随俗处母胎  愿浴除世尘
  昔于无数劫  积功造众业
  誓愿今已果  愿听沐圣体
  八十四亿垓  龙从十方来
  各欲供养尊  奉瓶贡香汤
  尊本无数劫  苦行为众生
  巍巍德无边  垂愍愿听之
  渴仰世雄久  疲厌生死苦
  今得睹贤明  如日照虚空
  尊本发弘誓  欲度未度者
  最胜已解脱  当复脱未解
  过去恒沙佛  及当来现在
  功勋不可量  尊今已具足
  设从劫至劫  宣畅人中尊
  岂以萤火光  敢与佛日竞
  虚空可究竟  须弥可称量
  海水可竭尽  尊德无边涯
  比方日月光  摩尼明月珠
  虽照外闇冥  未能除无明
  今日无等伦  一毛之光明
  普照天世间  除垢淫怒痴
  过去六如来  尽生阎浮提
  尽受我等供  香汤浴尊形
  今复遭天师  亿劫乃出现
  今各顶礼足  唯愿时沐浴
  诸天世人民  咸欲听正法
  敷演深法本  当礼三界尊

  尔时世尊。直视东方颜色和悦。与诸龙王而说斯偈。

  吾今以降形  踔步阎浮利
  拔济苦恼类  四等无边涯
  金体有明证  众相如日光
  当觉未觉者  今成佛不久
  观生无数世  受形非一类
  虽有上中下  未有如是像
  快哉牢固誓  执意不亏损
  所现应果报  本净如虚空
  世有三坚法  身命财宝货
  此犹非究竟  终始可恃怙
  吾今舍此三  法身空无形
  无尽无生命  自然成道根
  世宝多崄危  如幻不久停
  今获七宝财  无形不可穷
  众生心意识  三垢所覆盖
  今已获三明  初中竟通达
  普为世天人  当转不死法
  法轮覆大千  仁慈心普润
  受生有四缚  不离三世患
  今得四诚谛  无缚不复染
  慧观苦圣谛  无智寤其智
  净性如无垢  受证永澹泊
  本习兴更乐  染着爱无尽
  彼尘我心受  缠结遂滋甚
  吾今观本净  乐想苦想灭
  澹然无忧喜  永与生死别
  过去有三行  生痴爱本原
  已尽亦不处  无有尘垢心
  现在六十四  牵致冥室聚
  永舍不与俱  获六十四明
  未来无数尘  覆蔽于人心
  法云布三界  润泽诸不及
  净教口柔软  言声如哀鸾
  斯由行无欺  说法无缺漏
  众生怀阴盖  调戏无惭愧
  今始得惭愧  坏灭贡高心
  佛所出现世  降伏诸邪众
  升座师子吼  演说本行缘
  过去诸佛记  及未来现在
  五浊衰微世  有佛名能仁
  今我自观察  志性殊于常
  名号既不虚  父称为悉达
  故在于众中  平视无所畏
  得净总持慧  为度不肖人
  不见诸法本  起灭无处所
  亦复无成败  寂然应慧观
  普分别诸法  悉无窠窟处
  澹然无归趣  斯乃应律行
  不以见无见  无求无所守
  我人寂寞定  无相愿亦然
  夫欲饮无厌  甘露微妙味
  妄想除诸着  斯应菩萨慧
  无人无寿命  成就诸佛藏
  摧碎贡高心  不兴自大意
  上智不着数  不计有常想
  众生兴染心  照令知净慧
  贤圣若干品  众生根不同
  以慧观未来  尽无若干道
  佛法有深要  其慧无边涯
  唯空无染着  是谓法界净
  一生经百生  乃至无数劫
  我今永以舍  背而前取证
  设我于中间  计寿着法性
  恒沙诸佛过  不履空无慧
  恒自降伏心  分别文字法
  是故自觉寤  建立大弘誓
  昔吾初发意  志求缘觉乘
  闲净无人处  四十四亿劫
  无佛法圣众  其间七十劫
  后遇大通慧  演畅大乘迹
  初闻未曾有  圣慧无量觉
  慈悲护四等  尔乃微信解
  自从是已来  兴建功德业
  供养无数佛  复经十九劫
  后为大国王  飞轮皇帝王
  七宝前导从  千子才艺具
  供养清净人  勤修梵行者
  九十七亿垓  无著解脱心
  及施国贫穷  孤匮无所归
  库藏出珍宝  周济令无乏
  复于无数劫  躬自修净行
  舍位授太子  出家衣法服
  忍辱性仁和  燕居寂无念
  渐渐心疲惓  犹人溺于渊
  善根渐渐微  如果熟自落
  往来生死苦  受报无数变
  意扃无大誓  趣欲免身患
  意业被想风  犹豫不究竟
  如是在生死  轮转不能出
  复经六十劫  值遇宝璎佛
  权化济渡人  一乘无二道
  不闻小节名  空慧尽漏人
  敷演道一相  甚深纯淑行
  始从彼发意  弘誓心难沮
  从彼至今日  七亿阿僧祇
  将护顺正法  今乃自觉寤

  佛复告族姓子。尔时菩萨与诸众生。天龙鬼神八部之众。及诸十方神通菩萨。叹说此偈。受深妙义。即于座上。八十四垓。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无数众生逮得法忍。佛复告族姓子。若有众生。闻此一偈讽诵读持。为人解说分别其义。不为众魔之所得便。何以故。斯等众生。皆由过去众行具足。曾更供养无央数佛。誓愿纯淑各各发愿。若我后生。要从一生补处菩萨闻说正法。即于彼佛坦然大寤。逮得无生无起灭法。云何族姓子。若有一人便说斯言。吾乃知无形之法。以形教授。虚空之相以实教授。此人兴建斯意。宁能不乎。时有无畏大护菩萨。过此三千大千世界。有佛土名曰贤豪。佛名普贤。无畏大护菩萨。从彼刹来。逮得总持立不退转。即从坐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无形之法以形教授。虚空无相以相教授。甚难甚难终不可逮。所以者何。虚空无形无能染污。况当欲使有形质乎。此事不然。佛告无畏大护菩萨。族姓子。斯犹可获。欲从一生补处菩萨闻此法者。终不可得。何以故。诸法无数。岂当以无数中行有数法乎。无缘对法有缘对乎。虚空之法有形质乎。此事不然。但为如来世尊大慈广布。开化众生令立牢固。敷演道教分别诸法。无言无说。世多愚惑兴是非心。斯是漏法是非漏法。是缘对法非缘对法。是可护持是非护持。是法有我是法无我。是世俗法是泥洹法。是法染着是非染着。是法有数是法无数。是法断灭是非断灭。是法滓浊是非滓浊。复自相诫。各说是言。习是舍是。学是置是。学法非学法。此声闻法。辟支佛法。非声闻法。非辟支佛法。是菩萨法非菩萨法。不以此观成最正觉。何以故。有相着观非第一空观。无求无相亦无知见。乃成空观。夫观诸法无我无寿。不见刹土。分别境界无依无所依。是为法观。空无所有。如是观者。诸法亦寂。道果亦寂。受证亦寂。假使菩萨空观如是。于诸悕望便无颠倒。祐利众生而发大哀。兴建佛法。虽度众生无众生想。空观菩萨岂见度者。此事不然。若有菩萨摩诃萨。得此空观者。便获具足十无我法。云何为十。于是无畏。菩萨摩诃萨。若族姓子族姓女。于佛法众不见净秽。亦复不起彼此之念。此是法身此思欲身。前知过去后察未来。斯皆清净而无我想。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法服齐整执持应器。观见当来过去现在。诸佛世尊入城教化。不见豪贵及下劣者。于中不起吾我二见。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玄。见无数佛刹严净国土坦然平正。不说今日佛土秽恶。执意清净无若干想。念念一定识不流驰。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众生染着。猗身解空。菩萨空慧三世无猗。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教化若干。本无清净亦不有异。是谓菩萨空观无我。佛告无畏。菩萨摩诃萨。若族姓子女行度无极无尽法藏。众宝华鬘以自严饰。如是无尽亦不见尽。于中成就尽不尽者。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当观诸佛色像无量。入于本际寂然之法。分别义趣解色本无。普入法界化导众生。不见色像化众生者。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得佛圣慧深奥之藏。四事无畏。离八缚着得八解脱。雨法润泽亦无老死。为师子吼志如金刚。离彼此中亦无染着。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渐当亲近习宿命通。观察无数阿僧祇劫。某国某佛诸佛世尊。虽现泥洹不取灭度。净众生迹不怀懈怠。不以劫数厌患众生。亦复不以泥洹快乐欲取灭度。心如虚空不可沾污。是谓菩萨空观无我。复次无畏。菩萨摩诃萨。以无边涯智拔济众生。正使极远在恒沙表。一一沙者尽为恒沙如是计算周而复始。如是遍满八方上下。亦游虚空无量境界。要济众生不令堕落。不自称叹通慧果报。是谓菩萨摩诃萨十无我法。一生补处胎分尽者。乃应是行尔时座上色欲天子。十九垓众即得顶忍。复有无数诸天世人。逮得空观尽信之行。诸阅叉龙鬼。信向三尊受三自归。佛复告族姓子。尔时菩萨在金机上。国王居士天龙鬼神十方菩萨。各各兴敬欲浴菩萨。时有菩萨名曰月精。于众菩萨最为上首。摄持威仪法服安详。即从座起长跪叉手。以偈赞曰。

  尊今无碍形  不染三界尘
  洗以八解汤  世水安可堪
  心垢尽清明  内外无障碍
  江海河泉源  斯浴非久净
  昔在琉璃池  禅头龙宫时
  专意发大乘  要灭爱欲魔
  今已果本愿  三界无等伦
  愿升无畏座  何为现洗浴
  生天六十二  那术劫数中
  天伎五乐至  福响自然报
  法身众智具  演说无碍道
  周讫托生此  迦惟罗卫城
  现世有三灾  灭以三明报
  三慧通三达  三要今具足
  三等观三世  不染三界有
  三分法身具  当礼三界尊
  诸来会众生  诸天须伦鬼
  咸各怀踊跃  敬承兴供养
  前后卫清妙  行至琉璃园
  右攀莲华枝  降神生阎浮
  当生堕地时  净如紫磨金
  天地六反动  神感诸天至
  地狱诸考掠  一时皆休息
  清净无瑕秽  如华不着水
  十方诸佛刹  如来等正觉
  各各于其国  宣告四部众
  今日忍世界  世雄降出现
  垂愍诸众生  永在三涂者
  当转正法轮  鹿野清明园
  为久饥虚者  润以甘露法
  八道尊独寤  究尽十二缘
  无尽江海宝  充饱一切人
  设从劫至劫  佛佛叹其德
  犹尚不能宣  况我萤火光
  昔在无畏刹  不眴佛土中
  初观无言法  未得无生慧
  誓生言教中  敷演无穷法
  今日期已至  愿转尊法轮

  是时菩萨心意澹然。默然熟视亦无言说。内自思惟。如我今日为人说法。讲论清净不退转地。不怀吾我之性诸法自然生者亦尔。随人根源而为说法。法性自尔无有变易。何况众生有受法者。众生本净不见染污。建立智慧发弘誓心。寻究众生皆悉清净。本净自然。无我自然。无形自然。人物自然。云何本净自然。从久远已来流转生死。发意求道乃至泥洹。本自清净。斯乃名曰本净自然。云何无我自然。本有今无。今有本无。亦不言我我本生有。亦复不言有从我生。我不自知无我有。不自知有有。斯乃名曰无我自然。云何无形自然。无形者。识也神也寿也。此三句义常存不变。在空为空。在形为形。在有为有。在相为相。在无相为无相。无形之识空性自然。斯乃名曰无形自然。云何人物自然。寻究人物不见窠窟。意识幻化不达本源。愚惑相承言父言母。国财妻子渐生众想。染着三有。我今已舍永不与处。以此自然明达空慧。空慧自然诸法亦尔。诸法自然逮正觉者。亦复自然。一切诸法但假名号。因号有名亦复自然。论说自然便为论说。无起灭法。斯则名曰人物自然。吾今若说空寂之法。众生不信倍生疑网。设我复说形质之法。不尽根原。况当灭度。宜且寂静贤圣默然。是时有天子名宝璎。通达圣心同佛性行。六道清彻晓了一相。永离八法不处尘劳。堪转法轮颁宣佛教。四谛圣慧霍然除垢。具足五分如来法身。逮六无碍神通道果。形神俱游无所触碍。得七觉意而自璎珞。八道具足。诸法不共。得四无畏。力如金刚不可沮坏。以知菩萨贤圣默然。不与众生敷演法教。时天子宝璎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以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观众生类。应贤圣法律。我今乃以肉眼。观见十方恒沙刹土。应受证者。修禅定者。或在一住至十住者。复见善男子临欲成佛。得不退转一生补处往诣道场庄严佛树者。此等之类。应从一生补处菩萨闻平等法诸法无二。志愿于道皆悉成就。是时宝璎天子。殷勤劝请乃至三四。复以此偈。而赞颂曰。

  金颜尊无比  面像百叶华
  堕地自称号  声踰梵天音
  建立智慧渊  说法不有无
  众生有常想  寂然不起二
  光曜照十方  闇冥悉见明
  人中尊难有  今故重自归
  苦行无数世  慈悲难有双
  功勋已具足  今我重自归
  正使叹尊足  [跳-兆+專]跟膝髀腰
  皮毛七处平  平立左右亭
  手臂指纤细  掌文合缦理
  无畏广长舌  千叶莲花文
  含齿方四十  色如白雪珂
  当其说法时  唇像珠火明
  八声非男女  亦非雌雄音
  感动十方界  听闻无厌足
  耳方双部珰  如空明月珠
  眼视白黑分  上下而俱眴
  头发色绀青  肉髻毛右旋
  相好无边涯  熟视如金山
  众德璎珞身  亦如众花敷
  消灭众尘埃  独步三界尊
  斯等众生类  普从十方集
  欲听尊正法  无上至道要
  天人龙鬼神  渴仰思闻法
  愿愍一切故  速为转法转

  尔时十方世界大梵天王。八十四亿识干天王最为第一。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在于佛前。以偈叹佛而作颂曰。

  无著舍众秽  漏尽无欲污
  行一应尊教  游意空无慧
  本在兜术天  说法如驶流
  云何今寂然  不开慧明华
  尊光照幽冥  蠲除三世闇
  十力无沾污  唯愿时演法
  今日十方界  诸尊菩萨集
  咸欲悉听闻  未曾所转法
  意净行无漏  亦如星中月
  已过佛相愿  唯愿时说法
  众生今没溺  流转生死海
  愿以平等舡  救彼没溺者
  奇光甚巍巍  覆蔽日月精
  抑遏热恼患  清净无众瑕
  尊本造誓愿  勇猛无亏损
  慈悲平等意  说法无增减
  戒具以禅寂  神足力无畏
  空相无畏法  正受游疆界
  本行六度法  不怀忧戚心
  卑意礼恭敬  供奉师尊长
  故使尊肉髻  无敢熟视者
  何况欲施心  观睹如来项
  十力哀出世  降步度群萌
  众人咸渴仰  惟垂转法轮

  尔时识干梵天王。以此偈赞已。起绕佛三匝还复本座。是时释提洹因。即从座起。偏露右臂整衣服。长跪叉手三自称号。我是天帝释名曰拘翼。在菩萨前而叹颂曰。

  不语应寂然  不教行自具
  不习应无际  自然应无为
  本行无相施  今获空无果
  当礼虚空神  寂然无言迹
  在世先觉寤  安隐危厄人
  导示正见路  盲冥受正行
  众生迷惑久  欲闻甘露法
  愿开无尽藏  润及天世人
  行慈修德本  善权无增减
  演布无为教  充足一切人
  生世尊难遇  正法亦难值
  欲遭贤圣会  亦复不可得
  过去诸如来  于此成正觉
  愿尊时屈神  贪此世荣为
  尊本乐闲净  思惟无为道
  已果本誓愿  何为处愦闹
  阎浮五鼎沸  剧于汤火炽
  唯愿速出家  离世贪欲缚
  念我过去世  诸佛成等觉
  即诣树王下  朝坐暮成道
  尊今如有疑  方欲乐生死
  恩爱如朽城  此乐何可贪
  世有生死患  唯道永寂然
  恩爱如过电  幻化不真正
  世间尽闇冥  五蔽使覆盖
  唯愿开慧明  普照令得眼
  变化形无数  应适前众生
  随其本行愿  各充禅力行
  如今何为静  不转上法轮
  唯愿时敷演  使渴得饱满
  忆本所造福  盖亦微少耳
  由致天王位  所领无疆畔
  供奉诸过去  如来等正觉
  四佛一补处  是尊非将来
  无数亿那术  沈翳生死久
  愿执弘誓舆  运济至彼岸
  今唯劝请说  甘露无厌法
  八解无所著  无污无染尘
  尊今或入定  不度应度国
  愿先化此类  执心不动者
  虚空性无染  平等坦然壹
  无趣不见得  唯愿无有疑
  深妙无极藏  非劣所守掌
  今遇天世师  愿开使布现
  尊本发愿度  同日不易时
  如今何为默  自济不度余

  是时释提洹因。说此偈赞佛已。绕佛三匝还复本座。尔时魔王名曰怒害。将诸魔众即从座起。头面礼足前白佛言。唯愿世尊。久抱狐疑不获真道。今欲闻说无比法轮。唯见垂愍演畅正教。我等久处不入法律。虽各有心慕及空慧。犹未遭遇大化训典。尔时魔王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于亿百千劫  无著时乃出
  如华离尘水  心净超于彼
  劫数无有穷  经历积苦行
  不舍四弘誓  金刚不可沮
  口演八无碍  充满天世间
  受者永充足  无复老死患
  一生至百生  名号诸种姓
  悉知诸根原  化以无比慧
  十住还本际  退成犹复进
  最胜度此难  时演勿有疑
  去佛恒沙数  尽游此苑间
  转无上法轮  度人无有量
  正使当来世  诸佛成道果
  皆当于此处  当转尊法轮
  曾闻如来藏  如来秘要慧
  名曰普严土  菩萨璎珞经
  今日正是时  难遇不可值
  拔济诸苦厄  从是布道慧
  或有众生类  厌患处身苦
  欲闻微妙法  蠲除四大法
  复有入道捡  知生灭无常
  欲闻空无道  悉知无所有
  复有处岩穴  自守无他想
  计身非久器  不兴想着念
  虽复念道根  未闻不得寤
  唯愿尊降神  令彼无疑滞
  眼如青莲华  彻视无有碍
  观察三世苦  尘曀染污者
  尊本所经历  供奉诸世尊
  谦卑下下人  今获无形结
  于相不着相  不假众好色
  是故众贤圣  无能见其顶
  眉间清净光  普照无数土
  见光除热恼  如夏遇重荫
  尊一师子吼  降伏诸异道
  摧碎邪见林  如明永除闇
  说言言不妄  志趣必成办
  说法法真谛  至道道根原
  亿尊昔在此  十二小中劫
  展转共相系  不断转轮种
  追师求高明  釆取若干慧
  庄严体无极  无形不可名
  无信立以信  根力不亏损
  无畏离彼此  唯愿时演说
  三界尊无极  正法御一切
  非法坏成道  永除吾我想
  诸人贪着身  玩习不能离
  世苦所缠络  何由有出期
  慧明照世间  拔断贪爱心
  自度复济彼  人中甚难有
  惠施无吾我  已超三界表
  一时一意念  平等无男女
  众生怀倒见  不达空无慧
  发意着五欲  计有身实用
  以是堕五趣  不睹非常证
  佛现出世间  灭彼有无想
  入禅不着贪  永除世荣饰
  观此无常形  非有非无者
  大慈济众生  广大无边涯
  宿愿今已果  速起复坐为
  观此炽然人  流转不自觉
  如何尊静默  无言无所说
  世垢有五难  不睹佛法众
  体信中国生  父母为五事
  光明色无色  不见形质像
  将入灭尽定  乃寂无音响
  大众远方集  迦留干沓和
  听尊演无厌  广长舌无为
  有法不思议  化不自觉化
  欲令知本末  此亦未曾有
  菩萨不退转  且未获其法
  况复向道门  而欲知本要
  尊今观四辈  志趣若干种
  幸为敷演法  各各蒙得度
  众生染三有  欲求去离缚
  常想非常想  悉照向灭尽
  魔鬼有亿千  皆从十方来
  得信不起忍  行地不退转
  复有亿千众  意趣随我等
  斯等族姓子  必至坚固地
  复有无数人  行地不著有
  悉求空无相  进趣向道场
  罗汉意自鄙  随类入其俗
  所说苦不浅  终无一切智
  亦是菩萨印  印彼成道果
  禀受大乘行  本无无若干
  尊本初发心  修习四意止
  行地无高下  唯道从慧通
  正使无央数  恒沙诸劫数
  苦行不邪念  如今悉果愿
  将来诸恒沙  方欲成佛者
  不舍彼此愿  必至如今觉
  如来大慈愍  舍命不为己
  施等无高下  故成六度慧
  去来今现在  生灭本无穷
  生者生自生  莫知本根原
  十行离人身  五行为法王
  思惟灭本原  慈愍演大法
  或复于异时  经行坐卧念
  斯由得总持  四辩无疆界
  菩萨愍一切  不计有常想
  念世处非常  安隐永至安
  神力四无畏  觉道八等行
  如来十八法  尊今已具足
  众生自生念  无获不可获
  遂自堕深渊  不向解脱门

  是时怒害魔王。说此偈已。绕佛三匝还复本位。尔时忉利诸天。将诸天众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斯须之顷。前白佛言。我等于世尊。宿有福业遭值圣颜。降神阎浮利内。敷演法轮。王三千世界。复以华香拘勿头华分陀利华须干提华。散如来上。尔时诸天复以此偈。而赞颂曰。

  世雄今降步  王此阎浮提
  既生八不闲  众生所居处
  永离不染着  内不生思想
  无息寂然灭  愿具演说法
  尊德不思议  功勋不可记
  众相璎珞身  如月在星明
  行尽不造本  端坐于道场
  亦自无心识  岂当染世着
  已过众行本  德充满诸情
  音响过于梵  自归天中天
  本造由四魔  魔欲离生死
  八等不染污  自归无等伦
  尊今趣一法  泥洹不起灭
  灭意意不生  不见果报证
  尊本修二行  止灭不起观
  行尽不见尽  世雄最第一
  如来三法本  空无相无愿
  进趣泥洹道  无利无所染
  立愿甚坚固  积行无所违
  不念无著行  亦不处三有
  神足有四业  随缘住其寿
  行过无边涯  慈仁最第一
  既生处五浊  合会无是非
  真人无染行  行权入众生
  平等行五根  信慧精进力
  不染去倒见  清净为第一
  尊德过天世  永不着八法
  定意不错乱  是故礼最胜
  当尊下降神  震动三千世
  觉久寐众生  离此三世患

  尔时忉利诸天。说此偈赞佛已。绕佛三匝还复本座。尔时菩萨内自思惟。今此众会皆悉普会十方世界。六通圣智一生补处四等具足。皆悉云集。欲得闻法不退转地。今我宁可执无畏法众行德本。璎珞其身。如诸过佛所行法则。即于座上。入自然无性三昧。分别定意观佛所行。菩萨璎珞有八万品。其德殊特无以为喻。菩萨摩诃萨得此缨络法门者。便能一意进趣道场。未入道迹众生。能令得至彼岸。尔时世尊出广长舌相。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告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演说菩萨无相璎珞。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此璎珞庄严身者。便能进趣无所挂碍。

