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阅藏知津(卷十七 ~ 卷二十五)

阅藏知津卷第十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般若部第三之二】

诸天子品第二十三。有诸天子窃作是念。诸药叉等言辞咒句。虽复隐密。而尚可知。尊者于此般若。虽以种种言辞显示。而我等辈竟不能解。善现告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如来所证无上菩提。其相甚深。亦复如是。如化。如梦。如响。如幻。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尊者虽复方便显说。欲令易解。而其意

~p 860-861

趣甚深转甚深。微细更微细。善现告言。色等非甚深。非微细。色等深细性不可得故。诸天子复作是念。尊者所说法中。不施设色等。色性等不可说故。亦不施设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性等不可说故。善现告言。如是。如是。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甚深般若。常勤修学。不应舍离。乃至我今欲为如幻如化如梦有情。说如幻化梦法。设更有法胜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化梦所见。所以者何。幻化梦事。与一切法。乃至涅槃。皆悉无二无二分故。 受教品第二十四。舍利子等同声问善现曰。所说般若。如是甚深。谁能信受。善现答言。菩萨住不退地。能深信受。已见圣谛。及漏尽罗汉。亦能信受。已于多佛植众善本。诸善知识所摄受者。亦能信受。如是人等。终不以空不空分别色等。亦不以色等分别空不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生不生。灭不灭。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以对色等。广说亦如是。舍利子问。岂不于此般若甚深教中。广说三乘法等。善现答言。诚如所说。如是深教诸有所说。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谓于我有情等。色等。处等。乃至有为界。无为界。以无所得而

~p 862-863

为方便。又问。何因缘故。答言。由内空故。由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散花品第二十五。诸天化花散供。佛力合成花台。覆大千界。善现念言。非草木水陆所生。从心化出。天帝释言。亦不从心实能化出。但变现耳。善现言。是花不生。则非花也。帝释问。为但是花不生。为余法亦尔。善现答。色亦不生则非色。乃至无上乘亦不生则非无上乘。以不生法。离诸戏论。不可施设为色等故。 学般若品第二十六。帝释心念。尊者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法性。佛便印言。色等但假名。如是假名。不离法性。善现不坏如是色等假名。而说色等法性。以色等法性。无坏无不坏故。善现所说。亦无坏无不坏。善现语帝释言。菩萨知一切法但假名已。应学般若。如是学时。不于色等学。不见色等可于中学故。帝释问言。何缘不见色等。善现答言。色等色等性空故。菩萨不见色等。不见色等故。不于色等学。何以故。不可色等空见色等空。不可色等空于色等空学故。若菩萨不于空学。是菩萨为于空学。无二分故。不于色等空学。为于色等空学。无二分故。若于色等空学无二分故。是能于布施等学。是能于内空等学。是能于真如等学。乃至是能于三乘学。何以故。

~p 864-865

无二分故。若能于布施等学无二分故。是能学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清净佛法。何以故。无二分故。若能学无量清净佛法。是不为色等增减故学。以色等无二分故。若不为色等增减故学。是不为色等摄受坏灭故学。以色等无二分故。舍利子问。不为色等摄受坏灭故学耶。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问。何缘不为色等摄受坏灭故学。善现答言。不见有色等是可摄受。及所坏灭。亦不见有能摄受色等。及坏灭者。以色等若能若所。内外俱空。不可得故。若菩萨于色等。乃至于无上乘。不见是可摄受及可坏灭。亦不见有能摄受及坏灭者。而学般若。是菩萨能成办一切智智。是不见色等若生若灭。若取若舍。若染若净。若集若散。若增若减。以色性等。空无所有。不可得故。是菩萨于一切法不见若生若灭等而学般若。则能成办一切智智。以无所学无所成办为方便故。 求般若品第二十七。帝释问舍利子。菩萨所行般若。当于何求。舍利子言。当于善现所说中求。帝释问善现言。舍利子所说。是谁神力。谁为依处。善现报言。是如来神力。如来为依处。帝释言。一切法无依处

~p 866-867

。如何可言如来为依处。善现答言。如是。如是。如来非所依处。亦无所依。但随顺世俗施设说为依处。非离无依处。如来可得。非离无依处真如。如来可得。非离无依处法性。如来可得。非离无依处。如来真如可得。非离无依处。如来法性可得。非离无依处真如。如来真如可得。非离无依处法性。如来法性可得。又非无依处中。如来可得。非如来中。无依处可得。非无依处真如中。如来可得。非如来中。无依处真如可得。非无依处法性中。如来可得。非如来中。无依处法性可得。非无依处中。如来真如可得。非如来真如中。无依处可得。非无依处中。如来法性可得。非如来法性中。无依处可得。非无依处真如中。如来真如可得。非如来真如中。无依处真如可得。非无依处法性中。如来法性可得。非如来法性中。无依处法性可得。广历色等一切法。各作二十一句亦如是。憍尸迦。如来于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于色等真如非相应非不相应。于色等法性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来真如于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于色等真如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来法性于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于色

~p 868-869

等法性非相应非不相应。又如来于离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例作七句。彼舍利子所说。是于一切法。非离非即。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来之神力。如来为依处。以无依处为依处故。善现复告帝释。菩萨所行般若。不应于色等求。不应离色等求。所以者何。若色等。若离色等。若菩萨。若般若。若求。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咸同一相。所谓无相。何以故。菩萨所行般若。非色等。非离色等。如是一切。皆无所有。性不可得。是故不应于色等求。不应离色等求。色等真如。广说亦如是。色等法性。广说亦如是。  叹众德品第二十八。帝释白善现言。菩萨所行般若。是大波罗密多。是无量波罗密多。是无边波罗密多。三乘皆于此中学而得果。善现印之。广明色等大故。般若亦大。以色等前中后际皆不可得。故说为大。色等无量故。般若亦无量。譬如虚空量不可得。色等亦如是。量不可得。色等无边故。般若亦无边。以色等若中若边皆不可得故。又一切智智所缘无边故。般若亦无边。法界无边故。所缘亦无边。所缘无边故。

~p 870-871

法界亦无边。真如无边故。所缘亦无边。所缘无边故。真如亦无边。法界所缘真如所缘无边故。般若亦无边。又有情无边故。般若亦无边。以诸有情本性净故。彼从本来无所有故。 摄受品第二十九。天仙三返唱善。若有菩萨于此般若能如说行。不远离者。我等于彼敬事如佛。如是甚深教中。无色等法可得。而有施设三乘之教。佛赞印之。广明非即布施等如来可得。非离布施等如来可得。若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法能勤修学。便得不离一切佛法。如我于然灯佛时。便得受记。天仙赞言。如是般若。甚为稀有。令诸菩萨。速能摄取一切智智。谓于色等不取不舍为方便故。世尊照知四众诸天。同为明证。顾命帝释。若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受持读诵。精勤修习。如理思惟。为他演说。广令流布。魔不得便。以善住色等空无相无愿。不可以空而得空便。不可无相得无相便。不可无愿得无愿便。以色等自性皆空。能恼所恼。及恼害事。不可得故。又人及非人。无能恼害。由是人以无所得为方便。于一切有情。善修慈悲喜舍心故。又不横为诸险恶缘所害。亦不横死。以修行布施。于诸有情正安养故。又不怖畏惊恐毛竖。以善修内

~p 872-873

空等故。于是诸天发愿恭敬拥护。以由是菩萨。令诸有情断四恶趣。离一切苦。由是菩萨便有十善四禅等一切善法。由是菩萨。便有人天三乘胜果。佛赞印之。较量供养一初发心功德。展转乃至供养十方二乘圣众所不能及。帝释复叹受持般若功能。复叹摄受般若。则为摄受一切善法。佛印述之。并示现法后法功德胜利。若有魔外恶慢。暂闻般若声故。众恶渐灭。功德渐生。如莫耆妙药。能消蛇毒。及般若能灭贪等恶法。增彼对治。乃至能灭般涅槃取。增彼对治。如是能灭一切魔所住法。及能生长一切善事。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是菩萨自离十恶。教他离十恶。赞说离十恶法。欢喜赞叹离十恶者。自行施等。教他行施等。赞说施等法。欢喜赞叹行施等者。是菩萨行六度时所行施等。以无所得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提。常作是念。我不应随悭贪破戒等势力。若随彼力。则施戒等不得圆满。终不能成一切智智。帝释叹言。如是般若。甚为稀有。调伏菩萨。令不高心。而能回向一切智智。谓世间施等。无方便善巧。遂起高心。不能回向一切智智。我我所执。扰乱

~p 874-875

心故。若出世间施等。善修般若故。不得三轮。能如实调伏高心。亦能如实回向一切智智。佛告帝释。念诵般若。不为刀仗所伤。以自除贪等刀仗。亦能除他贪等刀仗故。毒不能害。水不能溺。火不能烧。邪不能伤。以是般若。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一切咒王。是人精勤修学如是咒王。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所以者何。了自他俱。皆不可得。所谓不得色等。乃至不得无上乘。是人学此般若大咒王时。于我。及法。虽无所得。而证无上菩提。观诸有情心行差别。随宜为转无上法轮。令如说行。皆获饶益。三世菩萨皆尔。此大咒王。诸天守护。不令有留难者。 较量功德品第三十。帝释问书经福聚。供设利罗褔聚。何者为多。佛言。我于般若修学。得一切智智。及相好身。不以获相好身。说名如来。但以一切智智。说名如来。一切智智。及相好身。并设利罗。皆以般若为根本故。是故书经福多。以一切善法。皆从般若而出生故。又十方有情。发心定趣无上菩提。而由远离甚深般若方便善巧。多分退堕二乘地中。若欲住不退转地。速证无上菩提。

~p 876-877

应于般若数数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习。如理思惟。好请问师。乐为他说。书写供养。又于余摄入般若诸胜善法。亦应听闻。乃至乐为他说。所谓五度。二十空。乃至三智等。又随顺般若蕴处界等无量法门。亦应听受思惟。不应非毁。令于菩提而作留难。以诸如来。昔皆修学如是等无量法门。证得无上菩提。如是等法。是三乘真实法印。是一切圣凡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帝释问持经福。佛展转较答。以此般若在赡部洲人中住。则三宝皆住不灭。则世间常有十善六度等一切善法。则世间常有人天三乘等一切胜果。于是欲色诸天。同白帝释。劝令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能令恶法损减。善法增益。普摄一切三乘法故。佛告帝释。依因般若大咒王故。一切胜因胜果。出现世间。复次依因般若。故有菩萨。依因菩萨。故一切胜因胜果显现。譬如依因满月轮故。一切药物星辰山海皆得增明。若如来未出世时。唯菩萨具方便善巧。为诸有情。无倒宣说世出世法。当知菩萨能出生五乘。而菩萨所有方便善巧。皆从是般若生长。若于此般若听受。

~p 878-879

乃至流布。成就现在未来功德胜利。尔时外道为求佛过。来诣佛所。帝释念诵般若。外道退还。恶魔化作四兵。来诣佛所。帝释念诵般若。恶魔退还。诸天化供。愿此般若人中久住。庆喜问佛。何缘不广称赞施等。但广称赞般若。佛言。由此般若与彼一切善法为尊为导。若不回向一切智智而修施等。不名真修施等。故我但赞般若。庆喜又问。云何回向一切智智。佛言。以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修习施等。是名回向一切智智。庆喜又问。以何无二无生无所得为方便。佛言。以色等无二无生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施等。庆喜又问。云何以色等无二无生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施等。佛言。色等。色等性空。以色等性空。与布施等无二无二分故。由此故说以色等无二无生无所得为方便。修习施等。庆喜当知。由此般若故。能回向一切智智。复由回向一切智智。能令修习施等得至究竟。故此般若于彼施等为尊为导。譬如大地。以种散中。众缘和合。则得生长。应知大地与种生长。为所依止。为能建立。如是般若及所回向一切智智。与施等一切善法为所依止。为能建立。故此般若。与彼施等为尊为导。帝释更广说

~p 880-881

般若功德。佛更广说般若功德。若此般若随所在处。周匝除去诸不净物。扫拭涂治。香水散洒。敷设宝座而安置之。烧香散华。庄严供养。便有威德天龙。来观礼读。欢喜护念。是人身心安乐。寝得善梦。不贪四事。因问帝释。佛设利罗。及此般若。汝取何者。帝释白佛。宁取般若。舍利子言。般若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取。帝释言。若于般若能如是知。是为真取般若。亦真修行般若。以不随二行。无二相故。前五度亦不随二行。无二相故。佛赞印之。帝释又更广赞。乃至若无般若。施等不能到彼岸故。譬如无价大宝神珠。又若欲得常见一切如来法身色身智慧身等。当于般若供养。乃至流布。若修般若。应以法性。于诸如来。修随佛念。法性有二。如实知我智有情智等无量门智。皆名有为法性。一切法无生无灭等无性自性。皆名无为法性。佛言。三世三乘。皆因般若得果。如是般若秘密藏中。广说三乘相应法故。然此所说。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无性无相为方便故。无生无灭为方便故。无染无净为方便故。无造无作为方便故。无入无出为方便故。无增

~p 882-883

无减为方便故。无取无舍为方便故。如是所说。由世俗故。非胜义故。如是般若。非般若非非般若。乃至非境非智。不与三乘法。不舍异生法。帝释白佛。如是般若。是大波罗密多。是无上波罗密多。是无等等波罗密多。虽知一切有情心行境界差别。而不得我等。不得色等。乃至不得三藐三佛陀法。以能得所得。及二依处。性相皆空。不可得故。佛言。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具行六度。由甚深般若为尊为导。修习施等。无所执著。速得圆满。又于色等一切法。以无所得为方便。修习般若。由此因缘。无所执著。令所修习。速得圆满。如赡部洲诸树。枝茎花叶果实。虽有种种形色不同。影无差别。如是施等虽各有异。而由般若摄受。回向一切智智。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亦无差别。次较量书写供养功德。不若书写施他功德。次明佛成道已。还依此法而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况欲求无上菩提者。而不至心归依甚深般若。次更展转较量福多。乃至教化十方一切世界有情。皆学四禅四等四定五通。不如书写般若。施他流布。以此秘密藏中。广说施等一切无漏之法。三乘种性

~p 884-885

修学此法。各速获果证故。又教化一切有情。皆修四禅。乃至五通。不免三恶。不如教一有情。住预流果。教化一切有情。令住四果。不如教一有情。安住独觉菩提。教化一切有情。皆住独觉。不如教一有情。趋无上觉。则令世间佛眼不断。由有菩萨。便有三乘三宝。由此般若秘密藏中所说法故。便有世出世间善果善因施设可得。若于般若如理思惟。所获福聚。胜于教化一切有情。住五神通。如理思惟者。谓以非二非不二行觉。于此般若。及六度二十空等。如理思惟。又若于此般若。以无量门。广为他说。宣示开演。显了解释。分别义趣。令其易解。胜自受持读诵如理思惟功德。所言般若义趣者。非二非不二。非有相非无相。乃至非实际非非实际。如是义趣。有无量门。若能广教他令易解者。胜自受持功德无量倍数。帝释白言。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应以种种巧妙文义。宣说开示如是般若。佛赞印之。次明有所得而为方便。但名施等。不名波罗密多。无所得为方便。能满六种波罗密多。若说相似般若。乃至相似布施。初心闻者。心便迷谬。失于中道。是故应以无所得慧

~p 886-887

。及以种种巧妙文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六度。若说有所得六度。名说相似六度。若说色等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复说行般若者。应求色等若常若无常等。若人如是求色等若常若无常等。皆是说有所得相似般若。广说静虑。乃至布施亦尔。又凡以有相为方便。有所得为方便。及时分想。教他修学六度。乃至随喜回向。皆是说相似法。若说无所得六度。是名宣说真正六度。作如是言。汝应修般若。不应观色等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等。色等自性空。是色等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于此般若。色等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密多。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亦如是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广说静虑。乃至布施。亦尔。又言。汝修学时。勿观诸法有少可住。可超可入。可得可证。可受持等。所获功德。及可随喜回向菩提。何以故。于此般若。乃至布施波罗密多。毕竟无有少法可住可超入等。以一切法自性皆空。都无所有。若无所有。即是般若。乃至布施波罗密多。于此般若等。毕竟无少法有入有出。有

~p 888-889

生有灭。有断有常。有一有异。有来有去。而可得者。作此等说。是说真正般若。乃至布施波罗密多。次又广较福德。乃至若十方一切有情。皆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有人于此般若。以无量门巧妙文义。为他广说。令其易解。复作是言。来。善男子。汝当于此甚深般若。听受通利。如理思惟。随此般若所说法门。应正信解。则能修学。则能证得一切智法。则修般若增益圆满。便证无上菩提。是人所获功德。甚多于前。复次乃至若教十方一切有情。皆于无上菩提不退。复以般若说令易解。有人于中。劝一速证无上菩提。令说三乘救度一切。复以般若说令易解。功多于前。何以故。速趣大菩提菩萨。要甚假藉所说法故。于无上觉。求速趣故。观生死苦。运大悲心。极痛切故。于是帝释叹述。善现赞印。 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弥勒菩萨白上座善现言。菩萨于一切有情所有功德。随喜俱行诸福业事。以此福业事。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提。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于彼异生二乘诸福业事。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以诸异生。但

~p 890-891

为令己自在安乐。二乘为自调伏寂静涅槃。菩萨普为一切有情故。善现白言。是菩萨普缘十方佛及圣众诸事。起随喜回向心。为有如是所缘事。如彼菩萨所取相不。弥勒答言。实无如是所缘事。如彼菩萨所取相。善现言。如是所起随喜回向。将非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弥勒答言。若菩萨久修行六度。曾供养诸佛。宿植善根。久发大愿。为诸善友所摄受。善学诸法。自相空义。能于所缘事。及一切法。皆不取相。而能发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如是随喜回向。以非二非不二为方便。非相非无相为方便。非有所得非无所得为方便。非染非净为方便。非生非灭为方便故。于所缘事。乃至无上菩提。能不取相。非颠倒摄。若不久修六度等所起随喜回向。以取相故。犹颠倒摄。复次不应为新学菩萨宣说般若。乃至一切法自相空义。以虽有少分信敬爱乐。而闻已寻皆忘失。惊疑恐慑。生毁谤故。若不退转菩萨。或曾供养诸佛等者。应为广说般若。乃至一切法自相空义。以能受持。终不废忘等故。善现言。此所用心。尽灭离变。此所缘事。及诸善根。亦皆尽灭离变。何等是所用心

~p 892-893

。复以何等为所缘事。及诸善根。而说随喜回向无上菩提。是心于心。理不应有随喜回向。以无二心俱时起故。心亦不可随喜回向心自性故。若菩萨修行般若。能如实知色等皆无所有。以随喜俱行福业事。回向无上菩提。是名无颠倒随喜回向菩提。帝释问言。新学菩萨。闻如是法。将无惊疑怖畏。云何以所修善根回向。云何摄受随喜俱行诸福事业回向。善现承弥勒加被答言。新学菩萨修般若。以无所得为方便。无相为方便。摄受般若。乃至修无上菩提亦尔。由此因缘。多信解般若。乃至多信解无上菩提。由此因缘。常为善友之所摄受。以无量门巧妙文义。为其辨说六度相应之法。令其乃至得入菩萨正性离生。常不远离般若等法。复次新学菩萨。随所修习施等。随所安住内空等。皆应以无所得为方便。无相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提。复次新学菩萨。应普于十方佛及弟子功德。人天善根。一切合集称量现前。发起无等等随喜心。复以随喜福业。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提。弥勒问善现言。云何不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善现答言。于所念佛及弟子众所

~p 894-895

有功德。不起佛弟子众功德之想。于人天等所种善根。不起善根人天等想。于所发起随喜回向之心。亦复不起随喜回向心想。是菩萨无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若取其相。是有颠倒。复次正知此心尽灭离变。非能随喜。正知彼法。其性亦然。非所随喜。又正了达能回向心。法性亦尔。非能回向。及正了达所回向法。其性亦尔。非所回向。若能依是所说随喜回向。是正非邪。弥勒又问。云何不取相而能随喜回向。善现答言。菩萨所学般若中。有如是善巧方便。虽不取相。而所作成。非离般若。有能发起随喜回向。弥勒言。勿作是说。以般若中。佛弟子众功德善根。皆无所有。不可得故。所作随喜发心回向。亦无所有。不可得故。应作是观。过去佛弟子众功德善根。性皆已灭。所作随喜发心回向。性皆寂灭。若取相分别。佛所不许。妄想分别。杂毒药故。大德应说云何随喜回向。善现答言。应作是念。如诸佛以无上智。徧知诸功德善根。有如是类。如是体。如是相。如是法。而可随喜。我亦如是随喜。又如诸佛以无上智。徧知应以如是福业回向菩提。我亦如是回向。则不谤佛。随佛所教。随法而说。不杂众毒。复次如色等。不堕三界。非三世摄。随

~p 896-897

喜回向。亦应如是。以彼诸法自性空故。又如实知色等自性不生。则无所有。不可以彼无所有法。随喜回向无所有故。若以有相为方便。或有所得为方便。发生随喜回向。佛不称赞。不能圆满六度等法。于是佛赞印之。诸天亦皆赞印。佛告善现。菩萨欲于三世佛。及三乘功德。人天福业。发起无倒随喜回向心者。应作是念。如解脱。色等亦如是。乃至一切有情亦如是。一切法性亦如是。一切随喜回向亦如是。如诸法性无缚无解。无染无净。无起无尽。无生无灭。无取无舍。我于如是功德善根。现前随喜回向菩提。如是随喜。非能随喜。无所随喜故。如是回向。非能回向。无所回向故。如是所起随喜回向。非转非息无生灭故。是随喜回向。为最。为胜。乃至为无等等。疾证无上菩提。功德无比。

阅藏知津卷第十七

~p 899

阅藏知津卷第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三】

  赞般若品第三十二。舍利子向佛广赞般若。佛以一切善法皆由般若出现答之。帝释与舍利子问答。广显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佛又广答舍利子。菩萨不为引发色等一切法故。应引发般若。以一切法。无作无止。无生无灭。无成无坏。无得无舍。无自性故。舍利子问。如是引发般若。与何法合。佛言。不与一切法合。如是般若。于一切法无所得故。帝释问。岂亦不合一切智智。佛言。亦不合。由此于彼不

~p 900-901

可得故。如是合得而无合得。于一切法。亦如是合得而无合得。善现白佛。若菩萨起如是想。般若与一切法合。般若与一切法不合。是俱弃舍般若。远离般若。佛言。复有弃舍远离般若。谓菩萨起如是想。般若无所有。非真实。不坚固。不自在。是俱弃舍远离般若。善现问。若菩萨信般若。为不信何法。佛言。信般若。则不信色等一切法。以行般若时。观一切法不可得故。善现白佛。菩萨般若。名大波罗密多。佛言。缘何意说。善现白佛。菩萨般若。于色等一切法。不作大。不作小。不作集。不作散。不作有量。不作无量。不作广。不作狭。不作有力。不作无力。缘此意说。名大波罗密多。复次新学菩萨。依般若等六度。起如是想。如是般若。于色等一切法不作大不作小等。由起此想。非行般若。若依六度。起如是想。如是般若。于一切法作大作小等。若不依六度。起如是想。如是般若。于一切法不作大不作小等。若不依六度。起如是想。如是般若。于一切法作大作小等。如是一切。皆非行般若。皆非般若等流果故。是名大有所得。非能证无上菩提故。所以者何。有

~p 902-903

情无生故。无灭故。无自性故。无所有故。空故。无相故。无愿故。远离故。寂静故。不可得故。不可思议故。无觉知故。势力不成就故。当知般若亦无生。乃至势力亦不成就。色等一切法。一一广说亦如是。故名大波罗密多。 谤般若品第三十三。舍利子问。于此般若能信解者。从何处来生。发菩提几时。供几所如来。修六度久如。佛言。从十方如来法会来生。发菩提经无数劫。供无数如来。常修六度。经无数劫。善现白佛。甚深般若。为有能闻能见者不。佛言。实无能闻及能见者。亦非所闻。及非所见。何以故。色等一切法无闻无见。诸法钝故。善现复问。菩萨积行久如。便能修学甚深般若。佛言。有菩萨从初发心。即能修学六度。有方便善巧故。不谤诸法。于一切法不增不减。常不远离六度相应之行。亦常不离诸佛菩萨。有菩萨虽曾见多佛。亦多修习六度。而有所得为方便故。不能修学甚深般若。及静虑等。闻说如是甚深般若。便从座去。不敬般若。亦不敬佛。既舍般若。亦舍诸佛。乃至造作增长能感匮正法业。堕三恶道。各无数劫。诸愚痴人。谤毁般若。由四因缘。一者为诸邪魔所扇惑故。二者于甚深法不信解故。三者不勤精进。坚著五蕴

