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存佛祖真身舍利 1、北京云居寺佛身舍利 1981年11月27日上午,北京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在清理著名的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于原佛座后面地下五厘料处,发现有一方石,下有竖穴,其内存有以汉白玉、青石、白银、白玉四种原料作的五重宝函。于中发现函盖上面刻有“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的三十五字铭文。证明佛的舍利,在这里已被珍藏了1300多年之久。当人们开启了第五重白玉宝函,终于见到了二粒乳白色、如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三颗珍珠。据史料记载,幽州高僧静琬从隋文帝那里得到三颗佛舍利后,即安放在白带山(后称石经山)雷音洞内,只有在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592年)由当时万历皇帝朱翊的母亲迎入宫中供养过三日,此外未曾有过移动。那么,为何记载有三粒佛舍利,现只存二粒呢?内中缘由,尚不为人知。 2、陕西法门寺佛指骨舍利 1987年4月21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是一枚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上面放着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还有二枚雕花白玉指环,二枚雕花金戒指,一串宝珠,数条绣花绸绢。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放置银包角檀香木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檀香木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椁盖上镶嵌黄、 3、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 4、山西应县佛牙舍利 5、张家界天门山寺佛舍利 2009年4月24日,湖南省佛教界从尼泊尔迎请的一枚佛舍利在张家界亮相。这枚珍贵的释迦牟尼佛舍利由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赠予,将供奉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门山寺。 6、杭州雷峰塔地宫释迦佛螺髻发舍利 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在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中,在一只重达100公斤的铁函内,发现了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 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石经残碑、铭文砖上的干支纪年,可以初步确定雷蜂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公元972~976年之间。这也表明地宫中出土的佛螺髻发舍利已历千年,而未曾有过移动和毁损。释迦发舍利的出土,在世界范围内当属首次,是继法门寺地宫之后,对释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发现。 7、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 阿育王寺舍利塔是佛寂后传来我国十九座佛塔中唯一幸存至今者。据《鄞县志》记载:寺内供奉的佛舍利塔是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僧刘萨诃(法名悲达)发现的。塔青色、高四寸、广七寸,五层四角形,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就悬在塔内金钟里面。阿育王寺建筑规模之宏大,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之庄严,在国内均首屈一指。 8、西安临潼庆山寺佛舍利 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中午十二时许,新丰镇露台乡的农民因在凤凰(即姜原)上面开了一个砖瓦厂,取土时突然发现一座古墓,大家看到墓中有石碑等,便一哄而抢。时任临潼博物馆馆长的赵康民老先生闻知后,立刻报告临潼县政府及公安局,并组织人力挨家挨户将被抢文物收了回来,被誉为西安东郊文物专家的赵康民馆长,一看这些文物就吃了一惊——这可是封存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唐代珍宝文物啊!更令人高兴的是——庆山寺舍利宝帐内置银椁,银椁内置金棺,金棺内藏舍利瓶,舍利瓶中珍藏着释迦佛真身舍利。 9、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佛舍利 1994年3月15日,在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一座北宋佛塔——太子灵踪塔的地宫中,发现了历史上记载的唐朝天使从北天竺犍陀罗获得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10、甘肃泾川佛舍利 1964年10月,泾川县村民在翻地时发现了大云寺地宫。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地宫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琉璃瓶内盛装14枚来自印度的佛祖骨舍利,并在隋代石函四周刻题铭文。 11、广州华林寺佛舍利 1965年3月,广州市华林寺白塔塔基中心一米深处掘出一个石函,内为木盒,第三层是铜盒,这三盒套放紧密,不留空隙,银盒则位于正中央。木盒是边长为15.7厘米的扁正方形,外面用松香封裹着,厚2~5厘米不等,用来防水防腐,上面朱砂写的"佛舍利"三字尚隐约可辩。据说出土之时,虽经二百六十四年,仍香气浓郁。在铜盒盖面上,刻有记录佛舍利封存时间和来历的铭文。铜盒之内散放着三十八粒大小不等的珍珠,还有三粒琥珀珠和四块沉香木。银盒放在沉香木上,为扁圆形,通身镂刻精致的莲花、草叶和圆点纹。盖面上铭刻着七个梵文字,意为“释迦如来真身舍利”。 12、河北张家口云泉禅寺的佛舍利由台湾基隆海会寺赠送、现供奉在河北张家口赐儿山云泉禅寺的释迦牟尼佛骨舍利。
|