菩萨璎珞经卷第三

法门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族姓子族姓女。吾今当说菩萨璎珞八万法门。云何八万。于是族姓子。或有璎珞名曰尽信。如来得此法门者。令地狱众生受苦恼者。使无众患。复有等慈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令彼受畜生形者永无伤害。复有无忘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饿鬼之类永无饥渴之想。复有清净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令迷惑众生知其道径。复有彻听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无闻众生悉闻正教。复有自寤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愚痴众生心不邪乱。复有捡意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教诲众生行十善行。复有直信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邪见众生安处正见。复有弘誓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不以劫数为远。复有超越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懈怠众生奉持正律。复有无恚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令恚害众生修行忍辱。复有勇猛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慢惰众生精进不废。复有一意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乱意众生禅定不亏。复有炽然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愚痴众生。成就智慧。复有坚固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未履道迹者。令立道迹。复有多闻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少智众生。强记不忘。复有威仪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无惭愧众生令知惭愧。复有恶露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着欲众生令知不净。复有快乐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嗔恚众生永断无余。复有普曜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悉逮慧明永除闇冥。复有遍普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使等分众生不起狐疑。复有形色变化璎珞。菩萨得此璎珞者。睹见无量形色之变。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是谓族姓子。斯等璎珞至八万法门。菩萨不可穷尽。吾今略说不悉其事。若有众生从劫至劫。至百千劫。欲尽菩萨璎珞行者。此则不然。时有菩萨名曰无形。立不退转。即从座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前白佛言。甚奇甚特未曾所闻。如来变化不可穷尽。乃能演说璎珞妙法。诸有菩萨摩诃萨。执持讽诵璎珞名者。皆是诸佛之所拥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遭遇如来说法璎珞便为值遇如来法藏。

  尔时世尊重告四部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心一意受持讽诵。便得十无碍功德。云何为十。得虚空藏威仪深入。所闻强记不失辩才。观了诸念如幻如化游心解脱亦不计常。恒离八法不处愦闹。闻辄欢悦心无二见。解空无相亦不着相。复能深入寂灭定意。神足无碍得捷疾智。知法自生不见起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便能具足十无碍功德。尔时舍利弗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诸法无形不可睹见。无形之法。非是罗汉辟支所及。云何世尊。言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碍功德。便成道果入泥洹门。无碍泥洹岂异法乎。泥洹无为无碍无著。如来现在逮等正觉。云何以无碍功德。而说泥洹。若使众生得十无碍功德。便为已得泥洹。若使众生已得泥洹者。则为泥洹非泥洹也。云何世尊。言得十无碍功德便是泥洹。佛告舍利弗。如汝所问。皆佛威神非汝境界。云何舍利弗。泥洹色耶。对曰非也。云何舍利弗。泥洹无色耶。对曰非也。云何舍利弗。泥洹色无色耶。对曰非也。云何舍利弗。泥洹非色非不色耶。对曰非也。云何舍利弗。无碍诸法。是常非常有起有灭耶。对曰非也世尊。佛告舍利弗。若使无碍诸法乃至泥洹。非色非无色。亦非色亦非无色。亦无生灭断着。无形不可见。云何复言泥洹名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泥洹无名。非眼识境界所能见也。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汝所言。非眼识境界所能见也。云何舍利弗。识有形乎。对曰。随其形相。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言。随其形相。则有识者。云何复言非眼识境界耶。舍利弗白佛言。随有形相是有为识。随无形相是无为识。无碍泥洹。非有为相非有为识。非无为相非无为识。云何舍利弗。无碍泥洹非有为相非有为识。非无为相非无为识。有为有识无为无识。泥洹非此非彼。更异识乎。舍利弗白佛言。非也世尊。佛告舍利弗。泥洹非此非彼。亦非异识。相则非相。云何泥洹别立名耶。假使泥洹别立名号。随其形相则有识生。若使泥洹不别立名号。随无为相便有无为识。云何说言泥洹。不有为相不有为识。不无为相不无为识。亦不异识。复非别立名号。如今云何称泥洹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泥洹泥洹。佛言。云何泥洹泥洹。舍利弗言。如泥洹尽。佛言。云何如泥洹尽。舍利弗言。如尽无尽。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如汝所言。本说无碍泥洹。非有为相非有为识。非无为相非无为识。亦非异识。相则无相不别立名。云何复言无碍泥洹如尽无尽。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非我境界说无碍泥洹。但无碍泥洹无尽非无尽。佛告舍利弗。吾今与汝引喻。智者以譬喻自解。犹如士夫仰射虚空。于空求空。复向人说。吾昔游空自陷于渊。今得空便射而报仇。何其快哉果我所愿。云何舍利弗。斯人志趣为审然不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射虚空欲报其怨审然不虚。云何舍利弗。于空射空箭着空耶。对曰不着。

  佛言。云何于空报怨。舍利弗言。虚空无相不见有报无报。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虚空无报。佛告舍利弗。无碍泥洹亦复如是。在有为相随有为识。在无为相随无为识。不在此相不在彼相。亦非有识亦非无识。是谓无碍泥洹非有识非无识也。时有五百比丘。闻此虚空无尽之法。即从座起收摄衣钵涉道而去。何以故。斯等比丘。于空求空欲报空怨。计心染着谓空有空。正使将来恒沙诸佛立前说法。斯等比丘。于空染空终不解脱。尔时座上凡夫立信。学无学人未能尽苦至无为界。时舍利弗承佛威神。告四部众。云何诸贤。汝等审解此深法乎。对曰唯然。贤者舍利弗。永断尘劳所作已办。舍利弗言。云何尽尘劳耶。对曰。众智不杂。非造非不造故。故尽尘劳。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尘劳之畴是众生本。于众生中成无上道。于如来福田净一切智。舍利弗言。净亦无净。云何于福田净一切智。对曰。未得道果。于一切智未净其迹。又问。舍利弗。菩萨净一切智凡有几品。舍利弗言。菩萨净一切智。不为世法所拘。又问。云何不为世法所拘。舍利弗言。诸法无著不怀倒见。又问。菩萨璎珞云何成就。答曰。不失佛道至竟成就。不失菩萨璎珞。是谓族姓子斯由本行不失善愿。又问。云何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云何凭善知识。成就菩萨众行璎珞。答曰。于一切众生不惜身命。是谓菩萨摩诃萨善知识。又问。用何等智成就众行璎珞。答曰。不断佛种更不造新。又问。云何于诸如来。承事供养庄严佛土。答曰。不以劫数为期。是谓庄严佛土。又问。云何于如来所。贤圣默然不起众想。答曰。宁失身命不缺于戒。又问。云何分别八百根门。答曰。持心连续不失守意出入息念。又问。云何具足六坚之法。答曰。不实之身不实之命。易实身命。又问。云何具足无尽藏。答曰。已得菩萨无碍璎珞。便能具足七财无尽。又问。云何于世少欲知足。答曰。于诸众智不相违背。是谓少欲。又问。云何游心闲居不染三有。答曰。不愿求于三界。又问。云何用智觉三世患。答曰。尽苦元本不生尘劳。又问。云何于三痛法无有想念。答曰。不见苦乐无苦无乐。又问。云何菩萨受无所受。答曰。分别五阴色痛想行识。又问。云何菩萨深入法本。答曰。舍外六入内不造六尘。又问。云何以度度也。答曰。分别诸道不染道果。云何菩萨舍悭惠施不起想着。答曰。于一切众生心无三碍。又问。云何菩萨守戒不缺。答曰。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不舍道心柔顺法忍。又问。云何修忍不起恚怒。答曰。伏心摄意计空无形。又问。云何菩萨用心精进不起懈怠。答曰。分别思惟如救火然。又问。云何菩萨禅意不亏。游至十方心意不错。答曰。意等无二不失智慧。又问。云何慧眼普照无碍。答曰。一切诸法不见形相。又问。云何菩萨入慈等定。摄取众生不见有度。答曰。观了众生心意识本。云何菩萨愍念悲泣诸不度者。答曰。不起法想见有高下。又问。云何菩萨喜心不绝入无量定。答曰。行本自然不见生灭。又问。云何菩萨行三三昧至泥洹门。答曰。不舍如来八道径路。

  尔时舍利弗以无数方便。与诸会者。说微妙法无碍璎珞。时一千二百比丘。信心坚固立不退转。复有无数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时有菩萨名无顶相。即从座起。前白佛言。甚奇甚特。未曾所闻。如贤者舍利弗说智慧界。非有非无。不见爱憎喜怒诸法之相。如我观见十方世界诸佛世尊敷演道教。或说有教渐至无为。或说无教亦至无为。或说身苦令知厌患。或除识想知离本际。云何菩萨普入诸法。一一分别不起增减。今闻如来身相之法。有为自尔行不改易。无为无形不可测度。今欲闻如来璎珞之本。唯愿解说。有为色身有几璎珞而自严饰。无为色身有几璎珞而自严饰。有为无色身有几璎珞而自严饰。无为无色身有几璎珞而自严饰。尔时世尊告无顶相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为师子吼。今当为汝一一分别。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成佛。恒当具足捡身口意。庄严六度了色本无。不见色本。于色庄严六璎珞法。逮得如来深藏璎珞。云何为六。于是善男子善女人。若眼见色。知彼起色。众生淫怒痴。应进便进。应退便退。眼非彼色色非即眼。念除彼色不起眼想。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色性自然识亦自然。彼色我识不兴尘劳。速解彼缚不染我有。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诸善根本。于色无形分别思惟。根本清净色亦清净。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着色染欲。非色有欲色性本无。况复淫欲。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计色有常非眼境界。意识分别便起犹豫。计常无常乃至无我。色性虚寂永无起灭。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色是外入。眼识往受。有色有为有色无为。有为色识便败道根。无为色识果报成就。思惟分别有无相者。是谓六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自摄色识复有六事云何为六。于是族姓子。识相无形流驰万端。前有外尘便生尘劳。善则善识恶则恶识。恶识无善善识无恶。菩萨摄意不起善恶识者。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眼识观空悉无所有。便生空想无善恶报。不见今生后复受报。于中摄意不起颠倒想者。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识别无我。或时有见根门不净而计有净。或复有念根门有净而计不净。于中摄意不起二想者。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识见彼恚有善不善。善谓常善。不善亦尔。于中摄意具足忍辱者。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识知众生有趣善者不趣善者。有坚住行地不坚住行地。于中摄意心不退转者。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识观前色有道有俗。见道不知是道。见俗不知是俗。于中摄意善分别道俗者。是谓六法清净璎珞。耳识趣想。复有六事。云何为六。于是族姓子。若耳闻声十八变动。或闻风声树木山崩。或时鸟兽音乐之声。声有善恶可记不可记。于中摄意耳识不错者。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有时众生。便得世俗通彻之听。或百踰旬二百踰旬。复至无数诸佛国土。犹如猛雄世尊进趣道场欲成等正觉。尔时天地六返震动。分别音响悉归虚空。于中摄意不起想著者。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识闻声本无所有。便生众想起若干念。于中摄意无邪念者。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通清净。知彼受形有清有浊。见浊不起尘劳。见清不生道心。于中摄意不起彼我者。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或时耳识闻他方异刹演说。五分法身现处母胎。不染尘欲。复现出家心不改变。在树王下成等正觉。于中摄意分别道俗者。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识听察十方国土诸佛世尊转虚空法轮。弹指之顷。拔济无量众生之类。不自称说吾有所度。于中摄意不计化众生者。是谓六法清净璎珞。佛复告无顶相菩萨曰。依彼耳识。当修行六法。云何为六。于是族姓子。行权方便记本所造。修习璎珞不越次叙。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猗行无我不计身本。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具足六法不毁戒性。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识玄鉴通达无碍。不舍弘誓大慈之心。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识了知进趣行步。斯法善道斯法恶道。斯法有为斯法无为。于中分别耳识不错者。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耳识分别诸佛世界。听闻殊特深妙之法。一一承事诸佛世尊。是谓六法清净璎珞。复有六法当念修行。云何为六。如来世尊。色身清净非爱欲身。身放众香。普遍十方无量世界。一一香气。皆演无量璎珞法门。不猗众生有众生想。于中成就具足鼻识。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如来世尊无量香界。以戒德香。普周十方恒沙刹土。于中摄取无量众生。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复以鼻识察彼香界。应从三道断诸缚着。不失鼻识应行之本。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因彼鼻通演出无量审谛之教。鼻识清净众行具足。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鼻识有三。界外入内识。嗅善恶香。分别八道十六圣迹。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鼻识嗅香一念一意。知彼众生心。所念法。一一演畅无量法门。是谓六法清净璎珞。佛复告无顶相菩萨曰。复当具足六法。佛相无相不可护持。庄严成道以自庄饰。云何为六。于是族姓子。坐佛树下修习一相。观见众生所行不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虽现俗变不失贤圣。如来禁戒德香普遍无量世界。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修鼻识相。普知十方诸佛世界。知所趣生受形不同。复以神足而教化之。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鼻识分别相相无厌。复观十方无量世界。悉见一生补处菩萨。香气遍满十方世界。于中摄意而不分散。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初坐佛树内自思惟。今吾成佛必然不疑。以何证验。令天龙鬼神乃至十方诸佛世尊知我今坐佛树下。即放诸毛孔一一众香。令十方界悉来宿卫拥护菩萨。至成作佛。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于树王下已成等觉。众相具足。一夜之中成三明慧。初夜自念过去恒沙诸佛世尊在此成道。先布何法云何教化。如是思惟。复至中夜。古昔诸佛在此成道。皆说无量诸度无极。我今亦应如诸佛法。便入众香无形定意。复从定起。复更思惟。古昔诸佛虽于此处成佛。先度何人云何说法。尔时便闻十方世界一切众香。各有斯音度应度者。复于彼处一一思惟。乃至后夜。如是不退不阙香界。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已获鼻相内自思惟。世香无常种生死法。以何方便求道德之香。便自入定。分别慧定五分法身。以识往别。戒香摄身。定香摄意。慧香摄乱。解慧摄倒见。度知摄无明是谓如来五分法香璎珞其身。是谓六法清净璎珞。

  佛复告无顶相菩萨曰。如来舌相众相中妙。演布言教不漏四过。本所造愿说法教化。口教清净不失舌识。是谓一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本修清净守护三行。知彼众生神识所趣。辄便说法不失次绪。舌识清净。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虽口说法有教有响。言从识发外辄受化。复采彼语而为说法。于中自摄舌识清净。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舌有众相相相不同。一一化识说法无穷。不失四辩舌识清净。乃至无量恒沙刹土。言从语用无不受信。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或时有人闻彼说法。或善或不善。或说邪见。或说正见。复能反诘寻究义趣。于中具足不失舌识。是谓五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过去诸佛所说言教。有行有智有趣。当来诸佛。有行有智有趣。现在诸佛。有行有智有趣。云何过去诸佛。有行有智有趣。于是族姓子。过去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身灭相灭色灭。云何身灭。过去如来身不常住。色身变易非一非二。生生自灭。虽复久久灭尽。犹有身名不灭。此有为身不入无为境。如来身者。五分法性。常定不变有佛无佛。是谓身灭非五分身灭。所谓相灭者。有相有色有相无色。云何有相有色有相无色。眼识境界外六入本。是谓有相有色也。有相无色者。诸有为法无为法。定法无定法。非眼识境界也。是谓有相无色也。所谓色灭者。色有三品。有形色无形色增大色。云何有形色。口所吐教。心识造行随前染着。是谓有形色也。云何无形色。如今说言。有善有恶知后有报。必然不疑。今处现在。造过去未来行。非今眼识所见。是谓无形色。云何增大色。色有不尽非色有尽。有色亦尽无色亦尽。是谓增大色。如是族姓子。便具六法清净璎珞。尔时无顶相菩萨。前白佛言。云何舌识言教。演出无量本慧定意。舌识非识亦非平等。一切音响耳识境界。外诸色像眼识境界。众香好丑鼻识境界。口所说言有声而无形。主知外法而不自知。云何舌识受耳识相。佛告无顶相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声从耳出。为从外来。答曰外识不从内识。又问。口出言教或大或小。由口耳识闻。不由口耳识闻。答曰。或由口闻或不由口闻。又问。云何由口闻。不由口闻。答曰。口出音响。此则由口闻。地水火风山河石壁。此不由口闻。又问。口出音响得称为识。地水火风可无识乎。答曰。地水火风非口识也。又问。云何成就口识。答曰。四大也。又问。口非四大今言四大耶。答曰。有识四大不言无识四大。又问。云何言有识四大。不言无识四大。答曰。有识四大。口识是也。无识四大。地水火风也。又问。有识四大。岂非地水火风乎。对曰然。又问无识四大何者是耶。答曰。地离水则无识。水离火则无识。火离风则无识。风离空则无识。空离识则无识。是谓四大无识。又问。有识四大所出音响。地耶水耶火耶风耶空耶识耶。答曰普聚。又问。除四大识为所在。答曰。识无所猗。又问。地水火风同声同响。不说识乎。答曰。识独无侣故无识也。又问。识独得称识耶。答曰。识独非识。又问。识独非识。云何依地水火风耶。有为耶无为耶。答曰如是。又问。识离死胎复有处耶。答曰有。又问。何者尽苦本。答曰。无尽识是也。时无顶相菩萨。复问。大成就识。识成就大。答曰。大成就识。又问。识所猗耶。答曰诸大。又问。地水火风空。离地水火风空。识为所在。答曰。识无所在。又问灭尽耶。答曰非也。又问非灭耶。答曰非也。又问。识非趣非不趣。此法非泥洹乎。答曰非也。又问。识泥洹有异乎。答曰不异。又问。有泥洹四大。答曰。无泥洹四大也。又问。有泥洹识耶。答曰。有泥洹识。又问。地水火风识。及泥洹识。有何差别。答曰。地水火风识转。泥洹识不转。是谓差别。又问。地水火风离识。泥洹离识。有何差别。答曰。四大离识。不离过去当来现在。泥洹离识。永离过去当来现在。又问。离四大识离泥洹识。此识未在四大。未在泥洹。复有异乎。答曰非也。又问。四大离识。泥洹离识。不异乎。答曰不异。又问识处泥洹成无为法。识处四大成有为法。不别耶。答曰不别。又问。若使不别。云何此有为识此无为识。有何异。答曰。有为识成就四大。无为识不成就四大。是故有异。尔时无顶相菩萨。前白佛言。世尊。离四大识离泥洹识。亦不一亦不二。何以故。识在四大。便有过去当来现在。识在泥洹。便无过去当来现在也。此识彼识复有异耶。答曰不异。又问。何以故。说此四大识此泥洹识。答曰。假号。非诚谛教。时无顶相菩萨。内自思惟。我今所问四大离识。有果报行。今以无果报行报我。将无我问非耶。报我非乎。尔时世尊知彼无顶相菩萨心中所念。便告无顶相菩萨曰。有为四大识。非无为四大识。无为四大识。非有为四大识。云何四大识非此非彼乎。答曰非也。又问。非四大识非泥洹识非无识耶。答曰。识灭识不灭。云何识灭。答曰非现在。云何识不灭。答曰现在。又问。识有灭耶。答曰现在。又问。无为法复现在耶。答曰不也。又问。有为法复现在耶。答曰不也。又问。有为无为相非现非无现。为何所依。答曰。依无所依。又问。善哉识有依耶。答曰识无依。又问。云何识无有依有界耶。答曰。有三界。身界法界空界。是谓三界。时无顶相菩萨前白佛言。有染污识无染污识。云何无染污识。而成染污识。佛告无顶相菩萨曰。染污识动为无染污识。无染污识不为染污识。何以故。识性常住亦不变易。无生灭着断。以是故。动识为住识。住识不为动识。

  尔时世尊复告无顶相菩萨。吾今成佛三界特尊。众相具足。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众德普备。今得住识未得动识。时无顶相菩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住识不得动识。佛言。所谓动识有为法界。所谓住识无为法界。非无为识成有为识。以是故。动识成住识。非住识成动识。是时世尊说此语时。无顶相菩萨及百千天人。皆发无上立住识行。无数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时无顶相菩萨即于佛前。而作颂曰。

  众相具足  成如来身  不着三界
  如空无我  已除心垢  神通自在
  由逮动识  不逮住识  法界虚空
  亦不变易  如来久如  当逮住识
  过去如来  数如恒沙  为得住识
  悉动识乎  我今有疑  不达法界
  唯愿垂愍  令无妄想  众生志趣
  性行不同  闻说妙空  不究根原
  虚空无相  行一平等  云何住识
  乃谓清净  如今时至  宜为演畅
  本际通慧  甚奇难有  四辈无畏
  咸欲闻知  住识动识  分别其性
  过佛常尔  法界平等  当来诸圣
  法性亦然  如今众生  入寂不乱
  复从何识  而获定意  今此定意
  永寂无响  为是住识  为是动识
  愿一一说  法界根本  永除疑结
  不怀犹豫

  尔时世尊。复以此偈。报无顶相菩萨曰。

  过去诸如来  神智无有穷
  虽身取灭度  住识不变易
  动识有二品  有住不住识
  设入无为境  不见二名号
  如来无所著  安明山不动
  行过无与等  愍度下劣者
  国界诸村落  众祐所经过
  非识不由此  为疑动住识
  设从无数劫  难计诸如来
  欲算如来识  动住不动住
  佛慧无边崖  识周无量法
  身相弘誓备  无相不可见
  当我初生时  天地豁然明
  执心弘誓牢  无形无为识
  二足人中尊  如象离钩锁
  自然音乐伎  充满虚空中
  无数诸天人  各自修礼敬
  各以若干颂  歌叹如来德
  以逮等正觉  目视无厌足
  转无上法轮  演说无比法
  一切众生类  宗奉尊圣教
  不计去来今  世雄如师子
  积功无数劫  不失总持行
  四等无所畏  润益一切人
  道果自庄严  不计寿吾我
  无相应正觉  如空覆无碍
  今日得五眼  未住不处住
  怀来无颠倒  无住不见识
  如来奇特慧  印以无相法
  行尽无所缺  无财非世荣
  一行意一念  菩萨观无乱
  动识众识妙  住识非第一
  思惟过去佛  及以方当来
  如我今现在  不由住证成
  如来三达智  无偶亦无伴
  行过不可灭  不见识所在

  尔时世尊。复重告菩萨曰。无身身识。身无身识。此法有六。云何为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入十六受外尘垢。身识一一分别。乃至净地。是谓一法清净璎珞。以无身之识。以起身识。于中分别悉由更乐。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吾昔有愿。修其身相有行百五。乃谓身相复有百五乃成身相。是谓三法清净璎珞。过去久远。众生已灭。于彼受身。有为无为。有行无行。若好若丑。有苦有乐。一一识别法界非法界。此法界身识。此非法界身识。是谓四法清净璎珞。身识造色。复有十事。真身化体亦无端绪。知彼身识趣无所趣。是谓五法清净璎珞。了身识本岁日不同。本身今身变易不住知本受形今亦变易。便能于中不失身识。是谓六法清净璎珞。复次族姓子。复有六事。云何为六。身行清净不为众恶。口亦清净不说邪业。意修清净不造众尘。是谓一法清净璎珞。过身已灭有善有罪。善身善福分别善识。恶身恶业分别恶识。一一思惟善恶身识。是谓二法清净璎珞。六身相法离善离恶。复能起念不舍身识。又时众生。计身清净有清净识。计身不清净有不清净识。于中分别净身识。不净身识。是谓三法清净璎珞。忆本所造有为身无为身。过去未来现在身。悉能分别不失身识。是谓四法清净璎珞。心所念法非一非二。强记不忘知识所起。是谓五法清净璎珞。无形识身。复有五事。云何为五。有染着身无染着身。有形身无形身。有识身无识身。有俗身有道身。有一身有非一身。于中悉皆分别。是谓六法清净璎珞。佛告无顶相菩萨。复有六事。云何为六。无尽法身有尽法身。分别有无法识清净。是谓一法清净璎珞。无为法性行无增减。知法有善知法无善。知有生法知有灭法。晓了法识不失法性。是谓二法清净璎珞(诸本小第三法)。有常住身无常住身。法不常住知不常住。诸法常住亦知常住。思惟诸法住识无住识。是谓四法清净璎珞。诸法寂然诸法色亦复寂然。有为非识知有为识。无为非识知无为识。思惟不失法界。是谓五法清净璎珞。法身无数无形不可见。非眼界所摄。从初发意不起二想。分别诸法不失法身。是谓六法清净璎珞。