~p 904-905

。诸恶知识所摄受故。四者多怀嗔恚。乐行恶法。喜自高举。轻毁他故。难信解品第三十四。善现白佛。不勤精进。未种善根。具不善根。为恶知识所摄受者。于佛所说甚深般若。实难信解。佛言。如是。如是。善现复问。如是般若。云何甚深难信难解。佛言。色等非缚非解。以色等无所有性。为色等自性故。色等前后中际广说亦尔。又色等清净。即果清净。果清净。即色等清净。是色等清净。与果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色等清净。与般若清净。广说亦如是。色等清净。与一切智智清净。广说亦如是。我清净。有情清净。命者清净。乃至见者清净。一一对色等清净。广说亦如是。复次我清净故。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我清净。若色等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有情清净。乃至见者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复次贪清净。即色等清净。色等清净。即贪清净。何以故。是贪清净。与色等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嗔清净。痴清净。广说亦如是。复次贪清净故。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乃至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嗔痴广说亦如是。复次色清净故。受清净。受清净故

~p 906-907

。色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受清净故。想清净。乃至一切菩萨行清净故。诸佛无上菩提清净。展转广说亦如是。复次般若波罗密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广说乃至无上菩提亦如是。静虑波罗密多清净。乃至布施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复次内空清净故。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外空清净。乃至无性自性空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真如清净。乃至不思议界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苦圣谛清净。乃至道圣谛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四静虑清净。乃至十徧处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四念住清净。乃至八圣道支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菩萨十地清净。五眼清净。六神通清净。佛十力清净。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无忘失法清净。恒住舍性清净。一切智清净。道相智清净。一切相智清净。一切陀罗尼门清净。一切三摩地门清净。预流果凊净。一来果清净。不还果清净。阿罗汉果清净。独觉菩提清净。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诸佛无

~p 908-909

上正等菩提清净。一一广说亦如是。复次一切智智清净故。色等清净。色等清净故。般若波罗密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以对静虑。乃至布施波罗密多。对内空等。乃至诸佛无上菩提。一一广说亦如是。复次有为清净故。无为清净。无为清净故。有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过去未来现在。互对亦尔。(此品共一百零三卷。具明一切诸法互摄互融。) 赞清净品第三十五。舍利子白佛言。如是清净。最为甚深。佛言。如是。毕竟净故。广说色等一一毕竟净故。复言。极为明了。不转不续。本无杂染。本性光洁。无得无观。无生无显。一一广说亦如是。又如是清净。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三界自性不可得故。又如是清净。本性无知。以一切法本性钝故。又色等性无知。即是清净。毕竟净故。自相空故。又般若于一切智智无益无损。毕竟净故。法界常住故。清净般若于一切法无所执受。毕竟净故。法界不动故。又我清净故。色等一切法清净。毕竟净故。我无所有故。色等一切法无所有。是毕竟净。又我无边故。色等无边。以毕竟空无际空故。是毕竟净。菩萨修行般若。不住此岸。彼岸。中流。即毕竟净。以三世法性平等

~p 910-911

故。成道相智。 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善现白佛。菩萨若无善巧方便。于此般若起般若想。以有所得为方便故。弃舍远离甚深般若。佛言。如是。彼等著名著相。是故于此弃舍远离。谓于此般若。取名取相。耽著般若。或恃此般若而生憍慢。不能证得实相般若。若有善巧方便。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不取名相。不起耽著。不生憍慢。便能证得实相般若。舍利子问。云何为著及不著相。善现答言。若无方便善巧。于色等谓空。起空想著。又或于色等谓色等。起色等想著。又从初发心。于六度二十空等。起行想著。名为著相。若有方便善巧。于色等不起空不空想。乃至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惠彼受者。此所施物及惠施性等。以无所得为方便。无一切分别妄想执著。由善通达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是名无执著相。帝释问。云何著相。善现答言。起六度二十空等想著。乃至起于佛所种诸善根想著。起和合回向无上菩提想著。是名修行般若时所有著相。由著想故。不能修行无著般若回向无上菩提。何以故。非色等本性可能回向故。复次应以如实相意。示现教导劝励赞

~p 912-913

喜有情。谓行六度二十空等。不应分别我能惠舍。乃至我能住内空等。若能如是于自无损。亦不损他。便能远离一切想著。佛赞印之。更说微细著相。谓于佛及弟子有情善法。不应取相而忆念故。诸取相者。皆虚妄故。如是般若。最为甚深。以一切法本性离故。皆应礼敬。功德多故。然无造无作。无能觉者。以一切法。一性非二。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若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著。如是般若。难可觉了。无能见闻觉知者。离证相故。不可思议。不可以心知。离心相故。不可以色等知。离色等相故。无所造作。色等不可得故。作者不可得。若不行色等。不行色等若常若无常。乃至若净若不净。是行般若。何以故。色性等尚无所有。况有色等若常若无常等。复次不行色等圆满及不圆满。是行般若。何以故。若色等圆满及不圆满。俱不名色等。亦不如是行。是行般若。复次不行色等著不著相。是行般若。如是行般若时。于色等不起著不著想。如是般若甚深法性。若说不说。俱无增减。如彼虚空。亦如幻士。若赞若毁。不

~p 914-915

增不减。善现白言。菩萨修行般若。甚为难事。谓若修不修。无增无减。亦无向背。而勤修学如是般若。乃至菩提。曾无退转。何以故。如修虚空。都无所有。如虚空中。无色等可施设。所修般若。亦复如是。是菩萨能擐大功德铠。我等皆应敬礼。会中有一苾蒭心念领解。佛赞印之。帝释问善现言。菩萨当如何学。善现答言。当如虚空学。帝释白佛。若人受持般若。我当云何守护。善现谓言。汝见有法可守护不。帝释言。不也。善现言。若人住如所说甚深般若。即为守护。一切求便欲害。终不能得。若欲守护。无异欲护虚空。帝释问言。云何菩萨修行般若。虽知诸法如幻。梦。响。像。阳焰。光影。变化事。寻香城。而不执是幻等。亦不执由幻等。亦不执属幻等。亦不执依幻等。善现答言。若菩萨不执是色等。由色等。属色等。依色等。是菩萨虽知诸法如幻等。而不执是幻等。乃至依幻等。 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诸天由佛神力。于十方面。各见千佛宣说般若。请说上首。皆名善现。问难上首。皆名帝释。佛告善现。弥勒等当来诸佛。亦于此处宣说般若。善现白佛。弥勒得菩提时。以何诸行相状宣说。佛言。当以色等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

~p 916-917

无我。非净非不净。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非缚非解。非有非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宣说如是甚深般若。善现复问。弥勒得菩提时。证何等法。复说何法。佛言。证色等毕竟净法。说色等毕竟净法。善现复问。如是般若。云何清净。佛言。色等清净故。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故。复次色等无染污故。不可取故。复次色等唯假说故。如依虚空。二事响现。色等亦复如是。复次色等不可说故。无可说事故。复次色等不可得故。无可得事故。复次色等不生不灭不染不净故。毕竟空故。善现白佛。于六斋日。读说般若。诸天来听。获胜功德。佛言。如是般若。名大宝藏。尔时诸天散华。庆慰唱言。今见第二转妙法轮。佛告善现。如是法轮。非第一转。非第二转。于一切法不为转故。不为还故。出现于世。以无性自性空故。 波罗密多品第三十八。善现与佛酬唱广叹。 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帝释心念难闻。舍利子向佛分别信解不信解。由于夙因。帝释自言敬礼般若。即为敬礼一切智智。佛言。一切智智。皆从般若而得生故。菩萨应学般若。帝释问佛。菩萨修行般若。云

~p 918-919

何住色等。云何习色等。佛言。若于色等不住不习。是为住习色等。以所住习色等不可得故。复次若于色等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住习色等。以观色等前后中际不可得故。舍利子言。般若最为甚深。佛言。色等真如甚深故。舍利子言。般若难可测量。佛言。色等真如难测量故。舍利子言。般若最为无量。佛言。色等真如无量故。舍利子言。云何菩萨行般若。佛言。不行色等甚深性。是行般若。以色等甚深性。则非色等故。不行色等难测量性。不行色等无量性。一一广说亦如是。舍利子言。如是般若。不应在新学前说。忽彼闻此。不能信解。但应在不退转菩萨前说。帝释问。颇有未受记菩萨。闻说不惊恐怖者不。舍利子言。有。是菩萨不久当受大菩提记。舍利子向佛说王都前相譬。见海近相譬。树枝滋润譬。怀孕身重譬。佛赞印之。善现叹佛甚奇稀有。善能付嘱菩萨。摄受菩萨。佛为说菩萨四摄。善现又问。云何修行般若。速得圆满。佛言。不见色等若增若减。又不见是法非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过去未来现在。善不善无记。欲色无色。乃至不见六度二十空等。是菩萨修行般若。速得圆满。以一切法无性相故。无作用故。不可转故。虚

~p 920-921

妄诳诈。性不坚实。不自在故。无觉受故。离我有情。广说乃至知见者故。善现白佛。如来所说不可思议。佛言。如是色等不可思议故。若菩萨于色等不起不思议想。修行般若。速得圆满。若菩萨不思惟分别色等。色等相。色等性。以色等不可思议故。齐此应知已久修六度。久种善根。供养多佛。事多善友。又色等甚深故。般若极为甚深。如是般若。是大宝聚。能与有情一切功德宝故。又色等清净故。般若是清净聚。乃至应疾书写等。以佛神力。令彼恶魔。不能留难。佛灭度后。东南方渐当兴盛。乃至后五百岁。于东北方当广流布。 魔事品第四十。佛为善现具说修诸行时留难魔事。 佛母品第四十一。佛言。善现。如母得病。子求医疗。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亦复如是。般若能示世间诸法实相。如来皆依般若。普能证知有情心行差别。乃至依于般若。证一切法真如。究竟得无上觉。故说般若能生诸佛。是诸佛母。虽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而无所生。亦无所示。不见色等故。名示色等相。由不缘色等而生于识。是为不见色等故。名示色等相。复次般若能为诸佛显色等

~p 922-923

世间空。能示诸佛色等世间空相。能示诸佛色等世间不可思议相。远离相。寂静相。毕竟空相。无性空相。自性空相。无性自性空相。纯空相。纯无相。无愿相。由是能示诸佛世间实相。名诸佛母。谓令不起此世间想。他世间想。以实无法可起此世他世想故。 不思议等品第四十二。善现白佛。甚深般若。为大事故而现于世。为不可思议事。为不可称量事。为无数量事。为无等等事。而现于世。佛言。如是。如是。善现复言。为但佛性。如来性。自然法性。一切智智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为更有余法耶。佛言。色等亦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复次色等不可施设。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性。善现白佛。何因缘故。佛言。色等不可施设。思议。称量。数量。平等不平等性故。善现又问。何因缘故。佛言。色等自性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无自性故。于意云何。色等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无自性中色等可得不。善现言。不也。佛言。如是。由此一切法皆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以一切法皆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故。一切如来所有佛法。如来法。自然法。一切智智法。亦不可思议。乃至无等等。思议灭故。称量灭故。数

~p 924-925

量灭故。等等灭故。但有增语。如虚空故。于是四众得益。菩萨得记。办事品第四十三。佛答善现。般若能办六度二十空等。如王以诸国事。付嘱大臣。如来亦尔。以三乘法。付嘱般若。般若不取著色等。出现世间。能成辨事。善现白言。云何般若出现世间。不取著色等。佛言。汝颇见色等可取可著不。颇见有法能取能著不。颇见由是法有取有著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如是。是故菩萨亦不应取著色等。诸天子白佛。假使大千有情。皆成四果独觉。不如有人。一日于此甚深般若所成就忍。胜彼智断无量无边。以诸四果独觉所有智断。皆是菩萨忍少分故。佛言。如是。 众喻品第四十四。善现问言。若菩萨信解般若。复能修习。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佛言。从人趣来。亦有从他方佛处来。亦有从睹史多天来。若于先世。虽得闻般若等。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闻说是般若。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若于先世。虽曾请问甚深义趣。而不能经一日二日三四五日。随顺修行。今闻说是般若。设经一日乃至五日。其心坚固。若离所闻。寻便退失。复次若不以

~p 926-927

般若等摄他有情。若不随顺修行深般若等。或堕声闻及独觉地。如海船破。不取木器尸等以为依附。如度嚝野。不摄受资粮器具。如执坏瓶。如船未具装治。如老病无人扶。若能摄受般若。方便善巧者。反是。善现白佛。云何不摄受般若。亦不摄受方便善巧。退堕声闻及独觉地。佛言。从初发心。住我我所执。修行施等。所以者何。施等波罗密中。无如是分别。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施等波罗蜜多相故。此人不知此彼岸相故。不能摄受施等一切善法。由是或堕二地。不证无上菩提。又修施等时。执为我所而生憍慢。由不摄受甚深般若。亦不摄受方便善巧。退堕二地。若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施等。了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摄受施等一切善法。不堕二地。疾证菩提。 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佛答善现。初业菩萨。应先亲近真善知识。谓说修施等时。普施有情。同共回向无上菩提。不应以色等而取无上菩提。若不取色等。便得无上菩提。勿于色等而生贪爱。以色等非可贪爱。一切法自性空故。善现白佛。菩萨能为难事。于一切法自性空中。希求菩提。欲证菩提。佛言

~p 928-929

。如是。虽知一切法如幻。梦。响。像。影。焰。化。寻香城。自性皆空。而为世间得义利故。得利益故。得安乐故。欲救拔故。作归依故。作舍宅故。作究竟道故。作洲渚故。作光明故。作焰炬故。作导师故。作将帅故。作所趣故。发趣菩提。善现白佛。云何为世间得义利。乃至作所趣。佛一一详答。是中作舍宅者。说一切法皆不和合。色等不和合。即色等不相属。不相属即无生。无生即无灭。无灭即不和合。作究竟道者。色等究竟。即非色等。如此诸法究竟相。一切法相亦如是。善现白佛。若一切法相如究竟相者。云何菩萨于一切法应现等觉。佛言。如是色等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等。是为菩萨难事。谓虽观一切法皆寂灭相。而心不沉没。作是念言。我于是法现等觉已。证得菩提。为诸有情宣示寂灭微妙之法。作洲渚者。色等前后际断。即是寂灭微妙如实。作将帅者。开示色等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作所趣者。开示色等以虚空为所趣。开示色等非趣非不趣。以色等性空。空中无趣无不趣故。所以者何。一切法皆以空为趣。彼于是趣不可超越。以空中趣非趣不可得故。无相为趣。无愿为趣。无起无作为趣。乃至寻香城为趣。无量无边等

~p 930-931

为趣。我有情等为趣。常乐我净为趣。无常苦。无我。不净。为趣。贪事。嗔事。痴事。见所作事。真如等。色等。为趣。一一广说亦如是。 趣智品第四十六。善现白佛。谁于甚深般若。能生信解。佛言。久发意。供多佛。善根熟。善友摄。乃能信解。善现复问。生信解者。何性。何相。何状。何貌。佛言。调伏贪嗔痴性为性。远离贪嗔痴相状貌为相状貌。又调伏贪无贪嗔无嗔痴无痴性为性。远离贪无贪等相状貌为相状貌。又问。信解般若。当何所趣。佛言。当趣一切智智。能与一切有情为所归趣。又问。菩萨能为难事。擐坚固甲。度脱有情。令证涅槃。而都不见有情施设。佛言。如是。复次菩萨所擐甲胄。不属色等。以色等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胄故。善现白佛。是菩萨无容当堕二地。所以者何。菩萨非为度脱少分有情。非为求少分智故。普为救拔一切有情。但为求得一切智智。而擐甲胄。佛言。如是。善现白佛。般若甚深。无能修者。无所修法。亦无修处。亦无由此而得修习。所以者何。非此甚深义中。而有少分实法可得。若修虚空。是修般若。若修一切法。

~p 932-933

是修般若。若修不实法。若修无所有。若修无摄受。若修除遣。是修般若。所谓修除遣色等。佛印述之。复次于般若等不生执著。验知是不退菩萨。诸不退转菩萨。不观他语。及他教勅。以为真要。非但信他而有所作。不为贪嗔痴慢余杂染心之所牵引。相续随顺趣向临入一切智智。善现白佛。是菩萨行色等不。佛言。不行色等。是菩萨随顺趣向临入一切智智。无能作。无能坏。无所从来。无所去处。亦无所住。无方无域。无数无量。无往无来。亦无能证。不可以色等证。何以故。色等即是一切智智。所以者何。若色等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 真如品第四十七。诸天散华礼赞。言一切佛般若经中。皆作是说。色等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色等。若色等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亦无穷尽。佛印述云。我观此义。心恒趣寂。不乐说法。谓深般若。即佛所证无上菩提。无能证。非所证。无证处。无证时。此法深妙。不二现行。非诸世间所能比度。虚空等甚深故。此法甚深。我等甚深故。色等甚深故。此法甚深。诸天白佛。此深妙法。不为摄取色等故说。不为弃舍色等故说。世

~p 934-935

间有情。多行摄取行。起我我所执。谓色是我是我所。乃至一切相智是我是我所。佛印述云。若菩萨为摄取色等故行。为弃舍色等故行。不能修六度等。不能证二十空等。一一广说。善现白佛。此深妙法。随顺般若。乃至三智等一切法。于色等都无有碍。以无碍为相。虚空等平等性故。色等无生无灭故。色等足迹不可得故。诸天白佛。善现随如来生。佛真弟子。善现谓诸天言。一切法真如平等故。如来真如平等。如来真如平等故。一切法真如平等。同一真如平等。无二无别。善现于此真如。能深信解。故说善现随如来生。说是真如相时。大千震动。天散香华。善现复言。善现不由色等故。随如来生。不由色等真如故。随如来生。不离色等故。随如来生。不离色等真如故。随如来生。是一切法。都无所有诸随生者。若所随生。由此随生。及随生处。皆不可得。舍利子白佛。此中色等不可得。色等真如亦不可得。何以故。色等尚不可得。况有色等真如可得。佛印述之。六万菩萨。成阿罗汉。佛言。此诸菩萨。虽有菩萨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远离般若。及方便善巧力故。

~p 936-937

于实际作证。取声闻果。舍利子问。何因缘故。有菩萨修三脱门。不摄受般若。无方便善巧力。便证实际。取二乘果。有菩萨修三脱门。摄受般若。有方便善巧力。不证实际。趣无上觉。佛言。若远离一切智智心修三脱门。是不摄受般若。无方便善巧力。若不离一切智智心修三脱门。是摄受般若。有方便善巧力。次说大鸟无翅喻。以喻菩萨依声执相。若不取相。直趣无上菩提。以离相心。修行施等。安住二十空等。舍利子言。是菩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都不见有少法可得。谓若能证。若所证。若证处。若证时。若由此证。都不可得。若色等乃至一切相智都不可得。有人远离般若方便善巧而求菩提。当知彼于所求。或得不得。于所修行六度等。于所安住二十空等。皆取相故。若欲证无上菩提。决定不应远离般若方便善巧。用无所得为方便。以无相俱行心。应修六度等。应住二十空等。诸天白佛。无上菩提。极难信解。甚难证得。所以者何。菩萨于一切法自相共相。皆应证知。方得无上菩提。而所知法相。都无所有。皆不可得。佛言。我亦现觉一切法相。证得无上菩提。而都不得胜义法相。可说名为此是能证。此是所证。此是证处。此是证时。及可

~p 938-939

说为由此而证。以一切法毕竟净故。有为无为毕竟空故。善现白佛。如我思惟佛所说义。无上菩提。极易信解。甚易证得。若能信解无法能证。无法所证。无有证处。无有证时。亦无由此而有所证。则能信解无上菩提。若有证知无法能证等。则能证得无上菩提。以一切法毕竟皆空。若增若减。都不可得。不应于中谓难信解。及难证得。所以者何。色等。色等自性空。若于如是自性空。深生信解。无倒证知。便得无上菩提。舍利子言。由是因缘。无上菩提极难信解证得。譬如虚空。不作是念。我当信解。速证菩提。菩萨亦应如是。要信解一切法与虚空等。及能证知。乃得无上菩提。若信解一切法皆与虚空等。便于菩提易生信解易证得者。则不应有恒沙菩萨擐大功德铠而有退屈。善现问言。色等与菩提有退屈不。离色等。有法于菩提有退屈不。色等真如于菩提有退屈不。离色等真如。有法于菩提有退屈不。舍利子一一答言。不也。善现语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都无所有。皆不可得。说何等法。可于菩提而有退屈。舍利子言。若尔。何故佛说三种住菩萨乘有情。但应说

~p 940-941

一。又应无三乘。但有一乘。满慈子语舍利子。应问许有一菩萨乘不。然后可难应无三乘建立差别。舍利子以问善现。善现语言。一切法真如中。为有三种住菩萨乘有情差别相不。为有三乘菩萨异不。为实有一定无退屈菩萨乘不。为实有一正等觉乘不。有一有二有三相不。为有一法或一菩萨而可得不。舍利子一一答言。不也。善现语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都无所有。皆不可得。云何作是念言。如是菩萨。于无上菩提。定有退屈。定无退屈。及不决定。乃至如是为三。如是为一。若菩萨闻说如是诸法真如不可得相。其心不惊恐怖疑悔退没。疾得无上菩提。佛赞印之。

阅藏知津卷第十八

~p 943

阅藏知津卷第十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四】

  菩萨住品第四十八。善现白佛。菩萨欲得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佛言。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起平等心。以平等心与语。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恭敬心。质直心。调柔心。利益心。安乐心。无碍心。如父母兄弟姊妹男女亲族心。朋友心。如亲教师轨范师弟子同学心。如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心。如独觉心。如菩萨心。如如来心。应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心。应救济怜愍覆护心

~p 944-945

。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心。空。无相。无愿心。当于此住。复次。应自离十恶。劝他离十恶。恒正称扬离十恶法。欢喜赞叹离十恶者。应自修一切善。劝他修一切善。称扬一切善法。赞叹修一切善者。应如是住。若如是学。如是安住。则于色等得无障碍。所以者何。从前际来。不摄受色等。何以故。色等不可摄受故。若色等不可摄受。则非色等。说是品时。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不退转品第四十九。善现白佛。不退转菩萨。有何行。有何状。有何相。我等云何知。佛言。菩萨如实知异生地。二乘地。菩萨地。佛地。于诸法真如中。无变异。无分别。皆无二无二分。虽如实悟入诸法真如。而于诸法真如无所分别。以无所得为方便故。闻真如与一切法无二无别。而无疑滞。以真如与一切法。不可说一异俱不俱故。是菩萨若无义利。终不发言。不观视他好恶长短。平等怜愍。而为说法。善现复白佛。以何行状相。知是不退转菩萨。佛言。能观一切法无行状相。是为不退转菩萨。谓于色等退转故。名不退转。以色等自性无所有。菩萨于中不住。故名退转。若不退转菩萨。终不乐观外道。于毗柰耶。终无疑惑。无戒禁取。不生三恶趣等。

~p 946-947

受行十善。恒修六度。通利十二分教。持法施善根。与诸有情回向菩提。于深法门。不生疑惑犹豫。都不见有色等。可于中生疑惑犹豫。成就柔润三业。于诸有情。心无挂碍。决定不与五盖共居。恒住正念正知。身心清净。不贪四事。虽受十二杜多功德。而无所恃。恶魔化现。不信不随。决定不退一切善法。于色等想退转。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无所造作。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得是忍故。名不退转。又答善现。是菩萨不复退堕二乘地中。故说不退转故。名不退转。远离二乘地。于彼二地决定退舍。故说以退转故。名不退转。随意能入十二门禅三十七品等。而不受其果。常不远离大菩提心。不贵重色等。虽现摄受五欲。而不染著。不行邪命。复有所余诸行状相。通达诸法。皆无所有。常不远离大菩提心。不乐观察论说色等。但乐观察论说般若。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施等。离悭贪等。虽住一切法空。而爱乐正法。不乐非法。虽住不可得空。而常称赞不坏法性。饶益有情。虽住真如法界。而爱善友。不乐恶友。常