菩萨璎珞经卷第四

识界品第六

  尔时座上有菩萨名曰豪贤。乃从东方十六恒沙刹土。来诣此界。听受璎珞妙法。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唯然世尊。若见听者。乃敢陈启。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吾当与汝一一分别。尔时豪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识持诸识境界。如世尊言。识从有为不从无为。又复说言。识从无为不从有为。云何此识彼识。名曰识界乎。佛告豪贤菩萨曰。识非有识从法生识。豪贤白佛言。云何识非有识从法生识。答曰。识非常识随法有识。又问。云何为识。遍一切识知一切法。是谓识非常识。又问。识有智耶。为无智耶。答曰。识有智如如。识无智如如。一切众生识有智如如。无学贤圣识无智如如。是谓族姓子。有识如如无识如如。又问。云何有识。云何无识。云何有识如如。云何无识如如。答曰。悉能分别有识智无识智如如。是谓分别识界。豪贤菩萨白佛言。如来今说定义识义。倍生狐疑。佛告豪贤。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或有智识非智识。或有法识非法识。云何法识非法识。从最第一义至辟支佛。是谓法识。从见地薄地性地无碍地。至一生补处。是谓法识。法识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趣道慧。二识宿命。三趣分别慧。四入空门。五观心本。是谓法识成就五事。复有五事成就法识。云何为五。一修梵行不猗三毒。二处胞胎不染生死。三行无相空无愿法。四修神通神足无碍。五立觉意一相无相。是谓成就法识清净。

  佛复告豪贤菩萨。法识清净复有五事。云何为五。学识不变思惟学迹。无学无迹不见法趣。不见有教亦不见无教。亦复不见道性非道性。有生道意不生道意。是谓法识成就五事观法识定。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定灭本垢不见处所。二念无量空寂定意。三建道本不与道会。四心断念求坐道场。五修福田蠲除妄想。是谓五事法识清净。无生法识。复有五事。云何为五。识观过去不起生灭。识观现在不见生灭。识观未来不见生灭。观识本末不见生灭。识观如性不见生灭。是谓五事法界清净。佛复告豪贤菩萨。如来等正觉。复当修习法识。音响通有十一行。云何为十一法界无著不见识本。于中具足神足道行。欲得净修法界识者。初意如山如墙壁。渐渐乃至思惟身本知身离身。复舍身已知心离心。复离心已知空离空。复舍空已还从一意。至百千意。未化之意尽能修之。复知化法而无所有。是谓法识起神足道。以无身识修身识行。或以身识造无身识行。识别身识非身识。是谓法识修神足行。于无二法。分别一切诸法。于中成等正觉。不见生识。成等正觉过去亿百千数悉能分别。诸阴入持。不失众生本行所趣。是谓法识修神足行。无化之法。不见变易。于中造识不可穷尽。是谓法识修神足行。于是入定分别空界。复自计身如彼无异。是谓法识修神足行。观诸世界亦不见尽。一切世界成界不成界。悉能了知。是谓法识修神足行。夫法界识成五阴形。有生有灭。不见五阴有生灭者。是谓法识修神足行。法界无著不见形相。过识非今。今识非过。不见现在因缘本末。是谓法识修神足行。一一分别法性所起一切诸法。不见窠窟。摄意灭想亦不生智。是谓法识修神足行。诸法不生不见起灭。复能思惟生灭之法。本性自然一相无相。是谓族姓子。菩萨所修神足之行。佛复告族姓子。无著法界。复有十事。云何为十。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便能具足三世身识想。是谓法识修无我行。渐化众生以三灭法。亦不见灭亦不见不灭。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分别句义一一了知。复以权慧示现本业。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如来至真等正觉。分别思惟四无量慧。不见断灭有常之想。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复以妙慧。悉化众生不舍大慈。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尽观众生有淳淑有不淳淑。随类而化不舍其性。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如来世尊行权方便。尽化众生不见化者。是谓法识修无我行。佛慧无量不见成败。有生有灭非如来本誓。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如来一相。不染过去当来现在。修无猗行。乃逮至真等正觉。是谓法识修无我行。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无数亿千万劫。以为一日。于一日中化度众生不可称极。是谓法识修无我行。佛复告豪贤菩萨曰。过去无数阿僧祇劫。自念修行无形法识。有佛名曰弘誓无愿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为说法界无著之行。夫法界者一百七事。云何为一百七事。不求空行。不念有常。观世如梦。自灭吾我。生识不起。分别界相。永断妄见。施心不阙。心常一定在众不乱。身识空识无若干想。菩萨有数不著名号观了诸法非一非二。众生起恚。便为方便。说除旡本身识之行。十二因缘。四谛圣慧。思惟苦本有苦识耶。无苦识耶。或时有识。在眼耳鼻舌身意。或时有识。离眼耳鼻舌身意。或时有识。着色不染识。或时有识。不着色不染识。此识微妙非退转。菩萨所能了知。或时有识。着声不染识。或时有识。不着声不染识。亦无音响。故名清净识。或时有识。着香不染识。或时有识。不着香不染识。一一分别不失法识。或时有识。着味不染识。或时有识。不着味不染识。亦复分别不失次绪。或时有识。着身更乐不染识。或时有识。不着身更乐不染识。一一分别不起想着。或时有识。了知诸法起者灭者。有为法无为法。有定有乱。是谓菩萨摩诃萨分别识性亦无所染。复次族姓子。分别四无量慧。慈悲喜护。遍满一切救摄众生。亦无所著。或时有族姓子。入定三昧修行一法。已行一法。便获百千总持法门。如响如幻。渐渐乃至灭尽定意。身行清净不造恶本。心念慈心不施众恶。解知三世除去缚着。是谓族姓子。菩萨正行有起不起。复次有定意法门。一切诸法皆来入中。有身无身想。有念无念意。无一无二。亦复无识。吾昔无数阿僧祇劫。初入法律乃应斯行。识法有十二造因缘本。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不见起灭。是谓定意。名曰无尽。已得定意。悉知一切三界所趣。或有众生有常想无常想。有苦想无苦想。有定想无定想。一一分别不起染着。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当念修行三十七品道法之要。何谓三十七。所谓四意止除淫怒痴永灭三毒。复当思惟四意断法。断去念求不生果报。乃获四神足行。已得神足。往至十方诸佛世界。不自称说神足。如来五根成就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谓如来五分法身。如来神智不毁法身。云何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所谓信力者。一向无为不染三界。正使恒沙诸魔变形作佛。不能变动此意。是谓信力。云何精进力。所谓精进力。曾闻有法法界识者或在一由延。至百千由延。或在一佛境界。或百千佛境界。守信立戒不舍弘誓。是谓精进力。云何为念力。所谓念力者。继念在前无他余想。正使恒沙诸魔官属。欲来毁此定意者。徒自劳苦不获本愿。是谓成就念力。云何定力。所谓定力者。立根上位菩萨摩诃萨。摄意去想不怀狐疑。是谓定力亦不可坏。云何慧力。所谓慧力者。无量法界不可思议。悉摄诸慧善权法本。不毁法界慧性之行。是谓慧力众德具足。复当分别七觉意法。觉了一切有形无形心识所念。从欲界至色界无色界。斯可分别。是不可分别。摄意不乱。是谓定意慧性八道平等。亦无恐畏入空三昧。一行无二不可本末。有限无限已离生死。不生余智。知起灭法净不生众想。是谓八道清净无二。复当思念六十二见。有常想无常想。有道想无道想。有今世无今世。有父母想无父母想。有着身想无著身想。或时有识分别诸道清净无瑕。一一分别三处爱本。五处欲本。七处淫行。有时有行在闲静处。若在树下露地冢间。观出入息。有时有长有时有短。有时有寒。有时有暖。诸法生生因缘共会思惟分别。意不错乱。所以行者知出入息。息长亦知息短亦知。前息亦知前息。后息亦知后息。渐渐乃成一禅之行。如来圣达禅意不同。修行四禅入想知灭。如此定意三乘共有。又复如来无上定意。云何名曰无上定意。所谓无上定者。心有上中下。行人入定无复出入长短息。惟分别刹土专心一意。观过去未来现在。何者是我所化非我所化。复自思惟。设我在闲静处。不分别众生者。是非我宜。今当往至无数刹土。自化化彼乃成我愿。是谓初定亦不可毁。复次行人初入定意。内自思惟有苦有乐皆由身本。已过此行复当宣传。使彼众生而悉知之。是谓入定成就二行。复次心法非有非无。无身有身想。不得神通游化十方。摄意自捡净其种姓。是谓定意不毁法识。有心意识思惟止观。我自无我况有众生。先自知空却观众生。以神足道。心神往化身不往彼。复于十方诸佛刹土。以此定意济度无数百千众生。于彼复修十虚空慧。云何为十。所说法教摧却魔宫。进趣道场成无量觉。心若虚空无有增减。是谓族姓子修虚空慧。复次族姓子。初化外道异学之类。去其邪业使立正见。皆使归趣无复悭嫉。是谓修虚空慧又复世尊化众生类。随其所愿皆令具足。虽说此法心无所著。是谓修虚空慧。复以无碍智神通道。游至无量世界。布现诸法而化众生。不见众生亦不见化。是谓修虚空慧。复有如来智。名曰怀空。成就法界不毁本性。持心如空不生染污。是谓修虚空慧。如来等正觉。或以一身游虚空界。或无数身。或复示现灭尽泥洹不着一身。不起若干想。亦复不着尽灭泥洹。是谓修虚空慧。诸佛世尊有七十二无碍辩才十四舌相报。教化众生智不停滞。使众生类皆成慧明。云何七十二无碍辩才。于是族姓子。如来初修功德相本自发弘誓。若我后成无量等正觉。所生国土众生之类。不闻无明淫怒痴名。令我国土净如虚空。如净居天少欲知足。意趣于道中间无滞。亦复不生八无闲处。在于豪贵中不自贡高。不鄙卑贱。于中摄意行布施福。求浆与浆。求食与食。国财妻子尽施与之。心施无碍不生乱想。复教众生持戒完具。精进一心修六重法。若有众生遭百千苦。辄能往度不令坠落失贤圣类。是谓八法修虚空慧。如来等正觉欲转法轮。先入等定自摄身意。自知时至吾今宜可与众生类转无上法轮。游心六通一一毛孔放诸光明。然后乃转无上法轮。不起不灭无所著法。一相无真无染污法。所说如空言迹不现不见众生有增有减。是谓九法修虚空慧。复次如来。从无生法界成等正觉。悉观诸法如幻如化。不见成就道果者。不失神通慧分别。如来十力亦不染着。是谓十法修虚空慧。尔时世尊告四部众。汝等各各于如来前。自说空慧无所著法。时有菩萨名曰空行。去此东南五十六江河沙诸佛刹土。从彼国来来至此土。叉手白佛言。国土清净无有法说义说。知净不净悉如虚空。是谓空慧无著之法。无我菩萨曰。无见非空。见亦非空。不见见亦不见无见。是谓空慧无著之法。法住菩萨曰。未立行迹生染污识。不可计劫本无识性。是谓虚空无著之法。过行菩萨曰。于身口意不造众恶。定不起想。是谓空行。无著之法。无行菩萨曰。法身无尽不见猗着。定心一意。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宝藏菩萨曰。不见前后法界处所。亦复不见罪福恶报。是谓空慧无著行也。习苦菩萨曰。诸佛世尊悉知过去当来现在。入自在慧不起妄见。是谓空慧无著行也。慈意菩萨曰。吾我无形。专心行道无他异想。无猗无著法。自然起灭。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宝计菩萨曰。四无我行无著无染。有身有苦识想亦苦。解不起灭。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善算菩萨曰。不见诸法有数无数。云何诸法有数无数。俗是有数道是无数。有为有数无为无数。不见数无数者。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尽生菩萨曰。诸法无生亦不见生。净无净想。生死已尽永灭不起。是谓空慧无著行也。梵行菩萨曰。习三三昧不念受身。念空不离空。念无相不离无相。念无愿不离无愿。亦复不念受清净福。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光相菩萨曰。分别三毒为闇冥法。不见三达为清净法。是谓空慧无著行也。所作菩萨曰不见一相。分别无相。不见苦不见离苦。无苦不苦亦无所作。是谓空慧无著行也。不受形菩萨曰。无四大本亦不见境界所在。一向无为不生三意。是谓空慧无著行也。无等菩萨曰。离世苦乐不着八法。见有称誉不以为欢。设见毁谤不怀忧戚。忍心如地。是谓空慧无著行也。无垢菩萨曰。不见内六情造外六尘。不见六尘与六情为对。是谓空慧无著行也。重观菩萨曰。外色不起内识。识亦不着外色。识不知我为色。色不知我为识。声香味细滑法。亦复如是。法不知我为识。识不知我为法。一切诸法各不相知。是谓空慧无著行也。远离菩萨曰。不见五阴有染有着。何以故。五阴性诸法性。常住不变易。是谓空慧无著行也。贤护菩萨曰。诸法总持不见有望无望。不见有法可说不可说。将护众生立不退转。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宝来菩萨曰。诸法常定无有若干。亦不分别佛法。菩萨法。俗法道法。有形法无形法。可护持法。不可护持法。亦无分别。是谓空慧无著行也。尔时座上无数四部众。闻说此法空慧清净无著之法。倍生狐疑不达究竟。世尊即知心中所念。应从空慧解缘会未至。即自化身高四百由延。出大音声告十方世界诸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欲闻听受菩萨璎珞。悉皆云集。欲诣忍界。遣化菩萨无央数众。尽礼十方诸如来至真等正觉。今能仁如来于沙呵刹土。演说菩萨璎珞。我等宜可普集彼土。如是十方诸如来无所著。寻如其像摄持威仪。诣沙呵刹土。立信菩萨得十住者。尽见如来礼拜供养。各各以次坐无畏座。未立信人在凡夫地。未得天眼诸通未具。亦不见十方如来。何以故。凡夫意小恐失梵行。或有如来定坐于此。身至梵天。或有如来变身遍满一千刹土二千刹土。乃至三千大千刹土。何以故。众生受化应见形。受法应听闻受法。尔时东方过二江河沙刹土。有如来号曰本净。即与大众。因偈说此法言。

  虚空无边涯  想着生狐疑
  本际行已尽  无二无等侣
  欲说虚空相  本质无生兆
  何得疑空慧  欲于中求无
  吾今虽成佛  怀有无所染
  垢尽自致尊  不复有起灭
  已入平正路  不从狭小意
  计我无生心  得道从是灭
  吾寿有劫数  所度不可量
  断意永灭寂  岂有度人识
  七观璎珞身  道华色不变
  无形入诸趣  斯谓菩萨行
  如来有二业  道本众德具
  权现幻化法  乃应无起灭
  天世众生类  无形无有数
  何得有形人  善知无色法
  世雄无尽藏  非色欲能尽
  况复未得道  欲究平等慧
  虽经百千劫  未曾自息意
  众生有懈怠  中住不建意
  大乘平等法  听受何可尽
  今粗说空慧  何复疑于空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南方去此十八亿江河沙数。彼有佛刹名曰严净。佛名离垢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现身色相无极巍巍。在大众中复说颂曰。

  吾本从道有  闻空平等慧
  经于十二劫  乃得此定意
  思惟前后来  六度四等行
  皆由空慧业  然炽诸法本
  发意有阶差  弘誓不有异
  无著慧观念  化人无若干
  如我所游国  严净沙璎珞
  颁宣殊特慧  国无三恶道
  唯演空慧行  不著有无处
  我既无心行  云何当说有
  如性无形相  法界亦清净
  解了已尽灭  是故无起灭
  复过严净刹  十亿诸刹土
  彼乃有此法  清净无为行
  说言不有言  不著有相本
  故应寂然定  行尽无名号
  众生心所趣  随类起本识
  如我永澹泊  不见有无行
  所以无数劫  断求不著有
  欲求不起灭  逮得始成就
  今以空无身  现形如所趣
  佛慧无边涯  终不为所染
  自然性清净  不见有常想
  道慧众德具  故号名离垢
  自从成道果  遍游虚空界
  或作天帝释  大尊梵天王
  所以变化形  化彼著有者
  尽趣无生慧  清净至究竟
  复作转轮王  统领无数城
  舍而行学道  知之非久长
  复入声闻中  现如不及道
  辄便从师受  断诸想着结
  复到净居天  说行清净本
  使离彼天福  此等不尽苦
  无色色众生  计常不去想
  憍慢自放恣  尽令入道门
  本无等正觉  所化无有形
  要尽死生本  终不舍入寂
  况汝今四部  初闻便懈怠
  此类自有期  非速能使成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西方去此百亿恒沙诸佛刹土。刹名水精。佛名净尊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彼土众生奉持一法。亦无六度众行业本。复在大众而说斯颂。

  八行无高下  亘然归灭尽
  舍身复受身  但益尘劳垢
  虚空无二法  无住亦无迹
  八道平等慧  诸佛所游处
  吾昔自建行  弘誓转于法
  体信归于无  今得人中尊
  诸佛所居刹  善权法各异
  在在处处现  现欲化群有
  更乐所缚着  永处于冥室
  道从本无誓  然后乃得离
  如我国土人  摄心不造恶
  至终崇无为  如是自近道
  淫怒痴垢薄  亦不大殷勤
  自然入律行  如华随时敷
  道意不移动  苦乐心永断
  往来诣刹土  尽修于空慧
  我今既一行  彼众亦不异
  今闻能仁尊  故现修等慧
  大圣皆云集  豪尊无高下
  虽现国土异  所修同一法
  今观五趣人  无明行所蔽
  没溺于生死  转增勤劳苦
  何不自建意  体信空慧道
  速可得解脱  如外刹众生

  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北方去此三恒沙佛土。刹名普照。佛名机辩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复于大众而作颂曰。

  如来道一相  本从名色生
  勤苦经无数  乃尽尘劳患
  如人欲度空  不求巧方便
  但忆望空法  无由而果获
  意想之所缚  不计物非常
  欲求不死地  此亦未曾得
  安住所以离  不住有无境
  已得履空慧  自然无染着
  道从身本生  然后成正觉
  迷惑心意错  离心外求空
  外苦虽有号  不离其识想
  法界清净道  乃应清净慧
  众生处生死  没溺不自拔
  欲得离众恼  先当去意识
  如来所显现  畅演无比法
  一想无染污  何由复染空
  最胜三达智  已过有碍形
  今念非本念  缘众生有念
  诸法不思议  非有亦不无
  因声乃有响  众生乃有佛
  受化众生等  常自厌患身
  道能灭非道  无有非真法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东北方去此九十二亿恒沙刹土。刹名净观。佛名法观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此大众而说颂曰。

  色本无有色  亦非有色相
  痛法无起灭  亦非生更乐
  意识如野马  水泡不久停
  无身慧自净  是谓平等空
  一观一意止  清净尊梵行
  吾我著有想  不至有无境
  自觉复觉彼  令达虚空慧
  众生不自觉  是以怀犹豫
  性有上中下  善恶常有对
  舍恶而行善  不得空无慧
  能不见善恶  心正无颠倒
  尔乃信解空  逮得清净慧
  本从平等意  不见群萌类
  久久乃自达  应于无上道
  慧观除贪着  洗心净无垢
  仁智如空慧  故谓真人法
  慈愍世间类  故演虚无道
  不念善恶对  无形无情想
  我本从等意  如来受斯法
  闻辄达空慧  念化净观刹
  受命阿僧祇  说法终教化
  导引无数人  入此法界本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忽然不现。东南去此一亿佛土。刹名极妙。佛名微妙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复说颂曰。

  识本因五阴  因缘共合会
  流转无数劫  自起自然灭
  愚惑众生等  不达生死本
  终竟处胞胎  不求离灾患
  如人一念顷  纯生颠倒见
  缚着遂滋甚  况复生道根
  计念众生类  爱乐三毒本
  五盖翳心神  无眼何有观
  如来执大炬  消灭尘欲本
  虽复见慧明  犹生不笃信
  我观十方世  发意欲求道
  行尽复受生  当更三涂恼
  四处非本愿  自投于四渊
  不离四生门  不成四道果
  有时离四法  便生五盛阴
  无著增上慢  不尽放逸行
  渐至无数法  不睹圣行原
  犹人意游荡  心不自防虑
  如来六通行  非空不异空
  永去生死本  乃应平等慧
  本自无生死  流转染着色
  遂成法界色  灭有不著有
  有道则有识  此识非本无
  能不见道识  乃应慧定法
  道从识更乐  现身无数变
  自知成定慧  乃应众相变
  无住不变易  无疑犹豫想
  降伏诸尘劳  乃应平等慧
  人行有三碍  由想不舍空
  未兴众行本  此业无有成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西南去此十三亿佛土。刹名广胜。佛名妙迹。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在于大众而说颂曰。

  觉生是幻法  不在深法要
  道尚无名号  况空见言迹
  诸外入内入  分别悉无有
  无形不可见  乃应清净慧
  计欲不从心  亦复不着空
  彼此无染着  逮成最正觉
  愚惑未睹明  计从心识起
  六法生六尘  由是起疑想
  因识受此身  自然成四大
  轮转向五趣  不解空性法
  如有一人念  自说染本无
  身心俱生碍  岂达有无想
  妙观照三世  示现说诸法
  诸佛体妙教  不有亦不无
  世苦由无明  平等空无猗
  观了等有无  故谓平等慧
  有时识有无  此非如来慧
  不染彼此者  心平如响应
  八道尽苦原  八解洗心尘
  八响悉归虚  八慧不起生
  自离复离彼  中间无有碍
  随识所染着  是谓平等慧
  人本在虚空  染识三有道
  唐自着尘劳  不入本无际
  本从初发意  不减空性慧
  由复经无量  后乃获此定
  吾解众会心  离识欲求空
  何不自念识  内空外亦然
  如法法无相  慧见亦复然
  念定除去乱  是谓平等慧
  此身悉归空  永寂无起灭
  如来普弘誓  济此群萌类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忽然不现。西北去此五十四亿江河沙数诸佛国土。刹名柔顺。佛名众相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在于众会而作颂曰。

  如我观空行  一意无高下
  有无是非心  皆由生死起
  欲求佛深藏  究尽诸行本
  未曾能究畅  如来神慧通
  如有一士夫  从劫复至劫
  如是亿百千  其数不增减
  彼人诸根具  六情不缺减
  欲闻如来慧  未便卒果获
  况复初发意  欲至平等慧
  但自转有损  无益于道法
  要修大慈悲  权慧自防卫
  坚固无畏誓  然后乃降心
  设复游世界  欲供养诸佛
  不起所造功  自然应圣行
  如来十力圣  降伏诸邪见
  忍知无我想  故得人中尊
  了法住不住  不见功德行
  尽生更不受  是世雄境界
  欲成众相好  不断诸善本
  灭意不起想  是谓平等慧
  我观众生类  时空不自知
  是故数疲劳  不入永寂处
  欲速行道果  众德庄严身
  但念断心本  云何起狐疑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忽然不现上方去此无数佛土尽众生界刹名回转。佛名音响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在彼大众而说颂曰。

  虚空无形识  不有彼此岸
  不见有众生  况有游法界
  现在求道者  游空求于空
  不净已识者  复求外空为
  愍念此等人  意不解圣慧
  思惟此慧观  亦获无常道
  今受三界身  通慧自分别
  定识无形想  种断为道意
  人自思惟识  四大为窠窟
  正使在外空  不异于四大
  但今未得慧  未了内外情
  此等可慈愍  众祐不尤责
  丈夫无等伦  行过无想定
  是谓诸佛法  迷惑自计我
  本无起尽法  究竟悉清净
  梵行终竟净  不生三世念
  前说非今说  念念自变易
  以此可为证  何故生狐疑
  我既不自称  权假为凡人
  思惟此四大  识法为何从
  宣说过去法  无形不可见
  虽有未来识  亦未受四大
  现在为二品  今为一一说
  各各莫怀疑  于此平等慧
  分别过去识  死者非今形
  此识不腐败  为称过去识
  设识今现住  四大因缘合
  此识恒不变  复称识现在
  且复舍现在  未来未有生
  彼识亦非今  何由称三世
  识性恒自住  无去今现在
  欲求识根本  窠窟何所在
  如来无等智  乃达识本无
  空性恬然一  勿复有疑想
  欲成等正觉  不染想着行
  悉知无识性  故号平等慧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下方去此十一恒沙。刹名无减。佛名普愿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在于彼会而说颂曰。

  十方诸佛集  平等无有二
  尽说于空定  寂然无有行
  众生有常想  谓为空有限
  达本无染污  是谓悉归空
  不施心缚着  以失本愿行
  遂生诽谤业  无佛法圣众
  如来戒德身  清净无瑕疵
  已度未度者  三世无观想
  空识自有名  自生自然灭
  此生非空识  识灭亦复然
  由彼不达本  流驰求识相
  假空名为识  空识岂有异
  身相犹无形  生一复一生
  但为愚惑人  起识有若干
  众智成法体  相好自严身
  身灭智归空  复可言有识
  推寻无三世  无识无四大
  乃得游法界  知有亦不有
  诸佛无量智  权现无增减
  以此无识形  遍游诸佛刹
  此疑久已有  非汝我亦尔
  通慧普悉照  尔乃应佛识

  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忽然不现。即时在会十一那术诸众生。悉得平等空慧之观。复有无量众生天龙鬼神。闻说此法。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菩萨璎珞经卷第五

诸佛劝助品第七

  尔时世尊自升无畏座。放舌相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照十方无央数恒沙诸佛国土。及十方恒沙地狱畜生饿鬼。乃至十方虚空众生悉见光明。尔时世尊。放无央数亿百千光明。彼彼众生自相谓言。从久远以来。未曾见此微妙光明。亦非星辰日月天子有此光明。甚奇甚特。未曾所闻未曾所见。尔时十方诸国众生各生此念。将不有佛出现于世。尔时世尊。即知十方众生心中所念。现诸光明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有无央数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所谓说法者。无形相法。无言教法。无生无老无病死法。有后闻此音。诸不睹光见形色者。皆闻如来说法音响空慧法慧说无著心。尔时世尊。告诸来会四部众曰。汝等颇见此舌相光明不思议法。普至十方无央数恒沙刹土。悉照无量众生之类。及诸化佛而说法言。汝等众生为见不乎。时诸神通菩萨大士。皆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等悉见。诸在凡夫着欲众生。复自陈说前白佛言。我等世尊。虽见光明。不知此光是何瑞应。尔时世尊。知彼众生心中所念。欲去狐疑不着妄想。便告软首菩萨摩诃萨曰。如来至真成无上等正觉。身黄金色圆光七尺。声如羯毗鸟柔软无瑕。众相严身。皆由过去无央数劫。积福行善众德具足。不犯口过。所说言教无有增减。故使如来至真等正觉。今得十四舌相报法。一者言声至诚无欺。二者所说闻辄信解。三者口行不失根门。四者知时说法无阙。五者自乐演布禁戒。六者名句次第相应。七者大慈加被不舍施心。八者睹佛形像不怀疑滞。九者得佛神通而自游戏。十者已入法界不舍佛慧。十一者获无量慧无尽之藏。十二者佛意无形皆悉得入。十三者权慧无碍不见有度。十四者住诚谛慧人皆笃信。是谓十四舌相之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十四舌相报者。便能放此无量光明。照诸十方诸佛刹土。皆由曩昔言无欺诈。佛复告软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此深法者。便获身相十无厌报。云何为十。如来至真等正觉。升于无畏座。先以平等观。摄意寂默。内自思惟。吾今在众为人中雄。今坐此座大有所济。复自思惟。众生之类不可思议。或在信地欲退转者。或在初地乃至六地欲退转者。宜且别置不在圣例。或复众生淫怒痴心缚着偏多。此亦别之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意崇豪贵不造德本。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无明心盛起憍慢行。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解幻法观见如来此幻非佛。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得世俗通。观佛神德与己无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体性强记。不信如来总持之行。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施心偏多。闻如来施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纯有戒心。闻如来戒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恒慈忍。今世尊忍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所为精进。世尊精进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乐禅行。世尊行禅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得世辩才。世尊说慧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偏有慈心。如来说慈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悲意不断。如来行悲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恒怀欢喜。如来欢喜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恒放舍。如来放舍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恒念空。如来行空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心不摸贸。如来无愿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不生想着。如来无想与我何异。此亦舍置不在此例。尔时世尊告软首菩萨。众生所处志趣不同。一切十方诸佛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心念各异不同。或有欲界众生。娱乐五欲不舍五阴。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计色存怀内不着欲。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愿乐无色。此亦舍置不在圣例。佛告软首菩萨曰。众生之类心识不同所行各异。所以然者。皆由颠倒卒不可寤。如我今日观众生类。知心所趣愿求何道。至十方界无数刹土。一一了知而不错谬。犹如士夫有目之者。躬自手执明月神珠。审然不惑无他余想。我今亦尔。分别众生神识本行之所趣也。或有众生。意一念顷一行二行。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一念之中具足众行。行亦无记。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有戒无施有施无戒。此亦舍置不在圣例。或有众生。具足六行不具六行。此亦舍置不在圣例。过去恒沙无数如来至真等正觉。先具三品后乃说法。正使将来。恒沙诸佛如来欲说法者。亦当具此三品妙行。云何为三。一者观众生念念念不同。二者诸佛庄严无畏道场。非声闻缘觉能建此场。三者本未闻法如来与说悉归空慧。是谓如来三品妙行。当说法时悉无缺减。尔时软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三品妙行所建不同。尔时世尊报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今当为汝一一演说。何谓菩萨三品妙行。如来至真初入定意众相三昧。普为众生一会说法。如此等无央数众。心同一识所念亦同。闻说苦义非余法典。此则得入在如来例。又复族姓子。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知彼众生心中所念。先从等觉乃成无上正法。然说有法不离想着。此亦不应在圣贤例。又复如来至真等正觉。先摄十意无乱想行。然后乃演深妙法藏。使众生类所闻言教寻得解了。云何为十。如来欲说法时。一向无碍悉观众生。为应何法而得度脱。有复众生意有深浅。以何方便而得拔济。或复说法一行无二。今此众生为应此法不耶。观无量空识心所念为从何法。然后得解奋迅三昧。行无点污。一念之顷诸法悉具。悉观法界无始无终。行诸佛事亦无挂碍。以无量慧普润一切。众会已定。以神足力照彼心意。皆识本缘而为说法。乃在圣例。复次软首。如来至真等正觉升无畏座。复当具足十无尽法。云何为十。诸佛法藏不可思议。佛身无量法亦无量。如来至真等正觉。复有无尽无形法海。施为佛事。复有无尽非眼识所摄。普观十方有形无形识。如来至真等正觉。善权方便拯济众生。不舍本愿。普立一切修十善行。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内常一意外现说法。不以一定应寂然法。不以说法外现有乱。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当说法时降甘露法雨。有情无情有识无识。普使周遍皆蒙润泽。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居家成就色相殊特。正使大众处在高者伏心自卑。不自称说我姓豪贵。卑者不说如来本从出族姓。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以宿命智识前生。无极不可计量。难度众生生在五趣。本造此缘。今复报缘因缘得寤。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发大弘誓四等之心。能使十方有形众生。一日成佛众相具足。如实如愿皆成佛道。复次如来至真等正觉。建意牢固不舍本心。复使无量诸佛世界。普共一日尽取灭度。如其所念亦不违错。是谓十无尽如来法要。升无畏座具此法要。宣畅如来无穷尽法。亦非罗汉辟支佛所能宣传。

  尔时世尊告软首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习行空无相愿。皆立信地修菩萨行。其福宁为多不。软首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不可称量无以为喻。

  佛告软首。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其福胜彼善男子善女人者上。佛复告软首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二地具足众行。不怀懈怠有下劣心。并复供养如前立信。十方恒沙诸佛国土。皆如此类。其福宁多不乎。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不可称计。何以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诸法。从信地至二地如此等类。遍满十方无量世界甚奇甚特不可为喻。佛复告族姓子。故不如此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行十无尽法。其福甚多甚多不可为喻。佛复告软首菩萨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诸法成就三地。皆使具足成诸法本。并前信地二地。十方恒沙诸佛国土。皆如此类。其福宁多不乎。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不可称计。何以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奉修诸法从信地至二地三地。如此等类。遍满十方无量世界。不可以喻。佛复告族姓子。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行十无尽法。其福甚多甚多不可以喻。佛复告软首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诸法成就四地。皆使具足如上信地二地三地。其福宁为多不。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此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其福胜彼善男子善女人上。佛复告软首菩萨。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具足诚谛不狐疑法。不舍五地如来法印及行信地乃至四地。遍满十方无量世界。其福宁多不乎。软首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此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行十无尽法。其福甚多不可以喻。佛复告软首菩萨。复舍此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在六地具足众行。已得越彼空无相愿。必然不疑并行信地乃至五地。遍满十方无量世界。云何族姓子。其福宁为多不。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此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其福出彼上。佛复告软首。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弘誓坚固。在于七地住不退转。具足诸法而无彼我。从信地乃至六地。众德具足诸行皆备。云何族姓子。其福宁多不乎。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其福出彼上佛复告软首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过七地进前成佛。吾今已住无彼此想。如我自觉必然不疑。如此等类遍满十方。供养如前。从信地乃至七地。其福宁为多不。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其福出彼上。佛复告软首菩萨。若有菩萨摩诃萨。已得无生无起灭法。心如虚空不可点污。唯须权慧诣树王下。如此等类。始从信地乃至八地。具足众行成佛不久。遍满三千无量世界。云何族姓子。其福宁为多不。软首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已住佛伴便名为佛。况复十方无量世界。从信地乃至八地。故不如九地菩萨摩诃萨一念之德。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执持讽诵十无尽藏。如我今日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犹尚不得十无尽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十无尽藏者。尽知十方如来一时得道者。同时般泥洹者。尽灭众生心识想著者。欲在前成佛者。欲摄众生同如佛心者。当修习是十无尽藏。

  尔时释迦文佛在于大众。而说斯颂。

  吾今虽成佛  由昔劝助报
  正法不可移  大道无若干
  自念过去世  承事供诸佛
  劝助以道法  舍形至无形
  复于无数劫  不获无尽藏
  建意无有想  渐至无为岸
  如来等正觉  三达六通慧
  劝助众行具  乃获无尽藏
  本愿今得报  故号天中天
  斯由劝助福  自致无极尊
  江海可竭尽  山河亦崩落
  日月有亏盈  法藏不可尽
  诸佛权慧道  其力不可思
  育养诸众生  慈愍转于法
  或现在母胎  欲化于父母
  复作转轮王  统领无数土
  快哉斯果报  获此无尽藏
  修行得成佛  变化无有穷
  昔在无数世  作福建功德
  劝助为第一  无有出是上
  金银七宝具  色相无有比
  皆由劝助报  无尽诸法藏
  虚空无所有  由造形色相
  此法甚深妙  真谛不可毁

  尔时释迦文如来。说此偈已。复告善男子善女人。若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令一切众生如己不异者。当习是十无尽藏。尔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将欲说法转于法轮。便入无尽藏定意。感动十方恒沙诸佛。应时面见。同时一响各说颂曰。

  现法离四义  如来无著行
  修一得佛道  念进无有怠
  三向平等空  号曰无尽藏
  不舍十行本  是谓如来藏
  佛法不思议  如空有所受
  我识不见我  是应无尽藏
  佛行非有尽  所演不可量
  慈愍一切故  示现无所有
  如来诸佛相  成道无差特
  随彼众生意  知相有高下
  我今无有等  厌患众生苦
  以道自摄意  降伏诸外道
  一切诸法本  无缘亦不合
  道从平等觉  乃逮如来慧
  诸佛不思议  法本不思议
  缘报不思议  分别不思议
  我住经千劫  佛佛自称叹
  未能尽法藏  毫厘有损减
  我等已成佛  具足空法身
  昔修无尽藏  自致人中尊
  欲界多尘劳  断欲非余处
  于欲能离欲  皆由无尽藏
  虽住不处住  亦无形色相
  分别诸识着  佛识无形相
  如来无色相  为众生现相
  无著无染污  如来身亦空
  遍满十方界  如今等正觉
  本识不可思  演说无尽义

  是时十方诸佛。说此偈已。八方上下六反震动。座上有六百比丘本趣罗汉。寻时回意逮无尽藏。有十三亿众生。亦得无尽法藏。

如来品第八

  尔时软首菩萨白佛言。世尊。诸族姓子。云何修习无尽法藏。佛言。若有善男子女人。欲得修无尽法者。当修五苦法门。云何为五苦法门。若有众生见十方界。当闻苦慧苦识便能随形而往接度。是谓一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欲观无量世界众生所念空无所有。欲得空苦慧者。当建此意亦不退转。是谓二法。复次族姓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平等意。行无尽慈。未获者获。未得者得。未度者度。是谓三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居家成就种姓亦尔。皆知苦慧心不在乐。是谓四法。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如来无量法门。无尽法藏众智自在。是谓五法无尽法藏。复次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欲得具足无尽法藏者。复有五事。云何为五。诸佛世尊常在等定。有时入虚空观。分别众生。有在贤圣法律不在贤圣法律。悉能安处各充其愿。是谓一法。复次族姓子。若欲生天。便当修行诸天戒法。有爱欲天无爱欲天。或时有天着于爱乐。不着爱乐。能具足二事悉无染着。乃应无尽法。复次族姓子。复当具足四果报行。便乘神通游无量世界。云何四果报行。诸佛如来恒处寂寞。若有诸天龙神干沓和阿须伦。欲从如来闻真实者。未发问顷。如来已知此族姓子当问是义。是谓一法四果报行。佛复告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心意寂然不欲闻法。如来悉知是可从是不可从。斯欲闻法不欲闻法。是谓族姓子第二果报。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已得如来印。便能印可众生心意。是谓第三果报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已闻正法。非心所度非念所测。皆使平等无有二想。是谓第四果报。复次族姓子。欲得具足四神足行。亦当念此四事果报。云何四神足。于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一地二地。乃至十地。各有神足行行不同。或有菩萨。已在一地便得身识。游行十方无量世界。未得定意知众生心。复有菩萨既在一地。得佛色相众好具足。亦复游观十方世界。礼事供养诸佛世尊。虽得身通。未能堪任教化众生净佛国土。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得神通。礼事供养诸佛世尊。便能说法教化众生。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在初地净修佛国。未能自知第一地事。复有菩萨摩诃萨。未具弘誓大乘之心。于中便生犹豫想着。如此等比必堕声闻缘觉道中。复有菩萨摩诃萨。修治一地清净之行。复以神通广游十方无量世界。遍知众生心中所念。然未能度彼众生安处道捡。复有菩萨摩诃萨。已在初地得四神足。第一神足名曰苦观。菩萨得此神足者。恒游诸佛世界。诸苦众生得处无为。第二神足名曰音响。菩萨得此法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诸有众生应从音响而得度者。闻菩萨所说无不信解。复有神足名曰发意。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诸有众生发意趣道。辄能拥护令得成就。复有神足名曰感动。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观众生心。应从空观而得度者。是谓初地菩萨摩诃萨。具足是四神足行。二地菩萨复有四事。云何为四。菩萨有神足名曰灭种。得是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知众生意识所念。灭凡夫种入圣谛境。复有灭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有善恶想。能灭恶想入于圣谛。复有神足名曰除垢。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心中所念垢欲缠心。便能蠲除凡夫识念入于圣谛。复有三巧便神足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心识所念。能建彼意立三等法。是谓菩萨摩诃萨。得此四神足法。能游十方无量世界。则能具足二地行法。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三地中。复有四璎珞神足。能变此身成无量形。还合为一。云何为四。有本要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普观众生心中所念。如我所念而度脱之。复有法行然炽神足。菩萨得此神足。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见有喜怒无喜怒者。以然炽法而教化之。复有无形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众生心中所念。以无心识而教化之。复有三清净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观知众生所念。说三法行使灭三想。云何为三法行。一者空。二者识。三者我。是谓菩萨摩诃萨在三地中具足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住四地中。复当具此四神足。云何为四。复有神足名曰无相。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从三色天至虚空际。普令众生得无相法。复有除贪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定意法而教化之。复有转法轮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转四无畏不死甘露法。久饥渴者令得充足。复有等慧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平等慧而度脱之。是谓菩萨摩诃萨住于四地具足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五地中。复有四神足。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无量门。菩萨得是无量门者。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以解脱慧而度脱之。复有行神足。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悉了众生所念。即说法本通达法门。复有受报神足门。得是神足者。以现行法报而度脱之。是谓菩萨在五住地具足是四神足行。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六地中。复当具足四神足行。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堕落。菩萨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诸恶果报应淳淑者。渐与说法令使堕落。复有无根神足。得是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掘其根本永断不生。复有神足名离垢出要。得此神足者。遍游十方无量世界。尽观众生心中所念。令彼众生得出道要(不了梵本阙一事)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以在七地名曰不退转法。便当具足四神足法。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众生身不净。菩萨得此神足者。能示现恶露不净。因此教化无数众生。复有神足名曰道德。菩萨得此神足者。能以正道舍于三道得阿罗汉。复有神足名曰觉正。菩萨得此神足者。能令众生皆立信地令不退转。是谓菩萨摩诃萨在七地中具神足法。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在八地中具足四神足。广大无边非声闻辟支佛所能及知。云何为四。或有神足本未发道心。菩萨得此神足者。令彼众生始立信地。余行未就。复有神足名曰无生。菩萨得此神足者。一一观察诸行无我。复有神足名曰贪着。菩萨得此神足者。贪乐诸佛相好。复有尽漏神足。菩萨得是神足者。能使一意断诸漏法。是谓菩萨摩诃萨在八地中具四神足。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九住中便当具足四神足法。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众海。菩萨得此神足者。诸有四使趣来向门。秽垢已尽便得入门。心垢未尽不得入门。是谓菩萨在九地中具四神足。

  佛复告族姓子。菩萨在十地中具四神足。云何为四。有神足名曰光明。菩萨得是神足者。游腾十方无数佛土。尽观众生心中所念。坐树王下结加趺坐。尔乃具足弘誓之心。复有神足名曰无量门。菩萨得此神足者。分别所趣尽趣一乘。复有神足名曰一念。菩萨得此神足者尽令十方无量众生一念成道。复有神足名曰庄严。菩萨得此神足者。一日之中尽共庄严诸佛刹土。同字同时一时成道。是谓十住菩萨摩诃萨具四神足法。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