~p 948-949

乐见佛闻法。常不远离念佛闻法作意。生生之处。常不离佛。恒闻正法。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巧方便品第五十。佛告善现。不退菩萨。成就广大无量无边。不可数。难思议。胜功德聚。住不共二乘智。引发四无碍解。又色等亦名甚深。色等真如甚深故。色等真如。非即色等。非离色等故。善现白佛。甚奇微妙方便。为不退菩萨遮遣色等。显示涅槃。佛印述云菩萨应于如是诸甚深处。依深般若相应理趣。审谛思惟。称量观察。应作是念。我今应如所说而住。应如所说而学。则能摄取无数功德。超无量劫生死流转。疾证菩提。若此功德有形量者。恒沙世界不能容受。次以远离般若所修得福。与依深般若所获功德。重重较胜。善现白佛。分别所作。皆非实有。何缘是诸菩萨获福无边。佛言。菩萨行深般若。知一切种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虚妄不实。善学二十空。如如观察。即不远离甚深般若。获福无数无量无边。不可数在有为无为界中。不可量在去来现在法中。不可测度彼边际故。复次。色等亦无数无量无边。色等空故。善现白佛。一切法空。即是无尽。亦是无数无量无边。佛言。如是。善现复问。若不可说义无增无减

~p 950-951

。则布施等亦无增无减。云何菩萨修行施等。证得无上菩提。佛言。如是。菩萨不作是念。我于般若等若增若减。但作是念。唯有名想。谓为般若等。是菩萨修施等时。持此施等俱行作意。及依此起心及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菩提。如佛菩提微妙甚深而起回向。由此回向巧方便力。证得无上菩提。善现白佛:何谓无上菩提。佛言。诸法真如是。又问。何谓诸法真如。佛言。色等真如是。诸法真如无增无减故。无上菩提亦无增无减。菩萨不离般若。常乐安住诸法真如。都不见法有增有减。由此不可说义无增无减。施等乃至一切相智。亦无增无减。菩萨依止无增无减。方便修行般若。由此为门。集诸功德。便证无上菩提。善现白佛。用初心证。用后心证。佛言。如然灯时。为初焰能燋炷。为后焰能燋炷。善现言。非初焰亦不离初焰。非后焰亦不离后焰。其炷实燋。佛言。菩萨亦尔。善现言。菩萨不作是念。我当坏相。及坏相想。亦不作是念。我当坏无相。及坏无相想。于一切种无分别故。是菩萨虽能离诸分别。而佛十力等未圆满故。未证无上菩提。由此善巧方便力故。于一切法。不取不坏。知一切

~p 952-953

法自相空故。住一切法自相空中。为度有情。入三三摩地。大悲愿力所牵逼故。用此三定。成熟有情。佛言。如是。舍利子问菩萨梦中入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有增益不。善现答言。昼时入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有增益者。彼梦中入。亦有增益。昼与梦中无差别故。乃至令与慈氏问答。 愿行品第五十一。佛告善现。菩萨修行施等。见有情苦。作愿勤修。速得圆满邻近菩提。又见有情三聚无别。堕三恶趣等。皆悉作愿勤修六度。令速圆满。 殑伽天品第五十二。授天女菩提记。 善学品第五十三。善现白佛。行深般若菩萨。云何修习。近空三摩地等。云何入空三摩地等。佛言。应观色等空。不令心乱。若心不乱。则不见法。若不见法。则不作证。善学诸法自相皆空。无法可增。无法可减。故于诸法不见不证。以胜义谛中。能证。所证。证处。证时。及由此证。若合若离。皆不可得不可见故。菩萨观法空时。先作是念。我为学故观。不为证故观。今是学时。非为证时。是菩萨未入定位。系心于所缘。已入定时。不系心于境。不退六度二十空等。不证漏尽。如坚翅

~p 954-955

鸟飞腾虚空。自在翱翔。久不堕地。虽依空戏。而不住空。亦不为空之所拘碍。又如善射。箭箭相承。不令堕落。次广明不退转相。及广明魔恼乱相。又广明傲慢余菩萨罪。申明菩萨真远离行。并示菩萨真胜善友。劝诸菩萨当学般若。于此经中广说菩萨所应修学一切法相。善现白佛。般若以何为相。佛言。以虚空为相。无相为相。诸法诸相。皆不可得。无所有故。又有因缘故。可说般若所有妙相。诸法亦有如是妙相。所以者何。般若以性空为相。诸法亦以性空为相。般若以远离为相。诸法亦以远离为相。以一切法皆自性空。离众相故。善现白佛。则一切法。一切法空。亦一切法。一切法离。云何有情可施设有杂染清净。佛言。有情长夜有我我所心。执我我所不。答言。如是。佛言。彼心所执我及我所。空远离不。答言。如是。佛言。岂不有情。由我我所执。流转生死。答言。如是。佛言。如是有情流转生死。由有杂染。以是证知。杂染可得。若诸有情。无心执著我及我所。则无杂染。若无杂染。是则应无流转生死。流转生死既现可得。应知有杂染法。既有杂染。亦有清净。是故应知有情虽自性空。远离众相。而有杂染清净可得。善现白佛。菩萨若如是行。则不行色等。佛言。如

~p 956-957

是。乃复广较宣说般若相应作意功德。当知已到福田彼岸。一切有情无能及者。虽于有情平等发起大慈悲等。而于一切无所执著。 断分别品第五十四。善现白佛。一切作意。皆自性离自性空。诸法亦尔。云何菩萨不离般若相应作意。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佛言。如是离空。非二乘菩萨佛作。亦非余作。然一切法法住法定等。法尔常住。是菩萨不离般若相应作意。亦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何以故。甚深般若一切智智。及诸作意皆自性离自性空故。如是离空。无增无减。能正通达。名不离故。善现复问。云何修证般若平等性已。证得无上菩提。佛言。非诸佛法有增有减。亦非一切法住法定等有增有减。以甚深般若非一非二。非三非四。亦非多故。善现复问。为即深般若。空虚非有。不自在性。不坚实性。能行般若不。为离深般若。空虚非有。不自在性。不坚实性。有法可得能行般若不。为即深般若能行般若不。为离深般若能行般若不。为即空性能行空不。为离空性能行空不。为即色等能行般若不。为离色等能行般若不。佛一一答言。不也。色等空虚非有。不自在性。

~p 958-959

不坚实性。若即若离。广作问答亦如是。色等真如。乃至不思议界。若即若离。广作问答亦如是。善现白佛。若如是诸法。皆不能行般若。云何菩萨能行般若。佛言。汝见有法。能行般若不。汝见般若。是菩萨所行处不。汝所不见法。是法可得不。不可得法。有生灭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如汝所见诸法实性。即是菩萨无生法忍。成就是忍。便为如来授菩提记。善现复问。菩萨以一切法无生性得记不。以一切法生性得记不。以一切法生无生性得记不。以一切法非生非无生性得记不。佛皆答言。不也。善现白佛。云何菩萨得不退记。佛言。汝见有法得佛记不。善现答言。不也。佛言。如是。菩萨于一切法无所得时。不作是念。我于菩提当能证得。我用是法证得菩提。我由此法。于如是时。如是处证得菩提。所以者何。无分别故。 巧便学品第五十五。帝释白佛。若于般若听受修行。正为他说。乃至菩提。不杂诸余心心所者。当知必不成就微少善根。佛印述较胜已。帝释为一苾蒭。复广较胜。兼为阿难明是佛威神力。佛言。般若功德非人天等所能知故。次为阿难分

~p 960-961

别有扰乱不扰乱相。及明出罪还补善法。或无或有差别。深嘱菩萨。于有情类。不应发起嗔忿等心。亦不应生粗恶言说。次答阿难菩萨与菩萨共住之问。善现白佛。云何菩萨平等性。而诸菩萨于中学故。名平等学。佛言。内空等是平等性。复次色等。色等自性空。是平等性。菩萨于中学故。名平等学。善现复问。为色等尽故学。离故学。灭故学。无生故学。无灭故学。本来寂静故学。自性涅槃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如是广问竟。佛言。如汝所说。于意云何。色等真如尽灭断不。答言。不也。佛言。若菩萨于真如如是学。是学一切智智。当知真如无尽。无灭。无断。不可作证。一一述答亦尔。复次如是学时。是学施等。乃至是学无上菩提。若学施等。是学一切智智。至一切学圆满彼岸。善现白佛。若一切法本性清净。云何菩萨于诸法中复得清净。佛言。如是诸法。本来自性清净。菩萨于中。精勤修学甚深般若。如实通达。无没无滞。远离一切烦恼染著。故说菩萨复得清净。复次虽一切法本性清净。而诸异生不知见觉。菩萨欲令彼知见觉。修行布施等。安住内空等。如是学时。于佛十力等无量佛法。皆得清净。不堕二地。于诸有情心行差别。皆能通

~p 962-963

达至极彼岸。善巧方便。令诸有情证一切法本性清净。如是修学。终不发起悭贪破戒等心。终不发起执取色相等相应之心。何以故。都不见法是可得者。无所得故。不起执取色等法相相应之心。修学如是般若。无有一切功德善根而不能得。 愿喻品第五十六。帝释心念叹胜。佛赞印之。散华发愿。问随喜福。佛答不可数知。善现白佛。云何菩萨以如幻心。能证无上菩提。佛言。汝见如幻心不。答言。不也。佛言。若处无幻。无如幻心。汝见有是心。能证菩提不。答言。不也。佛言。若处离幻。离如幻心。汝见有是法。能证菩提不。答言。不也。都不见即离心法。说何等法。是有是无。以一切法毕竟离故。若法毕竟离。是法不应修。亦不应坏。亦不应引。般若毕竟离故。不应能引。云何离法能证离法。佛言。善哉。以般若等毕竟离故。菩萨可得无上菩提。若般若等非毕竟离。应非般若等。以般若等毕竟离故。名为般若等。是故菩萨非不依般若。能证无上菩提。虽非离法能证离法。而证菩提。非不依止甚深般若。是故菩萨欲得菩提。应学般若。善现白佛。菩萨所行法义。极

~p 964-965

为甚深。佛言。如是。菩萨能为难事。行甚深义而不作证。善现白言。菩萨所作不难。所以者何。所证法义。能证般若。证法。证者。证处。证时。都不可得。譬如虚空。幻士。影像。如来。变化。机关。于一切法。无分别故。舍利子问。但般若无分别耶。善现答言。静虑等亦无分别。舍利子问。色等亦无分别耶。善现印答。舍利子问。若一切法皆无分别。云何有五趣差别。云何复有三乘位异。善现言。有情颠倒烦恼因缘造种种业。感异熟果。依此施设五趣差别。无分别故有。修预流及预流果等三乘圣位。去来现在如来。由无分别。分别断故。可施设有。由此因缘。知一切法皆无分别。以无分别真如法界法性实际为定量故。菩萨应行如是无分别相般若。便能证得无分别相所求菩提。 坚等赞品第五十七。舍利子问。菩萨行深般若。为行坚实法。无坚实法耶。善现答言。行无坚实法。般若等无坚实故。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诸天作念。若人发心如深般若义行。不堕二地。甚为稀有。应当敬礼。善现告言。是未稀有。若菩萨知一切法及诸有情。皆不可得。而发心擐功德铠。度令究竟涅槃。乃甚稀有。如调伏虚空。如与虚空战。何以故。色

~p 966-967

等离故有情离。复次。色等离。故施等离。若菩萨闻说诸法无不远离。心不沉没惊怖忧悔。是为行深般若。佛言。何因缘故。菩萨于深般若。心不沉没。善现言。以一切法。皆非有故。皆远离故。皆寂静故。无所有故。无生灭故。观一切法。皆不可得。不可施设是能沉没。是所沉没。是沉没时。是沉没处。是沉没者。由此沉没。若能如是行深般若。释梵礼敬。佛言。非但释梵。亦为净居诸天礼敬。亦为十方佛所护念。则令一切功德圆满。一切恶魔不能沮坏。以成就二法故。一观诸法皆毕竟空。二不弃舍一切有情。又一如所言皆悉能作。二为诸佛常所护念。若菩萨闻说般若。心无疑惑。深生净信。当于不动佛所。及诸菩萨所。广闻其义。信解不退。证得一切智智。善现白佛。诸法实性。皆不可得。云何安住真如。精勤修学。疾证菩提。佛言。如佛所化。安住真如。修菩萨行。疾证菩提。宣说正法。菩萨亦复如是。帝释白佛。般若极难信解。菩萨甚为难事。观一切法。都无所有。于深法性。无疑无滞。善现语言。菩萨观一切法。无不皆空。都无所有。谁沈谁没。谁怖谁惊

~p 968-969

。谁疑谁滞。未为稀有。帝释白言。如箭射空。近远无碍。尊者所说。亦复如是。 嘱累品第五十八。帝释白佛。赞善现所说。无不依空等。佛告帝释。善现安住空故。观施等尚不可得。况有行施等者。善现于一切法。住远离住。寂静住。无所得住。空住。无相住。无愿住。如是等无量胜住。比菩萨所住般若最胜行住。乃至邬波尼杀昙分。所不及一。于是诸天散华。六千苾蒭得菩提记。同名散华如来。佛语庆喜。虽种三乘善根。要于甚深般若。修行六度。安住二十空等。令得圆满。是故我以般若。付嘱于汝。忘失余法。其罪犹小。忘失般若。其罪甚大。乃至种种赞说付嘱。令受持已。复现神力。令众皆见不动如来海会说法。彼土庄严。佛摄神力。众忽不见。佛告庆喜。如彼佛土。非此土眼所行境界。一切法亦如是。皆非眼根之所行境。法不行法。法不见法。法不知法。一切法无行者。无见者。无知者。无动无作。能取所取。性远离故。能所思议。性远离故。如幻事等。众缘和合。相似有故。无作受者。妄现似有。无坚实故。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行者。是行般若。亦不执著此诸法相。如是学时。于诸学中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妙。为微妙。为上

~p 970-971

。为无上。诸有欲取般若量边际者。如愚欲取虚空量及边际。庆喜白佛。何故般若无量。佛言。性无尽故。性远离故。性寂静故。如实际故。如虚空故。三世诸佛皆学般若。证得菩提。宣说开示。而此般若。亦无有尽。已不尽。今不尽。当不尽。静虑等一一皆尔。内空等一一皆尔。所以者何。此等诸法。无生无灭。亦无住异。云何可得施设有尽。佛复出广长舌。明无虚妄。若能受持般若陀罗尼者。则为总持一切佛法。 无尽品第五十九。善现问佛。般若为无尽不。佛言。实为无尽。犹如虚空。不可尽故。复问。云何应引般若。佛言。色等无尽故。应引般若。复次色等虚空无尽故。应引般若。复次观无明等如虚空无尽故。应引般若。如是观察十二缘起。远离二边。是诸菩萨不共妙观。不见有法无因而生。不见有法无因而灭。不见有法常住不灭。不见有法有我有情等。不见有法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是菩萨虽行般若等。而不见有所行。亦不见有法能见所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如是般若。一切魔大愁恼。

~p 972-973

次答善现。菩萨能正修行般若。便能具足修满六波罗密。 相引摄品第六十。善现白佛。云何安住布施。引摄净戒等五。乃至安住般若。引摄布施等五。佛广答之。 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善现白佛。如是菩萨。发心几时。乃至植几善根。佛言。发心甚久。善根无不圆满。如是般若。如日月轮。照余五度。如有七宝。乃名轮王。如强夫守护美女。如军将善备铠杖。如小王朝侍轮王。如水随恒河入海。如右手能作众事。如大海同一咸味。如圣王轮。最居先导而无分别。何以故。波罗密多。及一切法。自性皆钝。无所能为。虚妄不实空无所有不自在相。譬如阳焰。光影。水月。镜中像等。其中都无分别作用。真实自体。善现白佛。若一切法自性皆空。云何菩萨勤修六度。当得菩提。佛言。菩萨恒作是念。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苦。作是念已。舍内外物。舍已。复作思惟。我于此物。都无所舍。此内外物。自性皆空。非关于我。不可舍故。又复为诸有情。终不犯戒。不起嗔恨。常无懈怠。不起乱心。修学胜慧。由此观察修行六度。速得圆满。疾证菩提。善现白佛。若六度无差别相。皆是般若所摄受故。皆由般若修成满故。

~p 974-975

应合成一波罗密多。云何可说般若于布施等。为最。为胜。及无上等。佛言。如诸有情。种种相别。若近妙高山王。咸同一色。善现复问。波罗密多及一切法。若随实义。皆无此彼胜劣差别。何缘故说般若最胜。佛言。但依世俗言说作用。说有此彼胜劣差别。施设六度。度脱有情世俗作用生老病死。然诸有情生老病死。皆非实有。但假施设。所以者何。有情无故。当知诸法亦无所有。甚深般若。了达一切都无所有。能拔有情世俗作用生老病死。由此故说般若最胜。善现白佛。般若于诸善法。有取舍不。佛言。无取无舍。以一切法。皆不可取不可舍故。谓于色等无取无舍。善现复问。般若云何于色等无取无舍。佛言。般若不思惟色等。如是于色等无取无舍。善现复问。般若云何不思惟色等。佛言。般若于色等。不思惟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缘。如是不思惟色等。善现复问。若菩萨不思惟色等。云何增长所种善根。云何圆满波罗密多。云何能得一切智智。佛言。若时菩萨不思惟色等。是时便能增长所种善根。便能圆满波罗密多。便能证得一切智智。所以者何。要不思惟

~p 976-977

色等。乃能具足修菩萨行。证得无上菩提。善现复问。何缘要不思惟色等。乃能具足修菩萨行。证得菩提。佛言。若思惟色等。则染著欲界色无色界。不能具足修菩萨行。证得菩提。若不思惟色等。则不染著三界。则能具足修行。证得菩提。善现复问。菩萨勤学般若。当于何住。佛言。不应住色。乃至不应住诸佛无上菩提。又问。何缘不应住色等。佛言。于一切法无执著故。不应住色等。是菩萨不见有法可于其中而起执著。及安住故。如是以无执著及无安住而为方便。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复次。若作是念。能如是无所执著安住行深般若。是行般若。能如是无所执著安住修深般若。是修般若。我应如是行。如是修。由如是念。取相执著。远离般若。亦远离静虑等。乃至远离无上菩提。何以故。甚深般若。于一切法无所执著。非深般若有执著性。所以者何。甚深般若。都无自性。可于诸法有所执著。是故菩萨修行般若。于一切法及深般若。皆无执著。复次。若起是想。此是般若。我行般若。则是徧行诸法实相。菩萨由起此想。便退般若。亦退静虑等。何以故。般若是一切种白法根本。若退般若则为退失一切白法。复次。若作是

~p 978-979

念。般若徧能摄受六度二十空等。则退失般若。亦不能摄受六度二十空等。何以故。非离般若。能徧摄受殊胜善法。及证菩提。复次。若作是念。安住般若。便于菩提定得受记。则为退失般若。不得受记。复次。若作是念。安住般若。则徧引发布施等。亦徧安住内空等。则退失般若。不能引发布施等。不能安住内空等。复次。若作是念。佛知诸法无摄受相。自证菩提。得菩提已。为诸有情宣示诸法实相。则为退失般若。何以故。如来于法。无知无觉。无说无示。以诸法实相。不可知觉。不可施设。云何得有知觉说示一切法者。若言实有知觉说示一切法者。无有是处。善现白佛。云何远离种种过失。佛言。若作是念。诸法无所有。不可取。无有能现等觉者。亦无有能宣说开示。若如是行。是行般若。离诸过失。若著无所有不可取法。则离般若。何以故。甚深般若。于一切法无所执著。无所摄受。善现白佛。般若于般若。为远离为不远离。乃至三智于三智。为远离为不远离。若般若于般若等。设远离设不远离。云何能无执著引发般若等。(内空等。则云安住。)佛言。非远离非不远离。是故能无执著。引发安住。何以故。非即自性。非

~p 980-981

离自性。而能安住引发自性。复次。菩萨行深般若时。不执著色等。谓此是色等。此色等属彼。于如是一切法无执著故。便能引发般若等。安住内空等。若于诸法中有所执著。谓此是法。此法属彼。则不能随意引发安住殊胜功德。复次。菩萨行深般若时。不观色等若常若无常。乃至若远离若不远离。便能引发安住殊胜功德。复次。若行深般若。则为行静虑。乃至行一切相智。复次。甚深般若。随所行处。余善皆从。随所至处。余善皆至。如四军随轮王。又般若如善御者。御余善法。行于正道。至一切智智。善现白佛。云何为道。云何非道。佛言。诸异生道。声闻道。独觉道。非菩萨道。自利利他道。一切智智道。不住生死及涅槃道是菩萨道。甚深般若。能为大事。示现道非道相。令菩萨知。速证一切智智。复次。能为大事。度诸有情。皆获利益安乐。虽作无边利乐他事。而于此事无所取著。虽能示现色等所作事。而无取著。引导菩萨。令趣菩提。定不退转。而于诸法。无起无灭。以法住性为定量故。善现白佛。若深般若。于一切法无起无灭。云何菩萨应

~p 982-983

修六度。佛言。菩萨应缘一切智智。为诸有情而修施等。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菩提。于回向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用何回向。回向何处。是菩萨持此善根。如是回向菩提。则修六度四等。速得圆满。疾得一切智智。善现白佛。云何能与六度常共相应。不相舍离。佛言。如实观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能与六度常共相应。不相舍离。复次。恒作是念。我不应住色等。以色等非能住非所住故。是能与六度相应不离。善现白佛。菩萨应于般若。常勤学耶。佛言。如是。般若如大海。是诸善法生长方便所趣向门。三乘皆当勤学。菩萨于般若勤修学时。应勤修学布施等。应勤安住内空等。如善射人。甲胄坚固。执好弓箭。不惧怨敌。菩萨亦如是。摄受般若及静虑等诸功德时。皆以般若而为方便。一切魔外皆不能伏。便为三世诸佛护念。以能行布施。乃至能行一切相智故。善现复问。云何行布施等。便为诸佛护念。佛言。行施等时。观施等不可得故。为佛护念。复次。三世诸佛如色等不可得故。护念是菩萨。复次。三世诸佛不以色等故。护念是菩萨。善现白佛。菩萨虽多处学。而无所学。佛言。如是。实

~p 984-985

无有法。可令菩萨于中学故。善现复言。佛为菩萨。或略或广宣说六度相应之法。若欲证菩提。皆应听受读诵通利。如理思惟。审正观察。心心所法。于所缘相。皆不复转。佛言。如是。又问。云何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佛言。若如实了知色等真如相。是于一切法知略广相。又问。云何色等真如相。菩萨如实了知而于中学。于一切法知略广相。佛言。色等真如无生无灭。亦无住异而可施设。菩萨如实了知当于中学。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乃至无上菩提。一一问答亦尔。复次。如实了知色等实际相。是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善现白佛。云何色实际相。佛言。无色际是名色实际相。乃至无上菩提。一一问答亦尔。复次。如实了知色等法界相。是于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善现白佛。云何色法界相。佛言。色界虚空界。是名色法界。此色法界无断无别而可施设。是名色法界相。乃至无上菩提。一一问答亦尔。善现又问。复云何应知一切法略广相。佛言。如实了知一切法不合不散。当知一切法略广相。谓色等皆不合不散。何以故。如是诸法。皆无自性。则无所有。则不可说

~p 986-987

有合有散。于一切法如是了知。则能了知略广之相。善现白佛。如是名为略摄六度。若于中学。能多所作。初修业。乃至十住地。皆应于中学。学此略摄波罗密多。于一切法知广略相。佛言。如是。如是法门。利根能入。中根亦能入。定根能入。不定根亦能入。若专于中学。无不能入。非懈怠等之所能入。若如所说而学。能随证得六度二十空等。福聚甚多。善知所缘门。善知行相门。善知字门。善知非字门。善知言。不言。一增语。二增语。乃至善知界。善知非界。又善知色等作意。又善知色等色等相空。又善知止息道。不止息道。生灭住异。乃至善知安立三乘方便。善现白佛。菩萨云何当行般若。当引般若。当修般若。佛言。观色等乃至老死寂静故。可破故。不自在故。体虚妄故。不坚实故。应行般若。又如引虚空。应引般若。如修虚空。应修般若。又问。为经几时当行。当引。当修。佛言。从初发心。乃至坐菩提座。应行。应引。应修。又问。住何等心。无间当行。引。修。佛言。从初发心。乃至菩提。不容发起诸余作意。唯常安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应行。引。修般若。如是行。引。修般若。乃至能令心心所法。于境不转。又问。菩萨行。引。修般若。当得一切智智不。不行。不