音响品第九

  尔时世尊。复欲重宣如来神足无量法义。便以一偈遍满十方无量世界。尔时如来。即说颂曰。

  有无从空生  彼声非我有
  声声各各异  故说尊法教
  佛行不可量  非有亦不无
  一音演诸法  由此得成佛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见十方诸佛世尊。各称叹说善哉善哉。诸佛清净众行齐同。十方无央数世雄最胜。同一音响演说诸法。六度无极一一度中。皆有无量诸佛种姓。无尽之法不可思议。云何种姓不可思议。如十方佛尽同一响。以一偈义普使十方无量众生尽入无尽法门。皆同志趣一日一时悉皆成道。复以一音遍满无量恒沙刹土。使彼众生闻此音声。自然识缚永得解脱。时有菩萨名曰解释。即从座起执持威仪。已舍众望晓了诸法。众智自在逮不起法忍。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甚奇甚特。今闻如来一音一响。一度之中尽说法典具足众行。亦非罗汉辟支佛所能逮及。今欲所问。云何以音响之中具足如来众行之法。为彼众生先得诸法。后闻此音乃得觉寤乎。为音声中出诸法名耶。尔时世尊闻解释菩萨所问即报曰。善哉善哉。族姓子。汝今乃问空无形法。非是罗汉辟支所及。今当与汝一一分别。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音响如空无形故。出生诸法不可思议。解释菩萨白佛言。云何世尊。如来音响如空无形。云何复言出生诸法。佛告解释菩萨曰。如来音响为有形耶。答曰无形。又问音响无形响从何出。答曰。四大因缘有识分别。佛复告族姓子。如汝所问。如来音响如空无形。云何以无形法出生诸法。响从四大非空法界乎。答曰不然。佛复告解释菩萨。云何族姓子。如来音响本出四大。响灭复归何处。答曰响无所归。佛复问曰。若有异空出此响乎。答曰非然。不从异空而出音响。佛言。亦非异空亦非此空。将非如来于汝有各。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自称如来音响如空无形便能出生诸法。审知此法由如来响乃出生诸法。云何复言于虚空界复出生诸法。如人于冥求明甚为难得。今我怀疑甚倍于彼。佛复告解释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今此诸法名生。云何而有为从空耶。不从空耶。答曰。今诸法之法性自本空。空性亦空。空空自空岂有诸法乎。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来诸法如空无形。四大音响出于四大。如来音响及虚空界岂不异乎。答曰不然。如我所问。如来音响出本四大。便出生一切诸法。此则不疑。云何虚空复言出生诸法乎。佛言。止止。族姓子。今汝发问者皆是如来威神。云何族姓子。如来音响有耶。答曰无也。云何族姓子。如来音响无耶。答曰。如如。佛复问。如来音响非有非无。当何名此法乎。答曰。此法当称曰空。佛言。空自无形。亦非此亦非彼亦无中间。云何得称为空解释菩萨白佛言。如来广长舌自说空性。非有非无亦无若干。如我所观本无此空。况我当复立空名号乎。佛言。族姓子。空非有非无亦无中间。如我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亦非有亦非无亦无中间。所说诸法亦复如是。何以谤如来言称空名号出于如来。尔时世尊欲解诸会心中所疑。便告四部众。如来一音便能出生一切诸法。说此非虚非不有是。但为众生生计着想故。处迷惑永在四流。如来神智不可思议。如佛识所念以无量行本。悉能识知一切众生所应果报。亦非罗汉辟支佛境界。是故如来一音尽能出生一切诸法。尔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众生境界不可思议。或有弘誓趣于大乘。或发罗汉辟支佛心。或乐空定无相无愿。复有乐在天人受福。如此等类不可思议。彼彼众生彼彼心识。所念不同行亦非一。云何以一音出生诸法。尽能周遍一切众生。尔时世尊告解释菩萨曰。如来神智无形不可睹见。有智名曰速疾自在。尽能遍知众生心识有深有浅。皆能分别。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众生神识非有非无。或计有常或计无常。云何以捷疾自在智。尽能出生一切智乎。佛告解释菩萨。今当与汝引喻。智者以喻自解。云何族姓子。如日天子受四大身。十二由延。内宫墙壁去外墙壁七由延。其间光照倍明无量。第二宫墙去第三宫墙。复去七由延光明转减。乃至第七各相去七由延。光明所照各各不如。最第七墙外复有卫护墙。相去二由延光明转复不如。在内第一宫墙名曰如意随珠所作。其间热如无根本火也。第二墙名曰随焰珠所造。其热如黑绳火也。第三墙名曰焰光影。其热如焰火也。第四墙名曰勇焰珠。其热如灰沸火也。第五墙名曰极焰阴。其热如铜叶火也。第六墙名曰琉璃。其热如红莲华火也。第七墙名曰水精。其热如青莲华火也。云何族姓子。此日天子一日一夜。周遍四域行极速疾。其光明照四天下。青黄赤白若高若下。城郭丘聚姓字名号。悉能自见一一分别。云何族姓子。众生无量形品不同。云何日天子光明。悉能照彼尽同一色。为从日光中出无量光照无量形。为从一光照无量形。尔事解释菩萨前白佛言。如我所问。如来一音出生无量诸法。此之音声出于四大。当来过去今现在。所出言教我则不疑。今日光明性分自尔。云何以言教同耶。佛告族姓子。如来四大所出音响悉各有教。尽能出生一切诸法。诸佛世尊当说法时。亦不念言说是置是。心寂然灭不念若干。犹日天子一光所照普遍诸域。亦不有念我有所照。其蒙光者各知所趣。是谓解释菩萨如来捷疾自在之智多有所益。遍知十方有形之识化而度之。尔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如来所出音响有明无明有闇无闇。皆能进趣成于道教。日光所照多有所伤乐闇者多。何得以此为喻耶。佛告族姓子。如人游空意迷难悟。汝今如是未解吾譬。吾今所说如来音响出于四大。尽能出生一切诸法。日光天子光悉能遍照一切有形。一者能出生诸法。二者能遍照有形。有何差别而怀狐疑。尔时解释菩萨深自思惟豁然大悟。复重白佛言。善哉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无形法以形教授。以无言教法以言教授。今重所启唯愿如来。以时发遣使无狐疑。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如来当以权便而发遣之。云何世尊。有常神通无常神通。自识宿命神通。识他宿命神通。眼识神通。耳识神通。此六法义有何差别。尔时世尊告解释菩萨。如是如是。如汝所问。此六神通各各不异。今当与汝说。菩萨摩诃萨得有常通。尽观万物生生不绝。前生是前生后生是后生。若经一劫至百千劫。劫起则起劫灭则灭。观见此识亦不腐败。何以故。无明根深不可得败。复次无常通者。亦复观见一切众生有形之类。有生者灭者从一劫乃至百千劫。劫起则起劫灭则灭。知彼受形悉归磨灭而不常存。是谓菩萨摩诃萨有常通无常通各各差别。佛复告解释菩萨曰。于是族姓子。若菩萨摩诃萨若获自识通者。便能自见一身二身至百千身。从劫至劫其中经历尽能自识。我生某国某县。姓字如是种姓如是。复自识知初受四大受形若干。悉能分别善恶之行。自谓自识通也。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得他人神通智者。从此欲色界乃至有想无想天。尽能分别一一所趣。从一岁至百千万岁。从一劫至百千万劫。其中成败所经历处。尽能分别悉皆识知。是谓菩萨摩诃萨知他人神通。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得眼识通观三千大千世界。知受形者不受形者。悉能见有形。从一岁至百千万岁。从一劫至百千万劫。皆悉观见而不错乱。是谓菩萨摩诃萨具眼神通而无所著。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得耳识通。悉闻十方众生有苦乐声者。无苦乐声者。闻受善恶报声者。不受善恶报声者。皆悉闻知而不错乱。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耳识通而无所著。是谓六法各各差别。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有常通菩萨得此通者。尽知有形质者生生不绝。无常通者生生而灭。如今观见前生非后生。云何称言生生不绝。复次如来以得自识通尽识宿命。一身二身至百千身。一劫二劫至百千万劫。今身非后身此身异于前身。今识非后识。此识异于后识。识离此识则同于众生。云何世尊。言称自识宿命通。又世尊言。菩萨摩诃萨得知他人心通者。尽知一切众生心识所。知自识心通亦知己心他心。知他人心通亦知己心他心。此二神通有何差别。如世尊言。菩萨摩诃萨得眼通者。观见十方从欲界上至有想无想天。皆悉观见有受形不受形者。有受善恶报不受善恶报者。复言。得耳通菩萨悉闻十方有苦乐声无苦乐声者。闻受善恶报不受善恶报者。眼通亦见耳识亦闻。此二有何差别。唯愿世尊。重演分别使我等永无狐疑。佛告解释菩萨曰。菩萨摩诃萨得有常通。觉了诸法知住法性不变。菩萨摩诃萨得无常通。觉了诸法皆有变易。是谓无常通。复次诸法体性自尔。有佛无佛亦无生灭。是谓有常通。复次诸法无常通者。悉归磨灭亦不久存。生生不住。是谓无常通。复次菩萨摩诃萨得有常通。便为具足如来诸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贤圣道。是为有常通。复次诸法当来过去现在。善法恶法悉无所有。是谓无常通。复次菩萨摩诃萨。复观众生发三乘道应得罗汉。求师觉悟果如所愿必然不疑。复见众生发缘觉心。独处旷野如其所果必然不疑。复见众生发菩萨心。如其所愿必然不疑。是谓菩萨摩诃萨有常神通。若有善男子女人。初求罗汉辟支佛道及行菩萨道。于中退转在凡夫地不成就者。是谓无常神通。复次若有菩萨摩诃萨。已得自识宿命通。自知无数宿命。初发道意建立功德。承事供养诸佛世尊定获道果。复自忆识未受四大倚空不着色。是乃名曰自识宿命。或有菩萨得知他人心通。彼彼受身彼彼受形。然不能知本所从来。是谓世俗他心智。复有善男子女人。既得神通知他人心智。尽能具足内外神通。是谓自识神通知他人心智。各各有别。若有善男子女人。已获眼通内外清净。尽见三世众生根原。或有菩萨以天眼见一千刹土。或有菩萨见二千刹土。或有菩萨见三千大千刹土。或有菩萨以天眼见一佛国。见二国土见三国土。于中悉知有退转者不退转者。是谓菩萨摩诃萨得天眼通。悉知诸界而无所有。佛复告族姓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已得耳通。尽闻十方诸刹音响。有善音无善音。有好音无好音。复有善男子女人。闻一千二千三千刹土。或有菩萨闻一佛国二佛国土三佛国土。乃至无数佛国音响。尔时佛告解释菩萨曰。于六事法便得具足各有差别。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说无量辩一一分别众生牢固说六神通不可思议。非是罗汉辟支佛所能及知。如世尊言。演说六通无著法行犹怀狐疑。如世尊言。有常神通说泥洹法。无常神通说有为法。若使善男子女人得有为神通。便为身意即灭度乎。佛言不然。解释菩萨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今日如来身识即灭度乎。何以复有言教耶。世尊告曰。非不说有常泥洹。亦不说无常神通。但我神通知有知无故说之耳。尔时世尊复告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女人得有常神通者。便名为如来至真等正觉。得无常神通者。此人或在圣地或在凡夫地。是谓二事各有差别。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至真等正觉已得眼识神通。尽能了见过去当来现在三世众生。乃名曰神通复言。耳听过去当来现在无数世声。若言眼见过去色耶。过去已灭。未来色耶未有形兆。眼识现在法界则我不疑。唯愿世尊。使无闻众生永得开悟。尔时世尊告解释菩萨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其义。云何族姓子。如有众生已得天眼。遍观一切有形色相。尽能分别亦无疑惑。忆过去色忽然在前。尽皆了之无有障碍。耳识神通亦复如是。念亦在前耳无所障悉皆了之。解释菩萨复白佛言。如今所闻倍生狐疑。云何眼通耳通。见过去事闻过去声。如我现在自识宿命。便能自知宿命事。如我耳识现在知现在事。云何得知过去未来。佛告解释菩萨曰。或有眼通眼定识。或有眼通非眼定识。或有耳通耳定识。或有耳通非耳定识。若菩萨摩诃萨得眼识定通耳识定通便能见此从初受形至今后身。若大若小其间分别。不失定意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此定意者观一佛境界。复坏此界观无数刹土。于中变现成就五阴不成就五阴。或现小五阴。或现地五阴。或现水五阴。或现四天下五阴。或现宝山五阴。或现须弥山五阴。或现铁围山五阴。或现大铁围山五阴。或现人世城郭村聚五阴。游戏浴池所居处五阴。或现诸天所居宫殿五阴。或现龙宫五阴。或现八部鬼神五阴。或现欲界众生形。或现色界作色界众生形。或现无色界作无色形。或现小世界作小世界形。或现千世界二千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现众生受果报不受果报。一时一日一月一岁。成劫败劫清浊好丑善趣恶趣。诸佛出世菩萨翼从。尽能分别。是谓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得诸如来神识感动到十方佛国。承事供养诸佛世尊。复见诸菩萨。兴致供养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复见佛国清净者不清净者。复见众生修梵行者。不修梵行者。见五趣众生受行不同所修各异。是谓菩萨摩诃萨得定眼识通得定耳识通。尽观过去当来今现在事而无所失。复次菩萨摩诃萨得眼识通。权现无数众生境界不可思议。便能变化种种珍宝。诸有众生往取珍宝者。悉施与之皆令充足。或复示现诸佛国土本行清净。皆已毕故更不造新。是谓菩萨摩诃萨得定识眼通得定识耳通。尽能具足一切众行。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得定眼识通得定耳识通。是等善男子善女人。为在何地为供养诸佛几时。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习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已供养过去恒沙诸佛。已得总持不退转行。诸根已具相好成就。父母端正种姓成就。复有菩萨虽得供养诸佛世尊。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承事礼敬诸佛世尊。然未得眼识通耳识通。或有菩萨摩诃萨。虽得眼通未能具足众行之本。以神足力游至十方无量世界。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有菩萨摩诃萨。虽得眼通耳通未得定识者。不能悉知众生所念。不能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或有菩萨摩诃萨。六通清彻内外无碍。不能具足四法门行。或有菩萨在一佛刹。周旋教化无所染着。未能备悉众生根原。或有菩萨自净其刹。无淫怒痴众生生其国土。虽生其国不尽苦本。或有菩萨发弘誓心。若我后生已刹土生者。使我国人无三乘之名。此菩萨等不得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复有菩萨发弘誓心。我本誓愿求无上正真道。使我国人尽同一行。国土清净同一形像。如彼所愿已得不疑。如此等菩萨犹未得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复有菩萨发大弘誓心。如我后成佛时。诸有众生在我国者。一日成道尽取灭度。如此等菩萨摩诃萨。犹未得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复有菩萨发弘誓心。若我后作佛时。使我国土一切众生同日成佛。如此等菩萨便得定眼识通定耳识通。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菩萨摩诃萨发弘誓心。若我成佛时一切众生皆得一时成佛不乎。佛言有。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号住无住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国土名法妙。人寿三万岁。尔时住无住如来寿十万岁。发弘誓心使己国土众生同日同时尽成佛道。即于彼日尽取灭度。尔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颇有如来至真等正觉发弘誓心。若我后作佛时。使我十方世界虚空神识尽得佛道不耶。佛言不也。何以故。众生境界不可思议。虚空边际无有涯底。过去灭尽不可称量。将来生者亦无有限。佛复告族姓子。此贤劫前过去无数阿僧祇劫。过此数已。复过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平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出现于世人寿千岁国土清净。一日之中现十方无数尽虚空界有形之类。尽同一日皆成无上正真之道。即于一日尽取般泥洹。尔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平等如来至真等正觉既成佛已。复使一切众生十方无量世界虚空无边际众生。尽同一日皆成佛道。云何今日复有如来及我等耶一切众生乎。云何复有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道乎。佛告解释菩萨曰。止止族姓子。吾先已说得人身者。不说余道也。尔时解释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颇有菩萨摩诃萨发弘誓心。一日之中使五趣众生同已同日成佛不乎。答曰无也。何以故。众生性行志趣不同。岂当以饿鬼畜生地狱形成佛耶。此事不然。何以故。终不以非身得成人中尊。权化示现可假遍济。佛复告解释菩萨曰。无数诸佛过去本发弘誓心。令一切众生有形之类。及虚空界悉令成佛尽般泥洹。然彼如来至真等正觉。即于其日先化三趣众生。拔其苦本尽复人身。得人道已。诸根具足六情完具。然后一日之中同成佛道。众相具足如我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神智自在辩才无碍。悉取灭度。尔时解释菩萨白佛言。弘誓菩萨教化众生。其中苦行经无量劫。何以故。不即于三趣众生悉令得佛道乎。佛言。不可成道。云何族姓子。此三趣道非三善道。云何欲于中得成佛道乎。此事不然。犹如有人欲求七宝。舍七宝[卄/積]反从空求。此人能获不乎。答曰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欲使三趣众生成佛道者。此事不然。

因缘品第十

  佛告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定眼识定耳识者。便获十功德。云何为十。于是菩萨摩诃萨以无等心获虚空像。不以言教教化众生净佛国土。善男子善女人。自知无数形识本末。知其虚寂悉无所有。起无生法忍。复次族姓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当坐道场。便能具足法界清净。但为如来一相无形。或有菩萨得一法印。演说无量如来法教。非从师受自然而觉。复次族姓子。行一法本广大无底。以无相法生诸法本。云何无相生有相。佛言。如外有色有青有白有赤有黑有黄。解释菩萨言。如来所说神在虚空。非过去当来现在。亦无有五阴名。云何言青黄赤白黑。此因缘法不可思议。由众生自起缘想。有行则有识。由识生痴则成人身。解释菩萨白佛言。如世尊言。虚空无形。由四大色地水火风而有色。今问如来。云何名曰地水火风青黄白黑。如世尊言。如青黄白黑空识在空中。何以不说青黄赤白中青黄赤白尽非空耶。答曰不然。何以故。各各自空。空性不知有性。有性不知无性。犹如菩萨摩诃萨一念之顷。知无量恒沙刹土诸佛世界。成劫败劫一一知之。了知其中而无他相。诸法因缘自生自灭。本我因空生生不灭。复观无量阿僧祇刹土。观见诸菩萨受慧庄严刹土。净众生种。因彼佛国土演布道教。阿僧祇诸佛如来。尽知所出之处。一一分别亦无我想。复于诸佛如来至真等正觉。闻深法要奉持承受。不舍诸法之本。尔时菩萨亦不自见有我无我。行菩萨行不见有行。是谓因有起于无相。于中不自灭相。身虽生观亦不自见无所觉知。已无所觉亦无此念起吾我想。自校计已便能分别一切诸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更乐。乃至生老死亦复如是。尔时具行菩萨复作是念。一切诸法因缘相生。因缘相灭。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一一观了诸法之相。缘生则生。缘灭则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灭。取要言之五盛阴众行之本。无猗不可猗。然知起所从来处。于彼自省观诸法界。法慧清净不舍辩才。菩萨摩诃萨思惟分别十二因缘。云何无明缘行。于是善男子女人。由无明本造善恶行。尽生十二诸不善本。渐渐成五盛形。是谓无明缘行。尔时过行比丘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叉手白佛言。如我所学十二因缘甚深之法。我今当说。无明缘行便生十二。行缘识便生十二。识缘名色便生十二。名色缘更乐便生十二。更乐缘六入便生十二。六入缘爱便生十二。爱缘受便生十二。受缘有便生十二。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复生十二。如我所解十二因缘。痴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灭。佛言。比丘不坏法相。犹如幻师住于此地现其幻法。然彼幻法不损此地。地亦不损幻法。然此幻师造作此化无有昼夜。其有见此幻者悉皆信解。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神足力分别十二因缘。无佛境界现其刹土。本无有世今现有世。复以有佛刹土能现无佛刹土。以无色刹土现有形色。不以一坏二。不以二坏一。何以故。如彼幻法能使一切世界尽如幻术。犹如一切世界随人所喜尽为幻法。幻有若干非有一法。或有幻法名曰无量诸法门。菩萨得此幻法者。便能现一切诸法皆如幻法。已得幻法便得幻智而不忘失。已得幻智便得幻行能尽众苦。菩萨摩诃萨已获幻智行幻。便能于中以幻智尽能分别众行。一一思惟不失本际。如彼幻法不依内地。现于外法亦不依外。使诸众生现有内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以空性内外分别。言我当越一切世界。亦不以世界在内外空法。何以故。虚空性尔不坏法界。法界不坏空性。菩萨摩诃萨于中得虚空性。种种观一切法界。亦不观法界亦不坏法界。不但不见此世界有若干形。亦不见众生善行恶行之报。一一分别究寻其事。性空自尔无能使尔。观已复观分别三有。于中计校十二因缘。由痴起眼识有三行事。云何为三。犹如族姓子眼见外色。若善不善尽不分别。斯由本识无明行染。或复善男子善女人。起身口意行三不善法。意渐自悟咄我本所造。由无明本今乃致十二因缘。知从无明不能自改。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由痴致行众罪根原由罪而生。我今当念寂静定意。观此十二因缘为由痴耶。为从行乎。复自思惟无明澹静隐匿之法。何由能出诸缘着乎。非我身口行造。无由得生。是谓菩萨摩诃萨分别三行而无所有。菩萨摩诃萨得空观定意。分别十二因缘。缘痴有行便有缘报。痴非本原何由而有行乎。身口意法三事相因乃生诸法。所以如来于无数劫。分别思惟十二因缘。今得成佛始得信解。吾初发意求菩萨道。舍身受身分别十二因缘。思惟苦本未尽其原。今我成如来至真等正觉。乃得畅达十二因缘。佛复告过行比丘。汝今虽在如来前说十二因缘。未能具其原本。何以故本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住寿经恒沙劫。宣说十二因缘犹不能尽。何况汝今欲得尽乎。尔时彼比丘。在如来前极怀惭愧。将我得无失神足乎。即从座起头面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心品第十一

  尔时座上诸欲天人诸色天人。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此甚深之法。皆有渴仰欲得见如来正心定意。尔时世尊。知众生心中所念。欲令众会心定三昧。尔时世尊。即于座上入面现定意。今诸菩萨摩诃萨皆悉见之。去此十五江河沙数。有佛土名曰如幻。佛名等心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彼国清净不猗想着。无有饿鬼畜生地狱道。所行纯厚不自计我。心不趣小亦无声闻辟支佛音。令一切会皆悉见之。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复入月盛定意。令一切众生尽见金色。悉闻十方诸佛说无相行。云何为无相。诸法寂然澹泊无形。诸法不起忍诸恚怒。诸法摄心不起外想。诸法定意现已国净。诸法善观不以劫数为限。诸法乐行永离恩爱。诸法现明不生痴想。诸法去贪具足施度无极。诸法无有所犯具足戒度无极。诸法不起恚想具足忍度无极。诸法精进无有懈怠。具足进度无极。诸法不兴乱意。摄心不起常乐于禅。具足禅度无极。诸法尽除愚惑无他异念。具足智度无极。复有名四意止。菩萨摩诃萨所修行法。云何为四意止。若有善男子女人。分别内身意止。从头至足一一分别生不净观。自观己身观他人身。自观己心观他人心。内外诸法悉皆如是。菩萨摩诃萨复自观诸法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贤圣道。是谓菩萨摩诃萨无相行。佛复告族姓子。菩萨摩诃萨自观身已观他人身。一一分别从头至足起不净想。是谓菩萨摩诃萨观内外身悉无所有。尔时世尊即说此偈。而叹颂曰。

  不猗心意识  分别诸行本
  道存无想念  乃应贤圣谛
  佛慧无边涯  不见有合离
  成佛由无相  乃应果实行
  佛道本无二  亦复无一相
  真人慈善普  示现若干法
  本我不造我  染有成五阴
  圣谛慧无量  进趣自灭意
  不有亦不无  生死起染着
  灭相自成佛  故号天中天
  生值人道难  六根完具难
  灭十二缘难  生天受福难
  遭遇贤圣难  入定除想难
  观内外身难  面受圣教难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座上诸天人民天龙鬼神八部之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无数众生得不起法忍也。

菩萨璎珞经卷第七

四圣谛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刹名空寂。正于此处成无上等正觉。与四部众说微妙法四贤圣谛。广化众生皆令至无余泥洹界而取灭度。云何四圣谛。一为无量圣谛。菩萨得此圣谛者。一念之中自灭心垢亦能灭他心垢。不见尘垢有尽无尽。二名行尽圣谛。菩萨得此圣谛者。一念之中尽令众生觉了身口意行。若善若恶尽趣道门。悉令众生至无余泥洹界。三名速疾圣谛。菩萨得此圣谛者。能使一切众生弹指之顷尽成佛道。无限无量不可称数一日成道。复令无数阿僧祇刹土众生之类。各生善心兴敬供养诸佛世尊。香华缯彩作倡伎乐。阿僧祇诸佛刹土化作一宝盖。而用供养出过诸天世人上。尽持天上自然饮食衣被床卧具病瘦医药。一念之顷悉能成办。四名曰等圣谛。菩萨得此圣谛者。能使一切众生尽同一趣无若干相。于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犹如焰幻野马。世界空寂无形不可获持。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不见众生有得度者。亦复不见受化者。非不有众生非不无众生。非不有净众生。非不无净众生非不有浊非不无浊。非不有受胎非不无受胎。非不有非不无有。非不有生死非不无生死。一一分别悉无所有。知十二因缘亦复如是。从痴至十二因缘非有非无。犹如野马。世界不可获持无近无远。虽化众生不见有化。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诸如来至真等正觉。不见有起不见有灭。亦不有相亦不无相。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无相之法。教化众生净佛国土。虽有佛无有佛想。虽有法无有法想。虽有比丘僧无有比丘僧想。是谓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已得无相法者住不退转而无有碍。譬如有人于梦中或为国王或为转轮圣王。觉已便忆梦中所作亦不忘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诸众生成如来至真等正觉。亦不见有成相。亦不见无成相。尔时佛告诸会大众。尔时大身如来。说法清净无形不可见。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何以故。尔时大身如来今文殊师利是。尔时世尊便说此偈言。

  过去无数世  佛号大身尊
  于此成正觉  无有邪部行
  恒以无相法  分别四圣谛
  权现游世界  现有所咨受
  佛道不思议  神力不可极
  教化众生类  尽同为一相
  吾今自成佛  三界第一尊
  不为彼所染  不更生老死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有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成道品第十三

  尔时有菩萨名无畏。曾供养过去无数诸佛。已得总持分别三世成败所趣。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白佛言。唯然世尊。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贤圣难有之法。未曾所闻未曾所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四圣谛名者。便能与人作良祐福田。何以故。世尊。此善男子女人。兴建弘誓不自为身。欲于空际济度众生。皆得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菩萨摩诃萨得此四圣谛者。观了众生悉无所有。空观菩萨不自有身。亦无众生执弘誓之心。以空举空于无数劫积功累德。观见诸佛出现于世。分别诸法无有形貌。不着世利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亦知众生我人寿命当来过去现在心识。一一分别能使成就。尔时无畏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世尊。众生之类不可称记。非是罗汉辟支所及。过去恒沙无央数佛。颇有发意求菩萨道。言我久久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我能尽虚空际知虚空际众生根本。已能分别虚空众生。复能分别识有趣无趣。如是等众生。尽令一日之中能使成道有此不乎。尔时世尊告无畏菩萨曰。当来过去今现在识非汝境界所能分别。今汝发问者皆佛威神。何以故。如来至真等正觉乃能一一宣畅深法。佛言族姓子。过去识如汝所问。尽知识流转天上人中四道。乃至八部识所经历所趣尽能分别。无畏菩萨白佛言。如来至真等正觉。发弘誓心尽能拔济过去当来今现在。云何一日之中尽得成佛耶。佛言。无畏菩萨所问甚大。今当为汝一一分别知其所趣所问。过去识不于过去中使过去识令得成佛。不于现在中使现在识令得成佛。不于未来中使未来识得至成佛。何以故。过去识非本过去识。未来识非未来识。现在识非现在识。无畏菩萨当知。过去成佛有三事行。云何为三。有初心。有生心。有众生心。云何为初心。无畏菩萨当知。本无如来至真等正觉。即于彼而教化之。同日同时尽成佛道。是谓初心。云何生心。所谓生心者。已受尘垢方当灭心除垢。云何为众生心。如有众生从劫至劫乃至百千劫。复尽无数生死尘劳。然此菩萨摩诃萨。要当灭彼无数尘劳。及济无数众生。是谓无畏菩萨于过去中成就三事。无畏当知。如来至真等正觉。于当来世亦当具三法。云何为三。如当来心未受现在是亦可进。复次无畏。未来心已经一日便有尘垢。菩萨摩诃萨要当灭一日尘垢。族姓子当知。未来移转从一劫至百劫。乃至无数阿僧祇劫。如来至真等正觉。知此身识及与尘劳。是谓于未来中当具此三法。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等正觉。于现在中复当具是三法。云何为三。初识现在未染尘劳。即令彼识一日灭度。若一若二便生尘劳。能灭一二及与尘劳。然彼乃得成佛。佛复告族姓子。若于现在从一身至百千身生诸尘劳。是谓菩萨摩诃萨于现在中具足三法。佛复告无畏菩萨。过去初心一日度者。即是过去普施如来至真等正觉。过去生心蒙得度者。即是无等如来至真等正觉。过去众生蒙得济者。即是原本如来至真等正觉。未来初心蒙得度者。即是空色如来至真等正觉。未来一二蒙得度者。即是空门如来至真等正觉。未来无数身蒙得度者。即是定意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初心得度者。即是无身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一二身得度者。即是善星宿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无数身得度者。即是月光如来至真等正觉。云何族姓子。汝于九品中何所志趣。为欲从过去初心耶。过去生心耶。过去众生心耶。为欲从未来初心耶。未来一二心耶。未来无数劫心耶。为欲从现在初心耶。现在一二心耶。现在无数心耶。尔时无畏菩萨前白佛言。如我初发心求无上正真道。未能自知为求何道。今闻如来说九品行。今始欲发弘誓大心。欲度过去初心未受尘垢者。佛言止止。族姓子。汝今已坠堕初心。云何欲得于初心成无上等正觉乎。此则不然。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于过去初心已坠落。愿欲求过去度生心众生普同等慧成无上等正觉。佛言。汝今已越此境坠堕下地。未能成办拔济众生成无上等正觉。尔时无畏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世尊。于过去尘劳众生。发弘誓心得成无上等正觉不乎。佛言无也。何以故。过去无数已灭已尽。非今现身尽彼尘劳。以是故不得成无上等正觉。尔时无畏菩萨白佛言。我今于过去三分永无所得。在上亦不在下故。不得无上至真等正觉。何以故。汝本发弘誓心。非彼非此故不得成。无畏菩萨白佛言。云何世尊。我今欲舍未来一二舍未来尘劳复可从现在初心得成无上等正觉不乎。佛言不也。汝本发意心系有在。如来至真等正觉。随其变化观见国土。应适系有在非汝本愿。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中舍一心二心。复于未来中舍尘劳众生。复于现在舍现在众生。颇于现在一心二心众生。使成无上等正觉不乎。佛言无也。何以故。汝本发意心系有在非汝本愿。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且舍一心二心。复舍未来众生尘劳。复舍现在初心。复舍现在一心二心。今欲发愿于现在尘劳众生为可得不乎。佛言不也。何以故。已过此境。时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如来于九品中为在何地。佛言。吾舍过去三未来三现在三。复可于未来初心成等正觉。使未来初心众生成等正觉不乎。佛言无也。何以故。汝身非未来。云何欲得成等正觉度未来众生。此事不然。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坠堕未来初心。复欲发弘誓愿于未来一二心成等正觉不乎。佛言然也。果汝所愿。何以故。汝本无数阿僧祇劫。恒发弘誓广大之心。即于此身当升上方清净世界于中成佛。如今汝号无畏如来至真等正觉。无畏菩萨得受别已。欢喜踊跃即自面见清净世界。所化众生如己无异。何以故。皆佛威神令彼悉见。尔时无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发弘誓心。供养无数恒沙诸佛。愿欲度未来尘劳众生于中成等正觉可获不乎。佛言不也。汝求道已来心不中际除二在尘劳众生中。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