~p 988-989

引。不修般若。当得一切智智不。亦行亦不行般若等。当得一切智智不。非行非不行般若等。当得一切智智不。佛一一答言。不也。又问。若尔。菩萨云何当得一切智智。佛言。如真如。云何真如。如实际。云何实际。如法界。云何法界。如我界。乃至补特伽罗界。云何如我界等。佛言。若我若有情等。为可得不。善现言。不也。佛言。若我等不可得。云何可施设我界等。若菩萨不施设般若。亦不施设一切智智。及一切法。定得一切智智。善现又问。为但般若不可施设。为静虑等亦不可施设耶。佛言。一切法皆不可施设。又问。云何可施设是地狱。是傍生。乃至是诸佛。是一切法耶。佛言。有情施设。及法施设。实可得不。善现言。不也。佛言。菩萨行般若时。应学一切法皆不可施设。善现又问。岂不应于色等学。佛言。应于色等学。不增不减。又问。云何应于色等学。不增不减。佛言。应于色等不生不灭故学。又问。云何应于色等不生不灭故学。佛言。应于色等不起作诸行若有若无故学。又问。云何应于色等不起作诸行若有若无故学。佛言。应观诸法自相皆

~p 990-991

空故学。如是应于色等不起作诸行若有若无故学。又问。云何应观诸法自相皆空故学。佛言。应观色等色等相空故学。又问。若色等色等相空。云何菩萨当行般若。佛言。由此般若不可得。菩萨不可得。行亦不可得。若能行者。若由此行。若所行处。皆不可得。是故都无所行。是行般若。以于其中一切戏论不可得故。又问。初修业菩萨。云何当行。佛言。从初发心。应于一切法常学无所得。修施等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修施等。住内空等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住内空等。又问。云何名有所得。云何名无所得。佛言。诸有二者。名有所得。诸无二者。名无所得。诸眼诸色为二。乃至诸菩提诸佛为二。如是一切有戏论者。皆名有二。非眼非色为无二。乃至非菩提非诸佛为无二。如是一切离戏论者。皆名无二。又答善现。非由有所得故无所得。亦非由无所得故无所得。然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是名无所得。菩萨于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性中。应勤修学。如是学时。名学般若无所得义。离诸过失。善现白佛。若不著有所得。不著无所得。云何从一地至一地。渐次圆满。佛言。非住有所得中。能从一地至一地。

~p 992-993

亦非住无所得中。能从一地至一地。何以故。般若无所得故。菩提无所得故。行者。行处。行时。无所得故。此无所得法。亦无所得故。应当如是修行般若。又问。若般若等俱不可得。云何菩萨修行般若时。于一切法常乐决择。谓此是色等。佛言。虽于诸法常乐决择。而不得色等。又问。若不得色等。云何能圆满六度。入正性离生位。严净佛土。成熟有情。得一切智智。转法轮。作佛事。解脱有情生死众苦。令证涅槃。佛言。菩萨不为色等故修行般若。又问。为何事故修行般若。佛言。无所为故。以一切法无所为。无所作。应以无所为无所作而为方便。修行般若。又问。若一切法皆无所为无所作。不应安立三乘差别。佛言。非无所为无所作法安立可得。要有所为有所作法安立可得。所以者何。愚夫异生。执著色等。由执著故。念色得色。乃至念菩提得菩提。作如是念。色等实可得。我当决定证得菩提。脱诸有情生死众苦。令获究竟常乐涅槃。是诸愚夫无闻异生。颠倒因缘。作如是念。则为谤佛。何以故。佛以五眼求色等尚不可得。若有决定当得菩提。及脱有情生死。令获涅槃。无有是处。又问。若诸如来。

~p 994-995

皆以五眼求色等不可得故。诸有情类亦不可得。则定无有证得菩提。及脱有情生死。令获涅槃。云何世尊证得菩提。安立有情。三聚差别。佛言。我以五眼如实观察。决定无我能证菩提。安立有情。三聚差别。然诸有情。愚痴颠倒。于非实法。起实法想。于非实有情。起实有情想。我为遣除彼虚妄执。依世俗说。不依胜义。善现复问。为住胜义证得菩提耶。为住颠倒证得菩提耶。将无世尊不证菩提耶。佛皆言。不也。我虽证得菩提。然不住有为界。亦不住无为界。如诸如来所变化者。虽不住有为无为界。然有去来坐立等事。亦行布施等。亦住内空等。如来亦尔。知一切法皆如变化。说一切法皆如变化。虽有所作。而无真实。虽度有情。而无所度。如所化者。度化有情。如是菩萨修行般若。应如佛所化者。虽有所为而无执著。次引过去善寂慧佛。留化半劫。作诸佛事。应信诸法皆如变化。次明佛身由法性故。作净福田。化佛亦尔。由法性故。作净福田。供佛供化。福皆无尽。慈敬忆念。散华称名。善根亦皆无尽。菩萨应以诸法法性而为定量。修行般若善巧方便。入诸法法性已。而于诸法不坏法性。谓不分别此是般若。此是般若法性等。善

~p 996-997

现白佛。云何如来自坏诸法法性。谓佛常说此是色等。乃至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佛言。我不自坏诸法法性。但以名相方便。假说诸法法性。令诸有情得悟诸法法性无差别理。又问。云何佛于无名无相法。以名相说。令他悟入耶。佛言。我随世俗假立名相。方便宣说诸法法性。而无执著。如诸愚夫。闻说苦等。执著名相。不知假说。佛及弟子。如实知随世俗说。无有真实诸法名相。菩萨住一切法但假名相。应行般若。而于其中不应住著。善现又问。若一切法但有名相。菩萨为何事故。发菩提心。勤苦修行。佛言。以一切法但有名相。但假施设。名相性空。诸有情类颠倒执著。生死不脱。是故菩萨发心行行。证得一切相智。以三乘法。度脱令出生死。入涅槃界。而诸名相无生无灭。亦无住异施设可得。又问。三智有何差别。佛言。一切智。共二乘。道相智。共菩萨。一切相智。是如来不共妙智。一切智者。谓蕴处界等。二乘亦能了知。而不能知一切道相及一切法一切种相。菩萨应学徧知一切道相。虽令此道作所应作。而不令其证于实际。知一切法皆同一相。谓寂灭相。故名一切相智。复次。诸行状相能表诸法。

~p 998-999

如来如实能徧觉知。故名一切相智。又问。道与涅槃。俱无自性。佛何故说此是预流。乃至此是如来。佛言。如是一切。无为所显。又问。无为法中。实有预流乃至如来差别义不。佛言。我依世俗言说显示。不依胜义。非胜义中有语言路。或分别慧。或复二种。然彼彼边断。立彼彼后际。又问。既一切法自相皆空。前际尚无。况有后际。佛言。如是。然诸有情。不解诸法自相皆空。为饶益彼。方便为说此是前际。此是后际。然一切法自相空中。前际后际俱不可得。菩萨达一切法自相空已。修行般若无所执著。次达般若波罗密多名义。次明行般若甚深义趣。应作是念。我不应行贪等义非义。我不应行色等义非义。所以者何。如来得菩提时。不见有法。能与少法为义非义。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住。法定。法尔常住。无法于法为义非义。如是菩萨应离义非义。常行般若甚深义趣。

阅藏知津卷第十九

~p 1001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五】

  实说品第六十二。佛答善现。譬如良田种树。是人虽复不见此树根茎枝叶华果受者。而种树已。溉灌守护。渐得生长。众人受用。愈疾获安。菩萨亦复如是。虽不见有有情佛果。而为有情求趣菩提。修六度满。证得菩提。令诸有情受用佛树。叶饶益者。脱恶趣苦。华饶益者。生人天中。果饶益者。住三乘果。是诸有情得成佛已。复用佛树枝叶华果饶益有情。虽作如是大饶益事。而都不见真实有情得涅

~p 1002-1003

槃者。唯见妄想众苦寂灭。如是菩萨修行般若。不得有情。及彼施设。然为除彼。我执颠倒。求趣菩提。甚为难事。善现白佛。当知菩萨。即是如来。佛言。如是。若无菩萨。则无三世诸佛。亦无三乘。亦无有能永断三界。若由此真如施设如来。即由此真如施设独觉。乃至施设色等及一切法。如是一切法真如。一切有情真如。一切如来真如。一切菩萨真如。实皆无异。故名真如。菩萨于此真如修学圆满。证得菩提。故名如来。如是菩萨应学真如甚深般若。若学真如甚深般若。则能学一切法真如。则能圆满一切法真如。则于一切法真如得自在住。则能善知有情根性胜劣。则能具知有情胜解差别。则知有情自业受果。则能具足愿智。则能净修三世妙智。则能无倒行菩萨行。则能如实成熟有情。则能如实严净佛土。则能证得一切智智。则能转妙法轮。则能安立有情于三乘道。则令有情入涅槃界。菩萨见是自利利他一切功德。应发无上觉心。勇猛精修般若。坚固无退。次较福胜。次问初发心菩萨。何所思惟。佛言。恒正思惟一切相智。无性为性。无性为所缘。正

~p 1004-1005

念为增上。寂静为行相。无相为相。又问:为色等亦无性为性。佛印述之。又问。何缘一切相智无性为性。色等亦无性为性。佛言。一切相智自性无故。若法自性无。是法无性为性。色等亦尔。又问。何缘一切相智自性无。佛言。无和合自性故。若法无和合自性。是法则以无性为性。色等一一问答亦尔。复次。一切法皆以空无相无愿为自性。皆以真如法界等为自性。善现白佛。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初发心菩萨。成就何等善巧方便。能行布施等。能住内空等。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佛言。谓虽修学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而常精勤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虽常精勤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而勤修学知诸有情及诸佛土。皆以无性为其自性。是菩萨虽行布施等。住内空等。学菩提道而知菩提道。无性为自性。如是修行布施等。安住内空等。学菩提道。乃至未得如来十力等。皆名学菩提道未得圆满。若于此道已得圆满。则于一切波罗密多亦已圆满。由一刹那相应妙慧。证得如来一切相智。以无障碍清净佛眼。徧观十方三界诸法。尚不得无。况当得有。如是菩萨最胜善巧方便。谓行般若。观一切法尚不得无。况当得有。常

~p 1006-1007

作是念。诸法皆以无性为性。如是无性。本性自尔。非佛等所作。以一切法皆无作者。离作者故。善现白佛。一切法皆无知为性。云何菩萨修行般若。显示诸法若有若无。佛言。随世俗故显示。非随胜义。又问。世俗胜义为有异不。佛言。不也。世俗真如。即是胜义。颠倒妄执。于此真如不知不见。哀愍彼故。随世俗相。显示诸法若有若无。复次。有情于蕴等法起实有想。菩萨哀愍彼故。分别诸法若有若无。令知皆非实有。 巧便行品第六十三。善现白佛。当于何处。行菩萨行。佛言。当于色等空行菩萨行。如佛菩提。于诸法中。不作二相。次答佛陀名义。菩提名义。次问行布施等时。住内空等时。于何等法为益为损。为增为减。为生为灭。为染为净。佛言。菩萨为菩提故。行布施等时。住内空等时。于一切法无益无损。乃至无染无净。又问。若为菩提。行深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缘而为方便。不为益。不为损。乃至不为染不为净故现在前者。云何摄受六度二十空等。佛言。不以二故。摄受施等。乃至不以二故。证得菩提。又问。若不以二故。摄受施等。云何从初发心。乃至最后心起。于一切时。善法增

~p 1008-1009

长。佛言。若以二故行。则诸善法不得增长。行不二故。善根坚固。不可制伏。次明若不敬供诸佛。不能圆满善根。不得善友摄受者。不能证得一切智智。又虽敬供佛等。远离方便善巧力故。犹不能证一切智智。因即广明方便善巧修行六度之相。及修一切善法之相。 徧学道品第六十四。佛告善现。菩萨能于色等无性自性无动。善现问言。有性法能现证无性不。无性法能现证有性不。有性法能现证有性不。无性法能现证无性不。佛皆答言。不也。又问。将无世尊不得现观。佛言。有得现观。然离四句。非有非无。绝诸戏论。乃名现观。得亦如是。又问。何为戏论。佛言。观色等若常无常。乃至若是所徧知。若非所徧知。是为戏论。复次。若作是念。苦应徧知。集应永断。灭应作证。道应修习。应修四静虑等。应超预流果等。应行布施等。应住内空等。应趋入正性离生。应圆满十地正行。应成熟有情。应严净佛土。应起佛十力等。应断烦恼习气。应证无上菩提。是为戏论。复次。菩萨行深般若时。应观色等若常若无常等。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复次。观苦圣谛。若应徧知。若不应徧知。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以

~p 1010-1011

一切法有性不能戏论有性。无性不能戏论无性。有性不能戏论无性。无性不能戏论有性。离有无性。法不可得。若能戏论。若所戏论。若戏论处。都无所有。是故色无戏论。乃至佛菩提无戏论。菩萨应行无戏论甚深般若。善现白佛。云何观一切法皆无戏论。佛言。观色等无自性。若法无自性。则不应戏论。是故色等无戏论。又问。菩萨用何等道。得入正性离生。佛言。非用声闻道。非用独觉道。非用佛道。然于一切道先徧学已。用菩萨道而入正性离生。谓菩萨从初发心。勇猛勤修六度。以胜智见。超过静观。至独觉等八地。用道相智而入正性离生。复用一切相智。永断习气。入如来地。乃成一切智智。是菩萨所学第八。乃至独觉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摩诃萨忍。又问。云何当起一切净道相智。佛言。若诸行状相。能显发起净道相智。菩萨徧现等觉。如实为他宣示施设。令诸有情得无倒解。趣向利乐。菩萨应于音声语言。皆得善巧。徧为有情说法。令所闻皆如谷响。虽有解了。而无执著。应如实知有情随眠意乐种种差别。应如实知六道因果。随

~p 1012-1013

其所应。遮障彼道。及彼因果。应如实知三十七品。乃至三智。三乘道及因果。以如是道。安立有情。善现白佛。若一切种菩提分法及诸菩提。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合。无散。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云何如是菩提分法。能取菩提。譬如虚空。于一切法无取无舍。自相空故。诸法亦尔。自相皆空。非于余法有取有舍。佛言。如是。如是。然诸有情于一切法自相空义。不能解了。哀愍彼故。方便宣说菩提分法能取菩提。复次。若色等一切法。于圣法毗奈耶中。皆非相应非不相应。乃至一相无相。佛为饶益有情。令得正解。入法实相。以世俗说。非以胜义。菩萨于二乘法。学智见已。如实通达。不应摄受。于一切智智相应诸法。学智见已。如实通达一切种相。应可摄受。善现又问。若菩萨不于如是诸法相学。亦应不于诸行相学。既不能学。云何能超二地。乃至以三乘法安立有情。令脱众苦。佛言。若一切法实有相者。菩萨应于中学。以一切法实非有相。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不于有相法学。亦不于无相法学。又问。若尔。云何菩萨能修般若。超二乘地。乃至安立有情。佛言。如汝所说。一切

~p 1014-1015

法非有相。非无相。非一相。非异相。若菩萨知一切法若有相。若无相。若一相。若异相。咸同一相。所谓无相。修此无相。是修般若。又问。云何修此无相。是修般若。佛言。若修遣色等。亦遣此修。是修般若。又问。云何修遣色等。亦遣此修。佛言。若念有色等。有遣此修。非修般若。何以故。非有想者能修般若。是故修遣色等。亦遣此修。是修般若。复次。住有想者。若修布施等。若住内空等。必当执有我及我所。便著二边。不解脱生死。无道。无涅槃。云何如实能修布施等。能住内空等。又问。何等是有。何等是非有。佛言。二是有。不二是非有。色想等为二。色想等空为不二。乃至一切想皆为二。乃至一切二皆是有。乃至一切有皆有生死。不能解脱。诸想空者。皆为无二。皆是非有。皆无生死。则能解脱。由此一切有二想者。定无六度。无道无果。亦无现观。下至顺忍。彼尚非有。况有色等徧知。况得三乘圣果。 三渐次品第六十五。善现白佛。住有想者。若无道果。住无想者。岂有道果。佛言。如是。又问。菩萨行深般若时。为有有想有无想不。为有色等想不。为有色等想。有色等断想不。佛言。于一切法。皆无有想。亦无无想。当知即是顺忍。即是修道。即是得果。当

~p 1016-1017

知无性即菩萨道。无性即菩萨现观。又问。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云何如来现等觉已。于一切法及诸境界。皆得自在。佛言。我本修学菩萨道时。无倒修行六度。入四静虑。于诸静虑。及静虑支。虽善取相。而无所执。都无味著。都无所得。无所分别。具足安住。善淳熟已。发起五通。亦无所执。乃至无所分别。以一刹那相应妙慧。证得无上菩提。谓现等觉四谛。都无所有。成就十力等无边功德。安立三聚有情。令获利乐。又问。云何如来能起无性为自性四静虑。能发无性为自性五神通。能证无性为自性菩提。能立无性为自性有情。作三聚已。令获利乐。佛言。若诸欲恶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复他性为自性者。我不应通达彼无性为自性已。能入静虑。以彼无自他性。但以无性为自性故。我通达已。能入静虑。广说五通。乃至有情。亦复如是。又问。云何于无性为自性法中。有渐次业。渐次学。渐次行。由此证得菩提。佛言。菩萨闻一切有情一切行。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思惟胜解。发趣菩提。为度有情。作渐次业。修渐次学。行渐次行。如诸过去菩萨。次第修行六度。六念。二十空等。如是学一切法。皆以

~p 1018-1019

无性为其自性。于中尚无少念可得。况有念色等。又问。则应无色等。乃至一切法。皆应是无。佛言。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中。有性无性为可得不。答言。不也。佛言。若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云何可为是问。则应无色等。善现白佛。我于是法。无惑无疑。然当来世。有苾蒭等求三乘者。彼作是说。佛说一切法。皆以无性为其自性。谁染谁净。谁缚谁解。彼于染净缚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净命。当堕三涂。受诸剧苦。轮回生死。难得解脱。我观未来有是可怖畏事。故问如来如是深义。佛言。善哉。如汝所说。有性无性俱不可得。不应于此执有无性。 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善现白佛。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者。菩萨见何等义。为利有情。求趣菩提。佛言。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故。菩萨为利有情。求趣菩提。何以故。有情具断常见。住有所得。难可调伏。愚痴颠倒。难可解脱。由有所得想。无得。无现观。亦无菩提。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以不坏法界故。若有于是无所得中。欲有所得。欲得现观。欲得菩提。当知彼为欲坏法界。又问。云何得有极喜地等。佛言。

~p 1020-1021

以一切法无所得故。得有极喜地等。又问。六度有何差别。佛言。无所得者。皆无差别。为欲令彼有所得者离染著故。方便宣说有差别相。又问。何故无所得者。皆无差别。佛言。不得布施。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而行布施。乃至不得一切佛法而得无上菩提。菩萨行是无所得般若。魔及眷属所不能坏。又问。云何一心具摄一切佛法。佛言。所行布施等。所住内空等。不离般若。皆为般若之所摄受。如是一刹那心。则能具摄一切诸法。又问。云何诸有所作。不离般若。般若所摄受故。一刹那心则能具摄施等。佛言。菩萨所行布施等。所住内空等。皆为般若所摄受故。远离二想。又问。云何虽行施等。而无二想。佛言。为欲圆满施度故。即于施度中摄受一切佛法而行布施。由是因缘而无二想。广说乃至修八十好。亦如是。复次。行施等时。住无漏心而行施等。故无二想。又问。云何住无漏心而行施等。佛言。以离相心。修行施等。又问。于一切无相无觉无得无影无作法中。云何能圆满施等。佛言。以离相无漏之心而行施等。一一广明行相。 无杂法义品第六十七。善现白佛。

~p 1022-1023

云何于一切无杂无相自相空法中。能圆满修六度。云何于一切无漏无差别法中。施设如是诸法差别。及可了知。云何于般若中。摄受一切世出世法。云何于一切异相法中。施设一相。所谓无相。及于一相无相法中。施设种种差别法相。佛言。安住如梦如响乃至如变化事五取蕴中。修行六度。如实了知如梦等。五取蕴皆无相。所以者何。诸梦响等。皆无自性。无性则无相。无相则一相。由此因缘。布施无相。施者无相。受者无相。施物无相。若如是知而行布施。则能圆满施度。则不远离六度。则能圆满一切佛法。广说乃至般若亦尔。 诸功德相品第六十八。善现白佛。云何如梦响等。而可安立是善是非善。乃至是菩提。是能证耶。佛言。愚夫异生。得梦。得见梦者。乃至得变化事。得见变化事者。得已。颠倒执著。造身口意业。福。非福。不动行。往来生死。流转无穷。菩萨行深般若。观察毕竟无际二空。安住毕竟无际二空。为彼有情宣正法言。色等是空。无我我所。色等如梦等。都无自性。当知此中无色等。无梦等。亦无见梦者等。一切法皆无实事。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汝等虚妄分别力故。无色中见有色。乃至无无为法中见有无为法

~p 1024-1025

。当知蕴处界等一切法性。皆从众缘和合建立颠倒所起。诸业异熟之所摄受。汝等何为于是虚妄无实事法。起实事想。是时菩萨修行般若。方便善巧。拔济有情。令修施等一切佛法。若诸有情。耽著有为施等及果。以诸方便安慰拔济。令住三乘。如是菩萨观察安住毕竟无际二空。虽知诸法如梦响等。而能安立是善是非善等。皆无杂乱。甚奇稀有。次更分别菩萨甚奇稀有之法。谓住异熟生布施等法。及四摄等。善现白佛。若一切法。一切有情。自性毕竟皆不可得。云何菩萨修行布施等。安住内空等。乃至住异熟生六神通已。为诸有情说法。世尊。不可得中。无有情。无有情施设。无色等。无色等施设。一切有情法及施设。既不可得。云何菩萨为诸有情说法。何以故。菩萨行深般若时。尚不得菩提。况有菩提分法可得。尚不得菩萨。况有菩萨法可得。佛言。如是。一切有情。有情施设。一切法。法施设。皆不可得。无所有故。当知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真如空。乃至不思议界空。苦圣谛空。集灭道圣谛空。色空。乃至八十随好空。见一切法皆悉空已。为诸有情

~p 1026-1027

说法。令离颠倒。而于有情及法。都无所得。于诸空相。不增不减。无取无舍。由是虽说诸法。而无所说。于一切法。得无障智。不坏诸法。无二分别。如化如来。教所化众。虽不分别破坏法相。而能如实安立有情。住所应住。虽于有情及法。都无所得。而令有情解脱妄想颠倒执著。所以者何。色等本性无缚无脱。则非色等。毕竟净故。复次。以无所住为方便故。住色空等。色等无所住。色空等无所住。色等无自性不可得。色空等无自性不可得。非无自性不可得法有所住故。非无性法住无性法。非有性法住有性法。非无性法住有性法。非有性法住无性法。非自性法住自性法。非他性法住他性法。非自性法住他性法。非他性法住自性法。何以故。是一切法皆不可得。不可得法。当何所住。菩萨以是诸空修遣诸法。亦能如实说示有情。善现白佛。若真法界真如实际无转越者。色等与法界真如实际为有异不。佛言。不异。又问。若不异者。云何世尊安立黑法感黑异熟。白法感白异熟。非黑非白法感非黑非白异熟。佛言。依世俗谛安立。不依胜义。胜义谛中

~p 1028-1029

。不可说有因果差别。色等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又问。若依世俗安立因果。不依胜义者。则愚夫异生皆应有三乘果。佛言。愚夫异生不如实知世俗谛。及胜义谛。无圣道。无修圣道。云何有圣果。唯诸圣者。如实知二谛。有圣道。有修圣道。得有圣果差别。又菩萨自于诸法无所执著。亦能教他于法无所执著。无执著故。于一切处皆得无碍。如佛所变化者。虽行施等。而于彼果不受不著。唯为有情般涅槃故。 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善现白佛。云何于一切法。善达实相。佛言。如佛所变化者。不行于贪等。乃至不行于道果。于一切法都无所行。是为善达诸法实相。谓于法性都无分别。又问。一切色等皆如化不。佛言。如是。一切法皆如化。又问。诸所变化。皆无实色等。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有胜士用。佛言。菩萨颇见有情可脱三界不。答言。不也。佛言。菩萨于一切法。知见通达。皆如幻化。又问。为何事故修行施等。佛言。若诸有情。能知皆如幻化。则菩萨不应无数劫为有情行道。以有情自不能知。皆如幻化。是故菩萨为诸有情行道。复次。若菩萨不如实知皆如幻化。则不应无数劫修菩萨行。严净佛土。成熟有情。以如实知皆如幻化。故无数劫修菩萨行。

~p 1030-1031

又问。若一切法加梦幻等。所化有情。住在何处。拔济令出。佛言。住在名相虚妄分别。拔济令出。名皆是客。皆是假立。皆属施设。谓此名色等。愚夫妄执。菩萨教令远离。说离名法相有二种。一色相。二无色相。愚夫执著。取相分别。生诸烦恼。菩萨教令远离二相。虽教安住无相界中。而不令其堕二边执。谓此是相。此是无相。又问。若一切法但有名相。皆是假立。分别所起。非实有性。云何于诸善法能自增进。亦能令他增进。佛言。若诸法中少有实事。非但假立有名相者。则应于善法不自增进。不令他进。以诸法中无少实事。是故以无相为方便。能圆满般若等诸善法。亦令他满。复次。若诸法中。有毛端量实法相者。则菩萨于一切法不应觉知无相无念亦无作意无漏性已。证得菩提。安立有情于无漏法。何以故。诸无漏法。皆无相无念无作意故。安立有情于无漏法。乃名真实饶益他事。复次。菩萨学三脱门。则能学五蕴等无量无边佛法。次广答学五蕴等。又问。若行般若时。如实了知五蕴等法展转差别。岂不以色等坏法界耶。法界无二。无

~p 1032-1033

差别故。佛言。若离法界。余法可得。可言彼法能坏法界。然离法界无法可得。故无余法能坏法界。菩萨应学法界无二无别不可坏相。又问。欲学法界。当于何学。佛言。当于一切法学。以一切法。皆入法界故。不由佛说。若学一切法。即学法界。又问。若一切法。皆入法界。无二无别。云何菩萨当学般若。亦学静虑等。非法界中有如是等种种分别。将无由此分别。行于颠倒。无戏论中。起诸戏论。世尊。法界非色等。亦不离色等。法界即色等。色等即法界。佛言。如是。色等非法界。亦不离色等别有法界。色等即法界。法界即色等。菩萨知一切法即法界。以方便善巧无名相法。为诸有情寄名相说。谓此是色等。如幻师幻作种种。无有实事可得。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

~p 1035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一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六】

不可动品第七十。善现白佛︰若有情及有情施设毕竟不可得。菩萨为谁修行般若。佛言︰以实际为量故。修行般若。以有情际。不异实际。以不坏实际法。安立有情于实际中。问言︰若有情际即是实际。则为安立实际于实际。则为安立自性于自性。佛言︰不可安立实际于实际。亦不可安立自性于自性。然般若方便善巧。能安立有情于实际中。而有情际不异实际。如是有情际。与实际。无

~p 1036-1037

二无二分。又问︰何等名为方便善巧。佛为广说。又问︰本性空中。有情及法俱不可得。亦无非法。云何菩萨为诸有情求证菩提。常作饶益。佛言︰以一切法皆本性不空。是故菩萨住一切法本性空理。修证菩提。为饶益有情。说本性空法。复次。本性空中。我等不可得。色等不可得。虽为有情说本性空。而诸有情实不可得。哀愍彼堕颠倒法故。拔济令住无颠倒法。谓无分别。此无所有。即本性空。菩萨安住此中。见诸有情堕颠倒想。方便善巧。令得解脱无我我想。乃至亦令解脱无菩提菩提想。当知此中无我可得。乃至亦无菩提可得。菩萨唯为诸法本性空故。求趣菩提。是本性空。前后中际。常本性空。未曾不空。即本性空。名为佛眼。善现白佛︰菩萨甚为稀有。行本性空。而于本性空。曾无失坏。谓不执色等异本性空。世尊。色等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等。佛印述之。复次。若色等异本性空。本性空异色等。色等非本性空。本性空非色等。则菩萨不应观一切法皆本性空。证得菩提。以色等不异本性空(云云)。是故观一切法皆本性空。证得菩提。以离本性空。无有一法是实是常。可坏可断。本性空中。亦无一法是实是常。可

~p 1038-1039

坏可断。唯诸愚夫。迷谬颠倒。起别异想。谓执色等。异本性空。不如实知色等。便执著色等。计我我所。著内外物。受后色等。菩萨住本性空。修行般若。不执受色等。亦不坏色等若空若不空。所以者何。色等不坏空。空不坏色等。谓此是色等。此是空。譬如虚空不坏虚空。如是诸法。俱无自性。不可相坏。谓此是空。此是不空。善现白佛︰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菩萨为何所住。发无上心。无上菩提。无二行相。非二行相。能证菩提。佛言︰如是菩提无二。亦无分别。若行二相有分别者。必不能证。菩萨不于菩提。行于二相。亦不分别。都无所住。发无上心。于一切法。不行二相。亦不分别。都无所行。则能趣证菩提。谓不于色等行。不缘名声执我我所。不作是念。我行于色等。复次。菩萨所有菩提。非取故行。非舍故行。如佛化身。如罗汉梦。都无行处。本性空故。又问︰若都无行处。岂不行布施等。佛言︰菩萨所有菩提。虽无行处。而要行施等。乃得菩提。又问︰若无行处。将无不住施等久修令满。佛言︰虽无行处。而要住施等久修令满。乃得菩提。复次。菩萨欲得菩提。应住色等本性空。应住一切法一切有情本性

~p 1040-1041

空。修诸功德。令圆满已。便证菩提。是本性空。最极寂静。无有少法能增能减。能生能灭。能断能常。能染能净。能得果。能现观。依世俗言说施设法故。说修般若。如实了知本性空已。证得菩提。非真胜义。真胜义中。无色等可得。菩萨修行般若。从初发心。虽极猛利。为诸有情行菩提行。而于此心。于诸有情。于大菩提。于佛菩萨。都无所得。善现白佛︰云何行菩提行。云何能得菩提。佛言︰汝得果时。颇见有情若心若道若诸道果有可得不。答言︰不也。佛言︰云何言得阿罗汉果。答言︰依世俗说。不依胜义。佛言︰菩萨亦复如是。 成熟有情品第七十一。善现白佛︰若菩萨修行布施等。安住内空等。若未圆满不能证得菩提。云何修菩萨道。令得圆满。佛言︰菩萨方便善巧。修行布施等。不得布施等。不得能修。不得所修。不得所为。亦不远离如是诸法。而行布施等。则能圆满修菩萨道。能证菩提。舍利子问︰云何勇猛正勤。修菩萨道。佛言︰方便善巧。不和合色等。不离散色等。以如是诸法皆无自性可合离故。又问︰若一切法都无自性可合离者。云何引发般若于中修学。能得菩提。佛言

~p 1042-1043

︰如是。要学般若。乃证菩提。非无方便善巧而可证得。菩萨行般若时。不见有法自性可得。当何所取。如实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是不可取波罗密多。即是无障波罗密多。即是般若波罗密多。应于中学。又问︰若一切法。都非实有。依何等事而可了知此是异生。此是异生法。乃至此是如来。此是如来法。佛言︰为实有色等。如诸愚夫异生执不。一一答言︰不也。但由颠倒愚夫异生有如是执。佛言︰菩萨修行般若方便善巧。虽观诸法都非实有。而依世俗发趣菩提。为有情说。令得正解。又问︰云何方便善巧。虽观诸法皆无自性。而依世俗发趣菩提。为有情说。令离颠倒。佛言︰方便善巧者。谓都不见有少实法可于中住。而有挂碍。有退没。心劣弱。生懈怠。唯有愚夫。迷谬颠倒执著色等。菩萨观一切法本性空寂。自性空寂。修行般若。为有情说法。令得三乘。于诸有情。非有所得。唯有世俗。假说有情。菩萨安住二谛。为有情说法。虽二谛中。有情不可得。有情施设亦不可得。而方便善巧。为有情说法。有情闻已。于现法中尚不得我。何况当得所求果证。舍利子。若有情类。诸趣生死。先有后无。菩萨如来。应有过失

~p 1044-1045

。先无后有。理亦不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相常住。终无改转。尚无我等。况有色等。既无诸法。何有诸趣生死。生死既不可得。云何令得解脱。唯依世俗。假说为有。以如是法自性皆空。菩萨从过去佛如实闻已。为脱有情。颠倒执著。发趣菩提。于发趣时。不作是念。我于此法。已得当得。令彼有情。已度当度。是菩萨常于菩提不起犹豫。虽脱有情迷谬颠倒诸趣生死。而无所得。但如幻事。善现白佛︰云何修行布施方便善巧。成熟有情。佛广答之。又问净戒及余大菩提道。佛略答之。 严净佛土品第七十二。善现念言。何法名菩萨道。佛言。六度。三十七品。二十空等。总一切法。皆菩萨道。若菩萨不学一切法。终不能得一切智智。善现问言︰若一切法自性皆空。云何学一切法。佛言︰以一切法自性皆空。是故菩萨能得菩提。若诸有情。知一切法皆自性空。则菩萨不应学一切法。证得菩提。为有情说。菩萨初修学时。应审观察诸法自性。都不可得。唯有执著和合所作。我当审察皆毕竟空。不应执著色等。虽无执著。而于诸法常学无倦。观察了知有情

~p 1046-1047

心行。但行虚妄所执。方便善巧。教授教诫。令修施等。令勿恃此而生憍逸。此中都无坚实事故。如是以无所住而为方便。虽行施等。而无所住。以如是自性。行者。行相。一切空故。善现白佛︰若一切法皆不生者。云何菩萨起菩提道。佛言︰诸无所作无所趣者。知一切法皆不生故。然诸有情。不了诸法。法界。法尔常住。菩萨为饶益故。起菩提道。又不用道得菩提。亦不用非道得菩提。菩提即是道。道即是菩提。菩萨若已圆满施等妙法。以一刹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二障粗重习气相续。证无上觉。乃名如来。于一切法。得大自在。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又问︰云何严净佛土。佛言︰从初发心。乃至究竟。常清净自他三业粗重。则能严净佛土。十恶是粗重。五分不清净。六蔽。离三十七品等一切善法。贪二乘果证。起色等想皆名粗重。远离是已。自行施等。教他亦尔。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所求严净佛土。令速圆满。利乐有情。又以通愿力。施妙七宝。妙音乐。妙香华。妙饮食涂香衣服。妙五尘境。供三宝等。又自住内空等。修四念住等。亦劝他住等。一一发愿回向。由此便能严净佛土。自他成就善法。庄严相好

~p 1048-1049

。又成正觉时。所化有情。咸生彼土。土中不闻有三恶趣等声。但闻空无相无愿等声。十方如来。皆称赞彼名。及自说法。有情不疑。又于所化众生。不具善根。堕恶趣者。以神通方便教化。令离恶趣。修习胜行。定得无上正等菩提。 净土方便品第七十三。善现白佛︰菩萨住何等聚。佛言︰正定聚。又问︰何乘正定聚。佛言︰佛乘。又问︰何时安住。佛言︰初心。不退。最后身。皆悉安住。又问︰为堕恶趣不。佛言︰由菩萨初发心时修诸胜行。伏断一切恶不善法。不堕八难。善现白佛︰何故世尊说自本生。亦生恶趣。尔时善根。为何所在。佛言︰非由不净业。受恶趣身。但为利乐有情。由故思愿而受彼身。不为傍生过失所染。菩萨为得菩提。一切善法。皆应圆满。若一切善法未能圆满而得菩提。无有是处。受傍生身。如佛化作。如罗汉化。亦如幻作。安住般若。能作如是善巧方便。又问︰云何引发神通。能往十方供佛闻法。种诸善根。佛言︰由徧观空方便善巧。能引发殊胜神通自在。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证得菩提。若远离神通。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提资粮未具。不得菩提。一切善法。皆是

~p 1050-1051

菩提资粮。 无性自性品第七十四。佛答善现︰如是法即菩萨法。亦即佛法。虽位有异。而法无别。善现又问︰自相空中。云何得有种种差别。佛言︰有情于一切法自相空理。不能尽知。造作诸业。罪业堕三涂。福业生人天。不动业生上二界。无漏业得二乘果。若知诸法自相皆空。或入菩萨地。或证佛菩提。由此因缘。诸菩萨修行布施等。安住内空等。令圆满已。证得菩提。说名如来。利乐有情。诸有所为。常无失坏。不堕轮回。又问︰佛证菩提。为得诸趣生死法不。为得黑业白业黑白业非黑白业不。佛皆言不也。又问︰云何施设此是地狱。乃至此是如来。佛言。以诸有情不知诸法自相空故。流转受苦。菩萨闻一切法自相空已。求证菩提。设教拔诸有情生死。又问︰为由四谛得涅槃。为由四谛智得涅槃。佛言︰非由四谛四谛智得涅槃。我说四谛平等性。即是涅槃。但由般若证平等性。名得涅槃。菩萨修行般若时。无有少法不如实见。于一切法如实见时。都无所得。则如实见一切法空。能入菩萨正性离生。即住菩萨种性地中。不从顶堕。安住奢摩他地。能决择一切法。及随觉四圣谛。起随顺趣向临入菩提之心。于

~p 1052-1053

一切法观察实相。次更为广说梦喻。像喻。响喻。阳焰喻。光影喻。幻事喻。变化喻。寻香城喻。 胜义瑜伽品第七十五。善现白佛︰诸见实者。无染无净。不见实者。亦无染无净。乃至无自性有自性法。亦无染无净。何故有时佛说有清净法耶。佛言︰我说一切法平等性。为清净法。依世俗说。不依胜义。胜义谛中。无分别。无戏论。一切音声名字路绝。又问︰若一切法如梦像等。云何菩萨依止如是非真实法。发菩提愿。佛言︰汝所说法。岂不亦如梦像等耶。答言︰如是。云何菩萨行般若时。发诚谛言。我当圆满一切功德。利乐有情。非梦所见物等能行布施等法。况能圆满。佛言︰如是。如汝所说。非实有法。尚不能行施等。况能圆满。复次。施等非实有故。不能证得菩提。如是诸法。一切皆是思惟所造作法。皆不能得一切智智。如是诸法。于菩提道虽能引发。而于其果无资助能。由是诸法无生无起无实相故。菩萨从初发心。虽起种种身语意善。而知一切如梦像等。复次。如是诸法虽非实有。若不圆满。决定不能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证得菩提。复次。菩萨随所修行一切善法。皆如实知如梦像等。复次。菩萨于一切法不取

~p 1054-1055

为有。不取为无。何以故。施等不可取故。乃至无为法亦不可取故。知一切法不可取已。求趣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如梦等。然诸有情不知不见。为度彼故。求取菩提。复次。菩萨从初发心。为有情故。修行施等。不为己身。非为余事。复次。菩萨见诸愚夫于非我中而住我想。乃至非使见者而住使见者想。深生怜愍。方便教他。令离颠倒妄想执著。安置无相甘露界中。由此方便。自于诸法无所执著。亦能教他无所执著。此依世俗。不依胜义。佛证菩提所得佛法。亦依世俗故说。若依胜义。能得所得。俱不可得。若谓此人得如是法。便执有二。执有二者。不能得果。亦无现观。执无二者。亦复如是。若无二无不二。即名得果。亦名现观。善现复问︰何谓法平等性。佛言︰若于是处都无有性。亦无无性。亦不可说为平等性。如是乃名法平等性。既不可说。亦不可知。除平等性无法可得。离一切法无平等性。异生。圣者。俱不能行。非彼境故。又问︰如来于一切法。皆得自在。云何可言法平等性。亦非所行境耶。佛言︰如来于一切法。虽得自在。若平等性与佛有异。可言是所行境。然平等性与佛无异。云何可说佛行彼境。又问

~p 1056-1057

︰平等性中。异生圣者法及有情俱无差别。云何三宝出现世间。佛言︰佛法僧宝。与平等性。各有异耶。答言︰皆无有异,然佛于无相中。方便善巧建立差别。佛言︰如是。若佛不证菩提。设证菩提。不为有情施设诸法差别之相。有情能自知此是地狱。乃至此是如来等不。答言︰不也。佛言:是故佛于无相法。方便善巧。虽为有情施设差别之相。而于平等法性。都无所动。又问︰一切异生等。亦于平等法性无所动不。佛言︰如是。又问。若一切法平等性。令一切法及诸有情相各异故。性亦应异。是则法性亦应各异。云何于诸异相法等。可得安立法性一相。云何菩萨修行般若。不分别法及诸有情有种种相。若不分别。则应不能修行般若。不能从一地至一地。不能趣入正性离生。超二乘地。不能圆满神通。乃至不能证得菩提。佛言。诸色等法性。是空性不。答言。如是。佛言。于空性中。色等异相为可得不。答言。不也。佛言。由此当知平等法性。非色等。不离色等。又问。平等法性是有为。是无为。佛言:非是有为。非是无为。然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亦不可

~p 1058-1059

得。即有为无为平等法性。说名胜义。修般若时。不动胜义。而行菩萨行。 无动法性品第七十六。善现白佛︰平等法性。皆本性空。于有无法。非能所作。云何不动胜义。而作菩萨所应作事。佛言︰若诸有情。自知诸法皆本性空。则佛菩萨不现神通作稀有事。谓于诸法本性空中。虽无所动,而令有情远离妄想颠倒安住无为界。解脱生死苦。无为界者。即诸法空。依世俗说。名无为界。又问︰由何空故。说诸法空。佛言︰由想空故。复次。无一法非化。是诸化者。无不皆空。依如是法。施设异生。乃至如来。又问︰世界蕴处界等。可皆是化。出世波罗密多等。岂亦是化。佛言︰无非是化。然有是声闻所化。有是独觉所化。有是菩萨所化。有是如来所化。有是烦恼所化。有是善法所化。由此说一切法。皆如变化。若法不与生灭相合。是法非化。即是涅槃。又问︰佛说无有少法非自性空。云何涅槃可言非化。佛言︰此自性空。非佛等所作。其性常空。此即涅槃。非实有法名为涅槃。可说无生无灭非化。 常啼菩萨品第七十七。善现白佛︰云何教授教诫初业菩萨。令其信解诸法自性毕竟皆空。佛言︰岂一切法先有后无。然

~p 1060-1061

一切法非有非无。无自性。无他性。先既非有。后亦非无。自性常空。无所怖畏。应如是教初业菩萨。令其信解。复次。欲求般若。应如常啼菩萨。今在大云雷音佛所。修行梵行。本求般若时。不惜身命。不顾珍财。不徇名誉。不希恭敬。居阿兰若。闻空中声。从是东行。复作是念。我宁不问至何城邑。复从谁闻。悲泣叹恨。有佛像现。为说过五百逾缮那。妙香城中。法涌菩萨。常啼闻已。于一切法中。起无障智见。即入五十四三摩地。见十方佛宣说般若。咸共庆赞。令欢喜已。忽然不现。常啼从三昧起。作是思惟。佛从何来。今往何所。我当疾诣法涌菩萨。彼能为我断如是疑。渐次至一大城。高唱卖身。魔隐蔽其声。不令人闻。唯长者女宿善根力。魔不能蔽。帝释化作少婆罗门试之。买血髓心。常啼出血。出髓。将欲剖心。长者女止之。帝释愧谢。长者女白父母同往。至妙香城。以供养具。分作二分。先持一分。诣宝台所。供养般若。复持一分。供养法涌菩萨。菩萨威神。令所散华。合作一妙华台。香成一妙香盖。衣成一妙宝帐。长者女。并诸眷属。皆发无上心愿。常啼自述始末。并问佛从何来。今往何所。 法涌菩萨品第七十八。法涌告常啼言

~p 1062-1063

。法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实性。皆不动故。兼说阳焰。幻事。镜像。谷响。光影。寻香城。变化事。梦所见等喻。若执如来身是名是色。有来有去。迷法性故。愚痴流转。远离般若。若于甚深法义。能如实知。不执佛身是名是色。亦不谓佛有来有去。由不执故。能行般若。勤修佛法。邻近菩提。复次。如海中宝。非十方来。非有情作。亦非无因缘生。有情善根力故。海有宝生。善根力尽。令彼灭没。诸有为法。缘合故生。缘离故灭。都无生者灭者。是故诸法。无来无去。佛身亦然。依本修净行圆满为因缘故。及依有情先修见佛业成熟故。有如来身出现于世。因缘和合力尽。即便灭没。是故诸佛无来无去。又如箜篌。种种因缘和合。而有声生。是声生位。无所从来。于息灭时。无所至去。佛身亦尔。说是法时。大千六种变动。八千众生。证无生忍。八十那庾多众生。发无上心。八万四千众生。生净法眼。常啼上升虚空七多罗树。帝释化作无量香华助之。奉散供养。下礼双足。以身奉充给使。时长者女。及诸眷属。亦以身奉常啼。常啼以奉法涌。法涌受已。还施

~p 1064

常啼。日将欲没。法涌还宫。常啼于七岁中。不坐不卧。唯行唯立。长者女等亦尔过七岁中。空中声言。却后七日。法涌当从定出。宣说正法。常啼敷师子座。求水洒地。魔隐蔽水。常啼刺身出血。长者女等亦尔。帝释变血。成栴檀水。化作妙华。奉施常啼。常啼受已。分作二分。一分严布其地。一分拟奉大师。法涌过七日已。升座宣说般若。常啼闻已。得六十亿三摩地门。现见十方各恒沙佛。闻说如是般若。 结劝品第七十九。先向善现结劝。次嘱阿难受持(已上共四百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一

~p 1065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般若部第三之七】

○第二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山。与五千苾蒭。五百苾蒭尼等俱。并如初分中说。 欢喜品第二。佛知有缘众。一切来集。告舍利子言。菩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舍利子欢喜礼问。佛言。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复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修习四念住。乃至无量无边佛法。如是诸法。不可得故。复次欲疾证一切智智。乃至成就无量功德。当学般若。若

~p 1066-1067

修行般若。天人欢喜。舍利子问。菩萨决有父母妻子等耶。佛言。或有。或无。或示受五欲。厌舍出家。 观照品第三。舍利子问。云何修行般若。佛言。应如是观。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不见般若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色等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等空。非色等。色等不离空。空不离色等。色等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不见生灭染净故。不生执著。观一切法。但有名。实不可得。如是修行般若。除诸佛慧。二乘等慧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舍利子问。三乘般若差别。既不可得。云何说菩萨所修般若。二乘所不能及。佛言。菩萨皆作是念。我当修行六度。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满佛十力等法。度无量众。譬如日光。照无不徧。二乘如萤。无如是念。依菩萨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便有人天三乘。又问。与何法相应故。言与般若相应。佛言。与色等空相应故。不见色等若相应若不相应。若生若灭。若染若净。无有少法与法合者。以本性空故。复次。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一切法若合若散。复次。不著色等有性无性。常无常。乃至无愿

~p 1068-1069

有愿。不作是念。我行般若。不行般若。亦行亦不行般若。非行非不行般若。不为布施。乃至不为平等性故。修行般若。以不见诸法性差别故。如是与般若相应。则能安立无量有情于涅槃界。魔不得便。佛菩萨皆护念。诸天拥护。苦报转轻。常不离佛。是菩萨不见诸法与空相应。亦不见空与诸法相应。是为第一与空相应。普能引发十力等佛法。毕竟不起悭贪犯戒等心。舍利子问。与般若相应菩萨。从何处来生。从此生何处。佛言。有从余佛土来。有从睹史天来。有从人中来。从此间没。生余佛土。常得值佛。次广分别无方便善巧。有方便善巧。种种差别之相。乃至净五眼。发六通。不自高举。于著不著。俱无所著。说此修行般若获胜利时。三百苾蒭。以衣奉佛。发无上心。佛授其记。一万有情。各随愿力生万佛土。 无等等品第四。舍利子。大目连。善现。大饮光。满慈子等。同赞菩萨般若。佛印成之。 舌根相品第五。世尊现舌根相。量等大千。出无数光。照十方界。十方无量菩萨。皆来供养。诸天亦来供养。佛令供具。合成台盖。量等大千。百千俱胝那庾多众。悟无生忍。佛授其记。 善现品第六。佛告善现。汝以辩才。为菩萨宣说般

~p 1070-1071

若。善现白佛。我都不见有一法可名菩萨。可名般若。云何令我为菩萨宣说般若。佛言。菩萨唯有名。般若唯有名。如是二名。亦唯有名。不生不灭。唯假施设。不在内外两间。不可得故。如世间我等。色等。唯有假名。如是假名。不生不灭。唯假施设谓唯我等。菩萨于一切法。名假。法假。方便假。应正修学。不应观色名若常无常。乐苦。我无我。净不净。空不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杂染。清净。生灭。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名亦如是。若菩萨。若菩萨名。若般若。若般若名。皆不见在有为界中。亦不见在无为界中。于一切法。不作分别。能修布施等。能住内空等。善达实相。于名法假如实觉已。不执著一切法。增益六度。趣入正性离生。见佛闻法。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皆得自在。复次。即色等是菩萨不。离色等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若菩提。若萨埵。若色等法。不可得故。菩萨及所行般若。亦不可得。菩萨应如是学。复次。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不。离色等真如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色等法不可得故。色等真如亦不可得。菩萨及般若亦