生佛品第十四

  尔时座上有菩萨摩诃萨。名分别说施。普于无量诸佛世尊造众德本。即从坐起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颇有如来至真等正觉于过去世未来现在。一时一日中知过去三事未来现在三事得成佛不乎。答曰无也。何以故。如来至真等正觉。随其变化观见国土。应适众生乃有所成耳。犹如菩萨摩诃萨不以国土为国土。不以众生为众生。分别法界法智所生。如来神智非世俗智。世俗智者从欲色界。至有想无想天。乃谓世俗智。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过此智。云何出生诸法。成如来至真等正觉乎。此事不然。何以故。如来如。如如来如如。世界如。诸法性如。不思议如。未来如。于彼世界劫数如。如来劫数如。一如不二如。诸有如。诸法性空如。亦不生亦不灭。亦无著断。诸佛世尊所出名号。于彼劫数无限无量不可称记。不见有长亦不见短。亦不见生亦不见灭。云何出生诸法。无形不可见未来未起。无记不见有记如无形法种种异。名句身亦尔。味身亦尔。无各各名身。无各各句身。无各各味身。何以故。一切诸法各各虚空。亦不有善亦不有恶。亦不有福非不有福。或有行或无行。尔时有菩萨名无尽慧。得此性空如如无法。即从坐起白佛言。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行无行如空性如如法。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恣汝所说。无尽慧菩萨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习有行无行。便能具足一切诸法成等正觉。云何有行无行。诸法不生不灭。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无行。必终诸法分别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有行。无量有名身不见本末。无量有句。身不见本末。无量味身不见本末。是谓菩萨无行。若善男子善女人知三世法有生有灭。于中分别悉无所有。是谓菩萨有行尔时无尽慧复白佛言。未究竟法使令究竟。未灭尽法使令灭尽。是谓菩萨无行。若有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谓菩萨有行。复次善男子女人。初生道心行无上正真道。不以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甘乐其中。是谓菩萨无行。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众生一意一心。分别三世断灭之法。是谓菩萨有行。复次善男子女人于无量劫中行勤苦行。欲得闻受如来言教。是谓菩萨无行。复次善男子女人行四等心。不以四等以自称叹。是谓菩萨有行。不染不污无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无行。若善男子女人非义非无义。非有成非无成。亦不有对亦不无对。是谓菩萨有行。或以国土清净无所染。自不见国土有所成就。是谓菩萨无行。若复于诸法不生妄见而无所起。以无尽法能自缨络。是谓有行。亦不有亦不无。是谓菩萨无行。复次善男子女人。观一刹土如空无异。不以异刹系在一国。是谓菩萨有行。复自观见本有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有过去当来今现在。是谓菩萨无行。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一一分别。界非我界。世非我世。有非我有。是谓菩萨有行。复次族姓子。分别三界行无所行。不见作亦不见不作。是谓菩萨无行。尔时如来问无尽慧菩萨曰。汝住何等法而说此乎。无行起于有行。有行起于无行。何由而从如来。而自说有行无行耶。无尽慧菩萨复白佛言。本从自觉如今始果。唯愿世尊敷演宣畅。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善思念之。今日如来当为汝敷演其教。云何族姓子。汝本发意成无上等正觉。为从有行为从无行。答曰不从有行不从无行。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不从有行不从无行。云何得成等正觉乎。答曰有如如如亦如如。是故不从有行不从无行。佛言汝本何以不发此问。吾先已说有行无行。

本末品第十五

  尔时世尊。将欲示现菩萨之行。即入本净三昧。令一切众生悉见过去未来现在诸法本末。复令众生见诸佛无量世界诸佛世尊。有成就者不成就者。或从一地乃至十地。有现在身行不现在身行。令一切众生一一分别。尔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将欲度众生便笑。从面门出大光明。乃照无量恒沙刹土。从欲界上至有想无想天。悉见光明。于彼光明演出无量众生根本。云何为众生本末。于是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一法无量智慧便能具足。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尔时世尊。告诸会等诸无著行。云何无著行。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五十四法不着空行。于是善男子善女人常当思惟不离须臾。云何为五十四。一者分别五阴。起亦知起灭亦知灭。然彼五阴有生无生。有圣行无圣行。有空观无空观。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别五阴何由而生。何由而灭。色本无生如今有生。解色非有非无。或有色有。或有色本。过去当来今现在色亦复如是。本无有色不见本色。于过去中不见过去色。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色。于现在中不见现在色。过去色非现在色非未来色。未来色非过去色非现在色。现在色非过去色非未来色。菩萨摩诃萨尽能分别一一悉知。复次善男子女人。分别痛法解知痛无所起。观过去痛本无此痛。亦知此痛非有过去。过去痛非未来现在。未来痛非过去现在。现在痛非过去未来。何以故。未来痛本无此痛。若善男子女人。观现在痛亦非前痛。亦非后痛。非过去痛。非未来痛。痛亦不自知痛。然后乃知本净末净。若善男子女人。复当思惟过去五阴想。法本无此想。过去五阴想不知未来现在想。未来想不知过去现在想。现在想不知过去未来想。想无有想。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分别未来想。未来想不自知未来想。未来想不知过去现在想。未来过去想不知未来。过去想不知未来现在想。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中分别过去想亦无有过去想。分别未来想亦无有未来想。分别现在想亦无有现在想。于现在过去亦无过去想。于现在未来亦无现在未来想。于现在想亦无有想。若善男子女人。复当于过去分别五阴行何由生复何由灭。过去行亦不有行。分别过去行非过去行。过去行非未来行非现在行。未来行非过去行非现在行。现在行非过去行非未来行。过去未来行非过去未来行。过去现在行非过去现在行。何以故。行本无所有亦不有行。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便当具足于未来行。于未来中不见过去行。不见现在行。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过去行不见未来。现在行亦不见未来现在行。何以故。本无有此行。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中复当分别。过去行亦无过去行。亦无未来行亦无现在行。于现在行观现在过去行。亦不见现在过去行。于现在观现在未来行。亦不见现在未来行。观了诸行悉无所有。若善男子女人。于过去中观过去识。亦不见过去识。于未来识亦不见未来识。于现在识亦不见现在识。于过去识亦不见过去未来识。于过去中亦不见过去现在识。亦不见识。若善男子女人。于未来中不见过去识未来识。于未来中不见未来过去识。不见未来现在识。若善男子女人。于现在识不见过去识。不见未来识。于现在中不见现在过去识。不见现在中未来识。是谓善男子女人分别五阴本未空也。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

非有识非无识品第十六

  尔时形响菩萨白佛言。世尊。向闻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说众生根本。如我今日欲承如来威神说有识无识。唯愿世尊。听者果敢当说。佛言族姓子。乐说便说。形响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

  世尊大弘誓  知众生根原
  今日已得听  神尊口言教
  本从无数佛  恒求闻此要
  今闻圣尊教  听说有无教
  昔我无数劫  承事诸圣尊
  如我今已获  音响辩第一
  相亦不有相  亦不见有无
  无尘无诸垢  今号人中尊
  人生本无生  况我复有生
  以我无生意  欲说小慧本
  不敢以愚情  宣畅如来教
  自忆昔行本  唯听不敢疑
  生死无有量  受身复受身
  至竟怀狐疑  唯听敷演之

  尔时形响菩萨说此偈已。前白佛言世尊。解第一义不别彼识此识者。是谓有识无识。不见有行执不见无行执。诸法一相悉无悉有。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分别种姓。此清净识此非清净识。我相好成就彼相好不成就。悉能观了而无所有。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分别时节睹见诸佛。此劫有佛彼劫无佛。不以有佛而怀喜悦。正使无佛亦复不戚。是谓菩萨有识无识。我复观见众生之类。有权方便者无权方便者。于中不起想行。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观众生知其年岁限数。或有众生应从前劫而得度者。复有众生应从后劫而得度者。或有众生应从现在劫而得度者。亦不见此劫有度无度。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尔时有菩萨名众相具足。即从坐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亦堪任于如来前说有识无识。复以此偈而说颂曰。

  于恒沙诸佛  造此众德业
  心念等正觉  积行识宿命
  不着我人寿  生死无根本
  道相无形兆  今遭人中尊
  三世平等慧  非识非无识
  行尽不造行  乃授弟子决
  一识亦无一  觉寤深法要
  超越诸佛刹  无量诸佛土
  本从无数世  闻说乃得寤
  愿于如来前  听说识无识
  分别深妙法  今遭人中尊
  尽达泥洹境  唯愿听说之

  尔时众相具足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今日号曰众相具足。相起不知相起。相灭不知相灭。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众相具足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自念。昔从识慧如来至真等正觉闻说此要。诸有众生从初发意乃至成佛不见识相。是谓菩萨有识无识。若善男子女人。一一分别六衰六入。知过去衰非过去衰。知未来衰非未来衰。知现在衰非现在衰。于中不起想著者。是谓有识无识。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于如来前。闻音响菩萨说有识无识。复闻众相菩萨说有识无识。云何世尊。所言识云何为识。佛言。如空等也。种姓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空等耶。佛言不生不灭不着断也。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今问如来识所起。乃以空报我耶。佛言不然。我今说识非有非无。故号有识无识。种姓生菩萨言。识为有相为无相乎。佛言识亦非有相非无相也。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云何识非有相非无相乎。佛言本不有相亦非今相。故曰本识非今识。今识非本识。故曰识非有相非无相也。尔时种姓生菩萨白佛言。若使有相非识无相非识。何以故。说识识。佛言随识所起。识起则起识灭则灭。是故非有相非无相也。佛复告族姓子。云何种姓生菩萨。汝今识有乎。答曰无也。何以故。无形无像。非今有非过去有非未来有。佛言。汝已自说识无有识。非今非未来非过去。汝今言是谁乎。答曰。欲言识耶。种姓生乎。佛言。我不问此识菩萨生。但问识为有为无。答曰。识非有非无。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尔时种姓生菩萨白佛言。云何世尊。如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为从识说有说无。为不从识说有说无。佛言。汝以何等义而问如来。种姓生菩萨白佛言。向如来问。汝今说有识无识乎。有当来今现在过去乎。无当来今现在过去乎。我报曰无也世尊。如今世尊言亦无今当来过去识。我与如来识何所在。佛言我已先说非有识非无识。但为如来至真等正觉。以若干法觉寤众生。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女人体知此法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尔时有菩萨名曰力盛。即从坐起复白佛言。我亦堪任说有识无识。力盛菩萨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本从十力尊  闻此有无识
  贤圣八等道  演畅无碍慧
  音声各各异  众生界不同
  施惠无等想  称号为十力
  若我后成佛  分别诸法界
  从一行无二  唯愿听说识
  道本从我生  由我不生识
  计了无思想  非有识无识
  积小至大行  乃自致觉寤
  生死非可量  神识岂可尽
  我今承尊神  少欲自演说
  唯愿在圣颜  得近诸佛藏

  尔时力盛菩萨说此偈已。便白佛言。云何世尊。若有分别如来十力不可沮坏。云何如来十力不可沮坏。一者如来发意求无上等正觉不可沮坏。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知和合彼此不见本末。是谓菩萨有识无识。观众生行本了自然。乃知无量本所从来。是谓菩萨有识无识。一切诸法本无有形。积由痴故便生此识。分别此痴不知所从起灭。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分别众智。有三事行本。从有明还堕四颠倒。于四颠倒了为幻化。亦不见倒亦不见非倒。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复于四事观众生本末具足五行者寻能思惟。即成五事。若善男子女人。于本无行行无行迹。何谓为五。一者念。二者转念。三者本。四者痴。五者无尽。是谓菩萨摩诃萨有识无识。复有识法不可思议。无或善权非人所测。有四事行。睹见诸佛刹土有生起灭。便能成就不见起灭。是谓菩萨有识无识。如来至真等正觉。观过去当来现在。亦不见过去当来现在根本。若生五趣受五趣众生形已。得分别五趣随彼所入。复能分别受有形根无形根。若菩萨摩诃萨已受天根不受龙根。虽然欲受龙根便能降诸法雨。若善男子女人。得阅叉根离彼阅叉根。受阿须伦根复能具足有识无识。舍彼阿须伦根受彼干沓和根。舍彼根已便能具足有识无识。旃陀罗魔休勒人与非人亦复如是。是谓菩萨摩诃萨通尽法藏不可思议。

无量品第十七

  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菩萨摩诃萨复能尽知诸佛设教有定有量无量。云何族姓子。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入此三昧。尽知诸佛所设教有量无量。尽能知一切诸佛说口行说身行说意行。或复示现游十方世界。度东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方诸佛设教。度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南方诸佛设教。度西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方诸佛设教。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北方诸佛设教。度东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东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南方诸佛设教。度西北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西北方诸佛设教。复游上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上方诸佛设教。复至下方无量世界度所度界。不失下方诸佛设教。尔时世尊出广长舌放大光明。普照无数十方世界。尽令众会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甚深设教度所度界。此有十八慧明。于是族姓子族姓女。便能具足如来设教。能使界有非界想。能使非界有界想。于彼世界说一观法。是谓善男子女人于十八慧明成就一法。复次善男子女人。豫察未来无数世事。及知过去现在佛非佛菩萨非菩萨。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二法。复次善男子女人。过去无量无缘无数尽不见尽起不见起。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三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内外分别四非常行。于中自观身行具足者。是谓菩萨于十八慧明成就四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佛界无量不可思议。便能分别诸佛二事痴爱悉知性空。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明慧。成就五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一观内外空。我非彼有彼非我有。一一知空寂而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六法。复次族姓子。虚空无相不可以与虚空作相。于中自分别身如彼空等者。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七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形无形若有声无声。于中分别悉无所有。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八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七观所生四谛圣法总持十八空行。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十八法成就九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知无形法性亦在有生亦在无生。于中分别悉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世界知有起有灭。犹如幻师观镜中像。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一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知七苦根本。云何为七。一者知此心不从彼出彼心亦不在此。二者彼苦心无我无人。此苦心无我无人。三者诸佛世界不可思议。如来至真等正觉尽能度彼量。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苦空非我。不见有身如镜照像。五者若我受形断十身法。亦不见十身本从我有。六者以无畏法不娆彼受。诸有受教者意不移易。七者观行无行本行我行未来行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此号七苦行。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二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观无量空于无量空想。不自生念亦不见彼念。何以故。以无量世界空无相故。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三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观无量四苦。云何为四苦。于阎浮利内观无量众生诸苦原本。一者生苦。知生本末恒念胎厄。二者老苦形异色变壮意不存。三者病苦。一大增则一病增。四大增则四病增。一大灭则一病灭。四大灭则四病灭。云何族姓子病为起灭为不起灭。尔时菩萨名本灭。前白佛言。世尊。四大本灭非起灭也。佛言族姓子。云何四大本灭非起灭。答曰本无四大今生非本有。是故本灭非起灭。佛言族姓子。云何为本灭云何为起灭答曰本无有形本无有生。不见苦不见非苦。是谓本灭。所言起灭者我心现在。能令此心潜伏不起。是谓起灭。佛言云何族姓子。过去心现在心。过去心非现在心。现在心非过去心。云何本灭起灭。答曰本者无灭起者无灭。佛言族姓子。本灭起灭何由而生。答曰无生故生。尔时世尊。叹本灭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于如来前快作是言。所谓死苦临欲死时。舍身受身中间停住。未知所趣当来过去现在。当于尔时神便恐怖。是谓死苦。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四法。复次族姓子。若男子女人。分别无我苦空非身。具此四行便能受如来莂。云何为四。于是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计我无我非有色非无色。解了无所有者。是谓无我。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思惟法界苦无根本。说非有苦亦不有生灭。是谓分别苦无苦。如众生无量想遍满虚空界。遍知此想本识所生皆尽于空。是乃为空。云何为非身。所谓非身我得我分别。我无我见无见闻无闻。非有见非有闻。是谓非身。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五法。复次族姓子。如我如诸佛法如与诸佛法如不异不有佛法不有如亦复不异。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六法。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至真等正觉。于本行愿知等分众生三毒多少。不见三毒三清净法。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七法。复次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念过去无数恒沙劫。复知现在无数恒沙劫。复知当来无数恒沙劫。于中一一分别而无所有。是谓菩萨于十八明慧成就十八法。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别十八明慧在大众中无所畏惧。犹勇健国王有所典领。诸有亲附者皆承王教无有阙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圣慧法教以法印所封。则能备悉无量慧门。云何为无量慧门。诸佛不可思议。诸佛刹土不可思议。诸法不可思议。诸法法性不可思议。比丘僧不可思议。僧法不可思议。僧刹不可思议。如此法行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本从无数经历劫限。恒为一意而不错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守一行本知有尽无尽。知诸佛有尽无尽。乃能具足平等道行。