~p 1072-1073

不可得。应如是学。复次。色等增语。色等常无常等增语。是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色等法及常无常等不可得故。增语亦不可得。菩萨及般若亦不可得。应如是学。复次。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诸法。法界不见法界。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非离有为施设无为。非离无为施设有为。菩萨于一切法都无所见。其心不惊。恐怖。沉没。忧悔。应如是教诫教授诸菩萨。令于般若皆得成办。 入离生品第七。善现白佛。菩萨欲圆满六度。欲徧知一切法。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得一切佛法。满一切有情心愿等。当学般若。舍利子问。何名顶堕。善现答言。无方便善巧而行六度。住三脱门。退堕二乘地。是名顶堕。若不见空。依空观空。如实知色等不应执。知心本性清净。无变异。无分别。一切法亦无变异。无分别。能如是学。住不退地。则为徧学三乘诸法。 胜军品第八。善现白佛。我于菩萨及般若。皆不知不得。云何令我以般若相应法。教菩萨。我于色等一切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

~p 1074-1075

色等。是色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是色等义。无所有故。我于菩萨及般若若义。若名。不知不得。若以是法教诸菩萨。我当有悔。若菩萨闻如是说。心不沉没忧悔。不惊恐怖。决定已住不退。以无所住方便而住。若无方便善巧。我我所执所缠扰故。心住色等。于色等作加行。不能摄受修学圆满般若。不能成办一切智智。何以故。色等不应摄受。便非色等。本性空故。乃至其所摄受修学圆满甚深般若。亦不应摄受。便非般若。本性空故。以本性空。观一切法。心无行处。是名无所摄受三摩地。不共二乘。其所成办一切智智。亦不应摄受。便非一切智。以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非取相修得。诸取相皆是烦恼。若取相修得一切智智者。胜军梵志于一切智智不应信解。彼生净信。由胜解力。思察一切智智。不以相为方便。亦不以非相为方便。以相与非相俱不可取故。虽名随信行。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不取诸相。乃至涅槃。亦不取著。菩萨虽于一切皆无所取。而以本愿所行未满。所证未办。终不涅槃。虽能圆满所行。成办所证。而不见四念住。乃至十八不共法。以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十八不共法。即非十八不共法。以一切法。非

~p 1076-1077

法非非法故。是菩萨虽不取著一切法。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行相品第九。善现白佛。菩萨无方便善巧。若行色等。是行其相。若行常无常等。是行其相。非行般若。又谓舍利子言。若于色等住想胜解。则作加行。不能解脱。尚不能证二乘。况证菩提。此名无方便善巧者。若不行色等。不行色等相。不行常无常等。不行常无常等相。有方便善巧故。能证菩提。是菩萨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于不取亦不取。由般若以无性为自性故。是名无所取著三摩地。不共二乘。若菩萨于是胜三摩地。恒住不舍。速证菩提。复有健行三摩地等。略举一百十五名。及余无量无数三摩地门。陀罗尼门。若能恒善修学。亦令速证菩提。菩萨虽依一切法平等性。证入如是等持。而于平等性及诸等持。不作想解。以无所有中。分别想解无容起故。佛赞印云。菩萨应如是学于一切法。都无所学。舍利子问。若尔。诸法如何而有。佛言。诸法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于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由无明及爱势力。分别执著断常二边。于

~p 1078-1079

诸法不知不见。不能出离三界。于三乘法。不能成办。若以无所得为方便。速能成办一切智智。 幻喻品第十。善现白佛。设有问言。幻士能学般若等。能成办一切智智不。当云何答。佛言。色等与幻有异不。答言。色等不异幻。幻不异色等。色等即是幻。幻即是色等。佛言。幻有染净生灭不。答言。不也。佛言。无染净生灭法。能学般若成办一切智智不。答言。不也。佛言。于五蕴中起想等想。施设言说。假名菩萨不。答言。如是。佛言。假建立者。有生灭染净不。答言。不也。佛言。无想。无等想。无施设。无言说。无假名。无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无染净生灭法。能学般若。成办一切智智不。答言。不也。佛言。菩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学如是甚深般若。速成一切智智。乃至若无方便善巧。不为善友所摄受者。闻说是法。心惊恐怖。有方便善巧者。其心不惊恐怖。次更分别善友恶友之相。 譬喻品第十一。佛答善现。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空中鸟迹等。次释善不善法等。次释摩诃萨义。 断诸见品第十二。舍利子亦说摩词萨义。以能说法。令断诸见故。善现亦说摩诃萨义。发菩提心。不取著故。 六到彼岸品第十三。满慈子亦说摩诃萨义。普为利乐一切有情

~p 1080-1081

。修行六度。于一一度。皆修六度。令得圆满。是名被大功德铠故。 乘大乘品第十四。舍利子问。云何菩萨乘于大乘。满慈子答。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虽行六度等。而不得六度等。如实观察一切。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 无缚解品第十五。善现白佛。云何菩萨被大乘铠。佛言。六度三十七品等。虽有所为。而无其实。诸法性相。皆如幻故。善现言。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以一切法自相空故。佛言。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菩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由诸作者。不可得故。善现言。色等无缚无解。满慈子问。何等色无縳无解。答言。如梦如响等色。去来现在善不善无记等色。一切无缚无解。以一切法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灭染净故。 三摩地品第十六。善现白佛。何等是大乘相。齐何当知发趣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为何所住。谁乘而出。佛言。六度是大乘相。二十空。百千三摩地。是大乘相。 念住等品第十七。复次。四念住等。三十七品(于中身念住观最详)。三解脱门。十一智。三无漏根。三三摩地。十随念。四

~p 1082-1083

静虑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入诸字门。得二十种功德。是大乘相。 修治地品第十八。答齐何当知发趣大乘之问。明初地修治十胜业等。 出住品第十九。答从何处出。至何处住之问。谓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以无二为方便故。无出无住。又答谁乘而出之问。都无乘是大乘出者。以若所。若能。若时。若处。皆不可得故。菩萨修行般若。虽观诸法皆无所有。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为方便。乘于大乘。从生死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超胜品第二十。善现赞大乘超胜。佛广明之。 无所有品第二十一。广明大乘与虚空等。普能容受。无来无去。无住可见。前中后际。皆不可得。三世平等。超出三世。故名大乘。菩萨修行般若时。住此三际平等性中。精勤修学一切相智。无取著故。速得圆满。 随顺品第二十二。满慈子问。如来令善现说般若。今何故说大乘。佛言。般若大乘二名。义无异故。 无边际品第二十三。善现明三际菩萨皆不可得。一切法无边际故。菩萨亦无边际。即一切法。离一切法。

~p 1084-1085

菩萨不可得。诸法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舍利子一一重问。善现广答。次白佛言。菩萨修行般若。观察诸法无受。无取。无住。无著。亦不施设为我。以不见一切法故。以一切法性空。无生灭故。一切法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法。以一切法与不生不灭。无二无处。不生不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别故。一切法入无二法数。 远离品第二十四。舍利子问。云何菩萨。云何般若。云何观察诸法。善现对曰。勤求菩提。利乐有情。名菩萨。具如实觉。徧知一切法相而无所执。名摩诃萨。有胜妙慧。远有所离。远有所到。名般若。观一切法。非常无常等。名观察诸法。次白佛言。菩萨见一切法无生。毕竟净故。舍利子言。六趣应无差别。三乘不应得果。善现对曰。非胜义中。有三乘六趣等。次明诸法不生。都无所依。次明应净菩提道。有世出世二种六度。次明大功德聚。皆由般若所办。般若为善法母。三乘从此生故。舍利子言。若菩萨住如是住。恒不舍离成就大悲相应作意者。则一切有情。亦应成就菩萨。以一切有情。亦于此住。及此作意。常不舍离。则菩萨与有情。应无差别。善现报言。善哉。能如实知我所说意。虽

~p 1086-1087

似难我。而成我意。何以故。有情非有故。无实故。无性故。远离故。寂静故。无觉知故。当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乃至无觉知。历一切法。广说亦尔。由此因缘。菩萨于如是住及此作意。常不舍离。与诸有情。亦无差别。以一切法无差别故。佛赞印之。大千震动。佛笑显益。

 帝释品第二十五。诸天来集。佛光赫奕。帝释重问。何谓般若。云何应住。应学。善现先劝诸天发心。次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思惟世间法皆无常苦等。佛赞印之。善现白言。为报恩故。又为帝释说如所应住。不应住相。舍利子念言。若一切法不应住。云何应住般若。善现谓言。同诸如来。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以色等法。无二相故。天子作念。咒句犹可了知。般若竟不能解。善现告言。我曾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如化。如梦。谷响。幻事。说听及解。都不可得。天子复念。转深转妙。善现告言。色等非深非妙。色等自性非深非妙。天子复念。善现所说不施设色等。善现告言。从初发心。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甚深般若。 信受品第二十六。天子作念。善现欲为何等有情。乐说何法。善现告言。欲为如幻化梦有情。乐说如幻化梦之法。诸声闻及菩萨同问。谁能信受。阿难答以有

~p 1088-1089

能信受。善现告诸天子。其中实无能信受者。舍利子问。岂不于中说三乘法。乃至令得最胜妙辩。善现答言。诚如所说。此般若中。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说三乘法等。由内空等故。 散华品第二十七。诸天化华散供。佛令合成华台。善现念为从心化出。帝释言。但变现耳。善现言。既非生法。则不名华。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佛答帝释。善现不违色等假名。而说法性。善现谓言。菩萨知一切法但假名已。应学般若。不于色等学。不见色等可于中学故。舍利子问。何故不为摄受色等。亦不为坏灭色等故学。善现对曰。不见有色等可摄受。可坏灭。亦不见有能摄受及坏灭者。若能。若所。内外空故。以无所学无所成办为方便故。而学般若。则能成办一切智智。次明诸法皆无依持。随顺世俗。说依佛力。次答菩萨所学般若。不应于色等求。不应离色等求。帝释叹般若大。无量无边。善现印之。 授记品第二十八。天仙三返唱善。佛述见然灯佛得授记事。预命帝释。勤加守护。 摄受品第二十九。佛为帝释说现法当来功德胜利。 窣堵波品第三十。佛明修

~p 1090-1091

般若者。能降自他贪等刀仗。是大明咒等。书经功德。胜于供设利罗。福生品第三十一。佛印帝释叹经功德。 功德品第三十二。诸天及佛。皆劝帝释受持般若。 外道品第三十三。外道来求佛过。帝释念般若退之。魔军亦尔。 天来品第三十四。庆喜白佛。何缘但赞般若。佛言。般若为尊为导故。帝释更说功德。佛又广说功德。并明诸天龙神来礼般若之相。是故经典随所在处。应周匝除秽。扫拭涂治。香水散洒。宝座安措。香华珍宝庄严供养。 设利罗品第三十五。帝释答佛。于设利罗宁取般若。以诸佛身。皆因般若生故。 经文品第三十六。佛为帝释展转较显书经功德。帝释白佛。应以种种巧妙文义。为他演说。佛又较显功德。并明说相似法。真正法。不同之义。 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七。慈氏菩萨。与善现酬唱随喜回向之法。诸天赞美。 大师品第三十八。舍利子向佛广赞般若。佛言。般若即是大师。善现亦叹般若是大波罗密多。   地狱品第三十九。舍利子问。能信解者。从何处来。乃至修习。为已久如。佛言。从十方法会来。乃至信解甚久。又为善现分别修学久近之相。并说谤般若者。堕三涂相。 清净品第四十。佛与舍利子明一切法。毕竟净故。是法清净。最为甚深。善现答帝释问所起执著。佛又为说微细执著。 无标帜品第四十一。善现问。云何应行般若。佛言。不行色等若常若无常等。善现白佛。菩萨如为虚空擐功德铠。会中有一苾蒭作念。般若微妙难测。虽非有法。而亦非无。佛赞印之。善现答天帝释。若欲守护修般若者。不异守护虚空幻梦化等。诸天以佛神力。见十方各有千佛同说般若。佛告善现。慈氏证菩提时。亦于此处宣说般若。乃至诸天庆慰唱言。今见第二转妙法轮。佛告善现。如是法轮。非第一转。亦非第二。于一切法。不为转故。还故。出现世间。但以无性自性空故。标帜名言。皆不可得。是故名大波罗密多。 不可得品第四十二。善现广叹。佛为释成。 东北方品第四十三。帝释念闻经善根。舍利子赞信解功德。佛答帝释云何住习之问。又印舍利子甚深等赞。舍利子又说王都前相等喻。佛赞印之。又印善现甚深等赞。次为舍利子说此经从东南方。乃至最后于东北方兴盛。 魔事品第四十四。佛为善现说修行时留

~p 1094-1095

难魔事。 不和合品第四十五。次说学法与持法者。种种两不和合。皆为魔事。及说恶魔所化作事。 佛母品第四十六。佛告善现。佛观般若。如子护母。 示相品第四十七。诸天问。般若以何为相。佛言。以空。无相。无愿等为相。依世俗说。不依胜义。当知般若远离众相。不应问言以何为相。乃至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般若不见色等故。名示色等相。能为如来显色等世间空。示色等世间远离寂静等。由是能示世间实相。名如来母。能生如来。又色等皆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数量。无等等。以不可得故。于是四众得益。菩萨得记。 成办品第四十八。佛答善现。般若能办六度十八空等。信解般若菩萨。从人中来。或从他方佛处来。或从睹史多天来。 船等喻品第四十九。佛为善现说海船破喻。不取所依。则溺死。能取所依。则至岸。菩萨亦尔。不依般若。则退入二乘。能依般若。则定证菩提。及说度旷野等诸喻。 初业品第五十。佛答善现。初业菩萨。应亲近真净善友。 调伏贪等品第五十一。善现白佛。谁于般若。能生净信胜解。若生信解心。何性何相。何状何貌。佛言。心心调伏贪嗔痴等。为性相状貌。 真如品第五十二。诸天散华礼

~p 1096-1097

赞。佛印述之。又赞善现随如来生。善现答之。大千震动。天又散华。善现复说真如相义。众生获益。六千菩萨。成阿罗汉。佛告舍利子。此由不摄受般若。远离方便善巧。如大鸟无翅故。次诸天谓菩提极难信解证得。善现谓极易信解证得。舍利子谓若易信解证得。不应有退屈者。善现问。色等有退屈不。色等真如有退屈不。离色等及色等真如有法有退屈不。舍利子一一答言。不也。然佛何故说三种乘。满慈子令问。为许有一菩萨乘不。善现以真如义反征辩竟。结云。若菩萨闻说诸法真如不可得相。心不惊恐怖等。速证菩提。定无退屈。佛赞印之。善现请问。菩萨欲疾成办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佛广答之。二千菩萨。得无生忍。 不退转品第五十三。佛为善现说不退转菩萨诸行状相。乃至常得身语意净。魔不能惑。 转不转品第五十四。佛答善现。不退转菩萨。既名不退转。亦得名退转。于色等想有退转故。复次。不退转菩萨。当作上士。不作下士。常不远离念佛作意。闻法作意。生生之处。常不离佛。恒闻正法。 甚深义品第五十五。善现白佛。

~p 1098-1099

惟愿复为菩萨说甚深义。今住其中。能修施等。令速圆满。佛言。种种增语。皆显涅槃为甚深义。乃至色等亦名甚深。色等真如甚深故。色等真如。非即色等。非离色等。是故甚深。次较显如教住。如说学之功德。又较显随喜回向功德。又答无数无量无边之义。又明依止无增减无所有为方便。修行般若。由此为门。集诸功德。便证菩提。如焰燋炷。非初非后。不离初后。 梦行品第五十六。舍利子问。梦中行此三三摩地。于深般若有增益不。善现答言。昼行有增益者。梦行亦有增益。次与弥勒菩萨问答。 愿行品第五十七。佛告善现。菩萨修行施等。为诸有情发大愿行。 殑伽天品第五十八。授天女记。 习近品第五十九。佛答善现。观色等空。不令心乱。则不见法。不作证。未入定位。系心于所缘。已入定时。不系心于境。不退施等。不证漏尽。如壮士过旷野。如坚翅翔虚空等。 增上慢品第六十。佛为善现说菩萨不退转相。及说增上慢相。次明菩萨欲证菩提。应常亲近真善知识。次说般若妙相。次较说经功德。 同学品第六十一。帝释叹持说者。非少善根所能。佛为

~p 1100-1101

较显胜德。帝释复为一苾广明胜德。兼为庆喜明仗佛力。佛又为庆喜分别有恼乱不恼乱之所由。次明菩萨与菩萨共住。相视应如大师。 同性品第六十二。佛答善现。内空等是菩萨同性。住此中学。名为同学。又问。若一切法本性清净。菩萨云何复于妙法而得清净。佛言。于性净中。精勤修学甚深般若。如实通达。远离烦恼染著。故说复得清净。复次。方便善巧威德力故。摄持增长。导引一切波罗密多。如萨迦耶见。如命根。 无分别品第六十三。帝释散华发愿。问随喜福。佛为较显。善现问如幻心。云何能证菩提。佛为征释。并叹菩萨能为难事。善现复言。不应说彼能为难事。以所证。能证。证法。证者。证处。证时。都不可得。如幻。如影。乃至如化。如机关等。无分别故。舍利子言。若一切法皆无分别。云何分别五趣三乘。善现答言。有情颠倒惑业因缘。施设五趣差别。无分别故。施设三乘圣者。三世如来。皆由分别断故。可施设有种种差别。菩萨应行无所分别甚深般若。便能证得无所分别微妙菩提。觉一切法。无分别性。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坚非坚品第六十四。善现答舍利子。菩萨修行般若。行非坚法。不行坚法。

~p 1102-1103

又为诸天明稀有事。如欲调伏虚空。当知色等离故。即施等离。又答佛不沈不没之问。次问何等菩萨。为佛赞叹。佛言。住不退转位者。又随不动佛为菩萨时所行而学者。又随宝幢顶髻二菩萨所行而学者。 实语品第六十五。佛为帝释叹善现住于胜住。然犹不及菩萨所住甚深行住。六百苾蒭。发菩提愿。佛授其记。次以般若付嘱庆喜。并现不动佛国。令大众见。又出舌相。再嘱庆喜。 无尽品第六十六。佛答善现。般若菩提。皆如虚空。不可尽故。应观色等无尽故。引发般若。乃至魔皆愁苦。 相摄品第六十七。佛答善现。六度互相摄取之相。 巧便品第六十八。佛答善现。菩萨成就巧方便者。发心甚久。乃至善根甚多。又般若虽于五度最为前导。而无分别作用真实自体。菩萨为有情故。勤行六度。前五摄在般若。性无差别。为度有情。假说差别。又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舍。若不思惟色等。便能增长善根。圆满六度。证得菩提。乃至著无所有不可取法。则离般若。般若如转轮王。一切善法。随行随至。又能示现道非道相。又如实观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能与六度常共相应

~p 1104-1105

。不相舍离。又般若是诸善法所趣向门。如水趣海。又应于诸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又应观色等雕落故。破坏故。乃至性虚伪故。行深般若。如引虚空。引深般若。破坏诸法。修深般若。从初发心。至菩提座。应行。应引。应修。无容横起诸余作意。又应学一切法皆不可施设而趣菩提。都无所行。是行般若。从初发心。常学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修布施等。应住内空等。诸有二者。名有所得。诸无二者。名无所得。虽于诸法常乐决择。而不得色等。以无为无作而为方便。行深般若。佛以净五眼。求色等不可得。虽证一切智智。不住有为界。亦不住无为界。如变化者。度化有情。如来与变化佛。俱为真净福田。诸法法性为定量故。又一切法。但有名相。唯假施设。名相性空。有情执著。沉沦生死。菩萨悲愍。发心行行。证得一切智智。拔济令出。然诸名相。无生无灭。亦无住异施设可得。又前际后际。俱不可得。达一切法自相空已。应行般若。无所执著。次释般若不与诸法为义非义。 树喻品第六十九。善现以空中种树。喻菩萨能为难事。佛以良田种树之喻答之。次释菩萨当知如佛。并较发心不退。乃至如来功德。展转增胜。又答初发心菩萨。恒正思惟

~p 1106-1107

一切智智。信解一切法。皆无性为性。 菩萨行品第七十。佛答善现。当于色等空。行菩萨行。不以二故。摄受修行六度。乃至证得一切智智。恒时增长一切善法。 亲近品第七十一。佛答善现。若不亲近诸佛。圆满善根。承事善友。尚不名菩萨。岂能证一切智智。 徧学品第七十二。佛答善现。菩萨成就最胜觉慧。虽能受行清净深法。而不摄受殊胜果报。于法自性。能不动故。次明离四句。而有得有现观。以一切法常无常等为戏论。应离诸戏论。行深般若。徧学诸道。由菩萨道。得入正性离生。于圣法毗柰耶中。应如是学甚深般若。修除遣一切法。若一切有二想者。定无布施等。下至顺忍。彼尚非有。况能徧知一切法。况能得一切智智。 渐次品第七十三。佛答善现。住无想者。亦无顺忍。菩萨于一切法。皆无有想。亦无无想。以无性为圣道。以无性为现观。若一切法有少自性。或复他性为自性者。佛不应通达一切法无性为性已。入四禅。起五通。证菩提。度有情。菩萨初发心位。闻一切法。及诸有情。皆以无性为性。证得此故。说名为佛。乃至预流深信此故。名贤善士。

~p 1108-1109

故我定应发趣菩提。普为有情得涅槃故。作渐次业。修渐次学。行渐次行。所谓六度。六念。乃至一切相智。 无相品第七十四。佛答善现。以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诸有情类。具断常见。住有所得。难可解脱。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以不坏法界相故。由此故得有初地。乃至十地。得有异熟神通六度等法。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无相无作法中。圆满一切功德。 无杂品第七十五。佛答善现。安住如梦等五取蕴中。为诸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进。修定。学慧。如实了知如梦等五蕴。皆同一相。所谓无相。若如是知而行施等。则能圆满一切善法。 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佛答善现。愚夫异生。于梦得梦。得见梦者。乃至于化得化。得见化者。颠倒执著。造三业行。往来生死。菩萨以二种空。观察诸法。一毕竟空。二无际空。安住二空。为说正法。色等是空。离我我所。如梦。如化。都无自性。又以方便神力。拔济令出。得三乘果。次明菩萨甚奇稀有之法。安住异熟六度五通等。随应摄受有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财施。法施。说三十七品。乃至相好等法。四十二字母等。不坏诸法。无二分别。为诸有情。如实宣说。令离妄想

~p 1110-1111

颠倒执著。趣三乘果。譬如化佛。教所化众。又一切法。不异真法界等。而依世俗施设因果差别。菩萨于诸法中。自无执著。教他无执。善达诸法如实相故。 善达品第七十七。佛答善现。如所变化。于一切法都无所行。是为善达诸法实相。以诸法但有假立名相。是故菩萨于诸善法。能自增进。亦能令他增进。又如实知色等相。色等生灭。色等真如。是为能学三解脱门。则能学一切法。又欲学法界。当于一切法学。知一切法。即真法界。初中后际。常无差别。 实际品第七十八。佛答善现。菩萨但以实际为量。行深般若。由方便善巧力故。安立有情。令住施等。而不执著。观本性空。都无所得。为度执有情想及法想故。行道相智。得三乘道。趣证无上菩提。佛眼常无断坏。 无阙品第七十九。佛答善现。菩萨具足殊胜方便善巧。修行施等。不得施等。亦不远离施等。修菩提道。次答舍利子。不和合一切法。不离散一切法。诸法皆无自性可合离故。如实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于一切法。得无障碍。安住二谛。宣说正法。如化食施化众等。又答善现。修行施等。及余大菩提

~p 1112-1113

道。皆能成熟有情。 道士品第八十。佛告善现。总一切法。皆菩萨道。不学一切法。定不能得一切智智。审察诸法。皆毕竟空。不应执著。而于诸法。学无厌倦。观诸有情心行差别。如实了知。但行虚妄所执。方便善巧教令远离所执。修诸善行。然勿恃此而生憍逸。次明清净自他三种粗重。能净佛土。 正定品第八十一。佛答善现。是菩萨从初发心。至最后有。皆住菩萨正性定聚。次释如来本生之疑。次明一切善法。皆是菩提资粮。 佛法品第八十二。佛答善现。即菩萨法。亦是佛法。由位有异。法性非异。 无事品第八十三。佛答善现。无性法中。无业无果。亦无作用。愚夫不了。颠倒发业。受三界身。为拔济故。施设圣法。及毗柰耶分位差别。广说梦。像。响。焰。影。幻。变化。寻香城喻。 实说品第八十四。佛答善现。我说一切法平等性为清净法。菩萨知一切法不可取已。为饶益彼诸有情故。求趣菩提。不为己身。非为余事。乃至依世俗故。说得菩提。若执有二。不能得果。亦无现观。执无二者。亦复如是。法平等性。非佛所行。以与佛无别故。又复法平等性。非即一切。非离一切。说名胜义。菩萨行深般若。不动胜义而行菩萨行。成熟有情。严

~p 1114

净佛土。证得菩提。说法度众。 空性品第八十五。佛答善现。若有情自知诸法皆本性空。则佛菩萨不现神通作稀有事。又一切世出世法。无非是化。然有声闻化。有独觉化。有菩萨化。有如来化。有烦恼化。有诸业化。乃至非实有法。名为涅槃。是故可说涅槃非化。又一切法。先既非有。后亦非无。自性常空。不应惊怖。(已上共七十八卷。与初分品有开合。文略义同。但无常啼法涌二品)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二

~p 1115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八】

○第三分。 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五亿苾等俱。余并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 舍利子品第二。与初分学现品。至现舌相品同。而文较第二分又稍略。 善现品第三。与初分教诫教授品。至净道品同。 天帝品第四。与初分天帝品。至叹众德品同。 现窣堵波品第五。与初分摄受品同。称扬功德品第六。佛设利罗品第七。福

~p 1116-1117

聚品第八。随喜回向品第九。地狱品第十。叹净品第十一。赞德品第十二。陀罗尼品第十三。魔事品第十四。现世间品第十五。与初分佛母品同。不思议等品第十六。譬喻品第十七。与初分办事品等同。善友品第十八。真如品第十九。不退相品第二十。空相品第二十一。殑伽天品第二十二。巧便品第二十三。学时品第二十四。见不动品第二十五。即初分愿喻品等。 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即初分无尽品等。 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妙相品第二十八。施等品第二十九。佛国品第三十。宣化品第三十一(共五十九卷。与第二分。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涌二品。)

○第四分。妙行品第一。即善现教诫品等。帝释品第二。供养窣堵波品第三。称扬功德品第四。福门品第五。随喜回向品第六。地狱品第七。清净品第八。赞叹品第九。总持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现世间品第十二。不思议等品第十三。譬喻品第十四。天赞品第十五。真如品第十六。不退相品第十七。空相品第十八。深功德品第十九。谈梦觉义。较前三分更明畅。殑伽天品第二十。觉魔事品第二十一。

~p 1118-1119

善友品第二十二。天主品第二十三。无杂无异品第二十四。迅速品第二十五。幻喻品第二十六。坚固品第二十七。散华品第二十八。随顺品第二十九(共一十八卷。随顺品中文。与初二三分不同。)

○第五分。善现品第一。天帝品第二。窣堵波品第三。神咒品第四。设利罗品第五。经典品第六。回向品第七。地狱品第八。清净品第九。不思议品第十。魔事品第十一。真如品第十二。甚深品第十三。船等喻品第十四。如来品第十五。不退品第十六。贪行品第十七。姊妹品第十八。梦行品第十九。胜意乐品第二十。修学品第二十一。根栽品第二十二。付嘱品第二十三。见不动佛品第二十四(共十卷。较第四分更略。)

◎第六分。 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与四万二千苾刍。七万二千菩萨。及天龙鬼神众俱。面门出光。照无边界。还归面门。东方普光佛所。离障菩萨。南方日光佛所。日藏菩萨。西方功德光明佛所。功德藏菩萨。北方自在王佛所。广闻菩萨。东南方甘露王佛所。不退转菩萨。西南方智炬佛所。大慧菩萨。西北方妙音王佛所

~p 1120-1121

。功德聚菩萨。东北方智上佛所。常喜菩萨。上方金刚相佛所。宝幢菩萨。下方金刚宝庄严王佛所。宝信菩萨。皆来集会。 通达品第二。最胜天王请问。云何菩萨修学一法。能通达一切法。佛答以修学般若。能通达十波罗密。 显相品第三。佛答最胜。如地水火风空等相。甚深般若。亦复如是。 法界品第四。佛答最胜。菩萨学深般若。有妙慧故。通达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但可智知。非言能说。于是大千变动。菩萨脱衣敷座。诸天散华奏乐。龙澍香雨。十方佛放眉光。徧照此土。还归佛顶。众会获益。最胜复问。甚深般若。既绝语言。离诸文字。云何菩萨为诸有情说法。随顺甚深法相。不违世俗。佛言。具大方便善巧力故。谓大慈悲喜舍。又问。云何为度有情。示现诸相。佛言。相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 念住品第五。佛答最胜。菩萨行深般若。心正无乱。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及说如来功德大威神相。 法性品第六。佛答最胜。如来法性不可思议。如无价珠。堕在淤泥。不为所染。依此法性

~p 1122-1123

修习善根。具足方便大悲愿力。不舍有情。远离一切虚妄分别。心得清净。深如大海。一一行中。具众行故。生净佛土。不为胎污。于是旧住天神。空中赞叹。并为光德天子现净土相。 平等品第七。佛答最胜法性平等之义。并为授记。 现相品第八。舍利子问先现苦行等事。最胜答之。 无所得品第九。善思菩萨问最胜得受记耶。答言。我虽受记。而犹梦等。乃至重重问答。令众获益。最胜问佛。云何末发心者。即能发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转。佛言。以纯净意。发菩提心。亲近贤圣。乐闻正法。远离悭嫉。正信业果。设为身命。终不作恶。乃至佛为破四见故。说无常。苦。无我。涅槃。寂静四法。次说神咒。 证劝品第十。佛为最胜说过去功德宝王佛时。治世轮王。问深正法。成然灯佛。彼时千子。即是贤劫千佛。最胜又问。云何修行。速成大道。佛言。一切善法。无不修满。又问。现何色像。佛言:如镜随现。又般若犹如虚空。无有一法可为譬喻。 显功德品第十一。佛答曼殊室利。过去多闻佛时。精进力菩萨。即今最胜天王。又答云何护持正法。云何能调伏心等问。 现化品第十二。最胜答善思问。佛所化身。更能化作无量化佛。往昔愿力清

~p 1124-1125

净故。及答护正法问。又有贤德天子。相与问答。 陀罗尼品第十三。曼殊室利及寂静慧菩萨。共说众法不入陀罗尼功德。大千振动。天雨妙华。佛说过去宝月佛时。宝功德菩萨。有大辩才。即今寂静慧是。 劝诫品第十四。佛答曼殊室利。具明信受福聚。毁谤罪过。 二行品第十五。佛为曼殊室利说化他自行二种般若。及说五事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赞叹品第十六。曼殊室利。妙色天子。善名天子。大梵天王。各以颂赞。佛印成之。 付嘱品第十七。佛以十法付嘱阿难。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谛听。五披读。六受持。七广说。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及为持髻梵天。说佛赞三事。最为无上。一发菩提心。二护持正法。三如教修行。(八卷)

◎第七曼殊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与百千苾刍。十千菩萨众俱。曼殊室利明相现时。诣如来所。在外而立。舍利子等亦然。佛出敷坐跏趺。曼殊答佛。为欲利乐有情。以真如相观于如来。次与舍利子互相酬唱。复答佛发明甚深般若。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于是舍利子。慈氏菩萨。曼殊室利。无缘虑女。皆叹闻说不沉没惊

~p 1126-1127

怖者。已住不退转地。佛印成之。又与舍利子互相问答。显真法界性平等义。又与佛互相问答。明福田相不可思议。大地变动。众会得益。次明初学不思议定。如初学射。久习成就。不复作意。大迦叶问当来谁能信解修学。佛具答之。次为曼殊说一相庄严三摩地。谓不动法界。念一如来。即为普观三世诸佛。乃至佛现神力。护持般若久住世间。饶益有情。(二卷。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同。)

○第八那伽室利分。佛在给孤独园。妙吉祥菩萨。于日初分。著衣持鉢。渐将入城。龙吉祥菩萨见已问答。无能胜菩萨来赞。妙吉祥菩萨。答以一切非实。皆如谷响。龙吉祥复相问答。既承教诫。入海喻定。善思菩萨。变动大千。不能令出。后从定起。雨诸香花。向佛归命。妙吉祥又为说无上法食。善现来问。何所谈论。妙吉祥诘以何法名为大士。如响。岂能有所谈论。善现入无所得三摩地门。出定。向佛皈命。妙吉祥又说诸法如幻梦等。善现又入灭定。舍利子来问答。善现出定。妙吉祥为说稀有妙食。善现及舍利子。俱入灭定。次从定起。各各入城。善现化一女人。妙吉祥与诸菩萨声闻等众。各饭食已俱诣佛所。以如上事。具白世尊。佛赞

~p 1128-1129

印之。妙吉祥曰。彼女所断我见。即非我见。是故如来说名我见。乃至夫法想者。即非法想。是故如来说名法想。次叹持四句颂。福聚甚多。世尊说颂。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于一切有为。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九能断金刚分。与流通金刚般若同本。颂曰。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一卷)

◎第十般若理趣分。佛住他化自在天王宫。与八百万大菩萨俱。为诸菩萨。说一切德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此门即是菩萨句义。理极妙乐清净句义。诸见永寂清净句义。乃至一切有记无记法。有漏无漏法。有为无为法。世间出世间法。空寂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复依徧照如来之相。说寂静法性般若理趣现等觉门。复依调伏一切恶法释迦牟尼如来之相。说调伏众恶般若理趣普胜法。复依性静如来之相。说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净法。复依一切三界胜主如来之相。说灌顶法门般若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如来智印持一切佛秘密法门如来之相。说如来智印般若理趣

~p 1130-1131

金刚法。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说离戏论般若理趣轮字法。复依一切如来轮摄如来之相。说入广大轮般若理趣平等性。复依一切广受供养真净器田如来之相。说真净供养甚深理趣无上法。复依一切能善调伏如来之相。说能善调伏甚深理趣智藏法。复依一切能善建立性平等法如来之相。说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胜法。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说有情住持甚深理趣胜藏法。复依究竟无边际如来之相。说无边无际究竟理趣金刚法。复依徧照如来之相。说三神咒。一一告金刚手受持功德。(一卷。与密部实相般若同。而咒不同。)

◎第十一布施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苾刍俱。再三命劝舍利子。为诸菩萨宣说布施波罗密多。舍利子言。应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修行布施。则能摄受一切智智。疾证无上菩提。宁以无记心行施。或不行施。终不以回向二乘地心行施。次答满慈子问。喻说菩萨声闻行施胜劣意愿。满慈子亦说二施譬喻。舍利子广说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随喜回向所引善根。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宝。如马宝。又常于有情。作大饶益。如真金。如日月。如商主。如善士。如王

~p 1132-1133

种。次更广说应起决定施心。应学无染布施。又观诸法。若顺若违。皆能助引一切智智。又明二乘于一切智。亦有助力。然诸二乘作意。于一切智及此赀粮。俱无助力。故制菩萨定不应起二乘相应作意。次明能舍众相回向菩提。欲为有情作大饶益。乃名能得无上善利。方便善巧。不取法相。得入居顶诸菩萨数。次明说如是法。皆如来力。佛嘱阿难受持。满慈子问。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行布施。何所舍。成正觉。何所得。佛言。无所舍。无所得。无所损。无所益。如二幻师。戏为变易。以幻价直。另化美团等。又舍利子答满慈子。菩萨先应思惟一切法性。毕竟空寂。次应思惟一切智智。具胜功德。后应愍念一切有情贫乏珍财。受诸苦恼。作是念已。便舍一切珍财。施诸有情。心无所著。亦以正法施诸有情。亦以无边上妙供具。恭敬供养佛法僧宝。如是布施。随顺菩提。疾能证得一切智智。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于是佛以神力。令诸大众。见十方各各无数殑伽沙数世界。各有无量菩萨。行施精勤。乃结劝云。菩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应观法空。缘一切智。具胜功德。愍念有情。受贫匮苦。应行布施波罗密多。持此善

~p 1134-1135

根。普施一切。令脱恶趣生死众苦。作是愿言。十方世界诸有情类。由我善根功德威力。未发无上心者。令速发心。已发心者。令永不退。已不退者。今速圆满一切智智。舍利子问。最初发心。第二发心。住不退地。坐菩提座差别。佛答示之。并以神力。令见十方各无数界。无数菩萨。行菩萨行种种差别。无数如来。种种方便。饶益有情。乃结劝云。若定发心求一切智。彼必当作世间第一真净福田。及作大千最大法师。亦作如来。利乐一切有情。次答舍利子问。广明菩萨初心。胜于二乘后心。及明菩萨不退心力。于余神力。最为无上。次满慈子与舍利子互相问答。明退心者。非真菩萨。是增上慢。欲证菩提。应正发起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乃至佛嘱阿难受持。(五卷)

◎第十二净戒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俱。命舍利子。宣说戒度。满慈子问。云何应知菩萨持戒犯戒。舍利子答。若住二乘作意。是名非所行处。是名菩萨犯戒。又问。若求一切智智而修布施。岂不执著一切智智。成戒禁取。云何名为持菩萨戒。答言。一切智智。远离众相。非方处摄

~p 1136-1137

。既非有法。亦非无法。由此因缘。不可执取。是故菩萨行施。持戒。回向菩提。虽求证得一切智智。而不名为戒禁取摄。若回向二乘地。执取净戒。是失菩萨戒。名犯戒菩萨。若未见圣谛。未证实际。或有因缘。易可还净。若见圣谛。证实际已。异见深重。难可还净。又虽经沙数大劫修行净戒令满。而不回向菩提。饶益有情。不能摄受菩萨戒度。虽经沙数大劫居家受妙五欲。而不发趣二乘地心。求一切智。增上意乐无退坏故。不名犯菩萨戒。又若见有少法名为作者。名为犯戒菩萨。若随所修六度。皆用大悲为首。发起随顺回向一切智智相应之心。是名具戒菩萨。次广叹初心一菩萨戒。远胜世出世间一切净戒。以其心无分限。普度有情。求大菩提。引发净戒。是故除佛所有净戒。于余净戒。最为第一。又宁迟证菩提。不为速求堕二乘地。又菩萨不应欲胜菩萨。不应轻慢菩萨。不应降伏菩萨。于余菩萨。供养恭敬。应如如来。乃至应普恭敬一切有情。又一切法。无少有实。皆如幻事。故诸菩萨回向趣求一切智智。皆由了达诸法非实。如幻。如化。有所堪能。又菩萨于

~p 1138-1139

六度二十空等。乃至一切相智。虽应精勇修习。如救头然。不应味著。又明菩萨于二乘地。但应远离。不应赞毁。佛赞印之。并为广说方便善巧。又明如来皆深愍念一切有情。心无差别。不随欲行。然于菩萨。最不弃舍。(五卷)

◎第十三安忍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命满慈子宣说忍度。舍利子问。菩萨忍。声闻忍。有何差别。满慈子答。声闻唯为舍弃自身烦恼。名为少分安忍。菩萨欲度无量有情。名为具分安忍。于檀涂火烧。起平等心。俱欲毕竟利乐。又声闻唯观蕴等无我有情之所引发。菩萨亦观蕴等无性无生之所引发。菩萨欲证菩提。应修其心。令与地水火风空等。宁受无边大苦。而不爱著二乘自利众善。又若住二乘地。起二乘作意。乃至乐观蕴等常无常等。是为行他行处。若修六度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为行自行处。一切恶魔。不能得便。

(一卷)

◎第十四精进波罗密多分。佛在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满慈子问菩萨精进。佛言。初发心时。若身。若心。先应为他作饶益事。如仆任主。不应

~p 1140-1141

自在。诸有所为。皆随主欲。亦如马宝。盘回去住。迟速任人。又常勤修六度二十空等。能为难事。(一卷)

◎第十五静虑波罗密多分。佛住鹫峰。与千二百五十苾刍众俱。舍利子问。菩萨云何方便。安住静虑。佛言。渐次入四静虑。引发五通。降魔成觉。又虽现入四禅四定。而不味著。亦不离染。虽观一切法都不可得。而不弃舍一切智智。满慈子问。何缘如来许诸菩萨入四禅四定。不许久住其中。心生染著。舍利子答。若生欲界。速能圆满一切智智。生色无色。无斯用故。满慈子问。云何安住静虑。摄受般若精进忍戒施等。佛一一答。又明若住二乘相应作意。名为散乱。若随所集一切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名为心定。舍利子问。菩萨安住静虑。云何方便。还从定起。佛言。于色无色静虑等至。顺逆次第。超越串习。极善纯熟。游戏自在。复入欲界非等引心。由起此心。还生欲界。亲近供养诸佛。引发菩提分法。生色无色。无如是能。上二界生。身心钝故。(二卷)

◎第十六般若波罗密多分。佛住竹林白鹭池侧。与千二百五十苾刍。无量无数一生所系菩萨众俱。有善勇猛菩萨。请问何谓般若。云何修行。云何令速圆满。云

~p 1142-1143

何恶魔不能得便。能觉魔事。云何安住。速能圆满一切智法。佛言。实无少法。可名般若。谓如实知一切法性。无实无生。亦无虚妄。虽不见有菩提心性。而能发起大菩提心。彼虽如是发菩提心。而于菩提无所引发。若能远达诸法实性。是谓般若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世俗文句。方便演说。即蕴等。非般若。离蕴等。非般若。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依。不在蕴等内。不在蕴等外。不在两间。远离而住。与蕴等非相应。非不相应。蕴等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如所有性。是谓般若。复次一切法无自性。是谓般若。一切法非一切法所行故。无知无见。是谓般若。一切法不舍自性。如是徧知。是谓般若。一切法与一切法非合非离。是谓般若。一切法非增非减。是谓般若。一切法非染非净。是谓般若。一切法非有净法。非有不净法。是谓般若。一切法非移转。非趣入。是谓般若。一切法非系非离系。非死非生。非生非死。非流转非有流转法。非尽非有尽法。非有集法。非有灭法。非有起法。非有尽法。非有变坏法。非无变坏法。非常非无常等。非有贪嗔痴法。非离贪嗔痴法。非作者非使作者等。非断非常。非有边非无边。非见趣非见趣断。非爱

~p 1144-1145

非爱断。非善非非善。是谓般若。如是般若。非一切法摄。亦非远离如是等法。别有般若。如梦。如幻。如焰。如影。如响。如沬。如泡。如芭蕉。如虚空。如影光。如宝光。如灯光。非圆成实。于是舍利子广叹难见难觉。乃至无边际等。佛一一印述之。舍利子问。云何菩萨依如是法。行诸境相。佛言。尚不得法。何况非法。尚不得道。何况非道。知一切境。皆无境性。于一切境。皆无住著。以无边法为所行境。如空。如风。无有少相而可得者。又此甚深法要。非但耳闻。即名为果。要不放逸。精进修行。如实了知。远离众恶。自他俱利。乃名为果。若于正法起异解行。不名闻法。若于法义起颠倒解。不正修行。定无顺忍。不应深信微少善根。谓彼即能脱诸恶趣。若得顺忍。能不复造感恶趣业。不复懈怠起顺退分。时舍利子告善现言。云何具寿默然不说般若。善现答言。我于诸法都无所见。故无所说。乃至甚深般若不可说示。佛告善勇猛言。菩萨修行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行。以一切法。皆是颠倒之所等起。非实。非有。邪伪虚妄。若能行无所行。为行般若。徧知一切所缘而行。除遣一切所缘而行。善勇猛言。菩萨修

~p 1146-1147

行甚深般若。不可思议。佛言。如是一切法皆不可思议故。菩萨修行般若亦不可思议。善勇猛言。如是行深般若。是无上行。清净行。明白行。无生行。无灭行。超出行。难伏行。佛印成之。又明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不可修。亦不可遣。菩萨于一切法。无取无执。无住无著。成就功德智慧大威神力。能降伏魔。乃至付嘱贤守导师等五百上首菩萨。及善勇猛菩萨。又复微笑放光。令大千界处处有情。互得相见。天龙鬼神。花香供养。赞咏神力。无数菩萨。得无生忍。无边有情。发无上心。(八卷)

△放光般若波罗密多经(三十卷)菜重芥

西晋于阗国沙门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共九十品。与大般若第二分同本。而有常啼法上二品。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三十卷)姜海咸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共九十品。亦同放光般若而文较顺畅。

光赞般若波罗密经(十卷)河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p 1148-1149

共二十一品。亦同上经。而文来未尽。

道行般若波罗密经(十卷 有道安序)淡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

共三十品。与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昙无竭二菩萨事。

小品般若波罗密经(十卷 有僧睿序)鳞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共二十九品。与道行同。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密多经 (二十五卷北作十四卷 南似兰北履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共三十二品。亦同道行。而文畅顺。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密经(三卷今作二卷 南履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即佛母般若三十二品之摄颂也

大明度无极经(六卷)潜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共三十品。亦同道行。

摩诃般若波罗密钞经(五卷)潜

苻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

~p 1150-1151

共十三品。亦同道行。而文来未尽。

◎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七卷)羽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与大般若第六分同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翔

萧梁扶南国沙门曼陀罗仙译

与大般若第七会同。又收入宝积第四十六会。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翔

萧梁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译

亦与大般若第七会同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 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翔

刘宋沙门释翔公译

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羽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与大般若第九会同。而举世流通。智者大师有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羽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p 1152-1153

亦同第九会。而分作十二分。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有跋)羽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翔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文拙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翔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已上并是同本异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翔

唐玉华寺沙门释玄奘译(即第九会抄出别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二卷 有代宗序 南流北温)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序品第一。佛在鹫峰。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放毛孔光。普照十方。菩萨来集。观如来品第二。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佛印之。菩萨行品第三。二谛品第四。护国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奉持品第七。有金刚手菩萨所说咒。嘱累品第八。

文更顺畅最宜流通。

~p 1154-1155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翔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与上经同。有智者大师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密多经(二纸余 南渊北斯)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告舍利子。般若波罗密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有所作。离一切相即能圆满六度。又当断除十种疑惑。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密经(二纸欠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告须菩提。般若波罗密经。于三乘法。聚集摄受。平等如一。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纸余 南履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为帝释说般若义无边。及说颂。说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十六行半)翔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举世流通。文约义富。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一纸欠)翔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p 1156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一纸半 南凊北薄)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二经俱与上同本。而后译有序及流通。佛在鹫峰入定。舍利子问观世音。观世音说竟。佛出定赞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三

~p 1157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 法华部第四】

述曰。凡是开权显实。授声闻成佛记。发迹显本。明成佛甚久远。及但明一乘修证之法。无二无三者。皆此部收。

无量义经(一卷前有刘虬序)草

萧齐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德行品第一。大庄严菩萨赞佛。说法品第二。大庄严问。何法速成菩提。佛答:

~p 1158-1159

有一法门。能令速成菩提。谓无量义。从一法生。一法者。名为实相。十功德品第三。

此说法华之前茅也。故收入法华部中。

妙法莲华经(七卷)草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佛在耆阇崛山。先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定。眉光东照万八千土。弥勒疑问。文殊述往事以释之。 方便品第二。世尊出定。告舍利弗。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即止不说。舍利弗三请。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乃唱唯一大事。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譬喻品第三。授舍利弗记。说火宅喻。 信解品第四。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领解佛旨。说穷子喻。 药草喻品第五。佛印四人所说。而推广之。 授记品第六。授大迦叶等四人记。 化城喻品第七。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覆讲结缘事。次说化城喻。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说系珠喻。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阿难。罗睺罗为上首。 法师品第十。佛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持此经

~p 1160-1161

。速得佛。并说凿井喻。 见宝塔品第十一。多宝佛塔从地涌出。大声赞善。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与欲开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同坐。释迦大声唱告劝持。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说如来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闻妙法。今授提婆达多大菩提记。文殊入海弘经。龙女献珠成佛。 持品第十三。药王大乐说等。各各发愿持经。佛授大爱道及耶输记。又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诸菩萨亦发愿持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答之。兼说轮王髻珠喻。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六万恒沙菩萨。各将眷属。从地涌出。大众怀疑。弥勒兴问。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佛自明成道已来甚久。以释众疑。说医王喻。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明在会闻法获益之多。及明五品弟子功德。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明法师得六根清净。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明往古比丘。以随喜行。得净六根。速成佛道。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出广长舌。放毛孔光。謦欬弹指。声徧十方。 嘱累品第二十二。三摩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药王菩萨本事