  尔时有菩萨名月光照。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我今堪任说有尽无尽诸法门行。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四法本具足五行。便能尽知如来根本。云何为四。一者在世尽知去就分别道法世法。是谓成就一法。复以无形色相定意感诸国土。于彼国土教化众生示现无为之教。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二法。复次善男子女人。于己身法不自见身。能度于无量众生。终不舍众生法界。是谓成就三法复次善男子女人。分别如来三法行本。云何为三法行本。一者经行。可去知去可来知来可坐知坐。系意明想心不愦乱。二者坐禅。若欲诣座结加趺坐。便去众想一意一心不转其身。终竟禅定初不错乱。若复兴作施诸善事。所造必成无他余想。是谓于三法中成就四法。复次善男子女人。于过去当来现在。尽知当生未生已生。便能于中作师子吼不失本行之法。是谓成就五法。复次善男子女人。菩萨摩诃萨当复觉知如来三行。如来禅定非世俗禅。亦非罗汉辟支佛禅。亦非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禅。何以故。余禅有限如来禅者亦无有限。尔时世尊。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为世俗禅为学禅为无学禅。从一地乃至十地禅。月光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从如来所闻。其中诸事诸有。欲界众生若男子女人。从初发意乃至成佛。初在道地未处菩萨位。中便得三禅有过去禅有未来禅有现在禅。是善男子善女人。虽得此三禅。正可自知身中过去身。身中未来身。身中现在身。未能知他身中过去身。未能知他身中未来身。未能知他身中现在身。如此善男子女人。云何知身中过去身。于是世尊。若坐禅时便自观身起不净想。便自思惟。咄我此身为磨灭法。一意一念唯知不净。未能知其所趣。尔时善男子善女人。复自思惟。我今舍此身已当更求观。如我今身解知无我。然知外物亦复如是。一一分别悉无所有。是谓于现在身便能思惟过去未来。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己身外物已。舍此心当更求观。我今此身悉皆分别非有非无。彼众生者如我身不。便分别外人内过去身。咄嗟此身磨灭不久。便起不净想已生不净想。知外人内过去身如己无异。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此外人内过去身已复当生观。云何此人内过去心。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且舍外人内过去心。便复思惟外人内未来心。咄哉此身为从何来为从何灭。是谓善男子女人在菩萨位者。便能具足三禅之行。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学地修三禅法。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信地名曰学人。便欲前进向所趣道。即诣六静处若树下冢间无事及虚空露靖。便能结加趺坐端心思惟。自欲具足三禅行法。是时善男子善女人。内自思惟。自观内过去身本从何生复从何灭。复自思惟咄嗟此身本无所生本无所灭。善男子善女人。即舍此身已复更求观。我今此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未来身者亦复然耶便自思惟。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有生亦不有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学地内身具足三禅。云何学地观内身于他身具足三禅。是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身已自观外身。内过去身本从何生本从何灭。使自思惟。咄他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复舍此已而更求观。此内过去身已不复生已不复灭。此内未来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便自生念。此内未来身亦不生亦不灭。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身内过去未来身具足三禅。佛告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无学地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月光照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趣漏地断无漏法。便自思惟。结加趺坐内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为从何生为从何灭。复自思惟。此内过去身亦不生亦不灭。尔时无学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观内过去身。当复观我我过去身。亦不见灭亦不见生。亦劫无有亦无生死亦无刹土。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无学地具足三禅。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一地菩萨不尽诸行具足三禅。答曰。以无身观观身念。以无念本不失念行。不以声受音响。过初菩萨地三过信地三越一切诸法是谓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三禅。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不见汝一地三禅乎。答曰。不见有界。是故不说。佛言。无身耶有身耶。何以故不说。答曰。有身。佛复问曰。身为法身为四大身答曰。是父母身。佛言。汝今以父母身。云何成就三禅。月光照菩萨白佛言。如我初求如来至真等正觉。坐树王下无畏亦无恐惧心。便念三界然炽法。即自思惟。过去诸佛悉般泥洹。为能度几所众生过去须陀洹。过去斯陀含。过去阿那含。过去阿罗汉。过去辟支佛。复自思惟。于未来亦复如是。是谓一地菩萨具足一禅行。如我一地菩萨观见三界。一地行本越次罗汉辟支佛上。是谓一地菩萨成就二禅。若一地善男子善女人。分别内外守身三空。演说法教无有差错。是谓一地中成就三禅。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汝何不说斯陀含阿那含三禅耶。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见地便自思惟。己身内过去身内未来身亦不有此身。亦无佛想亦无法想亦不见身想。是谓内过去身具足三禅。云何内未来身具足三行。尔时斯陀含复自观内外舍诸尘劳。于三禅地系念不忘。虽自获证不坏自相。犹如法法自相。自分别名身句身味身。复观外无量众生不兴佛想。成就佛想平等无二。悉令清净不见往来无有近远。是谓斯陀含于内未来身具足三禅。复次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以得不还道。便自分别。吾今定在受证之地。不坏诸法自然之相。审自证明。吾已过一已过二已过三不复往来。处在生死心意澹然不可移转。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己身观过去。未来亦复如是。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阿那含获过去法耶。未获过去法耶。答曰。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何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然阿那含身在过去法在未来。是谓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又复阿那含身在未来法已过去。此亦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复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阿那含身未过去身未现在。法已过去法已现在前。是谓阿那含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斯陀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乎。答曰。斯陀含虽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云何斯陀含有过去身。不获过去法不尽过去法。答曰。斯陀含过去身已灭过去法未尽。未来法自观已过去法亦无所有。如阿那含无过去身有过去法。是故斯陀含不尔。犹如明镜观其面像不如面面相见。是故斯陀含不如。阿那含识如纯炼金。斯陀含识如未炼金。故有差别。佛复问。云何族姓子。如汝所言。阿那含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获未来法尽未来法。已成就所未成就法耶。答曰不然。虽为炼金犹未成器。可有金名未有形像。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善说此义。如阿那含无过去法尽过去法。无未来法尽未来法。如今阿罗汉获过去法尽过去法耶。获未来法尽未来法耶。答曰。获过去法未尽过去法。获未来法未尽未来法。是故有差别。尔时世尊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二地菩萨具足三禅行。答曰。犹如二地菩萨发无上至真等正觉。不见内身不见外身。系念在前便自思惟。我今内身有内过去身耶。无内过去身耶。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更思惟。我今已无内身已无外身。云何于内身求内过去身求内未来身。是谓二地菩萨于己内外身具足三禅。尔时二地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于内外身悉皆分别。当复次观他内外身法与我有异不乎。转自前进观他内外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二地者。于他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二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过去身成就三禅。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三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成就三禅。答曰。若三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初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初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复观二地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二地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亦复无二地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亦复无二地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如我今观我三地中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复自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自于地中观他内过去身无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他内未来身。况当我有身无身乎。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三地中具足三禅。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具足三禅。答曰若四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无初地二地三地过去身亦无未来身。何况当有四地内过去身。四地内无过去身。四地内未来身四地内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成就三禅。尔时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五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答曰。若五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内观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我今已舍一地二地乃至四地。于四地中于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复舍此已观他内过去身无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未来身。况我于五地于内有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三禅。世尊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具足三禅。答曰。若六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我无身于无我身中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内观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是谓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六地善男子善女人舍无我身已。于他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于他观内。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复自思惟。于他内观过去身无过去身。于他内观未来身无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三禅。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七地善男子善女人云何于七地中成就三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在闲静处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复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复作是念。我今已舍一地。内过去身无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乃至六地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云何当于七地中有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有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三禅。佛复问月光照曰。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观他内过去身不过去身。他内未来身不未来身乎。答曰。善男子女人观他内过去身非有他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非有他内未来身。佛言。止止族姓子。非汝境界。何以故。七地善男子善女人。观他内过去身亦不有他内过去身。唯无有他内未来身。汝何以故说。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他内未来身。月光照菩萨复白佛言。如我观他内未来身非有非无。是故说成就。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八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观他内过去身无内过去身。观他内未来身无内未来身。或时善男子善女人。自观内过去身时非有非无犹如虚空。未能灭内未来身。或时观内未来身时。未能灭内过去身。或时观他内过去身时。未能灭他内未来身。观他内未来身时。未能灭他内过去身。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三禅。佛复问月光照菩萨曰。云何九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观内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自观内未来身。有未来身耶。无未来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观已。复观他内过去身。有过去身耶。无过去身耶。观他内未来身。有内未来身耶。无内未来身耶。舍此观已复作是思惟。我本无内过去身无过去身。本无内未来身无未来身。何况当有他外过去身无过去身。他外未来身无未来身。执心牢固不舍本誓。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三禅。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当复修三禅行至坐道场而不违失。云何为三。一者观。二者行。三者本。若成就三禅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观分别法界知众根本庄严众相。是谓为观。云何为行。往诣佛树现身色相诸漏已尽。不为尘垢之所染污。诸佛如来之所常行四非常法。是谓为行。云何为本。菩萨摩诃萨自念。我今弘誓已备。当使众生备此弘誓。是谓为本。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行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复次善男子善女人。复当具三禅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空空。二者空想。三者空识。若具此三空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为空空。所谓空者。观内法空外法空。观一世界二世界乃至无数阿僧祇世界。是谓为空法。云何为空想。便入定意尽观世界。亦不生念有空无空有我无我。是谓为空想。何谓空识。入定意时复作是观。吾今以众生念更无他想。当净众生如我无异。然此众生有无量识。吾今当以何识化彼众识。吾今当以空识令此世界皆悉如空。令彼众生分别识着。是谓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具此三禅。复有三法所可修行。云何为三。一者分别世界。二者分别众生界。三者分别第一义。若修此三法者。便能进趣道场而无所畏。云何分别世界。尽能遍观一切诸界。有清净者不清净者。皆悉了知亦无错谬。随意选择修治佛土。是谓世界。云何众生界。复当遍观一切众生。常以权便而教化之。不舍弘誓旷大之心。经历劫数不以为难。是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众生界。云何成就第一义。一一分别众生义趣悉归于空。无我人寿命亦无一二。至一切法亦复如是。是谓分别第一义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者。便能具足进趣道场。复有三神足法。云何为三。一者神足知过去法。二者神足知未来法。三者神足知现在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三法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场。云何神足知过去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过去法如虚空想。分别过去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别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过去法。云何神足知未来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未来受形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别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未来法。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现在一切众生有欲怒痴染污心者。无欲怒痴不染污心者。一一分别而无所著。是谓神足知现在法。是谓九地成就三法进趣道场。复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复有三法得至道场。云何为三。一者身净。二者口净。三者意净。具此三法得至道场。云何身净。身已越过无量德行。本行已灭更不造身行。身身通达无所挂碍。是谓九地菩萨身净。云何口净。出无量教未曾亏损甚深妙藏。是谓口净。云何意净。除去染着不受尘垢。是谓意净。尔时月光照菩萨便说斯偈。

  身净无瑕秽  内外无所染
  德高无等侣  永灭欲怒名
  口净演诸教  不漏诸过失
  乃至取灭度  口教无有穷
  意净除贪着  慈愍无增减
  受生无量中  觉寤不寤者
  九地过法界  非有亦不无
  此等善男子  已入如来境
  我本无量世  勤学追师侣
  由未履此行  况余坠落者
  守行无所著  积一得作佛
  行过出三界  人中师子吼

  是谓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成就三法。

菩萨璎珞经卷第九

无量品第十七之余

  佛告。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习三禅行者。便获具足诸善功德。游诸佛国供养承事诸佛世尊。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便说斯偈。

  过去恒沙佛  皆由三禅法
  无相不愿法  乃应圣律行
  三禅根本法  自致得泥洹
  正使无量诵  未能尽其法
  若使一士夫  住寿无量劫
  于中欲宣说  不尽三禅本
  自观过去识  非意所能宣
  未来识亦然  非有非无识
  无形不可见  然种生死病
  思惟九地法  后乃得觉寤
  梵行清净法  拥护如来教
  欲一一分别  未畅如来身
  三世无等尊  破有诸欲网
  牵连诸缚着  永尽而无余
  观世诸有变  生生不常停
  况欲知识本  现身六窠窟
  本我不造有  染有乃生垢
  皆由三禅法  乃坐道树下
  若有族姓子  施心欲量计
  分别如来身  来悉如毫毛
  过去诸法界  一一不思议
  斯由此三禅  乃得称名号
  若欲计识本  分别非有法
  所趣无数变  乃应三禅行
  我生既自安  亦能安众人
  然人思想多  我导引使知
  我从本等定  行观觉三禅
  非有地识想  超越过去行
  生本从我人  流转趣五道
  能尽一生垢  乃谓应三禅
  究竟有三法  审鉴本染要
  二为现在慧  道观是谓三
  能尽此义趣  三禅无量行
  此亦不可思  究尽三法行
  又知恩爱本  渐渐转入定
  既自从师受  后乃成道觉
  或现三千世  如人掌观珠
  一一入净观  洗浴诸尘劳
  若人图度定  欲以斗斛量
  虽可建此心  岂当有此理
  心念无边涯  生生无有息
  如水趣于海  不见有增减
  况人欲得量  心之本根原
  欲寻心所念  岂当有此理
  圣人所以降  示现出于世
  故欲量度空  令知斛斗量
  分别念生生  前后及中间
  一一悉能知  断种生死本
  人心非一类  造行若干种
  自坠堕本际  遂自陷于渊
  过去诸恒沙  诸法悉同等
  皆由三禅行  得成无上道
  将来诸如来  亦当执此行
  安处诸众生  俱同成道觉
  如我今成佛  王此诸世界
  亦由三世慧  得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告善男子善女人。过去无数恒沙劫中有佛出现。名曰见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亦于此处成佛时有国王名曰吉满。于此治化人民炽盛。五谷丰熟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珠宝轮宝玉女宝马宝象宝典藏宝典兵宝。复有千子多伎勇捍六艺备具。尔时吉满大王。年既衰末。欲舍王位。从彼如来至真等正觉净修梵行。即授王位与第一太子。便诣见无佛所。求修梵行追寻彼佛十二年中修此三禅。时犹未解一句之义。复从彼佛去世已来。中间二十大劫无佛。后有佛出复诣彼佛修于梵行。如是经历十二亿那术诸佛。一一诸佛所净修梵行。复从彼来供养无数诸佛。久久后乃遇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从彼受三禅慧至今方乃得之。佛告诸来会者。尔时吉满国王者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何以故。尔时吉满国王今我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是从彼已来今乃获此三禅。本行自致成佛坐于道场。尔时世尊。复说颂曰。

  念我积功德  经历无数佛
  遭遇诸尘劳  未能自拔济
  其间复供养  恒沙无数佛
  妻子国财施  未获此三法
  后遇光明尊  始得此尊慧
  其间修净行  始寤三禅法
  澹然无忧畏  无生无染污
  众相自严饰  故号人中尊
  由我平等慧  不起众想着
  化此天世人  典领三界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时座上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诸天世人随所念道各自成就。尔时有菩萨名曰净。白佛言。夫转轮圣王典四天下。便能具足七宝。然后乃名为转轮圣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有七法度无极。然后乃名为至真等正觉。今问如来七法为有形为无形。佛言。止止族姓子。吾今解汝机辩。如族姓子所问。如来七法则无有形。何以故。此法甚深不可穷尽。但为众生故现有穷尽。然此七法无有穷尽。尔时净菩萨白佛言。转轮七宝复有形耶。无有形耶。佛言。亦有形有情。亦有形亦无情。云何有形有情。玉女宝象宝马宝典藏宝典兵宝。是为有形有情。云何有形无情。轮宝珠宝。是为有形无情。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如转轮圣王在天之坐。意有所念寻念即至。尔时有形有情王念便至。为有情而至无情而至。佛言。此虽有情王念便至。非彼知王意至。净菩萨白佛言。彼虽有情何异轮宝珠宝乎。佛言。云何族姓子。轮宝珠宝亦由念至。然此二者。有音响言教不乎。净菩萨言。无有言教。佛言。如是族姓子。虽有情以念故则至。不取言教。净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世尊。若转轮圣王心念便至。欲使轮宝珠宝有言教者得不乎。佛言得。何以故。转轮王威力使然便有言教。净菩萨言。转轮圣王非通非感。云何使无情而有言教。佛言。转轮圣王得世俗通。能使世物如念所应。但未能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净菩萨复言。云何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佛言。族姓子。今当为汝一一分别。有情之物令至无情。无情之物令至有情。善思念之今当为汝说。如转轮圣王观彼有形有情众生。爱而乐者未能舍离。欲使永存终无变易。自念己身受王圣位。但睹其福不睹磨灭。是谓无形之物欲使有情。如善男子善女人已成道迹。恒自思惟。我今舍故不复爱乐。欲灭此形无染于识。是谓有形而灭于情。佛言。族姓子。如四法界。一法界增诸界有损。诸界悉增一界有损。此由有情而增。不由无情而增。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言。我今当说有情至无情。无情至有情。今如来但说有情至无情。不闻如来说无情至有情。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今发汝问者皆佛威神。我今反问汝。当一一报我。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在学地成就学法七无漏观。是时复有凡夫过去当来现在心不乎。答曰。无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佛复问净菩萨。云何族姓子。如今无学修九清净道。尔时复有七无漏观不乎。答曰。无也世尊。佛复言。族姓子。不退转菩萨得虚空观修十六圣行。尔时无学修九清净道不乎。答曰。不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佛复问。云何族姓子。如今八住菩萨得佛形相获三十二圣谛。尔时复有九清净道不乎。答曰。无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尔时复有三十二圣谛不乎。答曰。无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如今如来至真等正觉最后降伏十四诸尘垢。尔时复有三禅行不乎。答曰。无也世尊。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佛复告净菩萨。今已为汝说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便能具足如来道教。上菩萨位进趣道场。犹如月光众星中明普曜一切莫不蒙照。菩萨摩诃萨具此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便能具足如来圣行。身黄金色众德巍巍。犹紫磨金山众智自在。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有情于无情耶。无情于有情耶。尔时世尊。闻净菩萨问此义已。便放身支节光明普照无量诸佛刹土。尽令金色还摄光明。便告净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今以无相之法而问如来此义。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过九地故。有情于无情至成得佛乃至道场。是谓无情于有情。何以故。皆由众生有想着故。尔时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以众生故无情于有情。如来今日未离耶佛言。已离。虽处亦不染。又问云何世尊。如来别情乃使无情于有情。唯有无情于有情耶。佛言。族姓子。如来无复别情。更有无情于有情。但以第一义故。无情于有情。净菩萨复问。云何于无情云何于有情。佛言。族姓子。我无辟支佛阿罗汉心。然有慈悲喜护。是谓无情于有情。净菩萨言。如来今日无情于有情。颇有无情于无情乎。佛言有。净菩萨问曰。何者是。佛言。我今心灭托在无为。是谓无情于无情。净菩萨问曰。无为亦有情无情亦有情名假号耶。云何世尊言我今心灭托在无为。佛言。族姓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诸法皆悉假号。是亦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云何于假号法中。复说无情于有情。有情于无情。佛言。云何族姓子。我今当以第一义问汝。汝当以一一报我。汝今有情耶无情耶。答曰。有情。佛言。汝情何所立。答曰。立于无情。佛言。汝今有情。云何立于无情。答曰。舍有趣无故立于无情。佛言。无情既无为何所立。答曰。立无所立。佛言。汝今用何等法立无所立。答曰。我今不见有情不见无情。故立无所立。佛言。族姓子。汝言一切诸法假号。云何于假号法中。说有情于无情。说无情于有情。若当尔者。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汝今复说。亦不有情亦不无情故立无所立。尔时净菩萨默然不报。佛言。族姓子。汝观何等义默然不报。净菩萨言。我观第一义中无言无说故默然耳。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一切诸法皆悉假号。于假号法中非真非有。以染污心故众生不达。各自称说此是泥洹此是生死。以第一义清净观者亦无泥洹亦无生死。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切诸法界  本无无所有
  生死不达观  谓为法自尔
  经历三世俗  进求菩萨道
  退转如恒沙  岂有达本无
  十力哀现世  愍念群品等
  为演假号法  令知至道明
  解脱无等侣  速疾演法音
  无量众生类  充以法甘露
  大道无形像  非有情无情
  但生染污心  不获三禅本
  若欲修习本  清净七无漏
  宣畅九净地  是谓趣道门
  初欲趣道场  系着十四心
  得佛乃当灭  然后成道果
  十六诸圣谛  菩萨诸法印
  授莂甘露慧  因号为如来
  三十二法本  菩萨神通慧
  消灭三世患  渐至于泥洹
  夫欲求佛道  庄严佛刹土
  声遍十方世  修禅乃得获
  无漏三禅行  诸佛深奥藏
  为众生立誓  为说无死法
  行尽不造行  果亦无果报
  道从平等慧  心一无邪念
  四信如来宝  六种为世尘
  七觉清净鬘  八道具乃成
  世俗五通道  如鸟逝虚空
  系命在地大  不免生死难
  六通大乘道  游戏虚空渊
  至竟不退转  斯安非有余
  慧观达清净  悉照闇冥中
  无著亦不染  故号为天尊
  道生不自生  因缘乃有道
  法法不自知  虚寂何为道
  人本处生死  流浪不自觉
  精进不懈怠  渐渐应圣律
  心珠素自明  不假外光明
  日月有五翳  何能有所照
  佛本行清净  心慧无瑕尘
  自济复济彼  所至无挂碍
  能断诸悕望  蠲除诸缚着
  照以诸法光  莫知愚冥闇
  泥洹性清净  不见有往还
  深微不可睹  澹然不变易
  入禅一定意  感动诸十方
  神足道力强  八等不亏损
  所以发弘誓  雨泪愍众生
  咸念代受苦  此为实奇特
  人不计无常  贪着三界荣
  如风吹落叶  流转随所趣
  虚空无边际  道行亦无边
  空报以音响  虚寂无根本
  人本出母胎  随行染五趣
  善恶追人形  如影随其身
  若能灭五阴  神识还归空
  不复生老死  是处实快乐
  若知诸佛藏  深奥不可睹
  越界超三世  顾眄生死岸
  本我为愚惑  入此然炽镬
  今得离此灾  游戏清净渊
  我今虽免苦  自离彼不离
  独善非弘誓  何必取灭度
  复来还现生  权化处尘劳
  旷济无有涯  不厌劫数期
  日度如恒沙  如己无等侣
  不计如毫厘  宣畅自功勋
  不念度者近  未度者为远
  心识澹然一  至竟无挂碍
  色相是身具  容好无双比
  诸根遂纯熟  乃至为大喜
  利根具足行  觉寤犹复渐
  会值愚痴者  此乃甚为难
  菩萨入定意  不念有无想
  独步无所畏  德过诸山岳
  行者有五品  进退中间法
  立志如安明  心坚不可动
  六度大神慧  神足通往来
  法界无三念  故能转法轮
  本积无量善  自致仁中圣
  道等无三本  心计内外净
  性行有若干  行法无有异
  但为世辩者  分别有差品
  过行有累劫  未曾起想念
  故游心无疆  虚空无有滞
  地为至诚本  能忍秽不秽
  慧心所含容  不见度不度
  圣人行甚奇  能忍此众苦
  亿劫行功德  乃成一法本
  三定空无相  无愿行诸法
  众智十力慧  超越无生处
  本修音响慧  八声甚净妙
  分别五阴行  蠲除思想贪
  沉湮生死本  不求出要路
  三本不舍本  乃出于道要
  自识宿命通  法身不思议
  坏有成无等  是力不可沮
  虚空无量界  非一非二三
  随行本誓愿  净修众妙道
  生死滓浊法  愚士所贪乐
  慧观无染着  永除愚惑法
  菩萨乐寂静  思惟无量法
  现在不生灭  非有非不有
  自识宿命智  观本生死根
  如人临江海  尔乃战栗惧
  弘誓度无极  平正道地行
  坐卧入深藏  常离秽污行
  地水火风空  神识猗着住
  欲求禅窟处  不知神识趣
  人亦信复然  因缘共合会
  识离四大空  不知各所趣
  法海无有涯  受入内外尘
  本性自清净  不识别污染
  大道本无法  观法内外净
  不念去来今  世智无等双
  晓众一切音  有量无量法
  劫数磨灭法  岂有常存者
  能断众生厄  永离四魔地
  贪嫉本无性  尔乃应净观
  本坐树王下  初夜中亦然
  一心一意止  定意无复乱
  七日体不倾  咸察三世法
  灭一无复一  从是乃觉寤
  今既得成佛  愍念未度者
  兴转无上法  在于鹿野苑
  先说四明慧  苦习尽道慧
  为未觉寤者  三说乃成就
  一切无量众  初闻甘露法
  皆得无生心  无复有生灭
  虽现于此生  神游无量界
  在在转法轮  处处现变化
  于此现作佛  十月处母胎
  圣人无尘垢  不耽在五欲
  是故精进学  念离有无识
  体性行自然  不毁于法界
  过者不可量  来者亦无尽
  现在复变易  神识为所在
  识为生死本  流浪无穷已
  欲至无为岸  三禅为第一
  愿得无色法  染以无形服
  于无自娱乐  不愿处三有
  念我本牢誓  为本际众生
  故复随俗人  不阙弘誓心
  菩萨行三本  互有胜负心
  我今乃自达  为精进中最
  如来所现变  无有能思量
  或处岩石间  寂默无言说
  分别内六尘  无我无人想
  外法亦当尔  常想非常想
  吾从初发意  立行不为己
  今虽得先寤  岂不为余者
  所以力勤学  恐负本所愿
  故度未度者  是谓如来誓
  佛本初发愿  不念劫数难
  虽处于尘欲  此苦亦不久
  正法本无一  差品有三号
  道如日月照  无有高下心
  一智及一慧  本从一愿成
  我今不舍一  故号第一尊
  二观从一法  从念过三苦
  本无苦境界  法身自分别
  菩萨执权慧  教人无法想
  真人意常净  不念起无起
  恒以大慈心  不念众生阙
  由是自璎珞  法义具足慧
  道本自无我  此出众生口
  不可为众生  说本自无我
  今当说有行  渐令见道迹
  令知无常想  久当自觉寤
  在世修圣行  终不失义本
  不以文字故  显现于世人
  从诸佛受教  游戏诸定意
  人中神龙步  获四无所畏
  如来别有谛  一一不思议
  无猗无所染  故号人中尊
  凡人学世典  齐可至无想
  不如一句义  不与生死处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云何族姓子。审解此义有情无情不乎。答曰如是。世尊。实无等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义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何以故。诸佛世尊一切贤圣皆由此义而得成佛。自今已后我等善男子善女人。皆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何以故。如我所观如来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由此义而得成就。我等亦当逮此法义。尔时有菩萨名曰无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人于此贤劫中。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是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福。云何为十。一者得无形相法。二者深入法藏。三者辩才第一。四者得无量法。五者获捷疾智。六者不舍弘誓心。七者定意自在。八者逆知众生念。九者立无生心。十者行本自然。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若使三千大千刹土满中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成就得菩萨道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一句义。何以故。诸善功德皆由是生。尔时世尊告净菩萨。云何族姓子。令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释提桓因。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立信善男子善女人修三禅本。其功德福甚多甚多。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梵天。一一梵天神德无量。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一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不可以譬喻为比。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一地得菩萨号。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二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二地三禅行非一地所能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二地菩萨皆令成就。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三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三地菩萨非二地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三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四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四地三禅非三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四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五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五地三禅非四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五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六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六地三禅非五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六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七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七地三禅。非六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七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八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八地三禅非七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十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十地三禅非九地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十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一生补处三禅非十住三禅所及。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生补处菩萨修三禅行。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云何族姓子。其功德福宁为多不。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须臾之间念三禅得其功德。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切诸佛世尊由是三禅而得具足一切诸法。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三禅诸佛母  出生一切法
  拔济众生苦  得为人中尊
  十地菩萨种  所获禅不同
  本慧无若干  息心为第一
  现在十六法  于中自娱乐
  不猗三毒本  乃应十句义
  超越无量界  不失本观行
  度脱诸众生  是谓三禅行
  诸法如梦幻  非有非不有
  尽化一切类  是谓三禅行
  虽未在十地  能施作佛事
  能现种种变  是谓三禅行
  无等十二轮  畅演本无行
  受入诸根本  是谓三禅行
  生死无有量  不滞三有道
  识神自然转  是谓三禅行
  人既知非常  不着世荣宠
  真人断彼此  是谓三禅行
  有情非有情  无情亦复然
  道行过三界  是谓三禅行
  生死本无兆  因缘有诸法
  彼彼不相知  是谓三禅行
  慈愍普育养  不着身想本
  法性无高下  是谓三禅行
  菩萨根本行  惟空无相愿
  得趣泥洹门  是谓三禅行
  道从四等心  弘誓不可动
  十慧超众道  是谓三禅行
  具檀度无极  拯济下劣人
  随所充其念  是谓三禅行
  守戒无所犯  如护吉祥瓶
  念念不杂想  是谓三禅行
  忍辱行之本  受对心不变
  无想如虚空  是谓三禅行
  无数劫精进  终不怀懈怠
  教训众生类  是谓三禅行
  正受三禅行  一意念不变
  感动十方界  是谓三禅行
  智慧大海渊  平等无有二
  蠲除诸妄想  是谓三禅行
  善权无方法  变现无有量
  不计有贵贱  是谓三禅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心。得三禅行。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