~p 1162-1163

品第二十三。宿王华菩萨请问。佛为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然身然臂事。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佛放眉间光。照东方世界。召此菩萨来作佛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为说十四无畏。三十二应。种种功德。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护法。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明往古净德夫人。净藏净眼二子。同化父王见佛。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佛为普贤重示四法。普贤说咒护持。

此一部经。乃如来究竟极谈。具明施设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如天子之有九鼎也。非精研智者大师玄义文句。不尽此经之奥。仍须荆溪尊者释签妙乐辅之。

正法华经(十卷)木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但药草品中。有迦叶问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初。有入海取宝喻。法师品名为药王如来品。有宝盖王及千子与善盖太子法供养事。一切咒皆翻梵成华。嘱累品在最后。

~p 1164-1165

妙法莲华经(八卷前有序 南盖北赖)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共达摩笈多译

多用什师译文。但添药草品后生盲一喻耳。

陀罗尼品在第二十一。嘱累品在最后。提婆达多品。合入见宝塔品。故止有二七品。

萨昙芬陀利经(半卷)草

附西晋录

即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别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南缺北草)

鸠摩罗什译文阇那笈多译颂

按藏中法华经普门品。无重颂。今既补入全经。刞此品便为重出。然举世流通功验最多。智者大师有别行玄疏。四明尊者复有记解。最精最妙。不可不阅。

法华三昧经(半卷)草

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译

众会欲问佛。佛放口光徧十方。即不见佛身相。大众各入三昧。观察不可得。罗阅王辩通。及女利行等来。佛从地涌。坐莲华上。利行问佛。乃至得道。与众问答

~p 1166-1167

。诸女发心皆出家。王亦出家。得授记。

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四卷)发

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

文殊师利以神通力。同舍利弗到十方世界供佛。集一切菩萨同到祇园。请转不退法轮。说坚信坚法八人四果声闻支佛密义。令诸众会。舍离诸想。其诸罗汉。复作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密语。众会惊疑。文殊释之。佛现舌相。普授闻经不退转记。波旬入会。佛复以密语遣之。大众腾疑。佛为解释。次有三菩萨来。一自称是如来。一自称是世尊。一自称是佛。众又腾疑。佛为解释。于是众菩萨各以偈赞。阿难请问较量功德。师子童女。及比丘尼。居士妇。发心受持。舍离女身。乃至明不信罪报。大众悔过。请佛守护流通。

不退转法轮轻(四卷)发

安公凉土译经在北凉录

阿惟越致遮经(四卷南此北盖)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二经并与上同

大萨遮尼犍子授记经(十卷)岂

~p 1168-1169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序品第一。佛住郁阇延城。严炽王园。于大众中。现殊胜身相。 问疑品第二。文殊偈赞请问。佛止之。文殊复问。 一乘品第三。明二种十二法。能发菩提。又布施乃至方便。各十二种妙行。又如来有十二胜妙功德。净佛国土。为利众生。示十二浊。实唯一乘。分别说三。 诣严炽王品第四。大萨遮诣王所也。 王论品第五。萨遮为严炽说圣王法。及小王法。 请食品第六。王请萨遮。 问罪过品第七。王问智人亦有罪否。萨遮次第举诸人过。并王过。及自过。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萨遮为王备演如来所有功德。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慈大悲。三念处。三不护。一切种智。十自在。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及常无尽法身。 诣如来品第九。萨遮与王。同来见佛。 说法品第十。舍利弗与萨遮论见佛闻法事。佛为萨遮发迹。 授记品第十一。授萨遮大菩提记。 信功德品第十二。

此经文义俱畅。宣说世出世法。曲尽其妙。急宜流通。

~p 1170-1171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养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与上经同。缺王论品。而于如来功德。亦有缺略。

金刚三昧经(二卷 南贤北难)

出北凉录

序品第一。佛于灵山。先说大乘一味真实法。即入金刚三昧。阿伽陀比丘说偈赞叹。 无相法品第二。佛从三昧起。更宣一味法。解脱菩萨。更请为末世众生。宣说入一味法。 无生行品第三。心王菩萨问得无生忍义。 本觉利品第四。无住菩萨问转入晻摩罗义。 入实际品第五。大力菩萨问答。 真性空品第六。舍利弗问答。 如来藏品第七。梵行长者问答。 总持品第八。地藏菩藏问答。并嘱阿难受持。

大法鼓经(二卷)染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佛在祇洹。海众云集。说有非有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今当说大法鼓经。先命迦叶观察众会。堪闻与否。乃有百干万亿阿僧祇分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皆从座去。余一切住。然后广赞迦叶。命于此法少问其义。所谓如来常乐

~p 1172-1173

我净。不般涅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有三乘。实唯一乘。一切空经。是有余说。惟有此经。是无上说。亦说化城穷子等喻。次嘱迦叶。于末世中。护持此法。迦叶辞谢不堪。佛言。迦叶于我灭后。护持此法。有四十年。若至正法余八十年时。惟一切世间乐见童子能持。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一名观普贤观经一名出深功德经 南罔北短)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阿难。迦叶。弥勒。同问如来灭后修行大乘法要。佛为说普贤观门。及忏悔六根罪法。此与法华普贤劝发品。相为表里。故智者大师法华忏仪。全宗此经。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p 1175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

【大乘经藏涅槃部第五】

述曰。大涅槃部。别在一日一夜。通该一代。凡是扶律谈常。显佛实不灭度者。皆此部收。又如遗教等经。虽在此时。以是小机所见。仍归阿含。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南率宾归王北宾归王鸣)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寿命品第一。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大声普告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面门放光。徧

~p 1176-1177

照十方。尔时八十百千诸比丘。六十亿比丘尼。一恒河沙菩萨。二恒河沙优婆塞。三恒河沙优婆夷。四恒河沙诸离车等男女大小。五恒河沙大臣长者。六恒河沙诸王眷属。七恒河沙诸王夫人。八恒河沙诸天女等。九恒河沙诸龙王等。十恒河沙诸鬼神王。二十恒河沙金翅鸟王。三十恒河沙乾闼婆王。四十恒河沙紧那罗王。五十恒河沙摩睺罗伽王。六十恒河沙阿修罗王。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八十恒河沙罗刹王。九十恒河沙树林神王。千恒河沙持咒王。亿恒河沙贪色鬼魅。百亿恒河沙天诸辨女。千亿恒河沙地诸鬼王。千万亿恒河沙诸天子。十万亿恒河沙四方风神。十万亿恒河沙主云雨神。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二十恒河沙师子兽王。二十恒河沙诸飞鸟王。二十恒河沙水牛牛羊。二十恒河沙诸神仙人。一切蜂王。一切山神。海神。河神。皆悉集会。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第六天。大梵天王。阿修罗王。所设供养。倍倍胜前。佛皆不受。魔王献供。并护法咒。佛受其咒。不受其供。大自在天王。设供倍前。东方虚空等佛。遣无边身菩萨来献香饭。大地

~p 1178-1179

震动。南西北方诸佛世界。亦有无量无边身菩萨。所持供养。倍胜于前。乃至毐蛇。及恶业者。一切来集。唯除摩诃迦叶阿难二众。阿阇世王及其眷属。佛面所出光明。耀覆大众。所应作已。还从口入。纯陀与同类十五人俱。愿设最后供养。佛即许之。为说二施果报无别。一者受已得菩提。二者受已入涅槃。纯陀因大众劝。说偈请佛住世。佛以偈答。纯陀次答文殊。不应以如来法同于诸行。乃至既去办供。地大震动。众会哀请。佛慰谕之。令问所疑。并示秘密之藏。犹如字。略斥无常苦无我三修。无有实义。为说胜三修法。又我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并说明医禁乳用乳之喻。次劝问戒律所疑。比丘再辞不堪。于是迦叶菩萨承佛神力。说偈问法。佛赞之曰。我初成道。有诸菩萨曾问是义。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次为说菩提因业。得寿命长。佛视众生。同于子想。爱念成就。诸毁禁者。嘱令苦治。无有恶心。如来长寿。最为第一。如彼醍醐。贼不能得。法性无减。三归无异。 金刚身品第二。佛为迦叶菩萨说如来身常住不坏。由

~p 1180-1181

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名字功德品第三。释大般涅槃名义。 如来性品第四。分别开示四义。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随问答。四善解因缘义。迦叶菩萨言。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佛赞印之。次说百句解脱之义。次说四人为世间依。次明魔说佛说经律。种种差别之相。次明知常住者。知四圣谛。次明四颠倒相。次说贫女金藏喻。涂乳洗乳喻。力士额珠喻。雪山乐味药喻。次明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消则为药。不消为毐。次明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次明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次说金鎞抉膜。示二三指之喻。又广说十住菩萨见性少分之喻。又说梦语刀刀之喻。次明十四音。名曰字本。应离半字。善解满字。次明二鸟双游之喻。次说月无出没半满之喻。日出三时长短之喻。次广说喻。明大涅槃经利益一切。唯不能益一阐提人。次说先陀婆一名四实之喻。以喻如来密语难解。次明自知有佛性者。名丈夫相。次为文殊释本无今有偈义。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佛面放光照纯陀身。受其供养。又化佛及僧。受诸大众供养。说偈慰

~p 1182-1183

喻。次广明一切契经有余无余之义。为欲调伏诸众生故。现身有疾。右胁而卧。如彼病人。 现病品第六。迦叶菩萨劝佛起坐。放光徧照。利益一切。广为迦叶说秘密教。及说五人有病行处。所谓四果辟支。非如来也。 圣行品第七。为迦叶菩萨说五种行。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次即广明圣行。护戒如护浮囊。得四念处。住堪忍地。观四圣谛。乃至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次答住无垢藏王菩萨。说从牛出乳喻。并说往昔舍身求半偈事。 梵行品第八。为迦叶菩萨说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谓知十二部经。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知尊卑。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因即广明如来慈善根力。令诸众生见种种事。又为重释本有今无偈义。又释一切世间不知见觉。菩萨悉能知见觉义。于中广明六念法门。次叙阿阇世王见佛之事。次结示天行品者。如杂华说。 婴儿行品第九。不能起住来去语言。是名婴儿。如来亦尔。 光明徧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佛告德王。修行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一者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闻已能为利益。三。能断疑惑之心。四。慧心正直无曲。五。能知如来秘藏。)二。 (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三。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四。有十事。(一。根深难可倾拔。二。于自身生决定想。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净土。五。灭除有余。六。断除业缘。七。修清净身。八。了知诸缘。九。离诸怨敌。十。断除二边。)五。有五事。(一。诸根完具。二。不生边地。三。诸天爱念。四。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得宿命智。)六。得金刚三昧。七。知四法。为大涅槃近因。(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八。除断五事。(五阴)远离五事。(五见)成就六事。(六念)修集五事。(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守护一事。(菩提心)亲近四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信顺一实。(一道大乘)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慧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碍)九。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一信心。二直心。三戒。四亲近善友。五多闻。)十。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四果辟支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大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师子吼品第十一。佛告大众。恣汝所问。吾当解说。师于吼菩萨请问。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佛赞其具二庄严。并细答释。于中具明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下者得声闻道。中者得缘觉道。上者住十住地

~p 1186-1187

。上上者得无上菩提。是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即第一义空。名为中道。即名为佛。名为涅槃。又凡有心者。定当得成菩提。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佛性。若有修集三十二相业因缘者。得名不退菩萨。次明真修戒定慧相。次答拘尸那城入般涅槃之因。次答何等比丘庄严双树之问。次答涅槃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色。声。香。味。触。生。住。坏。男。女。)时时修习定慧舍相。能断十相。次答成就十法。能见涅槃无相。一者信心具足。二者净戒具足。三者亲近善知识。四者乐于寂静。五者精进。六者念具足。七者软语。八者护法。九者供给同学。十者具足智慧。次明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能令重业轻受。不修身戒心慧。名为愚痴。能令轻业重受。次说恒河七种人喻。众盲触象喻。次明菩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次明大海有八不可思议。大涅槃经亦复如是。次答如来示同胎生之故。师子吼说偈赞佛。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问善星比丘事。佛为答之。问未来种种异说事。佛具释之。又明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二乘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著。次明断善根者。非是下劣

~p 1188-1189

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次明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次明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次说恒河七众生喻。次说佛性常故。非三世摄。虚空无故。非三世摄。次明修无常等十想者。能得涅槃。迦叶菩萨以偈赞佛。 憍陈如品第十三。世尊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住解脱之色。受想行识亦尔。苦空无我不净亦尔。若离佛法。无有沙门及婆罗门。亦无沙门婆罗门法。尔时外道闻已嗔恚。共往阿阇世所。求与瞿昙论议。王与外道。同来佛所。先答阇提首那婆罗门问。度令出家证果。次答婆私吒梵志问。亦令证果。即入涅槃。次答先尼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迦叶梵志问。出家五日而证四果。次答富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清净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阿罗汉。次答犊子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于初果。复来问法。佛为说奢摩他毗婆舍那。闻已修习。得阿罗汉。寄谢于佛。入般涅槃。次答纳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弘广婆罗门问。并因憍陈如答。发广大心。佛为发迹显本。次明阿难具足八种不可思议。勅文殊师利以

~p 1190-1191

咒摄归。命其往语须跋陀梵志。寻来见佛。问答实相深义。大众获益无量。须跋得证四果。

⊙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南鸣至竹北凤至白)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纤译

刘宋沙门释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序品第一。纯陀品第二。哀叹品第三。长寿品第四(从寿命品分出为四)。金刚身品第五。名字功德品第六。四相品第七。四依品第八。邪正品第九。四谛品第十。四倒品第十一。如来性起品第十二。文字品第十三。鸟喻品第十四。月喻品第十五。菩萨品第十六(于如来性品分出为十)。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现病品第十八。圣行品第十九。梵行品第二十。婴儿行品第二十一。光明偏照高贵德王品第二十二。师子吼品第二十三。迦叶品第二十四。憍陈如品第二十五(此文更精练。章安尊者依此作疏。但世罕流通。而旧本则久行世间矣。)

大般泥洹经(六卷 南白北食)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

~p 1192-1193

共十八品。齐至如来现病而止。圣行以下。皆未有。生公明阐提皆有佛性。而见摈斥。想依此经。

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白

唐南海沙门若那跋陀罗与会宁等译

憍陈如品之末。叙须跋陀罗焚尸现神变事。 遗教品第一。佛嘱阿难大众。护持大涅槃法。阿泥楼豆令阿难请问四事。佛答。以十二因缘正观。教示车匿。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等语。次答灭后供物。不得余用。次答深心供养舍利如芥子许。与现在供佛无异。次答荼毗方法。当依转轮圣王。及答荼毗处所。起塔处所。并示辟支四果轮王塔式。止许帝释一牙舍利。却衣显示金身。放光三告。二十四反上升虚空。殷勤劝谕。 应尽还源品第二。世尊三返从超入诸禅定。普为大众三返说法。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便般涅槃。八树变白。十方大暗。尸弃大梵。释提桓因。楼豆。阿难。各以偈叹。 机感荼毗品第三。金棺自举。绕拘尸城。待迦叶来。棺开身显。灌洗缠已。棺门即闭。复现双足。心胸火踊。七日火尽。 圣躯廓润品第四。七国兴兵。围拘尸城。烟婆罗门唱分八分。各各起塔。

~p 1194-1195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二卷 南驹北白)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哀泣品第一。阿难述梦。那律偈叹。大众哀泣。 四童子现生品第二。东方善思义菩萨。示生作阿阇世王子。南方喜信净菩萨。示生作师子长者子。西方空无菩萨。示生作须福长者子。北方神通华菩萨。示生作师子王兵臣子。皆生即跏趺说偈。导一切众见佛。 四重子品第三。佛为阿难宣唱四童子德。 嘱累品第四。四菩萨说偈慰阿难。佛以阿难。罗云。嘱十万比丘。又嘱北方五百佛。 度地狱品第五。佛身放无数光。光中现化佛说法。又放光度三类地狱。一令生忉利。证初果。二令生兜率。证三果。三令生梵世。入泥洹。 现诸佛品第六。佛放光照十方同名诸佛。同入泥洹者不可胜数。令此会皆得见。亦闻所说经。 佛国净品第七。现此界清净庄严。不异安乐等刹。 天菩萨品第八。诸天来会。阿那律说偈哀叹。十方菩萨同来。兴大供养。 如来化说法品第九。阿难偈赞佛。佛先入三昧。现无量化佛说法。后复说佛种种三昧胜用。

~p 1196-1197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 南驹北白)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与上经同。但至第六品而止。

大悲经(五卷)驹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梵天品第一。佛命阿难敷床。右胁而卧。光掩大千。致大梵王问法生信。佛以大千界嘱付之。 商主品第二。魔子商主请佛住世。佛为授辟支记。 帝释品第三。佛教帝释加被之法。并化修罗。使离斗诤。 罗睺罗品第四。罗睺不忍见佛涅槃。往至东北方难胜佛处。佛慰喻之。复往上方商主佛处。佛更慰谕令还此土。释迦为说见实谛品。大众获三乘益。 迦叶品第五。阿难悲泣。佛以迦叶能弘传法化事慰之。 持正法品第六。明佛灭后。有多弘法人。一毗提奢比丘。二提知迦比丘。三优波毱多。四阿输娑毱多。五郁多罗。六设陀沙荼上座。七毗头罗及删阇耶二人。八大精进。九末田提。十迦叶。十一阇知迦长者。十二法增优婆塞。十三祁婆迦比丘。十四大施国王。 舍利品第七。极明供养舍利。乃至散一华一念佛之功德。必得涅槃大果

~p 1198-1199

。 礼拜品第八。摩竭大鱼闻商人称南无佛声。命终生人道中。出家证四果。何况种深善根。 善根品第九。先说寄滴水喻。次明于佛所种善根。决不失减。 布施福德品第十。施佛福田。设求不涅槃。亦决当涅槃。因现五华供燃灯佛之妙报。 植善根品第十一。明佛从燃灯佛后供养诸佛事。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佛亲执阿难手。嘱令流通正法宝藏。 问教品第十三。预示结集法。并嘱莫放逸。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 南五北才)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

佛将涅槃。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徧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徧覆大千。勅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量。因说弥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国净秽之别。又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萨不得谤他菩萨。其罪极重。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南五北才)

~p 1200-1201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前经同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南大北化)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槃。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南四北化)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

摩诃摩耶经(二卷 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南忘北彼)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佛于忉利天。放光现化。并勅文殊请母相见。令证初果。为说神咒。后从天下。渐次化度。受魔王请。乃入涅槃。摩耶来赴棺所。佛复开棺。现千化佛。母子相见。以彰孝道。

~p 1202-1203

大方等大云经(四卷 南毁北男)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众犍度第一。一切大众从禅定起。俱集灵山。大云密藏菩萨云兴诸问。如来赞许。当说常乐我净之法。所谓大云经。总持大海。三昧大海。如来法师。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变。不可思议。常乐我净。此经中有四百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及无量法门。亦说妙咒。令降甘雨。震动世界。致诸妙供。三昧犍度第二。陀罗尼犍度第三。密语犍度第四。转生有藏犍度第五。得转生死业烦恼犍度第六。智狂入犍度第七。解脱转福德藏法门犍度第八。解脱有德转藏犍度第九。转功德行犍度第十。大云虚空生犍度第十一。电光转犍度第十二。电转犍度第十三。神通犍度第十四。宝泡犍度第十五。金刚智犍度第十六。无尽犍度第十七。正行犍度第十八。师子吼犍度第十九。师子吼神通犍度第二十。善方便犍度第二十一。神通犍度第二十二。金翅鸟犍度第二十三。大舍犍度第二十四。无畏犍度第二十五。入

~p 1204-1205

行犍度第二十六。至心犍度第二十七。勇力犍度第二十八。善犍度第二十九。神通犍度第三十。智犍度第三十一。智宝藏犍度第三十二。施犍度第三十三。福田犍度第三十四。正法犍度第三十五。已上即是释初品中法门。各出其差别名字也。每一犍度。各有一天女天子等供养偈赞。如来涅槃犍度第三十六。健行梵王问法。无尽意天子答之。大云密藏请说四百三昧义。佛赞许之。先说祈雨神咒。次释甚深净水大海三昧等名义。及其胜用。次有善德婆罗门。疑问提婆达及六群事大云密藏答之。善德思求如来舍利供养。一切众生乐见童子答之。善德开解。净光天女问此二人来处。佛为说其往因。并为授记。增长犍度第三十七。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以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事。乃至安乐世界无量寿佛。遣无边光菩萨。来此法会。佛即授净光天女大菩提记。

此经分分皆有大云初分四字。当知经来未尽。

菩萨处胎经(五卷)悲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p 1206-1207

天宫品第一。二月八日夜半。佛卧金棺。以神足力。示处母胎宫殿。集十方菩萨。为文殊说法。 游步品第二。与弥勒及分别身观菩萨说法。 圣谛品第三。为大众说十住四禅。 佛树品第四。化现宝树。说稀有法。 三世等品第五。答喜见菩萨问。答弥勒菩萨问。 想无想品第六。为弥勒菩萨说。并答迦叶问。有盲人摸象喻。 住不住品第七。答无住菩萨问。 八种身品第八。说八方佛刹事。并说西方有懈慢世界。执心不牢固者生之。 全身舍利品第九。说诸佛舍利住在下方者。 常无常品第十。答观见无常菩萨问。 随喜品第十一。答东方顶王菩萨问。 五道寻识品第十二。现无量骨琐。今弥勒敲。至佛舍利。则不能寻究其识。 诸佛行齐无差别品第十三。变一切菩萨。尽作佛身。同音说法。度无量众。次答无尽意菩萨问。明往古诸天发心。即成正觉之事。 行定不定品第十四。答常笑菩萨问。令大众不复愿乐在家俗业。 入六道众生品第十五。答自在菩萨问。令众生知六道苦。 转法轮品第十六。放光感上方东南方菩萨来。次说有尽无尽法。 五神通品第十七。答妙胜菩萨问。令诸众生舍

~p 1208-1209

俗五通。得六通慧。 识住品第十八。答普光菩萨问。明识与身非有先后。 善权品第十九。答举手菩萨问。明苦萨权变适化。 无明品第二十。答智清净菩萨问。明黑业受黑报。白业受白报。又明补处菩萨生卑贱家。化度父母事。 苦行品第二十一。明六年苦行无益。思惟正道。乃得佛。 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答徧光菩萨问。明不二入。 意品第二十三。答根莲华菩萨问。明意在去来今。去来今无意。 定意品第二十四。答持空菩萨问。明真实四不思议。 光影品第二十五。佛现光影。令诸会者皆同一色。次答贤光菩萨问。明佛光神德。 破邪见品第二十六。说光明佛时授记事。 文殊身变化品第二十七。显发文殊过去舍利。现在他方作佛。 八贤圣斋品第二十八。答智积菩萨问。明过去化生龙受八戒斋。化金翅鸟王。亦受八斋。 五乐品第二十九。明往古帝释忆佛功德。降阿修罗。 紧陀罗品第三十。信解脱菩萨过去本事。 香音神品第三十一。世尊过去本生事。 地神品第三十二。答善业菩萨问。明六大以识为王。 人品第三十三。答法印菩萨问。明人种法。 行品第三十四。答造行菩萨问。明

~p 1210-1211

如来不免九恼。 法住品第三十五。嘱弥勒菩萨传布此经。 复本形品第三十六。世尊还在金棺。寂然无声。迦叶趋到。说偈哀叹。 起塔品第三十七。分舍利。各起塔供养。 出经品第三十八。大迦叶。与优波离。阿难。五百罗汉。并集他方罗汉。八亿四千众。同结法藏。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

中阴经(二卷 南丝北景)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佛示涅槃。碎身舍利入火焰三昧。离舍利七仞。坐宝莲华。令大众见。放光普照。集一切中阴。与弥勒论中阴法。次舍释迦牟尼名。转名妙觉如来。放舌相光。集十方菩萨而为说法。 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第二。 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第三。贤护菩萨问事品第四。道树品第五。神足品第六。破爱网品第七。三世平等品第八。无生灭品第九。空无形教品第十。如来舍

~p 1212

中阴身。入虚空藏三昧。但以声教。不睹其形。 有色无色品第十一。欢喜品第十二。佛见所度已毕。将游他方。欢喜说偈。

佛说莲华面经(上下同卷南诗北景)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将入涅槃。勅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恶事。令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鉢。及破鉢所作佛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