随行品第十八

  尔时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生念我等欲观如来神智变化无量。游诸世界还复故处无觉知者。时有梵天名曰尊复尊。从他方佛刹来。行过三禅无所复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而作颂曰。

  天尊三达智  悉观三世本
  断惑去狐疑  为现神智道
  如尔性自然  行过超三有
  菩萨璎珞慧  为总何等行
  道树诸法本  无生心第一
  自寤无师受  为随何行得
  超越下劣地  上慕菩萨道
  宣畅四要法  梵行清净本
  天世众生类  念念各不同
  灭想令不起  何由而得成
  法界本自空  受慧有若干
  一行得作佛  复由何等办
  生死十二海  流转尚不停
  佛慧无边际  寻究而度之
  道本从一相  断灭无所生
  观外身尘劳  内法亦复然
  来处去此远  愿乐欲闻法
  唯尊一一演  永令无尘湮

  尔时世尊告尊复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能于如来前而问斯义。今当以偈一一分别。

  本从无数世  亲近善知识
  不见本末空  是谓随行得
  思惟无量法  分别本末空
  道果不染污  是谓随行得
  所念不处邪  不离正法本
  一相本自寂  是谓随行得
  十力王三千  永度彼此岸
  修行本无法  消灭五阴苦
  慧明所照处  上彻空无际
  善化随本教  是谓随行得
  空性澹然安  无愿相亦然
  三定等有伴  是谓随行得
  当其入定时  诸法无所有
  舍身染一身  是谓随行得
  诸佛法不异  分别随其人
  过去已灭行  岂复有根兆
  人智所修习  守信为权法
  自灭吾我想  是谓随行得
  从久远以来  众生染著有
  有竟不自知  岂识无想法
  但为大圣人  分别随其类
  导引以正要  是谓随行得
  劫数亦不难  令可如弹指
  难寤痴惑人  就善乃为难
  一身复一身  经历亿万垓
  愍以无念想  不度终不舍
  行本由自然  利钝各有品
  今蒙大光明  是谓随行得
  本我自造行  今复受其报
  行尽无三界  独立无所猗
  人想众常想  非是圣律教
  能舍彼此想  是谓随行得
  计身本自无  况有识神念
  愚惑众生类  初不能舍离
  道忍有五行  初念中亦然
  思惟不净观  是谓随行得
  身净无瑕垢  终不造邪业
  所以口真诚  由本无欺故
  道润所及处  辄得有所济
  由前有粗涩  岂怨润不及
  弘誓恒平等  不念粗以细
  行等无彼此  是谓随行得
  人知超其难  自守无他念
  自济复济彼  是谓随行得
  如人视五色  自起其识想
  痛阴由是滋  不离大灾患
  识法不可见  缘生若干念
  一生复一灭  欲免甚为难
  道慧有五相  分别成败法
  行尽无窠窟  时识竟所在
  一形受一形  身身不磨灭
  夫欲伐其树  欲尽勿舍根
  识根为蔓莚  所至无有碍
  力士诸仙道  谁能寻其本
  唯有三界尊  能摄使不逸
  烧以智慧火  莫知闇冥处
  无明众行灾  抑遏善根本
  洗以八解水  除垢无尘堙
  生死往来苦  今世就后世
  咄嗟此苦恼  非圣孰能济
  诸天受福堂  四梵亦复然
  行由清净果  德为人中上
  思惟古昔来  本无三恶趣
  本造今自受  何为复有疑
  若使诸世尊  不显曜道教
  便于如来所  可讥说其过
  吾亦愍念汝  受生不达本
  如此众生类  不受圣训教
  过佛无有量  汝由不睹闻
  将来恒沙佛  岂从得蒙济
  人心霍然寤  不待劫数期
  一闻便成佛  不历诸法界
  但念群品党  不殷勤于道
  所以自坠落  永处五道渊
  如鸟飞虚空  凭翅乃得逝
  人无止观定  何由获空慧
  生死无限齐  道力过百行
  染以无形服  自致道果成
  五阴本无形  为作形色相
  德过诸释梵  为说无相法
  行人观外色  内识往分别
  彼色非我造  我心自往染
  色本非我本  色性竟有无
  计我识亦尔  本从何所生
  尔乃自觉悟  外色自空寂
  内识亦复尔  澹然本无生
  人念非常空  自观身本法
  尔乃得至彼  永处无为岸
  本受五阴身  欲脱未能离
  受胎是大患  未离有何益
  五分法身具  戒定慧解成
  熏以道德香  蠲除世臭秽
  人解修明慧  亿劫不懈怠
  众德自然具  故号无等伦
  戾意随习俗  处尊不为憍
  随行从高下  令立永处安
  或入三涂苦  为现权慧智
  外如代受苦  内心无所染
  吾昔无数世  修行菩萨道
  以获尽信忍  行过二住地
  尔时诸佛集  普从十方来
  为一下劣故  欲令免无救
  诸佛各伸手  障令不至罪
  罪力难可蔽  攘手牵入狱
  诸佛寻其后  复到地狱中
  欲救彼罪人  令离众苦恼
  如来神智力  身放大光明
  普曜地狱中  晃若同一色
  罪人见光明  无复身痛想
  皆悉蒙光明  得离地狱难
  唯彼一众生  诸佛不能救
  五逆不慎行  乃致是苦恼
  吾从是以来  进行不懈怠
  不以生死苦  中有变悔心
  今既得成佛  号字释迦文
  坏败五阴身  众德普备具
  受罪无终竟  不识善根原
  行尽超众德  乃应虚空性
  恐今亦当有  受罪无救者
  非神力所能  制住令不往
  空性虽清净  行满乃得具
  神足五通法  未能离此恼
  五阴各有性  所造非一品
  忍智度无极  行具乃得成
  道生诸法本  滋长无有法
  立志如安明  终不可沮坏
  譬如有士夫  为空施畔齐
  此由冀可得  欲免罪甚难
  七宝诸宫室  象马国财宝
  斯尽如幻化  暂有不常停
  转轮圣王位  统领四天下
  是亦磨灭法  无常不久存
  如彼修行人  分别色根原
  解知本自尔  是谓成色阴
  身痛有百八  内外中间法
  知痛所出生  是应痛阴法
  想如野马游  坏有无所有
  抑制想不生  是谓应想阴
  三行成三法  灭三乃应三
  拔断三毒根  不染三世有
  五法已成具  不受识无识
  无内外六尘  是谓为识阴
  执四方便道  乘四无畏慧
  超四道果证  故应四聚要
  生死海无疆  旷大无边涯
  乘六神足道  乃得游其渊
  愍念愚惑种  忨习不舍离
  形如芭蕉树  有皮里无实
  我今树王下  璎珞诸道品
  功勋超百亿  世雄尊第一
  今日无等伦  现生于五浊
  不为尘垢染  如莲华无著
  当守护其心  不为尘劳惑
  内以八正觉  璎珞身心法
  外以诸相好  庄严诸国土
  明慧修二观  相好自严饰
  本从四大成  成败无所有
  前念非后念  新新成尘劳
  施心于一切  高下无所逆
  内具度无极  无猗无所处
  守戒常一心  观彼无所犯
  拥护众道德  不阙戒性行
  三地有十法  无形不可见
  权诈入生死  示现世径路
  生世众苦患  忧畏无数变
  圣人能往来  不以此为危
  大道本无形  非有无生慧
  相相度无极  而自璎珞身
  眼视上下眴  远睹无有疆
  修净度无极  获此无碍报
  脚跟细平正  修治大圣座
  今获无垢报  具道度无极
  [跳-兆+專]如布重金  亦不受尘水
  举足如旋风  机关无触碍
  心华不着尘  内悦色外发
  皆由忍辱报  故号度无极
  执心如金刚  演布道地法
  知过无量世  具足无碍度
  口演八种音  悉布诸言教
  至诚不染有  是谓不欺度
  道由三观想  能逮平等慧
  心不着是非  应于无生度
  初发弘誓心  不为少许人
  自然成道觉  是名具空度
  神足游佛土  身心无限碍
  一意无移易  神足度无极
  本由色堕有  知色非有常
  今受此色身  众好度无极
  痛法有内外  非苦非有乐
  蠲除内外法  无行度无极
  五根有五法  要由十八持
  分别除去五  无报度无极
  守护身口意  摄令无放逸
  净响普照曜  八道度无极
  不猗三觉观  亦无生起灭
  息意不复生  无言度无极
  清净如莲华  博闻无所染
  常训化众生  净教度无极
  平等无二想  不怀偏局心
  如日照虚空  慧观度无极
  仁智不可量  无生不可见
  施心无量慧  道智度无极
  观三千世界  起灭无所有
  善觉寤一切  无想度无极
  知生本无主  因缘生诸法
  成就有无道  平等度无极
  总持无碍道  解脱成就慧
  分别无我想  空净度无极
  生死有五难  染着世俗尘
  游空无量境  权智度无极
  已脱生死缚  游戏解脱中
  清净无乱想  果报度无极
  在世现苦行  执心如金刚
  已超三有道  自然度无极
  或在虚空界  念法无乱想
  如空有所容  无形度无极
  快哉无生道  永断诸尘劳
  不见有往来  无行度无极
  神足有四事  恒游十方刹
  身心俱虚寂  明慧度无极
  本从平等心  一意无所染
  心超无量界  微妙度无极
  观了生世苦  一相无所起
  道心不可转  金刚度无极
  无学修梵行  超越九次第
  行尽不炽然  璎珞度无极
  道从三慧观  分别定意行
  自息心不起  无量度无极
  济拔四恶道  越次不受证
  自然灭无明  等分度无极
  道教实微妙  精进不可踰
  平等无二法  众行度无极
  生世众苦难  常习无上道
  不见有无迹  众想度无极
  生死多限碍  不睹智慧光
  道力以宣畅  积行度无极
  成就九禅法  不染世俗智
  一一分别想  戒训度无极
  所以显现法  愍念一切人
  不见度无度  寂意度无极
  游至无量界  承事诸贤圣
  受教不忽忘  总持度无极
  复能现变化  感动诸佛刹
  亦不自贡高  灭意度无极
  追念过去世  普修菩萨道
  不着内诸漏  观行度无极
  修治诸佛土  清净无瑕垢
  度脱无量人  法界度无极
  众生根无量  身体极清净
  内外不染有  了法度无极
  知生不足贪  权现无有方
  不生众想念  无等度无极
  身法若干种  亦不生尘垢
  庄严身体相  功德度无极
  从无央数劫  积累修法本
  积累不为己  神通度无极
  六情不著有  分别无量慧
  得过虚空际  一心度无极
  生在人中难  受身无有量
  眼不着外色  无念度无极
  执意无贪着  生生亦不息
  自灭内众行  空观度无极
  无畏无所著  不见内外法
  道意无若干  神智度无极
  佛身本自净  不为尘垢染
  智达过百劫  无心度无极
  前心非今心  生生而不绝
  一意无所起  大智度无极
  亿百千众生  度亦不见度
  心念无非邪  娱乐度无极
  行尽受苦证  达知三世本
  不有小乘意  本末度无极
  于苦不念苦  了知四非常
  尽生更无身  圣谛度无极
  本从无量佛  受决当作佛
  亦不自欢庆  等施度无极
  心本不思议  德超无有量
  分别有无观  静寂度无极
  五道众苦原  不生清白法
  八等过道行  现身度无极
  人体本无法  不见法界相
  上智过百行  无畏度无极
  一心一念顷  受证无有难
  永离诸漏法  大圣度无极
  本末永自离  亦不见吾我
  神力如虚空  知足度无极
  自摄持威仪  不着诸相好
  自守无所犯  亲近度无极
  吾从无数世  供养诸世尊
  不毁诸法界  无愿度无极
  亦不有悕望  侥幸于诸法
  非有无所生  积行度无极
  不念彼此岸  超越生死海
  究尽一切根  无尽度无极
  十六不思议  亦名十六慧
  从苦至无法  无著度无极
  生死无有底  或出或隐没
  尽能观了知  性空度无极
  身法三十二  污染不净行
  一一能分别  无著度无极
  眼识有内外  不受外身入
  无畏无所动  慈心度无极
  如我坐佛树  庄严金刚座
  降魔无所畏  大慈度无极
  愍念众生类  度人不见度
  旷济无有疆  自离度无极
  过去不复生  不染当来尘
  慧心无内外  无疑度无极
  内外阴持入  不生诸尘垢
  守一不放逸  神足度无极
  眼不着外色  舌亦复知味
  除去贪着想  无形度无极
  分别菩萨心  净观无所著
  道从平等慧  威仪度无极
  自识宿命智  知本所从来
  不复兴想念  现生度无极
  智者在世化  尽苦无有余
  拔断生死本  苦行度无极
  愍过慈母育  慧普无高下
  内不自见身  无贪度无极
  德游无量境  无有觉知者
  亦不自称叹  法身度无极
  复从诸佛受  空慧无量法
  自然尽苦际  不起度无极
  道从平等慧  不染三有想
  从是获神足  无我度无极
  凡夫缚着四  不离三界患
  尽生更不造  通慧度无极
  从无央数劫  定意不错乱
  意亦无移易  本际度无极
  神智无边涯  永除贪著有
  逮得不起忍  寂灭度无极
  道慧观七品  法界无参差
  一相不可见  无形度无极
  泥洹无生灭  行迹无所有
  能离彼此中  随行度无极
  无明众行本  流转十二海
  不为识所染  无著度无极
  如尔四圣谛  出生诸道果
  灭意由四禅  定意度无极
  如来八解脱  无苦亦无乐
  能灭现在结  无患度无极
  不猗着三界  造立于尘劳
  修习神通慧  快乐度无极
  无住无往来  亦不坏法性
  永灭尘劳畴  无变度无极
  如色本无色  色性常自然
  了知三世苦  灭意度无极
  不受外尘垢  定意无他想
  生尽更不造  无受度无极
  现变无央数  终不自为己
  道慧无三碍  本际度无极
  入定除三想  不见我人寿
  执信无驰骋  众智度无极
  空无相愿法  三昧圣道观
  寂然灭一意  怀来度无极
  道生无量法  从是得到彼
  玄达三世苦  受乐度无极
  知生为大灾  穿漏诸法界
  舍一不染着  众妙度无极
  慈悲四等心  普润于一切
  化导无尊卑  大智度无极
  四大因缘形  体性不可转
  欲达解脱门  三向度无极
  若劫欲尽烧  不怀恐惧心
  自然通道力  无想度无极
  亦不自生念  分别若干想
  佛慧无有穷  大海度无极
  功勋过众行  本业无有量
  无一不见一  离群度无极
  弘誓具足愿  观身无形相
  破坏四魔患  庄严度无极
  无念诸法本  泥洹寂然净
  诸佛所游处  深藏度无极
  无相不可见  从一乃成佛
  去离心本法  一义度无极
  究尽诸道果  不有三窠窟
  慧照无边涯  立本度无极
  生死诸艰难  无为澹然安
  不生五尘垢  总持度无极
  遍游无量世  教化众生类
  经历生死苦  断苦度无极
  现处母胞胎  实不染著有
  心净如虚空  本慧度无极
  不见有受报  果证诸明慧
  分别四道本  修荷度无极
  本从无量世  法界不思议
  平等无二心  广慧度无极
  佛法甚深妙  非二乘所及
  超越无量行  无疑度无极
  先净其眼根  净修心本行
  慕及菩萨道  净意度无极
  执意如金刚  清净无瑕秽
  永离有无界  道果度无极
  古昔诸世尊  坐此元吉树
  降伏四魔怨  忍力度无极
  神识在虚空  初无恚怒心
  亦不生尘垢  超越度无极
  神力超无量  一切诸世界
  亦不着可欲  无垢度无极
  夫欲究尽空  内净外亦然
  分别非常想  因缘度无极
  光明照诸界  蠲除诸闇昧
  不起若干想  断垢度无极
  慧观有三法  永除欲怒痴
  不为色所染  智行度无极
  设从亿千劫  意志弘誓心
  不见众生类  净教度无极
  八等大道行  内外无我想
  佛界法界净  无量度无极
  人本修其行  拔断十二缘
  除贪不著有  一意度无极
  欲修人道行  先护身口意
  十善众行本  应法度无极
  我本不造痴  根本为所在
  十慧无量智  本无度无极
  法界不思议  成就无畏法
  尽生死根本  重担度无极
  如来慈慧等  养育无高下
  除去染污心  无望度无极
  发趣大乘意  接度诸有碍
  不见生死本  远离度无极
  弘誓执勤苦  游戏诸定意
  常怀反复心  忘报度无极
  众生平等慧  尽知诸根本
  不怀尘欲心  权慧度无极
  大道甚为妙  不为尘欲动
  三空舍本意  究意度无极
  于此贤劫中  诸佛兴出世
  拔苦无三碍  周旋度无极
  身放平等光  接度无数众
  知生不染生  善友度无极
  欲成无上道  亲近善知识
  能尽苦本际  无尽度无极
  四道无往来  住寿无数劫
  究尽道根本  无变度无极
  欲究尽生死  勿怀退转心
  勇健不可坏  立志度无极
  行施无所爱  亦不兴三想
  本末悉自空  解慧度无极
  道力如虚空  不计五阴身
  色本非有色  清净度无极
  无生众慧本  常想非有真
  不见有教化  智力度无极
  过去无数劫  有佛如我号
  修平等法本  无形度无极
  大辩如来出  消灭爱欲尘
  教训众生类  信根度无极
  有佛名无碍  苦行无量劫
  摄意不放逸  守戒度无极
  次名弘誓佛  教化无高下
  意等如虚空  忍辱度无极
  有佛名大愿  究尽生死根
  变化无数身  殷勤度无极
  道本自清净  不见虚空慧
  无形不可见  慈悲度无极
  更乐八十六  菩萨所修行
  无有三毒本  不起度无极
  贤圣十六心  悉知无所有
  不坏诸法界  无身度无极
  一心一念中  不离禅定观
  复从一意起  无想度无极
  虚空无边涯  寂意无染污
  舍一不着一  定意度无极
  吾本应此行  寂然无想念
  息意处现在  无碍度无极
  禅定自灭意  净观灭三想
  道慧自然净  除染度无极
  佛境不思议  众生界亦然
  法性自然寂  无形度无极
  能度生死难  不念三界苦
  忍意不起想  澹泊度无极
  入三世定意  尽知众生根
  自观内外身  无愿度无极
  八部鬼神界  随彼而教化
  为现神足力  灭迹度无极
  善权教众生  不离本末空
  分别四无畏  无我度无极
  思惟内外身  分别空无慧
  不观有吾我  法意度无极
  生遇贤圣乐  八解无所著
  不兴众想念  如幻度无极
  正法无男女  意由思想生
  深法不可见  恶露度无极
  分身无量形  复还合为一
  无能觉知者  身密度无极
  如来众相具  色身游世间
  神足而教化  无猗度无极
  凡夫未入学  不观内外身
  圣慧甚深妙  相好度无极
  本从神足起  意法无高下
  菩萨无形观  安乐度无极
  禅定无念待  息心无所著
  游戏八解池  至诚度无极
  人知五苦法  仰修无为道
  六通无漏法  贤圣度无极
  神通游世间  常习圣贤律
  不观内外法  无名度无极
  习行无憍慢  不怀颠倒心
  不起诸结缚  无秽度无极
  若复死尸观  不念净不净
  内外无所著  无慢度无极
  威仪如法律  举动不虚妄
  众智自卫护  无对度无极
  无身为道要  不为尘所染
  坐卧心常定  自守度无极
  圣人愍念俗  为雨甘露法
  演畅无量慧  受化度无极
  博施多恩惠  觉观除心本
  蠲除苦恼患  挌战度无极
  心念无量法  示现无量变
  寻忆通慧本  奋迅度无极
  内法无所念  恒为外尘染
  以彼无生智  从愿度无极
  众定自璎珞  眼识不起想
  彼亦不自有  无移度无极
  修习众智慧  解脱度知见
  欲饮不死浆  甘露度无极
  净观无贪着  慧度空无异
  分别四道果  流转度无极
  犹如有士夫  堪忍受尘劳
  心慧无尘染  随愿度无极
  相相各有报  非有行有法
  超越四禅行  生尽度无极
  前世由本行  无恚怒于人
  自然离八难  超越度无极
  常人之所念  合会有别离
  非圣弘誓心  分别度无极
  以无照本有  彻睹无有外
  形累自然灭  无见度无极
  往诣虚空界  速疾无所碍
  不念中间法  应律度无极
  了本为一法  志趣各有别
  随世染其色  解缚度无极
  分别三毒本  行尽乃应行
  知本非我有  身本度无极
  心游得自在  观欲如炽然
  消灭五道趣  清凉度无极
  无愿在三有  贪着五欲法
  永离八无闲  言说度无极
  起灭无有定  总持不忽忘
  一切智慧足  博闻度无极
  受慧有四品  他觉自不知
  缘是逮七空  捷疾度无极
  佛道难究尽  非心所能测
  悉知无道观  七觉度无极
  分别三十七  如来圣道径
  一意不起想  名身度无极
  包识远近法  不念无碍道
  十号一一异  无数度无极
  讲授深要法  心不怀怯弱
  不愿求无相  智力度无极
  入正八等慧  不坏空性行
  内自思惟法  逮果度无极
  名色若干变  爱入尘劳病
  不能达本无  善察度无极
  十法空无变  意念缚着想
  不念去外入  限齐度无极
  愍念世苦人  忧畏无端数
  建立权方便  现化度无极
  心坚如金刚  非有为能坏
  灌以甘露法  深要度无极
  本因虚空慧  解脱无所碍
  智明去尘垢  见闻度无极
  知奉贤圣律  戒闻慧定心
  道意志力强  无阙度无极
  知身本无形  煎熬生死法
  澹然归虚寂  解缚度无极
  智者随俗变  终不着更乐
  除结断苦本  尊上度无极
  人中世雄师  行过无量世
  至诚不怀欺  言应度无极
  心念不思议  究尽深法藏
  分别如来界  道觉度无极
  如来十句义  各各无形相
  寂然无音声  授决度无极
  观身空无形  清净无所染
  增上本无法  行尽度无极
  如来授记莂  如如不变易
  不见生灭本  本净度无极
  正觉所教授  不舍一切众
  尽令得覆护  无比度无极
  为人作桥梁  究尽一切法
  渐渐入深藏  离苦度无极
  教化众生类  不离法境界
  进趣于道场  自守度无极
  众生所归趣  尽向于道门
  众智自在慧  无患度无极
  与世作炬明  为众生作眼
  令知所归趣  大道度无极
  十力所现世  拔断忧苦人
  智慧坏诸有  神慧度无极
  乐在闲静处  修习本所行
  能变现众生  径路度无极
  于无量劫中  守苦不舍苦
  具足十法宝  无离度无极
  观定如空等  普能有所照
  自观复观彼  等性度无极
  观诸佛刹土  众智自璎珞
  遍游十方界  寂然度无极
  复有无量法  如来所宣畅
  消灭非法本  牢固度无极
  众生应受化  闻法便得寤
  斯等宿识利  捷疾度无极
  一切诸法本  非有亦不无
  道从无想生  八法度无极



乾隆大藏经·大乘单译经·菩萨璎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